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海研微课】“奇女子”王承书一生的三次“我愿意”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科学家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但是,很少人听过这位“奇女子”的故事:一次次从零开始,参与研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隐姓埋名30年……她就是被誉为“中国居里夫人”、中国铀同位素分离事业的理论奠基人——王承书。她一生用三次“我愿意”肩负起祖国的重托,氤氲着浓厚的爱国情,砥砺着坚毅的强国志,激荡着铿锵的报国行。



1912年,王承书出生于上海的一个书香门第。1941年,赴美留学,师从物理学大佬乌伦贝克,开始气体分子运动论研究,随后创建“王承书乌伦贝克方程”,轰动世界。1944年,王承书博士毕业并留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留学期间,王承书始终心系祖国,渴望学成之后报效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美国当局对身在美国的中国科学家进行了严密监控,一大批爱国科学家在美国遭受了许多不公和迫害,王承书也不例外。当时,外国知名同行劝他“你那么优秀,拿诺奖是迟早的事,为什么非要回科研水平那么差的中国呢?”她回答“若不能为国效力,诺奖对我来说又有何用?”“我的事业在中国”。


1956年10月6日,历经艰辛回国后,她在笔记中写下“站在离别了十五年的祖国国境上,第一次看到五星红旗在空中飘扬,心里说不出的兴奋。我要为国家做贡献,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干什么”。


王承书工作时的照片


对于国家的安排,王承书甘之如饴。1958年,钱三强先生筹建热核聚变研究室,当时国内在这一领域一片空白。钱老找到王承书,希望她能专攻这一领域。面对陌生领域,对于年满46岁、专业早已定型、学术成就斐然的王承书而言,是一个充满风险的巨大考验。然而,她毫不犹豫地说出了第一个“我愿意”,之后便带队登上了开往苏联的火车。


从懵懂入门,到成为中国热核领域的顶尖专家,王承书仅用2年时间,不仅实现了我国在该技术上零的突破,还为祖国培养了一系列顶尖人才。


1961年,国家原子弹研制进入关键期,但是中苏关系恶化,苏联突然撤走大批援华专家,让核心燃料高浓铀研究陷入瓶颈。一旦不能自主分离出高浓度铀,中国的原子弹就是“哑弹”,新生的中国也仍将处在美苏威吓之下。


这一次,钱三强又找到王承书。接受核武器研发这项绝密任务,就意味着要再次接受科研转型的考验,意味着要远离家人、隐姓埋名。钱三强请王承书慎重考虑,但王承书再次毫不犹豫地说出了“我愿意”,这一年她49岁。


王承书与同事的合影


在国家和小家面前,她永远会坚定的选择前者。1964年1月14日,王承书带领团队成功取得第一批高浓铀合格产品,比原计划整整提前了113天。9个月后,中国人迎来了那一声东方巨响。但对于王承书来说,却是继续隐姓埋名从事核事业研究!这是钱三强向她发出的第三次邀请,她仍然毫不犹豫地说出了第三个“我愿意”。


当钱三强询问王承书有没有话要带给丈夫和孩子,王承书也只是轻轻地摇摇头说:“没有”。这一年,王承书51岁。在她笔记的扉页里有一张泛黄的字条,上面写道“把党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无论任何条件,坚决完成党交给我的任何任务,在必要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王承书一家的合影


1994年,王承书溘然长逝。去世前,她在寄给学生的信中写道:我一生平淡无奇,只是踏踏实实地工作,至于贡献,谁又没有贡献?而且为国家做贡献,是每一个公民的职责,何况是一名共产党员。忠党许国,奋斗终身。三个“我愿意”,折射了这名科学届“奇女子”的传奇一生。



来  源:海军研究院  授  课:海   燕监  制:田红军  孙   燕
编  审:张连海编  辑:谈子扬投稿邮箱:2476794298@qq.com
▼热点关注▼
 海军研究院文职有多“香”?2021年文职人员面试告诉你答案
 九一八,铭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