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斗地主,国民党在台湾如何土改的?
有
氧
阅读
春
秋
视
角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求是
追索
担当
国民党在台湾如何土改
○
作者 | 赵国明
百万饥肠 盘小岛,荒田无米价翻番。
减租一味安神剂,稳住飘摇不周山。
蒋介石国民党当局去台之初,台湾人口突增两百万,工农业生产几乎停滞,民众生活困难,经济濒临崩溃。在对外贸易方面,因国际地位每况愈下,美台关系笼罩着阴影,对日贸易尚未恢复,与外界的联系几乎隔绝。
本来就物资奇缺、物价飞涨,蒋介石却又不得不采取“军事第一”的政策,庞大的军费支出更使通货膨胀加剧。据统计,1949年台湾物价上涨率由1947年的77%猛增至1189%,就当时的情形而论,真可谓是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火药库。
为稳定危局、制止通胀,挽救台湾经济,台湾省省长陈诚首先完成了台湾币制改革,稳定了物价,又采取了一系列旨在恢复经济的举措。而农业生产的恢复则从土地改革开始。
国民党退守台湾之前,台湾佃农需将一半以上的收获量缴纳给地主,农民的负担很重。为了缓和岛内佃农与地主的矛盾,提高广大农民的积极性,陈诚从1949年到1953年,采取“和平渐进”的方式,进行了一次资产阶级改良性质的“土地改革”。
土地改第一步:实行“三七五减租”。也就是“从佃农的收获量中减除肥料等实际费用的25%,其余则由地主与佃农各分37.5%的平均分配方式”。如此,地主对佃农的租额不得超过全年收获的37.5%。此外还规定,地主出租土地,租期不得少于六年,期满必须续租,不得随意撤租升租、保障佃农的相对稳定;农业歉收时,地主应临时减免地租。但是,佃农若欠缴地租达两年总额后,地主有权终止租约。由于租率下降,也导致了地价下跌,这为进一步实行土地改革创造了条件。
陈诚所实施的“三七五减租”,实际上就是他早年在大陆尝试的“二五减租”。早在“围剿”红军之初,陈诚就曾深入基层,了解了共产党推行土地革命对于唤醒农民积极性的重要性。第四次“围剿”红军前夕,他曾要求国民党江西省政府进行“限田制度”的试点,用逐步向地主赎买土地的策略,实现“耕者有其田”,如此可得到农民的拥护。但此主张因触及大地主、资产阶级的利益,被当时的国民党江西省主席熊式辉所拒绝。抗战时期,陈诚担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北省主席,他便抓住这一便利条件,在湖北省范围内落实国民党的土地政策 “二五减租”,达到了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和缓解地主与佃农矛盾的预期目的。所谓“二五减租”也是指粮食收获后,优先提取25%的粮食给佃农,剩下的粮食由地主和佃农各取37.5%。
土地改革第二步:实行“公地放领”。从1951年开始,将从日本人手里接收过来的耕地陆续卖给农民,地价为耕地正产品全年收获量的两点五倍。为了不受货币贬值的影响,以实物计算,全部地价由农民在十年内分期偿付,不负担利息。
土地改革第三步:实行“耕者有其田”。为了防止地主隐瞒耕地,从1952年1月到1953年4月,将全岛地主耕地进行重新丈量,登记造册。规定地主可以保留相当于中等水田三甲(四十三点五亩)或者旱地不超过六甲,超过的耕地一律由政府征收后放领给农民;征耕地价也是按耕地主要产物全年收获量的两点五倍,政府用债券和股票的形式支付给地主。对于地主来说,“耕者有其田”政策,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陈诚的土地改革制度一经推出,就遭到台湾当地大地主及省参议院中地主阶层代表的公开反对。为了顺利推行土地改革,陈诚多次召集相关的士绅、地主、官员开会,耐心细致地介绍有关土地改造的总体思路。既分析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调动起来后,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对稳定台湾局势的好处;同时也提出了国民党政府作为补偿给地方的方案:这就是将国营水泥、工矿、造纸、农林四大公司转为民营,通过发行公司股票,让地主按出让土地的数量持有股份。他还形象地比较说,农业产量只会一点点递增,利润不可能连续成倍增长,而工业的产量是可以几倍几十倍递增的,利润也便可以几倍几十倍地增长。台湾的地主们虽然仍有一小部分人反对,但绝大多数接受了陈诚的“和平土改”方案。
土地改革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佃农购置土地及生产的热情。当年台湾粮食产量便增产五分之一以上,达到一百二十万吨,在推行不到一年间,台湾共有近二十三万户佃农重新订立了租约,占当时全省农户的近一半。
“三七五减租”给农民特别是佃农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善。很多佃农减租后的一两年内就盖起了新房,购买了耕地、耕牛,更难得的是,许多原先因贫困而无法结婚和完婚的农家也顺利地娶妻立户。“三七五”是那个时代台湾的关键词之一,台湾农村称刚过门的新娘子为“三七五新娘”,人们寄信时也都纷纷购买台湾当局发行的“三七五”邮票。
通过和平赎买的土改办法既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同时又成功地将地主的农业资本转化为工业资本,为台湾跨入“亚洲四小龙”行列,为台湾经济的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台湾土改成功的原因,一些学者认为,国民党去台后与当地的地主势力几乎没有什么经济联系,这给改革带来了较大的灵活性。其实,早在上世纪20年代,孙中山就提出“耕者有其田”的政策,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时期一直没有真正推行过。蒋介石在败退台湾之后,总结以往失败的教训,痛定思痛,意识到解决土地问题的重要性。尽管为时太晚,但其土地改革制度还是显示了其优越性,对社会稳定也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
本文摘自《台湾,台湾》,赵国明著,九州出版社出版
本公号所有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所有文章、图片皆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求是。追索。担当。有氧阅读。欢迎传播、转发、关注。
防火防盗防失联
文者,纹也,万象之表也,《文心》之意,天地皆文章。适有一等人,按著天地本大,我等具小,譬如草木,生于其中,则我与天地一也,一草一木,演化世界,言草木,实言世界。则草木之宗旨,言生活,言花鸟,言人物,言可言之事物,包罗并举,体裁不限,与众共享,并愿广大热心之士加入行列,携手共进。惟此,敬期关注。
人
间
草
木
深
长 按 关 注
投稿邮箱:2054324561@qq.com
小编微信:yiyedihua【一叶荻花】
防火防盗防失联
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公众号
木 樨 地 之 春
长 按 关 注
往期阅读:
主编/制作:锦里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