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经济》2024年第1期目次和摘要
目 次
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权威专家研究阐释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准确把握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科学内涵
魏后凯(2)
协调集中决策与分散决策,加快全国统一农产品大市场建设
钟甫宁(5)
多措并举促进农民收入增长
李 实(9)
金融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黄益平(12)
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
杜志雄(16)
数字技术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机遇、挑战和推进思路
黄季焜 苏岚岚 王 悦(21)
超越“地域性”:数字技术驱动乡村脱域治理
——基于“陇南乡村大数据系统”的实证考察
范 飞 谢治菊(41)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产品市场分割的影响
——基于“宽带中国”战略试点的准自然实验
付阳奇 朱玉春(62)
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的农民增收效应
牛 耕 向雪风 周 洋(82)
数字金融使用何以影响农户家庭财富
——基于中西部5省份944户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
张 林 曹星梅(104)
财政转移支付与农户生计韧性:“驱动”还是“制约”
范燕丽 丛树海(125)
中国式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支出预算执行偏差
——基于纵向分权与横向竞争的视角
马恩涛 李 鑫 姜 超(149)
稳定“三农”基本盘,擘画农业强国路
——“农业大省探索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综述
闫 迪 褚力其 关付新 张改清(175)
致谢2023年度匿名审稿人
(183)
Vol.1
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权威专家研究阐释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魏后凯 钟甫宁 李 实 黄益平 杜志雄
编者按: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4年经济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以及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是其中的两大重点任务。12月19日至20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面部署了2024年“三农”工作,强调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抓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为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引导学界加强和深化相关领域的研究,本刊编辑部邀请经济学权威专家就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等方面的内容展开深度解读,以飨读者。
专家研究阐释会议精神:魏后凯,《准确把握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科学内涵》;钟甫宁,《协调集中决策与分散决策,加快全国统一农产品大市场建设》;李实,《多措并举促进农民收入增长》;黄益平,《金融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杜志雄,《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
Vol.2
数字技术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机遇、挑战和推进思路
黄季焜 苏岚岚 王 悦
摘要:理论上,数字技术在农业农村发展各领域都有潜在的重要作用,但相关实际进展与成效如何以及未来如何推进还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厘清数字技术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机遇、面临的挑战和发展经验,探索未来发展思路和相关推进措施。分析表明:各级政府、农业企业、互联网企业和金融机构都高度重视以数字技术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并积极开展试点示范与应用;推进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建设需分清当前、近期和中长期各应用场景的发展路线图,否则事倍功半;许多应用场景面临需求导向、顶层设计、技术创新、成本收益、数字鸿沟和农民受益等诸多挑战。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总结了智慧农业与数字乡村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并提出数字技术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思路和政策启示。
关键词:农业农村发展 数字技术 智慧农业 数字乡村 数字鸿沟
Vol.3
超越“地域性”:数字技术驱动乡村脱域治理
——基于“陇南乡村大数据系统”的实证考察
范 飞 谢治菊
摘要: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和流动社会的发展,既可以推动超地域因素的发展,也会冲击传统乡村的治理模式。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地域性治理”模式,难以充分回应流动带来的乡村治理主体缺位、治理方式失灵、治理空间流动、治理客体脱嵌等问题,需要寻求新的乡村治理模式。本文对“陇南乡村大数据系统”的案例分析发现:作为一种“脱域式”技术,数字技术可以通过驱动多元治理主体的“虚拟在场”、拓展乡村治理场域和驱动乡村“三治”融合等方式,突破乡村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界限,促进诸多“缺场”治理要素在虚拟空间的回流,突破“地域性”约束,从而驱动乡村“脱域治理”模式的形成。乡村“脱域治理”形成的内在逻辑在于主体建构、空间再造和资源共治的互动耦合,具体表现在数字技术赋能多元融合参与、驱动乡村新场域秩序重构、促进乡村治理要素的整合三个方面。“脱域治理”既是对乡村传统的“地域性治理”模式对流动性挑战回应不足的一种反思,也给未来乡村治理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脱域治理 流动性 地域性治理 数字乡村 共同体
Vol.4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产品市场分割的影响
——基于“宽带中国”战略试点的准自然实验
付阳奇 朱玉春
摘要:本文将“宽带中国”战略试点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10-2021年中国16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分析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产品市场分割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在样本期内,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剧了农产品市场分割,相对于非试点城市,试点城市的农产品市场分割指数提高了约0.111。在经过一系列模型有效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产品市场分割的影响在信息搜寻成本、物流发展水平、数字鸿沟和市场集中度方面均存在异质性特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产品市场的分割效应主要集中在信息搜寻成本较低、初期物流发展水平较高、数字鸿沟较大以及初期市场集中度较低的地区。据此,本文提出,要建立健全的市场监测体系、促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均衡发展、推动物流产业数字化转型、实施广泛的数字教育和培训计划、强化对市场垄断行为的监管力度。
关键词: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市场分割 农产品 双重差分模型
Vol.5
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的农民增收效应
牛 耕 向雪风 周 洋
摘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是促进农村居民增收、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2010-2020年中国县域面板数据,基于2017年城乡交通一体化示范县创建单位的评选,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城乡交通一体化示范县创建能够显著促进农村居民的增收,使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了5.65%;机制检验表明,农业劳动力转移、生产技术下乡、农业劳动生产率提升和县域消费市场扩张是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促进农村居民增收的重要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对农村居民的增收效应随县域居民平均受教育水平和劳动年龄人口占比的提高而增强,但是,较高的人口抚养负担和文盲率会削弱这种增收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对城镇居民同样存在增收效应,并且会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先扩大后缩小的影响;此外,短期内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本地效应”,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明显。本文研究以交通基础设施和农村居民收入为例,为城乡融合发展如何促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城乡交通一体化 要素流动 市场扩张 农民增收 乡村振兴
Vol.6
数字金融使用何以影响农户家庭财富
——基于中西部5省份944户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
张 林 曹星梅
摘要:本文基于中西部5省份944户农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数字金融使用影响农户家庭财富积累和财富不平等的总体效应、传导机制、门槛效应和个体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使用能够显著促进农户家庭财富积累和缓解农户家庭财富不平等,家庭创业和非农就业是两个重要的传导机制。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户家庭财富积累和财富不平等的影响存在基于数字素养的双门槛效应和基于金融素养的单门槛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不同的财富规模、财富不平等程度、风险偏好、户主受教育水平的农户之间以及脱贫户和非脱贫户之间,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户家庭财富积累和财富不平等的影响都具有显著差异。本文研究的重要启示在于:要充分发挥数字金融使用对农户家庭财富积累的促进作用和对农户家庭财富不平等的缓解作用,需要加快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的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着力优化农村数字金融营商环境,通过差异化的政策不断提高农户数字素养和金融素养。
关键词:数字金融使用 财富积累 财富不平等 数字素养 金融素养
Vol.7
财政转移支付与农户生计韧性:“驱动”还是“制约”
范燕丽 丛树海
摘要: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难点和重点,提升农户生计韧性水平为平稳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利用2014-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在传统生计可持续框架中纳入心理资本要素构建生计韧性指标。基于该指标,本文从农户生计要素流动和生计策略多样性两个方面探讨财政转移支付影响农户生计韧性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户生计韧性水平存在群体、空间和时间上的异质性,2014-2020年,农户生计韧性水平逐年提高,但低保户、中低收入农户、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农户的生计韧性水平仍较低;财政转移支付有利于农户生计资本的积累,但这种积累局限于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本等满足基本生产生活需求的生计资本方面;财政转移支付通过农户生计要素流动和生计策略多样性两条生计活动渠道影响农户生计韧性;基层财政资金的有限性与不同财政资金惠及范围的差异使村级现金补助支出的增加反而会制约农户生计韧性水平的提升。本文研究表明,平稳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要致力于构建财政转移支付支持低收入群体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财政转移支付在农户生计活动中发挥正向激励效应,同时,也要兼顾基层财政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财政转移支付 生计韧性 共同富裕 生计资本 生计策略
Vol.8
中国式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支出预算执行偏差
——基于纵向分权与横向竞争的视角
马恩涛 李 鑫 姜 超
摘要:“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两种典型现象——财政纵向失衡和横向政府竞争,是影响地方政府预算行为的深层次原因。本文在理论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省级和地级市层面的数据,分析了财政纵向失衡和横向政府竞争对地方政府支出预算执行偏差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方面,财政纵向失衡和横向政府竞争会直接降低地方政府支出预算执行偏差,但这一现象背后可能隐藏着“突击花钱”的风险;另一方面,两者会通过影响预算编制的准确性间接加剧地方政府支出预算执行偏差。预算审计能够削弱财政纵向失衡对地方政府支出预算执行偏差的影响,但并未影响横向政府竞争的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财政纵向失衡和横向政府竞争会降低地方政府全年支出预算执行均衡性。与省级层面相比,财政纵向失衡和横向政府竞争在地级市层面的影响更大。
关键词:中国式财政分权 财政纵向失衡 横向政府竞争 支出预算执行偏差
Vol.9
稳定“三农”基本盘,擘画农业强国路
——“农业大省探索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综述
闫 迪 褚力其 关付新 张改清
2023年9月16日,由中国农村经济杂志社、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主办,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承办的“农业大省探索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郑州举行。参会专家学者围绕“农业强国建设布局”“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建设”“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农业现代化区域策略”“粮食安全”“科技改变农业”“乡村村落发展”等相关主题做了会议报告。会议报告充分展现了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空间、布局、方向、路径等,为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提出了重要建议。本文从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理论探讨、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实践探索和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路径等方面对本次会议内容予以综述。
关于我们
《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简称“两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办,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类权威性学术期刊。系国家社科基金首批重点资助期刊、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管理科学重要学术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权威学术期刊、FMS管理科学高质量期刊(A类期刊T1)和“中文精品学术期刊外文版数字出版工程”首批精选期刊等。
《中国农村经济》注重论文的学术性和政策指导性,主要刊发有关“三农”问题研究的经济学、管理学优质论文,以及经济学、管理学其他领域为实践发展和学科建设提供新知识的学术论文;《中国农村观察》注重论文的理论性和学术性,刊文涵盖农村经济、社会、政治、法治、文化教育等“三农”研究相关领域。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2023版)》:《中国农村经济》复合影响因子为14.707,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10.904,在农业经济类学术期刊中均排名第一,在13个经济学学科的516种学术期刊中均排名第三,排在《中国工业经济》《经济研究》之后;《中国农村观察》复合影响因子为8.67,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为5.689,在农业经济类学术期刊中均排名第三,在13个经济学学科的516种学术期刊中排名同样靠前。
两刊在世界期刊中也具有重要影响,根据《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报告》,《中国农村经济》世界学术影响力指数(WAJCI)为2.75,在全球37种农业经济类学术期刊中排名第三,排在Food Policy和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之后;《中国农村观察》世界学术影响力指数(WAJCI)为1.71,在全球农业经济类37种学术期刊中排名第七。同时,两刊多次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两刊实行在线投稿、双向匿名审稿制度,两刊网站(http://crecrs.ajcass.org/)可全文下载两刊所发文章,两刊微信公众号(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可阅读所发论文的精华版,欢迎广大专家学者投稿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