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东西的碰撞,文明的相遇



邵 宏 ▍艺术史文丛 

东西美术互释考

商务印书馆 


不了解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的研究就会有所欠缺;同样,不了解西方美术史,中国美术史也很难进入美妙的境界。不论是哪种美术史,它们都在历史中显示出一个共同的价值,即使人们获得高度文化修养的那种古典文明的价值,而本书则搭建起了一座沟通中西艺术的桥梁。








这部《东西美术互释考》从标题上看我仍然是观众兼演员,且依旧掉书袋。不过,我自2001年因学会电脑码字而罹患社交恐惧症以来,竟沉溺于为文作注中的细节旨趣,真信了福楼拜(Flaubert)的名言“le bon Dieu est dans le détail”(仁慈的上帝寓于细节之中)。此处所收的14篇相互关联的论文,差不多都比少作要老练一些;其中有三篇文章四次经海外或面向海外的学术出版物严格把关先行发表过。而我本人也从中学到了许多实用的论文写作技巧。不过,符合规范的文章常常会很无趣,希望这里所收的拙文不要让读者感到乏味。



第一章《图像叙事顺序与文字书写方向》,讨论以文本为依据的“叙事”题材,应该是与文字同时出现的伴随现象。亦即文字记录与图像叙事互为补充,这与题材本身的叙事性或者说广义的文学诉求有关系。简言之,叙事性图像可以被视作对文字记录的一种具象表达。从这一前提来考察早期叙事性图像的展示次序和观看方式,我们应将人类早期的文字书写方向纳入思考的范围。


第二章《文字的图像化意图——以回文诗为例》,探讨文字与图像的互释关系,而与文字相比,图像的心理基础要原始得多。回文在中西方的语言中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现象来讨论的,但是无论在哪一种语言里,修辞都与图像制作中的装饰发生了最初的联系。换言之,线性的语言现象直接涉及多维的图像表达。




第三章《诗入画:对诗画关系的初步探讨》,认为绘画中的“诗意”在我们传统的“诗画一律”论的观照下,几乎无一例外地与山水画发生最为深刻的联系。但“诗意”在西方的绘画批评里从未成为一个重要的概念,且常常因为这一概念过于强调想象而有着些微的贬义。西方要到了18世纪水彩画的普及、“回归大自然”运动以及湖畔诗人们的出现,风景画才从地貌学的精确转向诗意的画面。





第四章《西画来访与东方态度》,原载关西大学大学院东亚文化研究科的《東ァヅァ文化交渉研究》第7号(2014),后为《中国関係論説資料》第56号(2016)全文收录。该文讲述同属汉字文化圈的中日两国,16世纪上半叶始又同属于天主教的远东教区,所以两国差不多在同一时期迎来了传教士们带来的西方绘画。耶稣会传教士乔凡尼从澳门被派到日本传教(1582)后在当地开设美术学校,其间即有中国学生追随他学油画,从而使澳门成为油画传入中国的第一站。




第五章《山水画与风景画的抽象本质》,强调无论是中国隋唐以来的山水画还是西方16世纪才出现的风景画,它们的初期形态都是叙事图像的背景。而叙事图像背景的文本意图,就是规定事件展开时所处的时间和空间,即对“时空”概念的图像化。作为哲学概念的“时空”其本身特有的抽象性,在本质上规定了图像化陈述的概念性取向。山水和风景是概念先于图像,只有在文字的描述性语词和抽象概念发展到一定程度,并且从语言的角度将自然景观确立为描述对象时,才会出现不以叙事为主体的山水和风景画。





第六章《花鸟画与静物画的实验传统》,意在梳理花鸟画与静物画这两个在各自视觉文化中级别最低的题材类型发展,探讨它们在视觉文化演变中如何逐步摆脱人物标志物的属性,而成为在写实与抽象两个方面最具实验性特征的门类。




第七章《伦勃朗艺术中的东方元素》,讨论伦勃朗艺术中的印度题材、日本纸和中国式造型的来源,重点探讨中国青花瓷和被欧洲人称作“克拉克瓷”上的图式对伦勃朗可能产生的影响。推测由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商贸行为,使得伦勃朗直接接触到了日本纸、印度细密画和中国青花瓷。而伦勃朗与中国瓷器的关系,正是在其破产后的财产拍卖清单中得到证实。




第八章《纸为媒:西方绘画中的中国线条与渲染》,讨论中国的造纸术为全世界的制像基底材料的改变所做出的贡献。基底材料的转变必然导致不同画种整体风格的变化,具体表现在对线条与渲染的运用上。待到1757年英国生产出布纹纸以替代之前有500年生产历史的条纹纸,从而给当时的素描家尤其是水彩画家提供了新的选择;由此使中国的线条与渲染全面进入欧洲的绘画实践中。




第九章《“气韵”衍义辨》,叙述“气韵”作为一个审美概念在中古时期的出现,经谢赫将之标为品评画家“六法”之中的第一法,之后这一审美概念便在画论与文论序列中得到连续的讨论。直到西方艺术理论渗入中土前,“气韵”的衍义构成了一部自为的中国艺术观念发展史。


第十章《中国画学域外传播考略》,讨论汉字文化圈的形成与汉籍传播的关系、中国画学在这一文化圈内的传播及始于19世纪下半叶的西语传播。而到了20世纪的头十年,中国画学的基本文献和核心概念已经可以由海外学者分别用英、德、法和日文来解读了。


第十一章《“气”与“韵”西译考释》,追溯日本学者冈仓天心首次英译“六法”(1903),至英国学者翟理斯修订冈仓的英译(1905),到美国学者索珀(1949)和艾惟廉(1954)针对“六法”断句和“气韵”概念分别提出新译。至20世纪的最后十年,“气”基本以汉语拼音形式出现在文论英译中。而画论之“韵”也极难在西语中找到确切的对应词。


第十二章《西学“美术史”东渐一百年》,曾以“王国維から范景中まで——西洋学‘美術史’の中国100年”为题(李淑珠译),载岩城见一主编:《四大(地、水、火、風)の感性論》(2005);另以“Art history: A Western Discipline’s Centennial Experience in China”为题(邵宏译),载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vol. 1, no. 4, Oct. 2007)。该文讨论美国学者费诺罗萨1882年赴日本做题为“美术真说”的讲演,由此将“美术史”这一西方新兴学科引入日本。而王国维1902年出版的译著《伦理学》书后所附的术语表上便有“fine arts,美术”英文与汉译的互释。之后在从王国维的论文《孔子之美育主义》(1904), 经黄宾虹、邓实编的《美术丛书》(1911)到范景中主编的《美术史的形状》(2003)这一百年里,中土文化对“美术史”这一西方学科表现出丰富的理解。


第十三章《中日六位作家与中国画论西传—— 以谢赫“ 六法” 为例》,曾以“中日における六人の著作家と中国画論の西洋への伝播——謝赫の六法を例にして” 为题( 施燕译), 载《美術フォーラム21》(2015. vol. 32)。该文讨论冈仓天心、泷精一、滕固、蒋彝、坂西志保和林语堂六位中日作家用英语和德语对中国画论做出的解读,如何影响欧美学者对中国艺术观念的理解。


第十四章《西方现代主义与东方艺术观念》,探讨1880年以来出现的西方现代艺术,作为全球文明史上第一次真正国际化的文化事件,在其显露对形式原理的需要和朝向抽象艺术的趋势中如何接受东方的艺术观念。重点讨论西方现代主义的形成中英语世界的费诺罗萨、罗杰·弗莱、庞德、宾雍、韦利对东方艺术的态度及其对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


附录《作为人文学科的艺术史研究》,为潘诺夫斯基(Erwin Panofsky)的一篇名文;已有三个译本,拙译为第四个译本并经杨思梁博士校订。附录于此是想向读者表明,自己这些年来的专业学习与写作即以经典文献为范本,尤为注意经典文献在作文、作注甚至包括翻译(例如译文方括号的运用)方面的表达。我以为,所谓经典一定具有丰富的细节。


*以上内容摘自邵宏著作《东西美术互释考》序言




——




《东西美术互释考》

商务印书馆

邵 宏  著

定价:75.00元




本书由图像叙事、诗画关系、西画来访与东方态度、伦勃朗艺术中的东方元素、“气韵”衍义辨、中国画学域外传播考略、西学“美术史”东渐一百年、西方现代主义与东方艺术观念等14个主题串连而成,既陈述了各文明的叙事性图像在出现之初与各自的文字之间的互释转换关系,探究了中国何时迎来西方绘画及西方绘画对中国视觉文化与风格的影响,又深入解释了以“气韵”为核心的艺术观念体系对汉字文化圈的影响,以及20世纪上半叶欧美学界对中国艺术观念的接受,是一部关于中外美术交通史的重要著作。


作者简介


邵宏,1958年出生,江苏南京人,暨南大学文艺美学博士、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史博士,广州美术学院艺术史教授。主要著作有《艺术史的意义》《美术史的观念》《衍义的“气韵”:中国画论的观念史研究》《设计的艺术史语境》等,主要译作有《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与艺术》《论艺术与鉴赏》《风格问题:装饰历史的基础》《艺术批评史》等。




——



长按下方二维码进入

商务印书馆官方微店

了解此书更多信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东西的碰撞,文明的相遇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