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利华:推进制造强国高质量发展
中制智库
【导语】11月24日,由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作支持单位,工信部华信研究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经济观察报》、《品质》联合发起,中制智库承办的第四届中国制造强国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工信部原副部长、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利华出席并发布致辞。
本文根据速记整理而成,未经本人审阅。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今天各位专家各位企业家共聚第四届中国制造强国论坛,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热点话题展开深度研讨,意义深远,我首先预祝今天的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作为国民经济主体,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支撑,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独立完成了工业体系,2017年工业增加值接近28万亿,比1978年增长53倍,中国制造业已经覆盖24个行业,71个行业和137个子行业,成为全球制造业体系最为完整的国家,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确立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战略,大力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促使我国工业实力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根据世界银行统计的数据,2016年全球制造业增加值为12.3万亿,其中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为3.2万亿,占世界比重超过四分之一,位居世界第一,中国有200多种工业产品产销数量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
中国制造业对全球经济持续繁荣注入强健的动力,当前全球经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制造业补充,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清醒的认识到后工业并非无工业,加入全球新一轮制造强国的竞争热潮。对比发达国家,我国制造业虽然在规模上居全球之首,但是依然存在薄弱环节,表现出大而不强的特征,中国制造长期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制造业产能效率整体偏低,导致产品附加值不高。二,制造业核心技术缺乏,导致生产成本偏高,三制造业科技研发投入不足,导致研发水平低下。
可以说推动我国从工业大国迈向制造强国任重道远,需要进一步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从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从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迈进。
一,加快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以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结构向资本密集型产业结构转变。2017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3.4%,11.3%高端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超过九万亿,在装备制造业中占比达15%,制造业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但是供给侧结构型改革仍然更艰巨,需要继续推进。制造业作为供给侧的主阵地,要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还需要有更大的作为。
二,加大实施创新驱动,处理好产能过剩和创新驱动关系,增强我国创新能力。近年来我国新产品快速推出,新产业茁壮成长,新旧动能加速转换。2017年全国工投入研究实验发展经费1.76万亿,强度为2.13%,下一步加大投入同时规范市场秩序提高有效投资,促进制造业企业树立驱动意识,面向重点领域开展前沿性研发,掌握核心技术,降低生产成本,赢得国际竞争。
三,坚持质量优先,推进品质合并。质量是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必须大力实施强品质放品牌战略,持续提升中国制造整体形象,推进品质革命,除了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研发水平,不断提升产品质量,还要发挥工匠精神,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完善崇尚实业的体制机制,塑造大国工匠的文化水平。
各位来宾,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推动我国从工业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需要多方积极参与共同攻坚克难,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取得的成就值得我们骄傲,经验教训也值得总结,希望通过今天的交流研讨活动,集思广益整合资源,助力中国制造由大到强,制造强国高质量发展,谢谢大家。
论坛组织架构
学术支持: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战略支持: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
主办单位:中国制造强国论坛组委会
联合发起:工信部华信研究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经济观察报》、《品质》
承办单位:中制智库
协办单位:机械科学研究总院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中心
年度核心合作伙伴:金华市欣生沸石开发有限公司
中制智库
中国制造业的思想库
制造业企业家的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