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经济》2023年第5期目录及内容提要
目 录
季节性流动视角下的中国粮食储备规模估算
——基于粮食产销流动中断风险的分析
普蓂喆 陈 希 钟 钰 甘林针(2)
撤县设区对区域粮食生产的外溢效应分析
李 宁 周琦宇(23)
农作物育种产学研合作网络特征及其对种子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
——基于植物新品种权申请的合作网络分析
肖翠萍 李晓云(42)
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民创业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赵佳佳 魏 娟 刘天军(61)
数字乡村建设是否能够推动革命老区共同富裕
林 海 赵路犇 胡雅淇(81)
红色旅游发展与革命老区城乡收入差距
——基于双重差分法的经验分析
张 科 熊子怡 黄细嘉 赵 磊(103)
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实施的健康提升效应研究
张鹏龙 钟建乐 胡羽珊(122)
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治理:历程、挑战以及体系优化
王昌海 谢梦玲(139)
数字经济发展能否提高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效率
——基于浙江省丽水市的实证分析
孔凡斌 程文杰 徐彩瑶(163)
Vol.1
季节性流动视角下的中国粮食储备
规模估算
——基于粮食产销流动中断风险的分析
普蓂喆 陈 希 钟 钰 甘林针
摘要:粮食储备是应对粮食安全风险挑战的“稳压器”,确定合理的储备规模是加强国家储备制度建设的重点任务。本文将粮食储备规模的研究思路从传统的平抑粮食生产年际波动调整为应对粮食产销流动中断风险,提出一个新的粮食储备规模估算框架。在主要考虑粮食国内产销和生产受灾减产的前提设定下,本文识别出目前粮食季节性流动过程中存在常规缺口、产区受灾、连续受灾三类风险断点,进一步组合不同风险情境,估算得出三大主粮稻谷、小麦、玉米的储备消费比区间分别为16.67%~33.83%、16.67%~34.83%和16.67%~40.00%;依据概率中的数学期望计算出稻谷、小麦、玉米的储备消费比分别为19.82%、20.00%和20.92%。综合分析结果,本文提出研判粮食产销流动风险、优化储备结构、明确储备主体分工、完善储备应急保障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粮食储备 粮食安全 储备规模 风险识别 粮食产销
Vol.2
撤县设区对区域粮食生产的外溢效应分析
李 宁 周琦宇
摘要:系统考察撤县设区对区域粮食生产的外溢效应,有助于从全局层面把握撤县设区与粮食安全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协同城市化发展与粮食安全保障提供科学参考。本文基于2004-2020年全国1797个县级单位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工具变量法等估计方法,探究了撤县设区对区域粮食生产的外溢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撤县设区会对周边未发生撤县设区建制变更县的粮食生产造成外溢的负向冲击,且该外溢效应在空间上表现出随距离增加而逐渐减弱的特征。外溢效应综合反映到地级市层面同样表现出撤县设区对粮食生产的削弱作用。在作用机制上,撤县设区主要通过影响周边县耕地用途非农化、种植结构非粮化的农地非农化机制,以及劳动力跨地区流动、本地就业结构改变的劳动力非农化机制,对粮食生产造成外溢的负向冲击。
关键词:撤县设区 粮食生产 外溢效应 农地非农化 劳动力非农化
Vol.3
农作物育种产学研合作网络特征及其对
种子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
——基于植物新品种权申请的合作网络分析
肖翠萍 李晓云
摘要:全面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协同的种业创新体系是提升种业创新能力、建设现代化种业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采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1999-2020年植物新品种权申请的数据,研究了农作物育种产学研合作网络的特征,以及种子企业与不同类型组织合作的网络特征对种子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差异化影响。研究发现:参与农作物育种产学研合作的组织数量不断增加,种子企业是主要参与者,而学研机构更多占据了网络核心位置。种子企业嵌入不同类型的合作网络对种子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产生了差异化的影响。种子企业与学研机构合作的网络关系强度和网络中心度正向影响种子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网络关系广度对种子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产生倒U型影响;种子企业与企业合作的网络关系强度对种子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产生倒U型影响,网络关系广度正向影响种子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网络中心度的影响不显著。网络结构洞数量对种子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产生倒U型影响,种子企业与企业合作在占据更少数量的网络结构洞处达到种子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最大值。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种子企业构建科学的合作关系以及协调学研机构和种子企业在育种体系中的关系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农作物育种 产学研合作 种子企业 技术创新绩效 社会网络分析
Vol.4
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民创业的影响
及机制研究
赵佳佳 魏 娟 刘天军
摘要:本研究探索性地使用县域数字乡村指数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在县域层面的匹配数据,考察了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民创业决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发展显著提升了农民创业的概率。对数字乡村发展分维度的分析还发现,乡村基础设施数字化、乡村生活数字化和乡村治理数字化均对农民创业决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乡村经济数字化的影响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机制分析表明,数字乡村发展可以通过促进信息利用、缓解信贷约束、增强风险承担意愿以及提升社会信任水平影响农民创业决策。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乡村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已接入互联网农民的创业概率,也能提升未接入互联网农民的创业概率。此外,数字乡村发展的创业促进效应在使用互联网开展社交、学习或商业活动的农民中更为显著,在未使用互联网开展社交、学习或商业活动的农民中则相对有限。由此可知,数字乡村发展对农民创业的促进作用能跨越一级数字接入鸿沟,但仍受到二级数字使用鸿沟的制约。
关键词:数字乡村 农民创业 数字经济 数字鸿沟
Vol.5
数字乡村建设是否能够推动
革命老区共同富裕
林 海 赵路犇 胡雅淇
摘要:本文通过网络爬虫技术收集了2012-2021年全国2997个县级行政区的数字乡村建设信息,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对革命老区共同富裕的影响。具体来说,本文考察了数字基础条件和数字乡村治理两个维度,使用实证分析方法,探索数字乡村建设对革命老区农村居民相对收入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作为数字乡村建设硬环境维度的数字基础条件推动了革命老区农村地区的收入增长,也拉大了革命老区城乡间的收入差距,造成数字鸿沟;作为数字乡村建设软环境维度的数字乡村治理在消除数字鸿沟和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由此,本文认为,在大力建设革命老区数字基础设施的同时,需优化数字乡村治理措施,加强数字赋能,革命老区才有可能从数字乡村建设中获取更大收益,从而实现跨越式增长和共同富裕。
关键词:数字乡村建设 数字基础条件 数字乡村治理 数字鸿沟 共同富裕
Vol.6
红色旅游发展与革命老区城乡收入差距
——基于双重差分法的经验分析
张 科 熊子怡 黄细嘉 赵 磊
摘要:作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旅游不仅是一项政治工程,也是一项经济工程、富民工程。但是,发展红色旅游能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革命老区城乡统筹发展,一直缺乏应有的系统证据。本文以革命老区县域为研究对象,基于“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这一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识别红色旅游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发展红色旅游可以显著缩小革命老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并且集体经济发展可以强化这一效应。该结论经过内生性问题处理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发展红色旅游通过促进革命老区农村公共品供给、农村投资和非农就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异质性分析发现,在第三产业发展较落后和宗族文化较浓厚的地区,红色旅游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抑制效应更加明显。本文研究结论为新时代如何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旅游资源,以巩固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成果和促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革命老区 红色旅游 城乡收入差距 集体经济
Vol.7
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实施的健康提升
效应研究
张鹏龙 钟建乐 胡羽珊
摘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本文基于江西省景德镇市2015-2020年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多期DID模型,分析了危房改造政策实施对农村贫困人口健康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危房改造政策实施有效提高了农村贫困人口的健康水平,修建卫生厕所与使用清洁能源是危房改造政策实施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健康水平的两种途径。危房改造政策实施对因其他原因致贫群体健康水平的提升作用大于因重病致贫群体,对老年群体健康水平的提升作用大于中青年群体。本文为认识农村居住环境改善的健康提升效应,并进一步设计与完善对农村低收入群体的帮扶政策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关键词:危房改造 农村贫困人口 健康 DID模型
Vol.8
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治理:
历程、挑战以及体系优化
王昌海 谢梦玲
摘要:建立自然保护地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举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自然保护地治理历程主要经历了摸索创建阶段、稳步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高质量发展阶段。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举措,也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大改革任务。本文基于社会-生态系统框架分析表明,自然保护地治理面临一系列挑战:自然保护地资源系统和资源单位存在缺陷、行动者冲突加剧、治理效能有待提升、治理系统有待理顺。需要继续优化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治理体系:优化保护地系统边界并实现资源价值;促进乡村振兴与自然保护政策协调;厘清自然保护地资源权属问题;完善野生动物肇事补偿制度;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协同机制;完善资源环境监测预警机制和效能评估机制;健全法律体系、组织体系和运行保障制度。
关键词:自然保护地 治理历程 治理挑战 治理体系 国家公园
Vol.9
数字经济发展能否提高森林生态产品
价值转化效率
——基于浙江省丽水市的实证分析
孔凡斌 程文杰 徐彩瑶
摘要:本文基于2011-2019年县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面板门槛效应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等方法,分析了浙江省丽水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效率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首先,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效率的测算结果来看,丽水市各县域单元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效率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向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结构指标和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效率之间的关联度均较强;其次,从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估计结果来看,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效率对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冲击反应迅速,且受影响时间较长。再次,从面板门槛效应模型估计结果来看,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效率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大于第一门槛值且小于第二门槛值时,会对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效率产生显著影响;最后,从空间误差模型估计结果来看,数字经济发展可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对邻近地区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效率产生显著负向影响。
关键词:数字经济 森林生态产品 价值转化效率 因果关系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访问官方网站下载全文:
http://crecrs-zgncjj.ajcass.org/
关于我们
《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简称“两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办,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类权威性学术期刊。系国家社科基金首批重点资助期刊、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管理科学重要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权威学术期刊、FMS管理科学高质量期刊(A类期刊T1)和“中文精品学术期刊外文版数字出版工程”首批精选期刊等。
《中国农村经济》注重论文的学术性和政策指导性,主要刊发有关“三农”问题研究的经济学、管理学优质论文,以及经济学、管理学其他领域为实践发展和学科建设提供新知识的学术论文;《中国农村观察》注重论文的理论性和学术性,刊文涵盖农村经济、社会、政治、法治、文化教育等“三农”研究相关领域。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2022版)》:《中国农村经济》复合影响因子为14.046,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10.264,在488种经济类学术期刊中排名第三,排在《中国工业经济》《经济研究》之后;《中国农村观察》复合影响因子为8.833,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5.972,在488种经济类学术期刊中排名第九。
两刊在世界期刊中也具有重要影响,根据《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报告》,《中国农村经济》世界学术影响力指数(WAJCI)为2.75,在全球37种农业经济类学术期刊中排名第三,排在Food Policy和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之后;《中国农村观察》世界学术影响力指数(WAJCI)为1.71,在全球农业经济类37种学术期刊中排名第七。同时,两刊多次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两刊实行在线投稿、双向匿名审稿制度,两刊网站(http://crecrs.ajcass.org/)可全文下载两刊所发文章,两刊微信公众号(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可阅读所发论文的精华版,欢迎广大专家学者投稿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