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农村观察》精华版|慕良泽 赵勇:中国共产党“三农”战略:百年回溯与展望

CRECRS编辑部 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 2022-04-25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


中国共产党“三农”战略:

百年回溯与展望



作者:慕良泽  赵勇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城乡发展研究中心
原文刊发:《中国农村观察》2021年第3期


“战略”,顾名思义是作战的谋略。可延伸理解为从全局出发,为重大事项确立目标、规划路线、制定方略。作为有百年发展历史且有70多年执政历史的中国共产党,在政党发展和治党治国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战略思想及实践经验。其中,农业、农村、农民领域(即“三农”领域)的战略思想及实践经验具有奠基意义和开创价值。在中国,“三农”在20世纪90年代被作为一个整体“问题”提出来。而在现代化进程中,“三农”成为“问题”,具有自然性,也具有人为性。所以,将“三农”纳入国家目标而合理配置并有效运用国家力量解决其发展问题,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成为考察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维度。


本研究认为,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特定的诉求和使命。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在“三农”领域谋划目标、实践理想、完成使命。通过梳理与研究“三农”战略百年演进历程,有助于在全面把握战略思想的基础上,引导相关实践工作和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此外,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起承转合之际,全面梳理和总结第一个百年奋斗征程中的“三农”战略,可以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乡村振兴的全面实现理清战略思路、谋划战略定位并夯实战略基础。


一、历史回溯:建党百年“三农”战略的

主题脉络


传统中国曾发生过无数次农民反抗,但始终是“有造反而无革命”。直到具有现代意识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才开启了“创新性的革命”。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将传统农村社会带入现代发展轨道,国家也由此获得了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纵观建党百年历程,“三农”战略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一)1921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乡村革命战略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是中国共产党乡村探索的第一个阶段。具体而言,在农民方面,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成立农民协会。在农村方面,开展“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在农业方面,推动土地制度变革,实现“耕者有其田”。总体来看,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断调适“三农”战略,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革命胜利充分证明:农民是建立工农联盟政权的重要力量,农村是获得革命胜利的可靠依托,农业是涵养工农政权的经济基础。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以农支工战略

新中国成立伊始,为进一步获得民族独立和发展保障,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以农支工战略。具体表现为:其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工农剪刀差”的形式汲取农业剩余。其二,建立人民公社体制,实现乡村社会的充分动员。虽然当时形成以国家资本为主的工业化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比较而言,农业、农村和农民做出了很大贡献,也付出了很大牺牲。


(三)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末:自主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后,农业、农村和农民获得了适度的自主发展。具体来看,这一战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试点、推广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二,鼓励乡镇企业发展。其三,探索和完善村民自治的民主形式。“三个伟大创造”及其发展说明,中国“三农”战略的调整和更新,一方面源于基层创新和农民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另一方面,国家通过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及时规范和引导农业农村发展。两个方面有机结合和有效衔接,可以推动“三农”战略转型发展。但由于缺乏支持、保护农业农村的相关政策,加之部分区域农业税负越来越重,导致农业农村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四)21世纪初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以工促农战略

鉴于“三农”在市场竞争中的劣势地位,党中央从国家发展全局出发,逐渐形成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工农发展、以工促农的战略部署。具体而言,这一战略主要表现在两个维度:其一,重新定位、调整“三农”战略。其二,与战略定位相配套的支农强农惠农政策陆续出台。总体来看,在这一阶段,农村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农业生产力显著提高。但乡村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内生动力和比较优势不足,且相关政策的系统性和体系性不强。


(五)党的十八大至今:酝酿、提出、部署乡村振兴战略

以工促农战略的确定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支农强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在特定区域、特定人群、特定产业等方面促进了农业农村发展。与此同时,诸项政策需要衔接和统筹,也需要确立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为此,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特征出发,基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及战略需求,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在乡村重点部署和推进精准扶贫、土地制度改革、农村“三资”改革、探索集体经济和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等工作。这均是从改革、创新和健全体制机制方面确立乡村发展道路,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为此,乡村振兴战略是以激活乡村内生动力为基础;以改革和健全乡村发展的体制机制为保障;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最终目标。乡村振兴战略为系统解决“三农”问题、化解突出矛盾创设了基本的战略框架和制度背景。


二、经验传承:建党百年“三农”战略的

历史总结


综上纵向梳理和研究,中国共产党百年“三农”战略的变迁轨迹与演进逻辑,从横向上可以总结为农民主体战略、农村农民解放战略与工农发展战略。


(一)农民主体战略

农民作为中国人口最庞大的群体,始终是影响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是“中国奇迹”的创造主体。从社会发展的现实维度看,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其核心是建构人的主体性。而农民主体性集中体现为其在乡村实践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建党百年的历史维度看,农民主体性表现为农民逐步确立自身主体地位的历史生成过程。农民主体性的侧重点不同,大致可分为政治主体、建设主体和社会主体三种面向。 


(二)农村农民解放战略

历史来看,人地矛盾是农业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阶级社会所建构的人地关系,构成了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桎梏。对中国共产党而言,土地是动员、组织农民的有效手段,也是获得农民支持和拥护的重要资源。而土地制度的调整往往意味着国家战略思想的转变。在此过程中,农村与农民稳步、有序实现解放,以此平衡城市与乡村、国家与农民关系,进而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


(三)工农发展战略

工农关系演变的主线是生产要素的流动与交换。从演变过程看,新中国工农发展战略主要经历了“以农支工”“以工促农”和“工农融合”等发展阶段。因此,理顺工农关系,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对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意义。


三、现实展望:立足百年“三农”战略的

调适趋向


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三农”战略,研究发现,“三农”领域仍然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方面。基于对建党以来“三农”战略的梳理和总结,研究认为,往后的战略调适需要把握以下四个趋向。

一是将“三农”战略纳入中国现代国家建设战略,实现国家战略对农业农村发展战略的规范和引导。在中国,党和国家对“三农”的战略规划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引领下完成的,自上而下带有全面的国家化性质。百年农业农村发展积累了世所罕见的政党权威和国家能力。基于此,首先需要统筹考虑战略的力度和战略转移的节奏,以便政党权威、国家能力与乡村社会内生动力相辅相成。其次,需要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党管农村、统揽乡村振兴全局的政治优势。最后,适时将“三农”战略转化为各种政策支持、政策激励、政策调节等推进“三农”工作的具体工具,以此引导农业农村沿着规范化路径发展。

二是立足“国内大循环”,面向“国际国内双循环”,战略性、系统性调配农业农村发展要素。实现城乡联动、互补、协同发展的根本策略是构建合理的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使城乡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在资源流通、提振内需中实现保值增值。其实,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深入,可以跳出“三农”看“三农”,在“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国内双循环”格局中布局农业农村发展要素。在传统社会,农业、农村和农民三者之间具有连带效应。伴随生产力发展,这种连带效应会逐渐减弱。在现代化中后期,“三农”不再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而是全社会产业链条上的独立要素。所以,实现国内大循环的基础是增强生产要素的独立性和流动性,使具有独立性和流动性的生产要素在市场上实现有效配置。当然,这其中也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断推进产权改革,以“有为政府”引领的“治理有效”呵护和保障“产业兴旺”与“生活富裕”。同时,乡村振兴还要重视社会力量的作用。因此,未来的“三农”战略,需要重点规划“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和“有机社会”的更好结合。

三是从主体性视角来看,“三农”并不仅仅是现代化的客体和消极因素。农民也以其“弱者的武器”和自主性的生活逻辑,回应和参与党的农业农村发展战略。历时来看,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是人的内生动力和外在约束互动建构的过程。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社会的战略构思,人类社会能将外在的制度规范逐步转化为内在素养和内在约束,最终走向自由人的自由联合。所以,主体性建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和核心动力。回顾百年“三农”战略,调动、培养、保障农民积极性是战略主线;不断激发乡村社会内生动力是战略宗旨。也可以说,持续激发农民主体意识,发挥主场优势,才能有“三农”战略的设计、部署、转化、落地、生根和结果。

四是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注重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百年“三农”发展是“三农问题”由国内局部性问题演变为国内全局性问题甚至国际问题的过程,是农业农村发展要素被隔离走向全要素进入全产业链的过程,是“三农”的自然性衰减、社会性和国家性增强的过程,是局部性、分割性缓解“三农问题”走向全面、系统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其中,多维度、多因素、多阶段的变化聚在一起,需要中国共产党在战略调适、战略规划、战略引领和战略部署中,重点做好衔接、汇通和融合性工作。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突出表现为相关“三农”政策体系化,农业农村发展领域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常态化,以便不断“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关于我们


《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办,是中国 “三农”研究领域权威性学术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主要刊发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经济学论文,注重论文的学术性和政策指导性;《中国农村观察》刊文包括农村经济、社会、政治、法治、文化教育等“三农”研究的各个领域,注重论文的理论性和学术性。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20版),在农业经济类51种学术期刊中,《中国农村经济》影响力指数和影响因子均名列第一,《中国农村观察》影响因子名列第二。在489种经济学学术期刊中,《中国农村经济》综合影响因子排名第三,《中国农村观察》综合影响因子排名第七。《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双双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实行在线投稿、双向匿名审稿。两刊网站(www.crecrs.org)可以全文下载两刊所发文章,两刊微信公众号(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可以及时接收两刊所发文章精华版。

发现更多精彩

关注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