新年第二天,我想起医院走廊里,拿头撞墙的那个男人
作者 | 刘娜
首发公众号 | 闲时花开
2023年的最后一天,疾病,在我们这个小家里,依然没有鸣金收兵的意思。
在又一轮重感冒造访后,我的头还是昏昏沉沉,像被人不由分说地闷了一棍后,又扣上一个死沉死沉的锅盖。
孩子在吃了一把又一把西药后,又灌下一袋又一袋中药,但咳嗽依然像穷人家的日子一样,就算掩盖得再好,一有风吹草动,还是“咳咳咳”地露出了捉襟见肘的里子。
和我同住的70多岁的老父亲,因患有骨髓血液方面的疾病,纵然被我们当保护动物一样隔离圈养,还是没能逃过汹涌流感对一个家庭的团灭,躺在床上又发烧又流鼻涕又咳嗽。
我顶着闷疼的头,给孩子煎药,给老人量体温时,忽然想到,如果用一个词,去概括操蛋的2023年,那第一个词,必然是:
病痛。
2023年1月,我们历经漫长又艰难的三年口罩后,突然迎来了放开。
第一波大感染,犹如大雾般一点点蔓延这片土地的角角落落。
从南方到北方,从高原到沿海,从城市到农村,从老人到孩子……
我们都病倒在兔年春节前。
当夹杂着7分恐惧3分惊叹的“我阳了”刷屏后,我们都以为大病之后,是康复。
直到一波又一波的病毒不由分说地袭来,一批又一批的人们接连不断地中招,一位又一位的熟人不打招呼地离开,我们才无比悲伤又清醒地确认:
这一切,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
漫长的三年疫情,不仅让我们欠下了经济债,而且欠下了免疫债。
这沉重的债务,摧残着我们的肉体,亦考验着我们的精神。
以我的这个小家为例。
2023年3月,患有多年子宫腺肌症的我,在阳康之后,突然遭遇第一次大出血,经血暴崩,浑身冰冷,险些晕倒。
幸亏我手头备有止血药,用自己的未雨绸缪,救了自己的小命一条。
随后,我果断住院,做了手术,才在阳光灿烂的4月,告别了绵延不绝10多年的痛经。
2023年8月,我们发现父亲的异样,随后带他就医,被检查出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异常。
其实,早在今年2月份阳康之后,父亲就出现不明原因的反复发烧,但隐忍和怕花钱,让他选择了沉默。
从2023年8月到现在,医院,就成了我去的最多的地方。
挂号,见医生,检查,住院,缴费,抓药,复查……成为了犹如一日三餐般的日常。
期间,我曾亲眼看见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打了一圈电话后也没筹到父亲的手术费,而自责地拿头往墙上撞。
也曾亲眼目睹,一个身患癌症的老人,为了不拖累儿女,深夜试图从医院逃跑。
还曾遇见一个准备结婚的小伙子,在确诊白血病后,把用来买婚房的钱拿去做骨髓移植,结果移植之后又出现排异反应……
恰恰是这样的目睹,让我置身于实苦人间最苦的那个层面,依然涌现出无限的感恩与知足。
虽然我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儿,虽然我父亲患上了难以治愈的骨髓纤维化,虽然这一年中我有大半年时间都在医院奔波,但我尚且付得起父亲的医疗费,父亲的病也有药物可控制,而父亲在不住院的日子里,我还带他去北京看了天安门和故宫,在天津吃了狗不理包子和煎饼果子……
苦难不能比较,但感恩是实苦岁月里,唯一的救赎。
靠着那份“幸好”的自我安慰与自我劝解,我们才能走出绝望的死胡同,在不如意人生十之八九之外的那一二知足里,看见自我之外的芸芸众生,撑起渺渺宇宙中的一方烟火。
从苦涩的2023年,来到混沌2024年。
除了病痛,贯穿我2023年的另一个词是——
困境。
2023年12月底,一张截图在公众号作者圈子里流传。
这张图,诙谐又精准地撕掉了公众号作者的面子,残忍又冷酷地道出了公众号危机的里子。
越来越多的公众号作者,挣不到钱了。
虽然,写文不一定非要和挣钱画上等号。
但一想到每个公众号后面都有一个团队和N个家庭的口粮,你又不能苛责我们这些上有老下有小的公众号作者们。
世人慌慌张张,皆为碎银几两,偏偏这碎银几两,可解世间惆怅,可护父母安康,可保幼子成长,可换柴米油盐五谷粮。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眼看着原来一同起步的自媒体作者们,有人因为身体病患选择了停更,有人因为挣不到钱选择了卖号,也有人另起赛道去做了短视频,还有人像我这样一边笔耕不辍一边惴惴不安。
这所有的选择,无所谓好坏与优劣,都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处境和内心,而做出的契合自我的决定。
搞短视频,看起来是更有前途的那条路。
在很多个焦虑又崩溃的夜里,我也曾问自己,要不要突破闷骚的性格,打破扭捏的局限,尝试把自己推到镜头前,当一个侃侃而谈的视频博主?
我的答案,都没有想象中那么肯定。
这种不确定,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首先,随着年岁的增长,我愈发知道了自己知道的很有限,而这有限的知道中,能够准确表达出来的更是有限。
这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忐忑,让我丧失了面对镜头侃侃而谈的勇气。
当然,你也可以将这理解为无法克服的懦弱和羞耻。
其次,我从2017年开始做公众号,到现在已有6年了。
我自认为自己是一个不怕吃苦的人。
但我必须承认,所有自媒体的原罪,本质上都是消耗自己去成全流量。
而这种追着流量奔跑的日子,让我感到了疲惫和厌倦。
做短视频,直播带货,听起来更赚钱,但做起来亦很难。
对于那些勇敢尝试的人,我给予真诚的祝福。
但对马上步入43岁的我而言,人生的后半程需要慢下来,甚至要停下来,去投入到生活本身,去回归到自我之里,去陪父母陪孩子过好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
活在流量之外,过好自己余生。
这是我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公众号挣不到什么钱了,但文字和书写、阅读和思辨、分享和疗愈,依然是我会坚持做的事情。
哪怕慢一点儿,钝一点儿,迟一点儿,看起来傻一点儿,我也愿意。
我选择了沉默。
因为,我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是:
我们能步履趔趄地,从2023年来到2024年,就已经很牛逼了。
根本不需要用数据和报表去妆点,更不必用总结和期待来鞭策。
刚刚过去的那一年,我们已经拼尽全力做到了能做的最好的。
尽管,还有伤痛,还有遗憾,还有问题,还有困境,但请允许我们接受自己和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真真切切地对自己说一句:
“你很棒,你辛苦了,你要好好待自己。”
虽然,经济下行,钱越来越难搞,家里人不断生病,自己的工作再次跌落低谷,但我必须如实如是地承认:
相比马不停蹄往前冲的前几年,最糟糕的2023年里,是我花时间陪伴父母最多的一年,是我对孩子发脾气最少的一年,是我变着花样做美食频率最高的一年,是我坚持锻炼最好的一年。
大环境不好了,小宇宙反而稳了。
因为,向外抓取的狂躁没有了,向内建设的平和反而多了。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曾经有段时间,我学习特别好,每次考试都是年级第一,天天收到老师和同学的赞美。
后来,有段时间,我的成绩突然下滑了,老师和同学的赞美都消失了,而我在被冷落的日子里,不仅清清楚楚地看清了谁是最好的朋友,而且结结实实地搞懂了自己学习最薄弱的地方。
也就是从那时候,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最难的时候,往往能遇见最真的东西。
最真的友情,最真的亲情,最真的评价,最真的自己。
所以,2024年,就算不会马上好起来,又有什么关系呢?
日子好的时候,我们知道它有坏的一天。
日子难的时候,我们知道它有真的一面。
在好的时光里谦卑,在难的岁月里真诚。
就这样,就很好。
周二安好。
感谢你读到最后。
点个“赞”+“在看”,并“分享”给更多人看。
— E N D —
娜姐好文,点击阅读
●章泽天被曝生了双胞胎:狠女人,不谈爱
●陶勇,因女儿12岁生日,被他们骂惨了!
闲时花开(ID:xsha369):作者刘娜,情感专栏作家,文艺也理性,温柔也死磕。新书《见字如面》全网热销中。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