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经济》精华版 | 吴伟光、许恒等:“两山”理念的有效载体与实践:林下经济的经济效应、环境效应及其协同逻辑
“两山”理念的有效载体与实践:
林下经济的经济效应、环境效应及其协同逻辑
作者:吴伟光1,3,4 许 恒2 王凤婷1,3,4 熊立春1,3,4
作者单位:1.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
3.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
4.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
原文刊发:《中国农村经济》2023年第10期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而随着集体林权改革的深化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推动,作为乡村特色产业之一的林下经济发展潜能被不断激发。2021年,全国林下经济产值接近1万亿元,亩均效益明显高于其他经济作物,带动超过3400万人口实现增收,预计到2030年总产值将增长至1.3万亿元。需要指出的是,林下经济产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科学有效的政策扶持,早在2012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就专门发布《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发展林下经济产业的重要战略价值;2019年12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首次以国家立法形式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提供保障;2020年7月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指出林下经济是乡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乡村振兴的核心产业。
学界围绕林下经济产业的经济效应和环境效应已有一定研究积累。对于经济效应,既有研究主要分析了林下经济产业的经济绩效,包括林下经济对于扶贫、农户持续增收和就业的积极作用(彭斌和刘俊昌,2013;何文剑等,2021)。另有部分研究识别了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薛彩霞等,2013;高丹丹等,2020;方威等,2020;王坤,2022)。此外,考虑到不同发展模式下林下经济经营绩效具有差异,相关研究针对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模式选择进行了研究(曹玉昆等,2014;吴恒等,2019;高玉娟和关晨,2020)。对于环境效应,部分学者认为林下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具有负面影响(Muler et al.,2014;Graf et al.,2022;袁婉潼等,2022);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林下经济经营对森林环境有正向效应,能够促进生态环境向好发展(姜钰和贺雪涛,2014;Ehara et al.,2016;陈幸良,2022);还有学者关注了农户参与林下经济经营过程中的绿色生产行为等(曹兰芳等,2015;程鹏飞等,2021)。总的来看,已有研究针对林下经济的经济效应和环境效应是否存在协同效应还存在一定争议。
鉴于林下经济的经济效应与环境效应是否存在协同效应仍存在一定分歧,同时考虑到林下经济已成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的核心产业,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载体,并在国家层面得到大力推广,因此有必要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找到生产要素投入的均衡值,从而实现林下经济最优生产选择,并揭示林下经济的经济效应和环境效应协同发展的理论机制。与既有研究相比,这也是本文的创新点。基于此,本研究尝试以林下经济最优经营选择为目标,构建林下经济的经济效应、环境效应以及两者协同的理论模型,并依托2021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的林下经济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梳理林下经济最优生产决策的理论逻辑,提出林下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林下经济最优经营的理论演绎与分析
(一)理论分析与描述
由于本文主要关注劳动力和林地对林下经济经营主体生产经营的影响,故将生产函数设定为关于劳动力和林地的里昂惕夫函数。具体而言,林下立体空间的利用率即为经营主体确定用于林下经济经营的林地面积与其所拥有的林地总规模的比例,当经营主体林地使用效率提高时,用于经营的林地规模与比例也会增加,经营主体在林地上开展经营活动所带来的价值将会随之提高。给定林下经济产品的市场价格,林下经济的经营主体通过选择要素投入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同时考虑林下经济给林地带来的生态价值,即在森林立体闲置空间中开展林下经济经营活动,不仅可以创造经济价值,如果经营适当还可以促进森林质量提升并形成生态价值。
引理1:给定其他条件不变,当劳动力投入效率增加时,劳动力投入先增加后降低,林地投入单调递增。
引理1揭示了劳动力和林地两种要素投入在林下经济经营中随着劳动力投入效率的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引理1也对经营主体利润目标的路径做出了逻辑上的解释,即在技术和资本短期固定的情况下,需要明确林下经济的要素禀赋,应有效调配劳动力和林地之间的要素比例。由于要素投入变化所引发的经营主体对要素的动态配置会对当地经济变化产生两个方向相反的作用,因此得出命题1。
命题1:给定其他条件不变,当劳动力投入效率适度增加时,林下经济的经济价值单调递增。
生态价值的变化来自使用林地的程度,即当占用更多林地资源时,一般不会严重地破坏生态;但如果经营不当,则有可能产生一定程度的破坏,从而降低预期的林地资源生态价值。虽然劳动力投入对生态价值并没有直接影响,但根据引理1,随着劳动力投入效率持续增加,考虑到林地与劳动力在林下经济经营活动过程中具有较强的互补关系,当林地投入超过适度规模时,林下经济的生态价值会呈现下降趋势,由此得出命题2。
命题2:给定技术和资本等条件不变,当劳动力投入效率增加时,林下经济的生态价值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命题2来自林地投入水平随着劳动力投入效率增加而增加的结果。即短期内劳动力投入效率越高,经济价值提升越快,而生态价值则逐渐下降。进一步得出命题3。
命题3:给定其他条件不变,当劳动力投入效率增加时,若林下经济对生态的损害程度低于特定值,那么林下经济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总和单调递增,并且林下经济产生的社会总福利是随着劳动力投入效率的提高而增加的。
(二)扩展理论分析:生态资源的价值转化
需要指出的是,经营主体可以通过生态资源开展生态旅游、提高产品品质等途径,实现林下经济生态价值的转化,即经营主体的经济价值会随着林地资源的生态价值转化而得到有效提升。本文将这种生态价值转化的经济价值定义为生态反馈效应,由此推出引理2。
引理2:当林地的生态反馈程度提升时,经营主体利用林地的程度降低。
引理2表明,尽管经营主体使用林地资源开展林下经济经营的核心目的是获得经济利润,但是当林下经济的生态价值提升能够为经营主体带来一定程度的经济价值回报时,经营主体的营利路径则相较于没有反馈机制的情况下更丰富,引致经营主体弱化了通过开展林下经济经营来提升经济利润的动机,由此得出命题4。
命题4:当林地的生态反馈效应提升时,经营主体的利润提高。
基于引理2,命题4描述了经营主体获得的利润与林地生态反馈效应之间的关联。即从单纯的“投入-产出”视角来看,当经营主体使用一定林地开展林下经济经营的其他要素投入降低时,其利润降低。但是,当林下经济经营所使用的林地数量减少时,则经营主体所经营的林下经济生态价值才可能会提升,而在适当的生态反馈机制下,林下经济的生态价值会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间接经济效益,使得在经营主体降低林地利用的情况下林下经济的经济价值仍会得到提升。
三、林下经济的地方实践:浙江省松阳县的案例
进一步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印证上述理论模型分析与经济学逻辑的合理性,本文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1年12月公布的《林下经济发展典型案例》中选择林下经济以林下种植为主的浙江省松阳县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剖析。为了确保案例材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课题组成员在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期间对松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管林下经济的行政人员进行线上访谈,并梳理相关资料和数据。
主要实践与理论验证:
1.落实产业发展政策与资金保障,经济效应逐渐显现。在林下种植业发展初期,为解决经营主体和农户发展林下经济资金问题,松阳县建立以市场投入为主、以政府补助为辅、金融产品支持的三元资金支持体系。在松阳县林下经济发展初期,林下经济收益未显著提高,其主要原因在于劳动力投入在林下种植过程中尚未实现规模经济,劳动力投入带来的收益并未充分补偿支出的林地租金,仍处于生产要素投入期。随着林下经济产业发展逐步由资金投入和劳动力投入向经济产出不断转换,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升,投入大于产出的情形逐步扭转为投入小于产出的情形,经济价值逐渐凸显和提升,符合命题1的特征。
2.实施林下生态化种植,环境效应不断凸显。该县极其重视林下种植的生态价值,在此基础上,多数林下经济所依托的森林蓄积量开始增加,森林质量不断提升,全县森林覆盖率也由2010年的75.20%增长至2022年的80.13%。2017-2021年,松阳县林下种植业亩均经济价值有所提高,但亩均生态价值与发展初期的亩均生态价值相比略有下降。其主要原因在于:林地开发强度不断提升,林下生态化种植规模和强度不断扩大,林下生态环境保护出现相对弱化现象。综上,基于适度规模化的生态经营,松阳县林下经济的生态价值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符合命题2的特征。除了注重种植环节上的生态化,松阳县还较为注重林下经济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建设,基于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建设和生态化种植,松阳县林下产品品质不断提升,极大提升了林下产品的知名度和新的经济价值。随着松阳县林下经济产品主打的生态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提升,经济价值也逐步提升,产品市场和销量逐年扩大,总体上实现了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协同提升,符合命题3的特征。
3.加强林下三产融合,经济与环境逐渐协调发展。松阳县林下种植的主要作物为中药材,在保持林下中药材适度规模经营且不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前提下,积极与制药公司、县旅游部门合作,因地制宜发展药膳产品精深加工、中药材种植观光、药材基地体验和花海景观开发等三产融合项目,推进松阳县中药材全产业链延伸和全域生态旅游发展。得益于松阳县林下生态化种植和林下三产融合发展,林下生态环境的保护不断正向反馈到产业的发展和产业链延伸中,林下文旅产业借势逐步壮大,开辟了传统林下种植以外的生态收入渠道,提升了县域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使得该县林下经济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实现协同提升,符合命题4的特征。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基于里昂惕夫生产函数和最优生产决策理论刻画林下经济经营的经济效应、环境效应及其两者协同效应的理论模型,并对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1年12月公布的《林下经济发展典型案例》中的浙江省松阳县进行案例剖析,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理论模型分析发现:给定其他条件不变,当劳动力投入效率适度增加时,劳动力投入先增加后降低、林地投入单调递增,从而引致林下经济的经济价值也是单调递增,而林下经济的生态价值先增加后降低;同时,给定其他条件不变,当劳动力投入效率增加时,林下经济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总和单调递增。这说明,林下经济经营活动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同样会创造生态价值。
其次,当林下经济所形成的生态价值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提升时,经营主体经营的林下经济及其周边生态环境的经济价值也会显现,即产生正向的生态反馈效应。当生态反馈效应提升时,经营主体利用林地的程度降低,此时林下经济的经济价值将获得提高。因此,科学有效的林下经济所产生的生态反馈机制使经营主体不再单纯地追求经济价值的最大化,而是通过降低林地要素的使用来提高林地资源的生态反馈效应,从而获取隐含的经济价值。
最后,通过对松阳县典型案例的分析,在科学有效的经营和政府的适度帮扶下,松阳县林下经济符合给定技术、资本等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随着劳动力要素和林地要素的均衡投入逐步实现林下经济的经济价值不断增长,经营主体通过适度调整林地投入能够实现经济效应和环境效应的协同发展。
研究认为:
第一,把握林下经济的经营开发强度,既要考虑到林地要素投入的重要性,也要注重森林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一方面,加快林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制定林地流转扶持政策,促进林地向新型经营主体集中,实现产业化的适度规模经营。另一方面,实现公益林林下空间利用政策的灵活运用,在不影响区域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尽快对地方生态公益林的林下空间利用限制进行适当修正。
第二,重视政府帮扶和资金补贴的效能,秉持经济效应与环境效应协同发展的可持续经营理念。一方面,优化政府资金帮扶的合理区间,实现政府帮扶资金的“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另一方面,探索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机制,对林下经济的经营主体强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奖补导向而非“资金直补”的激励方式,从而保障林下经济经营和政府补贴的双重持续性。
第三,建立全国统一的林下经济产品市场势在必行。鉴于本文考察的是林下经济供给侧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创造,未来研究可结合有效的需求侧进行分析。即如何通过数字交易平台建立全国统一市场,激发林下经济市场价值,再通过市场牵引回流到供给侧,从而带动林下经济市场的内循环甚至是外循环。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全文
关于我们
《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简称“两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办,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类权威性学术期刊。系国家社科基金首批重点资助期刊、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管理科学重要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权威学术期刊、FMS管理科学高质量期刊(A类期刊T1)和“中文精品学术期刊外文版数字出版工程”首批精选期刊等。
《中国农村经济》注重论文的学术性和政策指导性,主要刊发有关“三农”问题研究的经济学、管理学优质论文,以及经济学、管理学其他领域为实践发展和学科建设提供新知识的学术论文;《中国农村观察》注重论文的理论性和学术性,刊文涵盖农村经济、社会、政治、法治、文化教育等“三农”研究相关领域。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2023版)》:《中国农村经济》复合影响因子为14.707,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10.904,在农业经济类学术期刊中均排名第一,在13个经济学学科的516种学术期刊中均排名第三,排在《中国工业经济》《经济研究》之后;《中国农村观察》复合影响因子为8.67,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5.689,在农业经济类学术期刊中均排名第三,在13个经济学学科的516种学术期刊中排名同样靠前。
两刊在世界期刊中也具有重要影响,根据《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报告》,《中国农村经济》世界学术影响力指数(WAJCI)为2.75,在全球37种农业经济类学术期刊中排名第三,排在Food Policy和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之后;《中国农村观察》世界学术影响力指数(WAJCI)为1.71,在全球农业经济类37种学术期刊中排名第七。同时,两刊多次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两刊实行在线投稿、双向匿名审稿制度,两刊网站(http://crecrs.ajcass.org/)可全文下载两刊所发文章,两刊微信公众号(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可阅读所发论文的精华版,欢迎广大专家学者投稿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