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公众号新民周报
原标题:穿回古代没暖气片,给个皇帝也不干
当你捧着热气腾腾的咖啡,窝在有地暖的公寓,坐看窗外银装素裹,畅想“我是宫里某贵主”抒发古思时,完全忘记了,倘若穿越回古代,一个没有暖气的冬天,该多难熬。知乎大神们曾就“你愿意在现代做普通人还是古代当皇帝”的议题,经历过一番辩论,小编觉着,抛开地位成就不谈,古代皇帝着实不是一个好的穿越选择,日夜操劳、权谋算计、御膳房的吃食看着精致,也与今日差之甚远,更可怕的是,没有暖气片,也没有空调。夏日则罢了,清代皇帝可以去承德、颐和园避暑,普通百姓地窖如有冰块也能解一时之需,但想要抵御冬日严寒,除了烧火,怕是没别的法子。烧火取暖,自然少不了炭。但烧炭这一紧缺物资在唐朝时仅限有钱人专属。白居易的《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诗句,那一车千余斤的炭,不就被宫中黄衣使者,以半匹红绡一丈绫的换算拉走了嘛。 何况,烧炭的开销普通百姓也承受不起。据记载,光绪二十八年,宫中共用红萝炭、白炭、黑炭、木柴等共9000万余斤。老百姓没柴要么硬熬,要么豁出命地想法子砍树。宋神宗时期,北方由于缺乏南方速生的苇草,只得砍伐经济作物高乔木和桑枣,就算北宋律法三令五申,砍伐桑枣者,首犯处死,从犯流放,但饮鸩止渴地违法砍伐,原因就是直白地“怕冻死”。炭,供宫中享用,但也是奢侈品,唐朝皇家就有“进口煤炭”取暖的记录。西凉国进贡“瑞炭”,有尺余长,青色,坚硬如铁,在炉中燃烧时无明焰而有光,一条可以烧十天,热力逼人;像唐玄宗李隆基的宰相、宠妃杨玉环的堂兄杨国忠家,用的炭也有诸多讲究,系用蜂蜜将炭屑捏塑成双凤形,烧炉时再用白檀木衬底,用起来香气氤氲、一尘不染。
有了炭,陆续亮相的烧炭器具颇有点意思了。春秋时期,燎炉是烧炭取暖的主角,但其形制不大,效能不高,充其量可共一人使用,加之不间断地加薪柴,往往附着炭箕,燎炉便被淘汰为保火种和照明之用,之后沿着这一思路,一系列“求自暖”的发明上线。影视剧中神还原的手炉,可谓取暖网红。刚开始手炉多为铜制,大小如菜瓜,可以提动,分外壳和内胆。内胆放燃炭产生热气,通过空气传导,将热量由内胆镂空炉盖散发出来。
清代画珐琅开光鸟兽图海棠式手炉 图片来源 | 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
到了明清,手炉花样翻新,愈发小巧,可放在袖中,还会放香薰和药材,手炉逐渐成为贵族把玩的艺术品,材料和做工也逐渐考究起来。《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和贾宝玉,《甄嬛传》中的各路贵妃,《琅琊榜》中的梅长苏,都是手炉系列带货达人,手炉配貂,也曾被博主奉为头牌时尚穿搭,别有一番韵味。
有手炉,自然也就有足炉,足炉又称“脚婆”、“汤媪”,比手炉大一些,多用铜、锡、陶瓷制成,形似南瓜,小口,盖子内有厣子,防止渗漏。灌足水的“汤婆子”旋好盖子,再塞到一个相似大小的布袋中放在被窝里,便可安睡整晚。黄庭坚《戏咏暖足瓶》曾诗云:“千钱买脚婆,夜夜睡到明。”奉汤婆子为“冬天最受欢迎的器物”,一点也不为过。
熏炉则更大一些,外型看是一种外带罩子的炭火盆,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为盆,上部为罩,做镂空花卉图案。宫里使用的一般为青铜质,做工精致。民间多用陶土、铁制作。不过,这些取暖设备看似造价不高,但放在现代,则使用有限,且略显累赘。
清掐丝珐琅云蝠纹桃式熏炉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
炉子是其一,“求自暖”还有一条分支:穿衣。元代以前,化纤、针织、棉纺织品等,你一样都见不到。宋代之前,提到棉,指的都是木棉、丝绵、产量低、保暖性差。富贵之人可以裹紧裘皮大衣,坐上熊皮坐垫。穷苦之人就难办了,只能穿褐衣。
故宫博物院馆藏,也许因为皇宫实在寒冷,清代宫廷用貂颇多
上古三代人们已普遍开始穿棉袍,唐代开始出现比襦长比袍短的“襦袄”。明清皇室冬季的龙袍,会用黑狐皮制作,用紫貂皮等滚边,保暖效果更佳。帽冠则用熏貂和黑狐皮制作。
百姓穿的褐是麻衣,光看这材质,也知道保暖性不敢恭维。就算到了冬天,在裌衣(有里有面的衣服)中填充丝絮、芦花等物御寒,原理接近棉衣,但效果仍不可同日而语。更何况,在唐天宝年间,一套麻布单衫单裤的成本,即可买米数十斗,置办一身行头得花上千文钱。
湖南省博物馆藏,西汉直裾素纱襌衣
待到南北朝,制纸衣开始流行起来,唐宋时已经成为习惯。唐代制纸衣,用麻纸,坚韧,防蛀虫。宋代则用树皮纸,拉力强,耐折磨。还有为加强御寒效果而特意加厚的纸衣,一般用楮皮纸缝制,质地坚韧,耐穿,称为“纸裘”,纸衣而名裘,是贫民士子苦中作乐了。回到皇亲国戚,宫廨之人,当然不屑于求自暖,皇宫动辄面积过千的大殿,摆上再多火盆、穿再多裘皮,恐怕也很难暖和上来。所以说,想要整间屋子暖和,得在建筑上动点脑筋。相比大殿,皇帝往往更爱在容易聚暖的小屋宅着。比如乾隆,就最爱养心殿西侧不足10平方米的暖阁“三希堂”。
早在秦朝,取暖建筑上的创新就有了——壁炉和火墙。壁炉好理解,火墙是用两块筒瓦相扣,做成管道,包于墙内,与灶相通,蓄热时间长,散热均匀,炉灶可做饭,热烟气可供暖。《西京赋》有载“朝堂承东,温调延北”,一语中的“温调”就指温室。
西汉皇宫是在秦朝残宫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长乐宫、未央宫等宫殿均设有温调殿。《西京杂记》记载,“温室殿以花椒和泥涂壁,壁面披挂锦绣,设火齐屏风,有鸿羽帐”,由此可知,当时已将花椒视为一种特殊防寒保暖材料,捣碎和泥,制成墙壁保温层。大概的原理是,花椒具有温中散寒、健胃除湿、止痛杀虫、解毒理气、止痒祛腥的功效,被火炉一烤,其中的挥发成分散入空气,被人体吸收,大约可以除湿,湿气一除,自然就暖了。虽说温调室和如今的暖气原理相似,但热效率并没有这么高。火墙不好修,花椒又很贵,那么,只好用地暖。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曾描述过河北的地暖。当时,观鸡寺大堂的房基是石头做的,房基内部连通,从侧面屋外点火,热气往石头房基里流,大堂里就暖和了。紫禁城用的也是此法。坤宁宫东暖阁,殿外廊下,设有一人多深的炉坑,太监在这里烧炭;坑与暖阁下的烟道相连,随着炭的燃烧,火气传遍烟道,房间里自然暖和。
不过,这种奢华的取暖设备只有在皇族或贵族家中才有,普通老百姓恐怕见都没见过。回到现代,这一招在北方普及很广,名为炕,极大改变了北方冬天的生活方式。话说回来,不论火墙还是地暖,看起来多么“黑科技”,多么“古人智慧”,取暖的效果与今日取暖设备依旧天壤之别,效率很低不说,还极耗财力物力。 不过呢,最后还有一个御寒秘籍请大家“收好”:支上一个陶或铜鼎的锅,放入美味菜肴,来一顿与乾隆皇帝同款的清宫御膳“野味火锅”,再冷的冬日,也将不在话下。
清代光绪款银镀金寿字火锅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自行车的发明竟与气候有关?气候变迁如何改变人类历史?
中国最早的环保灯?古人的智慧难以想象...
关山远 | 长安兴与废,秦岭千年泪
130年历史的《国家地理》画风突变,拍下这些恐怖照,所有人都震撼不已
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上海市精品课程、中国大学MOOC《环境问题观察》课程提供专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