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农村经济》精华版 | 曾妍、谭江涛等: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如何赋能水库移民就业增收——基于“三链”融合理论的多案例研究

CRECRS编辑部 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
2024-09-04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如何赋能水库移民就业增收

——基于“三链”融合理论的多案例研究


作者:曾 妍1,2  谭江涛3  王守文2  段跃芳1

作者单位:1.三峡大学水库移民研究中心;

                2.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3.广东金融学院金融与投资学院

原文刊发:《中国农村经济》2023年第10期


 一、引言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工程建设也带来了超过2571万的水库移民。水库移民是非自愿移民,大多受移出地本身经济发展落后和移民后生存环境变迁、生计资本受损、生产方式转变、社会资本断裂等因素影响,贫困发生率较高(孙良顺,2016;檀学文,2019)。移民的贫困呈现多元化特征,其中就业能力受损和经济发展能力受损是其典型特点(杨云彦等,2008)。水库移民管理工作是水利水电工程成败的关键,其核心是贫困治理。为了确保水库移民“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政府的贫困治理一直将移民的就业增收作为主要目标之一,与时俱进地贯穿于水库移民贫困治理的各个时期,帮助移民摆脱绝对贫困、缓解相对贫困(张健等,2021)。


由于水利水电项目的选址大多位于高山峡谷中的集中连片特困区和生态脆弱区,自然资源保护与区域开发间存在尖锐冲突(曾妍等,2023)。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是破解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的重要路径(于法稳,2018),而农村电子商务全面对接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各个环节,是服务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的新动能,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实现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农村电商发展在带动农村人口就业增收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库区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水库移民群体以劳务输出为主,移民的人力资本较弱(施国庆等,2015),移民群体借助农村电商发展实现共同富裕面临诸多挑战。


本文选取三峡库区秭归县、奉节县和巴东县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作为样本案例,从“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融合发展的角度,探索农村电商发展赋能水库移民就业增收的实现过程。本文研究对于促进库区乡村振兴和移民安稳致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边际贡献在于:一是构建“三链”三阶段融合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三峡库区典型县的多案例对比分析,展示农村电商发展赋能水库移民就业增收过程中的融合动力、融合路径和融合结果,最大程度地体现其情景化和过程化特征;二是归纳出农村电商发展赋能移民就业增收机制,对库区农村电商发展中复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不同融合阶段的视角探讨农村电商“三链”融合过程中各种外部环境和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由这些关系所激发的区域内部资源整合能力,揭开农村电商发展赋能水库移民就业增收的路径“黑箱”。


二、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


(一)文献回顾


现有研究存在的可拓展空间有:一是对农村电商发展如何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融合,进而赋能农户就业和增收的机制研究尚不多见;二是鲜有文献探究农村电商“三链”融合在不同阶段赋能农户就业增收的理论机制;三是现有关于农村电商发展实现可持续就业增收的探索对象主要集中于一般农户,而对数量庞大的农村水库移民群体如何实现安稳致富关注较少。


(二)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1.理论基础。“三链”融合的理论基础是Etzkowitz(2003)提出的“三螺旋”理论,该理论构建了“高校-产业-政府”三链条结构模型,论证了三个领域共同驱动所形成的合力能更好地实现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中国水库移民管理是由多主体推动的复杂系统,通过开发资源、提供就业岗位、智力投资、技能培训等方式开展后期发展扶持工作,推动水库移民参与农村电商,涉及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因此,本文借鉴“三螺旋”理论的三链条模型,构建“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三阶段融合赋能水库移民就业增收的理论分析框架。


2.“三链”的内涵界定。就库区农村电商的发展而言,产业链属于宏观层面的要素,电子商务相关产业的发展能创造就业岗位和拓展增收渠道,是水库移民通过农村电商发展实现就业增收的必要条件;价值链属于微观层面要素,影响水库移民的参与能力,是水库移民通过农村电商发展实现就业增收的充分条件;供应链属于中观层面,是支持和连接产业链和价值链各要素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是水库移民通过农村电商发展实现就业增收的必要条件。


3.三阶段划分。农村电商发展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发展初期、发展中期和发展后期三个阶段,对应的“三链”融合程度逐渐深化,分别为弱融合、基本融合和深度融合。弱融合是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规模较小,“三链”的交集较少,区域各要素的流通程度低;基本融合是成长状态,“三链”各自的规模都有所扩大,各链条相互嵌入的程度逐步加深,并存在进一步融合空间,区域各要素的流通程度也逐渐增加;深度融合是成熟阶段,“三链”各自规模进一步扩大,交叠部分大于各自未交融的部分,相互嵌入更为牢固,融合状态更为稳定,各要素在区域内能较为自由地流通。


4.逻辑机制的分析范式:融合动力-融合过程-融合结果。①融合动力。融合动力回答了农村电商发展赋能水库移民就业增收进程因何启动的问题,是由发展需求、推动政策和推动主体组成的。②融合过程。融合过程解释了农村电商发展赋能水库移民就业增收的作用路径,表现为“三链”的相互作用,包括两个关键要素:链条发力路径和链条互动环节。③融合结果。融合结果是水库移民就业增收的目标实现形式,在不同的“三链”融合发展阶段,移民的参与形式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参与程度不断加深。


5.理论分析框架。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推动政策和推动主体共同形成的融合动力,推动三个不同阶段的“三链”自身发展并主动向另外的链条推进,进而形成新融合环节的融合过程,最终赋能区域内水库移民实现不同程度就业增收的融合结果。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方法选择


本文采用探索性多案例研究方法。


(二)案例选择


本文案例样本选取符合以下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具有重要性与代表性原则,三个县均为国家重点扶持农村电商发展的移民县;二是理论抽样性原则,三个县的农村电商发展都存在由政策等融合动力推动,经由“三链”融合过程得到移民就业增收的融合结果,符合前述预设理论情境;三是理论目标与案例一致性原则,虽然三个县的初始资源禀赋相似,发展路径具有一致性,但是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就业增收目标,为归纳“三链”三阶段融合赋能水库移民就业增收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三)数据收集与分析


1.数据收集。本文研究在资料收集环节严格遵循多来源策略以支持构成研究中的“三角验证”,包括实地观察、访谈等一手资料和文件资料、网络报道等二手资料。


2.数据分析。本文的数据分析依据“动力-过程-结果”的逻辑,识别农村电商“三链”在三个不同融合阶段的关键特征,对资料进行初始编码和二级编码。


四、案例分析


(一)弱融合阶段


1.融合动力。在弱融合阶段,融合动力主要来源于产业空心化和农产品销路不畅形成了库区的农产品上行需求;国家电子商务政策引导和库区帮扶政策提供保障构成了电商激活推动政策;县域政府主导成为了电商激活推动主体。


2.融合过程。弱融合的融合动力首先作用在供应链环节,由此展开融合过程,实现了农产品电商激活。首先是供应链对接市场供需,其次是产业链纵向拓展单链,最后是价值链提升保障条件。供应链的拓展推动了价值链环节增加,产业链的延伸刺激了价值链环节增加。价值链环节对供应链和产业链环节进行反馈,通过电子商务技能培训,移民具备了参与产业链的技能,为产业链提供人力资源;移民发布线上销售信息,丰富供应链的信息流,也为产业链提供产品供给。


3.融合结果。弱融合阶段最终实现了就业增收渠道拓展:产业链和价值链融合,促进移民就业机会的增加。产业链的延伸和价值链的赋能,让移民获得了多种岗位的就业机会,而拥有荒置土地的后靠移民采取“反租倒包”的方式,同时获得了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三链”融合,促进移民增收渠道的拓展。


(二)基本融合阶段


1.融合动力。在基本融合阶段,融合动力主要来源于以下三方面:农产品标准化难、缺乏技术和人才共同形成了库区的农业规模化的需求;国家电商政策强化与库区帮扶政策配合构成了电商集聚推动政策;以高校企业引领与县域政府引导为代表的电商集聚推动主体。


特别地,巴东县因为入选国家级电商示范县的时间较晚,未能获得第二次国家级电商推动政策的支持,且巴东县与科研机构和市场化电子商务平台的交流过少,农产品上行严重依赖消费扶贫平台扶持,过于依赖政府的干预力量,没有形成这一阶段农业规模化的推动力,因此无法完成“三链”的基本融合。


2.融合过程。在基本融合阶段,融合过程的特征表现为农产品电商集聚,融合动力发力点作用在供应链和产业链环节。首先,产业链横纵向拓展单链,衍生出电子商务服务行业和农业产业链上多个环节;供应链的发展推动了产业链上新增环节的发展,而产业链的拓展又对供应链给出了积极的反馈,推动供应链信息流和物流发展。其次,供应链要素供给增加。发布脐橙价格指数提供充足的信息流,冷库仓储和物流配送全域覆盖增加了物流,政策性贴息贷款和农业补贴提供充足的资金流保障。最后,价值链提升参与能力。在供应链的资金流和信息流助力下,移民提升了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价值链提升水库移民参与能力,对产业链和供应链起到积极的反馈支持作用。


3.融合结果。基本融合阶段最终实现了移民创新创业就业增收:产业链和供应链融合,拓展新型就业形态;价值链与供应链或产业链融合,线上线下多销售渠道拓展,实现增收形式拓展;“三链”融合,电商服务站对点帮扶和电商服务业项目支撑孵化出各环节领域的创新创业者,使得创新创业增加。


(三)深度融合阶段


1.融合动力。深度融合阶段的融合动力主要来源于以下三方面:企业和人才流失以及数字新基建不足体现了库区营商环境和人居环境的短板,也共同形成了发展农业新业态的需求;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引导和库区扶持政策提供支持构成了电商融合推动政策;以县域政府协调和移民自主参与为特征的电商融合推动主体。


特别地,奉节县移民的自主参与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制约了奉节县 “三链”深度融合的融合动力形成。奉节县移民电商龙头企业未能形成一个具有整合全产业链能力的引领力量,也未能形成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移民文化电商品牌,未能将移民优势转化为农业新业态。


2.融合过程。“三链”深度融合过程是多产业电商融合,融合动力对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都有直接的作用。首先,产业链多链多维拓展,库区农业、文化和生态旅游业等产业链协同发展。其次,供应链要素流畅通。电商政策支持产业数字化,形成多场景数字信息交互平台;冷链等基础设施的加强建设,缩小城乡间物流水平的差异;通过返乡人才创业补贴等政策资金增加资金流的供给。最后,价值链全方位增值。激发移民的社会责任感,让水库移民摆脱权利贫困困境;产业链及供应链,助力水库移民确立精神文化优势,深化移民的身份认同感,鼓励本土移民文化融入企业品牌;供应链多场景数字信息交互产生的信息流,和文化、旅游产业链一起,推动价值链上库区生态价值转化。


3.融合结果。深度融合阶段最终实现了返乡创业就业增收:价值链提供的生态宜居环境,多产业链协同带来的产业兴旺发展,以及供应链保障的要素充分流动,有助于稳定企业和人才;“三链”融合,吸引在外青年移民返乡创业;产业链与价值链融合、产业链与供应链融合,增加了移民多元收入来源。


五、基于“三链”融合理论的水库移民就业增收机制


(一)“三链”三阶段融合赋能水库移民就业增收机制


本文归纳出农村电商“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在弱融合、基本融合和深度融合三个阶段赋能水库移民就业增收的机制。与最初设计的理论分析框架相比,实际案例中的融合动力在不同融合阶段并不都是直接作用于“三链”,进而使链条具备主动融合的能力。融合动力在弱融合阶段是直接作用于供应链,在基本融合阶段是直接作用于供应链和产业链,在深度融合阶段是直接作用于“三链”,可见,融合动力随着融合阶段的深化不断增强。推动政策和推动主体的缺位是“三链”弱融合阶段无法跨越到基本融合阶段的原因,推动主体的能动性不足是基本融合阶段无法跨越到深度融合阶段的原因。


(二)跨越融合阶段赋能水库移民就业增收的关键机制分析


1.发挥电子商务帮扶政策“助推器”作用。本文的三个案例在融合动力和融合过程中都能看到项目制电子商务帮扶政策发挥“助推器”作用的实践。电子商务帮扶政策在弱融合、基本融合和深度融合阶段,推动政策分别是“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升级版和“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项目,这也是影响“三链”跨阶段融合的主要因素。电子商务帮扶政策起到的“助推器”作用随着电子商务发展阶段的改变而调整,不仅本身影响了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环节,而且通过衔接库区特有的后期扶持政策,进一步催化“三链”发展及融合,赋能水库移民就业增收。


2.由政府一元管理转向多主体协同治理。在本文案例的实践中,随着融合程度的深化,推动主体由政府一元管理转向多主体协同治理,其中政府的角色由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最后变为协调者,而水库移民农户群体的主体地位是逐渐提升的,由政策扶持对象,转化为被动参与者,最后变为主导参与者。在“三链”由弱融合跨越到基本融合,再到最后深度融合的过程中,移民参与农村电商的行政干预力量逐渐减弱,移民的参与主体地位逐渐提升,社会支持逐渐增强,移民就业增收实现了“政府赋能-企业赋能-自我赋能”的转变。


六、结论与启示


本文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在弱融合阶段,电商激活助力农产品上行,赋能水库移民就业增收渠道拓展。第二,在基本融合阶段,电商集聚促进农业规模化,赋能水库移民创新创业就业增收。第三,在深度融合阶段,电商融合催生农业新业态,赋能水库移民返乡创业就业增收。第四,跨越融合阶段持续赋能水库移民就业增收的关键机制是发挥电商帮扶政策“助推器”作用和推动转向多元主体协同治理。


本文的政策启示如下:一是加大库区农村电商推广力度,推动水库移民安稳致富。农村电商发展能有力地促进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的协同推进,助力库区生态价值转化和乡村振兴,对于实现农村水库移民安稳致富具有现实意义,也对实现欠发达地区农民共同富裕具有借鉴意义。二是稳定完善帮扶政策,实现乡村振兴政策与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有效衔接。把增加水库移民收入作为根本要求,因时因地引导资本、技术和人才等要素流入库区,不断推进农村电商“三链”融合的程度,注重扶志扶智,聚焦产业就业,推升水库移民的就业增收水平,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发展差距。三是推进“三链”融合,增强库区和水库移民的内生发展动力。通过激发水库移民自主治理的积极性,实现由库区县域政府一元管理向市场多元化治理转变,让水库移民成为库区乡村振兴的主力,将水库移民和库区的特色转化为自身发展优势,驱动“三链”深度融合,在赋能水库移民就业增收的同时提升水库移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全文



关于我们


《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简称“两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办,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类权威性学术期刊。系国家社科基金首批重点资助期刊、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管理科学重要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权威学术期刊、FMS管理科学高质量期刊(A类期刊T1)和“中文精品学术期刊外文版数字出版工程”首批精选期刊等。


《中国农村经济》注重论文的学术性和政策指导性,主要刊发有关“三农”问题研究的经济学、管理学优质论文,以及经济学、管理学其他领域为实践发展和学科建设提供新知识的学术论文;《中国农村观察》注重论文的理论性和学术性,刊文涵盖农村经济、社会、政治、法治、文化教育等“三农”研究相关领域。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2023版)》:《中国农村经济》复合影响因子为14.707,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10.904,在农业经济类学术期刊中均排名第一,在13个经济学学科的516种学术期刊中均排名第三,排在《中国工业经济》《经济研究》之后;《中国农村观察》复合影响因子为8.67,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5.689,在农业经济类学术期刊中均排名第三,在13个经济学学科的516种学术期刊中排名同样靠前。


两刊在世界期刊中也具有重要影响,根据《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报告》,《中国农村经济》世界学术影响力指数(WAJCI)为2.75,在全球37种农业经济类学术期刊中排名第三,排在Food Policy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之后;《中国农村观察》世界学术影响力指数(WAJCI)为1.71,在全球农业经济类37种学术期刊中排名第七。同时,两刊多次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两刊实行在线投稿、双向匿名审稿制度,两刊网站(http://crecrs.ajcass.org/)可全文下载两刊所发文章,两刊微信公众号(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可阅读所发论文的精华版,欢迎广大专家学者投稿和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