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最大的经济影响不是财产损失,而是对未来的预期
The following article comes from 风灵 Author 风灵之声
中制智库
作者:风灵之声
文章来源:风灵
【导语】这次疫情对经济最大的考验,是其本身的爆发及各种特殊对策,颠覆了经济主体的一般预测,破坏了惯常的行为模式,而让他们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增加,不安感增强。
本文字数 | 1826字
阅读时间 | 6分钟
这是因为,已经发生且不能改变的事实,所造成的损失在经济学上被称为沉没成本。既然无法改变,就不会(也不应该)影响未来的决策。经济决策始终是向前看的,人们在决策时,会根据经验和想象,预测目标-手段将来的成本与收益,从而做出行为选择。可见,对经济活动最重要的影响不是已有的损失,而是对未来的预期。
因此,讨论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我们特别要关注这场疫情是不是会改变经济决策的预期。
第一,几乎可以肯定,如果时间往前倒拨到12月,没有人会相信中国会经历这样一场大疫灾。事实上,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早在12月30日,就知道武汉又出现了SARS或者类似SARS的肺炎(这要特别感谢李文亮医生),第二天,官方也作出了正式公告,表明有不明肺炎发生。但是,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呢?17年前的SARS一役轰轰烈烈,留下了许多重要的遗产,包括世界领先的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各级疾控中心,大量有丰富经验的医护人员以及大国重器的高级病毒实验室。何况,17年后的经济发达程度和医学发展水平更是今非昔比。不用高福主任来保证,我们也坚信SARS类似的事情绝对不会重来一次,不可能在同一个坑里栽倒两次。
然后,然后我就不用说了……
我们对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到底是在哪一个环节上掉了链子,仍然一头雾水,只看见一口锅在天上飞来飞去,始终没有落地……有人说,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关键是解决已有的问题,而不是追根究底。但是,如果不追根究底并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亡羊补牢,谁能保证不会再发生一次呢?即使有人敢拍胸口,国内外的投资人、企业家们还能够相信吗?
第二,也许是更重要的一点,疫情扩散以后所采取的各种紧急措施,包括封城、封路、封村、封小区,以及最近的战时管制,很多都是史无前例第一次实行,缺乏明确的法律授权。如果说是情况非常紧急不得已而为之,那么为什么1月18日武汉还在开万家宴、19日还有新春团拜会,23号就要封城?相关部门连提前5天的预见都没有,一般的经济主体又如何进行自己的行为预测呢?
而且,这些措施基本都是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实施的。没有公开透明的磋商过程,利害关系人没有机会提出意见,甚至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就算十万火急,协商程序可以省略,至少也应该向公众阐述政策出台的相关考量,配套的保障措施,可能造成的损失以及救济渠道。我这里不谈法律或权利的问题,仅仅从经济上说,由于不知道采取这些紧急措施的理由和标准是什么,经济主体就很难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类似情况进行合理预测和评估,更鉴于救济手段的匮乏,人们将倾向于减少投资特别是长期投资以规避类似风险。
因此,我认为,这次疫情对经济最大的考验,是其本身的爆发及各种特殊对策,颠覆了经济主体的一般预测,破坏了惯常的行为模式,而让他们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增加,不安感增强。当然,预期本身是主观的,不同的人感受不同,有些人可能完全无感,但至少会引起边际上的变化。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疫后重建,钱不是问题,重要的是预期的重建,信心的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