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进:环境教育研究能告诉我们什么?| 生态文明教育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自然教育论坛(id:natureforum)
作者:陈进
本文根据陈进在2018第五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开幕式的主旨发言《环境教育研究能告诉我们什么?》的视频整理而来。
陈进,1986年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大学毕业,2003年获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博士学位,2010年获中国科协首届“全国十佳科技工作者”称号。
现任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主任、研究员;中国植物园联盟理事长;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Proceedings B 等多个国际期刊编委。曾任国家热带生物学与保护协会(ATBC)亚洲分会首任主席、ATBC理事、云南省生态学会理事长。
在第五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上,陈进教授通过介绍他经历的两个故事和他学生的两个研究案例为我们讲述了“环境教育研究能告诉我们什么”。
点击查看完整视频
环保组织对环境行为的推动
如果几年前有人问我,你对中国的NGO怎么看,说实话,我的回答是比较消极的。直到我的一个学生,李丹青,她在做硕士论文时跟我讨论了她研究的题目。
她说她读了很多文献,发现要改变环境,归根结底是那些坚定的或者说是狂热的环境行动者的推动。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那么我们能不能探究这些环境行动者是怎么形成的,他们有什么样的生命经历,我们通过提供这样的生命经历不就可以培养更多的环境行动者?不就可以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了?我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可以做一做。
图/陈进
研究就此展开,她给我国很多重要环保组织的领袖、资深的名流发了一封邮件。她希望收件人可以自述他们成为现在这样子的原因。她一共收到34封回信,对这些受访者的回信进行粗提,得到了20个生命经验。其中提及比较多的是中小学时期的自然经验、大学的环境教育、环境组织的影响以及对自然环境的忧虑等。
但如果研究只做到这,我们会觉得好像不太靠谱,为什么?只找了34个人,这些人年龄不一样大,来自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经历,结论很难有说服力。于是她把其中的18个生命经历做成问卷,投放到全国7个主要城市的7所大学,主要是针对主修生物、环境、经济学的大三、大四学生,一共收回695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606份。
然后她通过建模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几组模型均体现了小时候的自然经验、大学的环境教育、环保组织和生命信念会对青少年的环境行动产生显著的影响,这些因素总共解释了近30%的比例。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重要生命经验与社会人口变量对环境行动的多元回归分析
图/陈进
同时她还把学生的环境行动分成四个阶段: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准备阶段与行动阶段。通过对不同阶段的影响变量的比较发现,这18个变量影响了从第一个阶段到第四个阶段的变化。但是从准备阶段到行动阶段,仅仅有环保组织、学生组织、生命信念等少量的变量对它有影响。
这是什么意思呢?学生对环境保护从没有意识到有一点意识,再到准备阶段,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而从准备阶段到行动阶段,像水由80°C烧到100°C,环保组织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看到,18个变量中其他的15个变量对此都没有太大的影响。
她的研究结论中有一句“环保组织在培养环境行动者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个事件改变了我对环保组织的认识。我们版纳植物园希望进行一种跨界凝合,开设的EER&P培训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学员来自NGO。
陈进教授在第五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上的演讲 图/何骞
环境教育项目评估,可进一步优化项目
我们版纳植物园跟其他很多植物园一样,每年有很多环境教育的活动,其中有个叫“自然之兰,大自然的馈赠”的兰花展。我们会展览各种各样的野生兰花,然后组织村民参观,做详细的解说,再把兰花苗送到各村各户。希望通过这个活动,唤醒大家对兰花的保护意识,形成一个养兰花、护兰花、爱兰花的风尚。活动举办得非常成功。
曼俄兰花种植情况 图/陈进
刚才讲的我们的EER&P培训班,主要讲授的是活动的评估方法。其中有两个学员说:“老师是教我们做评估的,那我们就对这个兰花展活动评估一下,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看看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他们的题目是《版纳植物园“傣兰之乡”活动对村民野生兰花保护意识及行为的影响研究》。由于时间有限,他们只采访了几个村寨,访谈了6个人,采集了22个定量样本。
最后他们得出结论,村民对“傣兰之乡”兰花展认可度较高。但从效果来讲,保护意愿的促进,只是相对收入、文化程度较高的高素质人群而言;对于无业或者低收入的低素质人群,只是促进了他种兰花的意愿,并没有引导他的保护行为。更典型的是,在这6个访谈案例当中兰花展不仅没有促进他的保护行为,还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他对珍稀野生兰花的获取意愿更加强烈,有明显的故意采摘行为。
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严谨的实证研究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能够改变人们的看法和态度;对环境教育项目的评估,可以知晓目标的实现程度,并进一步优化项目,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如何做研究?
01 | 全球气候变化 |
全球气候变化现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威胁之一,也是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解决气候变化的关键在于教育,要大规模地开展气候变化教育。
气候变化教育是最重要的,但也是最难的,为什么?因为对公众来说,气候变化如何变,变成什么方向,这个信息对于他们来说是矛盾的。气候变化是全球的格局,跟身边的联系通常是阻断的,因此想要促进人们观念和行为的改变是很困难的。
比如去问一个小孩:你的这个行为跟气候变化有什么关系?他无法回答。如果问一个老太太:这一辈子感觉到环境的变化吗?也许她能说上点什么。如果我们让他们两个一起交流,能不能解决我们刚才说的问题?
我的学生胡思凡,她把这个作为她的硕士论文题目,她的基本模型是通过解决不可靠性、不直接性、对方向敏感度不够来提高青少年对气候变化的认知,从而提高他们应对减缓气候变化的行为意愿。我们提出了三个假设:
第一:气候变化可以在个人的一生中通过当地极端天气事件来观察和感知;
第二:与当地老年人交流的青少年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将得到改善;
第三:基于地点的关于当地气候的代际交流有助于改变减缓气候变化的行为意图。
这项研究在全国12个省份的12所非城市学校开展,邀请青少年(10-13岁)与当地老人(年龄≥ 60)进行焦点式小组访谈,针对过去几十年的当地气候变化情况进行交流。在项目前后对参与项目的青少年(同时设有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组织访谈,并分析了老人对气候变化感知的准确性。研究项目共有1168名学生、167位老人参与,项目实施持续近四个月。
研究结果显示
1)老人对当地极端天气、气候指标变化趋势的观察与记忆总体上和气象数据相吻合,可较为真实地反映过去近50年的气候变化总趋势;
2)在与老人就当地气候交谈后,青少年对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显著降低,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度、对当地环境脆弱性的危机感以及对自身自觉行为控制的感知均有显著改善;
3)根据中介模型的分析,基于当地隔代交流并未直接导致青少年行为意愿的改变,但他们之间存在间接关系。项目最终可通过改变对气候变化关注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地方自然依恋感,进而转变为更强的减缓气候变化的行为意愿。
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当地的隔代交流可作为有效的气候变化教育方案,增加气候变化与当地影响、个人经历的相关性,触发个人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关注、行动参与意愿。这个研究方法可以优化为一个通识的教案,学校可以用这个方法来施教。
02 | 自然体验 |
现如今,我们的讨论经常会涉及到自然体验,那么自然体验到底意味着什么,小孩的自然体验发生了什么变化?我先问三个问题:中国的城市化对小孩的自然体验有什么影响?自然体验如何影响小孩的亲生物性和惧生物性?自然体验的差异如何影响小孩的保护意愿?
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对生物、自然环境的喜爱叫亲生物性;而对一些生物的恐惧叫惧生物性。虽然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可以通过后天改变。这种亲生物性和惧生物性的差异,会不会影响小孩保护他们的意愿?比如环境保护。我们在全国范围内选取15所学校,一共调查了1119个样本,他们都是9到10岁的小孩。
我们先提出这样的假设:
不同的自然接触会影响孩子的亲生物性和惧生物性,也会间接的影响他对环境保护的意愿和态度。
我们找了一些昆虫和动物的标本,用15道题来测量孩子对自然体验的规模。我们选定了12个动物标本,把动物标本带到学校里面去,让他们观察,观察完了后,让他们对动物的喜好进行填表。
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农村孩子自然体验是显著高于城里面的,也就是说城镇化进程还是对自然体验产生了影响。最终我们发现,自然体验的增加可以增加他的亲生物性,通过亲生物性的提高可以提高他保护动物的意愿和一般的环保态度。
针对这个结论,我的一个学生制作了一个自然观察包,里面有照相机、望远镜等等。他把观察包投放到西双版纳的十所学校,5到7个小孩志愿组成一个自然观察俱乐部,配备一个自然观察包,连续8个月,孩子们用这个包天天到野外去观察。在这过程中,我的学生通过网络与孩子们互动,偶尔,小孩也会到植物园找他。
自然观察包 图/陈进
8个月后,跟对照组相比,参与自然观察俱乐部的小孩能显著减少他吃虫子的行为(边远地区的一些生活习惯),并且会劝说其他人不要去打猎,对这两个具体的保护行动有显著的影响。影响从何而来?通过提高他的自觉行为控制,来显著影响他的这两个行为。
据此我们可以得出:中国的城市化和学生学习习惯的改变已经对学生的自然体验、自然联结产生明显影响;在小学阶段的自然体验可能会影响小孩对生物和环境保护的意愿;自然观察俱乐部活动可以增加小孩的自然体验,并通过提高小孩的自觉行为控制,从而提高小孩的环境保护行为。
以上的这两个案例都是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实证研究方法,我们通过提出问题,进行假设,然后形成研究结果。这个研究结果可以真实的应用到环境教育的实践当中。
对自然教育的建议
1、自然教育不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如果有一个药什么都能治,可能这个药不是好药,甚至是假药。
2、不同的自然教育项目应该有特定的、不一样的教育目标。教育目标必须要具体化,你到底要干什么,收获什么。
3、总是把项目的评估作为项目的一部分,并通过评估不断改进项目设计。做项目,不是做了前半部分,后面就不做了。只有通过不断的评估才能不断优化和改进我们的项目。
4、我们要做有理论指导的自然教育实践。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针对中小学生没有理论指导的自然教育项目和那些颇受批评的各种补习班、培训班本质上没有什么差异。
做有理论指导的自然教育实践
引进专业的从业人员,构建学习型的团队。我们可以从现有的、国内国外成熟的实践案例当中提取我们所需要的东西;
联结实践者和专业人员。这是一个好的方法,这种学习是互动的,实践者会不断地为理论研究者提供研究课题,理论者也可以为实践者提供理论指导。
参加专业的培训(包括网上课程)
环境教育研究能够告诉我们的项目是否有效、如何有效、如何改进;开展有理论指导的环境教育实践应该逐步成为常态;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养、培训,加强实践者与专业团队的联系和合作是解决目前困难的关键。
要做有理论指导的自然教育实践
I SAW AND I CARE
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后台服务人员
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上海市精品课程、中国大学MOOC《环境问题观察》课程提供专业支持
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