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的方法捕捉“对的鲸”?比日本更冷血的捕鲸恶魔是否悔改?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Dizzy纪话 Author SME情报员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Dizzy纪话” 

1820年的最后两个星期,捕鲸船埃塞克斯号被一头抹香鲸报复性袭击,船体被撞破最终沉没。船上的20名船员乘坐3只小艇逃生,漂流近百日,有8名幸存者靠吃同伴的人肉活了下来。

 

这个真实事件给了梅尔维尔启发,创作了著名的《莫比·迪克》。

 


我们都知道,无论是真实发生的捕鲸事故还是以捕鲸为题材创作的小说,都和我们现在提起捕鲸就想到的日本关系不大,真正的鲸鱼屠夫并不是只有如今仍在顶风作案的日本一国。

 


在1986年国际禁止捕鲸公约生效前,人类在南极海域捕杀的鲸数量多达160万头,其中多是中大型鲸类。人类狂热地捕鲸并不是因为吃这点小事,那段历史的残酷绝非今天日本“科研捕鲸”能企及的。

 

今天的这一部纪录片就重溯了当年那一段沉重的捕鲸业历史,名字就叫做《英国捕鲸人背后的故事》。

 


这部纪录片分上下两集,总长2小时左右,主要通过捕鲸人的回忆叙述以及走访已经废弃的捕鲸业工厂来向观众展示那个野蛮的时代。

 

鉴于片中多是碎片化对话和走访,我重新整理了一下,说说我心里对捕鲸业的认识。

 


对于捕鲸这件事,我们中国人可能并没有什么深刻的认识,原因当然有很多,但少不了将捕猎与食物捆绑在一起的定势思维。

 

在19世纪的欧洲,上流社会贵妇穿的膨大裙摆、束腰内衣、高级雨伞里柔韧的骨架,都用到了一种特殊的材料,这种材料非常柔韧,有点类似今天的塑料,那就是鲸骨或鲸须。

 


当然这仅仅是捕鲸业中的副产品,人类对捕鲸的最大需求还是它们身上的油脂,有人将鲸比喻为工业时代早期的油井。

 

捕鲸活动最早是非常困难的,维京人用好几艘小船将领航鲸的首领包围,用喊叫和扔石头的方式将它们逼到狭窄的海湾里,最后迫使它们搁浅。

 

这里需要稍微介绍一下领航鲸,这是一种体型较小且成群活动的鲸,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绝对跟随首领。有很多大规模的鲸搁浅事故主角都是领航鲸。

 


那个时候开始,维京人就已经用鲸油来照明和润滑了。

 

进入工业革命后,人类对照明和机械润滑的需求越来越大,于是人们开始乘大型船只远航北极捕猎大型鲸类。

 

但因为捕杀方式非常简单粗暴,加上人们对鲸类不甚了解,做一名捕鲸人很危险,他们要面临冰冷气候和被鲸所伤的危险,但也充满了机会。

 


捕鲸的流程通常是这样的,大船在海面搜寻鲸的踪迹,桅杆顶端观察室的寻鲸人一旦发现风吹草动便会给船长一个方向指令,大船全速前进,接近目标后放下小艇,由捕鲸人手持鱼叉和长矛围攻那头水中巨兽。

 


一旦鲸鱼发怒挣扎,巨大的力量能掀翻捕鲸人的小艇,在北极落水你只有几分钟的自救时间。片中采访到的一位曾经的捕鲸人,他说,以前靠的是木船铁人,后来则是铁船木人。所以捕鲸人在那个时代是一种非常值得尊敬的职业。

 

想要成为捕鲸英雄还乡还要懂得一些生物知识,并不是所有鲸都会成为目标,捕鲸人应该懂得找到“对的鲸”,也就是露脊鲸。这种鲸性情十分温顺,体型较大又动作缓慢,体脂非常多,被杀死之后能一直浮在海面上。

 


蓝鲸则是一种“错的鲸”,虽然蓝鲸体型更为庞大,但游速非常快,帆船或者人力船根本追不上,更重要的它们死后会沉入水下,船不仅难以拖动,甚至有被拉沉的危险。

 

当然,这种对错不是永久的,一个挪威人的新发明改变了整个捕鲸业。斯瓦德·佛因用颇具现代化理念发明了一种专用捕鲸船,甚至可以说是一整套现代化的捕鲸系统。

 


这种船以蒸汽机为动力,装备了新型的鲸炮,用于控制和消耗鲸体力的弹簧牵引装置,以及防止鲸尸下沉的气泵,这些装备让捕鲸人足以捕杀原来可望不可及的那些“错的鲸”——蓝鲸、长须鲸等。

 


讲到这里有必要引用一下片中几位老捕鲸人的描述,在一艘复原捕鲸船“南方行动号”上,几位老人重新演示了当年的辉煌。

 


“甲板上的人一般会在20多米高的瞭望篮里寻找鲸。”

“爬上瞭望篮时,因为船身在左右剧烈摆动,你必须要抓牢。”

 


“如果在瞭望篮里看到了一头鲸鱼,你要吹哨子告诉其他船员,然后指着鲸鱼的方位。”

 


“信号发出后,我对信号进行应答,把蒸汽阀门开到最大,满速运行。”

“整个瞭望篮都在震动,所有东西都在震动,你就知道要出发去追捕鲸鱼了。”

 


“鲸炮(火药动力的大型鱼叉炮)需要上膛,所以我需要蹲下来整理,我必须把绳子盘好,如果绳子在开炮时缠在一起,那就会很危险。”

 


“发现鲸鱼后,可能要折腾一个小时,人们的心情越来越激动,鲸鱼潜入水里时,所有人都踮起脚尖四处寻找,真让人激动。“

 


“追上鲸鱼后,也许它就在你面前不到100米的地方,炮手要离开驾驶台去到鲸炮那里。船全速前进时,炮手的时间非常紧张,也许要在几秒钟内决定要不要开炮。”

 


“我(捕鲸人)和你们一样,你知道吗,当一头鲸鱼被鱼叉击中时,看着鱼叉戳入它的身体,你会忍不住哆嗦一下,毕竟那是一头活蹦乱跳的动物,它也有知觉,和我们一样,也会疼痛。”

 


“是啊,那是……那是一种野蛮的生活方式,这个事实是无法回避的。”

 

“它们是那样友好,它们也会发出声音,就像被射中时它们真的在哭,我能感觉得到。”

 


这一套由挪威人发明的极其高效的捕鲸方法很快就被各工业蓬勃的大国所采用的,其中就包括英国。然而当捕鲸开始变得容易,石油也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它几乎能替代鲸油,并且价格远更为便宜。

 


原本捕鲸业的模式已经开始丧失竞争力了,英国人最先在靠近南极的海岛上建立流水线工厂,从南极海域捕杀来的鲸就在当地进行非常成熟的加工。

 

脂肪炼油,鲸肉切块打包,鲸骨内脏粉碎做饲料。一头超过百吨的庞然大物能在短短20分钟内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曾在那里工作的老工人这样形容当时的情景。

 


由于南极海域鲸类资源极其丰富,许多捕鲸船甚至不用驶出海湾就能满载而归,这种生产模式让捕鲸业一度重新繁荣起来,但也会有人开始担心坐吃山空。

 

他们成立了专业的鲸类科考团队,希望能找到捕鲸业可持续发展的路,而经费来源则是对捕鲸船和加工厂税收。我们现在对鲸类的一些知识还就是靠着当年捕鲸的钱研究出来的,说起来是有些讽刺的。

 


税收最直接的获利者是英国人,因为在靠近南极的几处大型加工厂都是英属领地,甭管你是挪威的船还是日本的船,只要在这加工,就要收税。

 

捕鲸大国挪威最先表示不满,于是他们把加工厂造进了船里,一艘设备塞得满满当当几乎没有任何空余位置的加工船,在那上面你只能工作。

 


加工捕鲸船设计有特制的滑道,能把鲸直接从海面拖上甲板,紧接着发生的就和英国人的工厂里哪些步骤没什么分别了,唯一不同的是他们不需要交税。

 

这是捕鲸业最后一次大繁荣,从1920年代开始。

 


因为行业倡导物尽其用,一头鲸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所有的东西都不允许浪费,因此市面上出现了很多鲸类制品。

 

元老级的产品,诸如无烟无味的高级蜡烛,贵妇的束胸衣、鲸骨裙这些已经离时代远去。新的产品也在源源不断的被创造出来,比如鲸油制作的香皂肥皂,基于新的油脂氢化技术而生产的氢化鲸油,也就是人工仿制黄油,氢化技术能去除原本鲸油的风味,剩下的就是鲸肉以及相关加工食品。

 


说一点和捕鲸业有关的冷知识。第一个是现在国际单位制里光强度的基本单位“坎德拉”最早就来源于鲸类制品。1860年英国人给第一个光强度标准单位“烛光”下了定义,六分之一磅抹香鲸脑油蜡烛(迄今为止最好的蜡烛)以每小时120格令的速度燃烧所放出的光芒,后来就演变为“坎德拉”。

 


第二个是各国对捕鲸业的依赖,1846年美国捕鲸业发展至顶峰,是全美GDP贡献最多的五大行业之一。1933年,英国仿制黄油中有37%的脂肪来自鲸。二战战败后的日本国民蛋白质供应不足,美国开始鼓励日本进行远洋捕鲸,1947年,日本国民食谱中有47%的动物性蛋白质来自鲸肉。

 


在整个20世纪,人类捕杀的大型鲸类数量将近300万头,其中蓝鲸的数量可能超过38万头,有99.85%的蓝鲸被屠杀,2002年根据多国的研究估算,蓝鲸数量介于5000-12000头左右。



原本在一些富饶的海域,人们甚至能很容易地在近海看见这些温顺的巨大生物,看它们在海面上嬉戏,听它们在水中以歌交流。而现在观鲸却成为了一项有些遥不可及的高端旅游活动。

 


日本人的顶风作案固然要被谴责,但更丑陋的屠夫们早已收起了利刃,躲进了高声指责捕鲸的人群当中。

 

BBC这一部《英国捕鲸人背后的故事》是能够让人感受到那段真实历史的,口述和故地走访的方式也更能让人感受到历史的那一份沉重感。

 


那些为捕鲸而建的加工厂早已破败不堪,但英国人通过数字技术记录下了这些即将不复存在的历史见证地,就像纪录片本身一样,让它还存有被人审视的机会,而不是抹去一切。

小编倡议


过去出于发展的需求捕鲸或许不可避免

可是现在我们可以寻找新的替代品

放下屠刀更要反思过去的杀戮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I SAW AND I CARE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后台服务人员


更多精彩内容

你家装修用的油漆是水性漆or油性漆?傻傻分不清哪种更环保更安全?漆渣到底是不是危废?

女性,为环境保护历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张世秋:环保加严,环保与经济如何共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