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名家特刊•夏智定||【世界名人会】

诗会 世界名人会 2022-10-16

点击上面“名人会更多精彩


 经     典

主      编:林志国

执行主编:安娟英

总  编 审:也牧云

制      作:浅笑

【夏智定   作品展



 欧行五章

瑙河见闻          

多瑙河,这条源自德国、自西向东蜿蜒而去的欧洲第二大河,名闻天下。人们更难忘那二首以此河情景为主题的名曲即<蓝色多瑙河>和<多瑙河之波>,曲中所呈现的博大气势和深情抒怀,至今传唱全球而成为老幼皆知的世界经典名曲。 

  

多瑙河的景色甚美,笔者日前畅游德国,自该河上游的第一大城雷根斯堡所见贯穿市中心的多瑙河浩荡东去情景,直至畅游在巴伐利亚州东段的那一段景色甚幽的多瑙河航程中,皆能纵心放怀,在悠然自得地观赏和遐想中享受著多瑙河的梦幻境界。 

     

雷根斯堡,是德国在二战中受战火摧残最少的一个古城,故而城内古蹟林立,举凡教堂、桥樑等古建筑物保存完好。如市中心的古桥,桥栏两傍的古代宗教人物石雕仍栩栩如生,仍在自己的天空下傲视著人间。此城的古代王室城堡,横亘在多瑙河不远处,与之相衬成景,视之十分雄伟且古意不尽。 

        

第二天,在一位相熟的德国朋友带领下,我们又驱车来到了德国巴伐利亚州中东部的一个游轮码头,此码头位于一座小型教堂一侧,此段多瑙河景色,不为一般外来游客所知,其河水之碧绿幽深和沿河多姿多彩的景观特色,在一个多小时的观赏航程中,真有令人目不睱接之美。游轮上有景点解说员一路解读眼前迎来之景,加上轻轻传来的那首<多瑙河之波>中的深情旋律,此时游客之赏心悦目,一言难述。 

         

此时,中文讲得很流畅的我的德国朋友瓦尔特,在船上轻轻地啍出<多瑙河之波>中的歌词: ”啊,多瑙河,有欢乐,有悲伤,你永远,流向前,奔远方,奔远方!” 唱罢,他颇怀感概地告诉我,他的爷爷沃尔夫曾对他说,德国人民在狂魔希特勒发动的对别国的侵略战争中,曾经遭受了同样巨大的苦难, 即使在他们曾居住的仅得一千馀居民的一个德国小镇,在镇中间的小教堂内,今日仍竖有一块记述死于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五年的镇上青年的纪念铁碑,其上名单多至三百名以上,可见战争带给德国人民的苦难和教训有多大。

         

据说二战后,德国人民足足用了三十年的时光,加上欧、亚等国大量劳工的帮助参与下,才令许多市镇重建一新。 

         

是的,眼前的多瑙河河水十分清碧澄澈,甚至连水中的游鱼都清晰可见,故而今日之德国人民追求和平和宁谧幸福的生活,早成了全体德国人民的共识和意志 ,这也是曾经在二十年前冒出的新纳粹党党徒,因不得人心而很快重归寂灭的原因。 

         

当游船靠上码头,几个德国游人走到我这个中国同船游客身旁时,都含笑奌头示敬,有的还伸出大拇指说:”北京北京!”  忽然,我瞥见前面正在排队下船的一位德国妇女的后颈皮肤上,赫然亮有三个剌青中文汉字:”家永恆”,不禁会心一笑 。 

        

多瑙河,是欧洲各国人民共同的家園中的一条千里名河,也与我们中国人心中的长江、黄河一样,永远流淌在和平和美好的日月中,我在心中为之祝福



埃菲尔铁塔下的笑声       

这次我游巴黎埃菲尔铁塔,因时近深夜十一点方与二三好友款款步至塔下,此时,因登塔电梯十一时后便不载客人上塔了,原想登塔一赏巴黎夜景的计划只得放弃。于是,我们便绕塔而行,不住仰脸观赏铁塔的熣灿夜景了。 

        

法国朋友们都说,其实观赏埃菲尔铁塔之夜景,更胜白天情景所见呢,此说委实不虚,但见眼前高矗夜空的埃菲尔铁塔周身如裹满珠玑,塔身呈现一片金黄色, 其富丽和旑旎之态,令观赏者叹为观止。 

        

这座矗立了一百四十多年之久的巨塔,饱览时代风云,而所接游客之众,据云早已逾亿,无怪乎人们都说游巴黎而不去看埃菲尔铁塔,那是白来此世界名都了。 

        

此时的埃菲尔铁塔下的广场上,小贩云集,而最令人惊喜的是,许多当地的小贩并无发出叫卖之声,他们都将手上的一种发出耀目蓝光的飞箭般的玩具,以手中之弹弓弹射至几与铁塔比高的夜空深处,待其旋转著缓缓而降,那无数耀眼的蓝星星般的光芒,与金黄色的铁塔塔身,相映成一种童话境界似的奇妙天地。我向一位近在身边的黑人小贩询问此玩具之价,他竟一眼就看出我是中国人,伸出四指,用不准的中国话说:”五元一个!” 我便顺口且做手势还价说:”二个八元?” 他笑了笑说:”ok!” 于是,我有意向他买了二个,并给了他一张十元,他找了一元五角后就递给我两个这种包装简洁的小玩具,并再用一句不准的中国话向我笑著说:”马马虎虎啦!”意思是说那五角钱就算了吧 ! 我也微微一笑,一翘大拇指,对他能讲出虽蹩脚但尚可一聴的中国话表示讚赏。 

         

在旁的法国朋友告诉我,那一年的十月,适逢中法友好年,埃菲尔铁塔曾以一种叫”中国红”的塔身灯饰轰动了全巴黎,就是自那年始,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纷至沓来,令铁塔广场上的小贩们都掀起了学习中国话的热潮,有的还学会了讲几句上海话呢。 

           

此时,在铁塔的光辉下,我拆开玩具包装纸,立时见到了” made in p.R.C ” 一行字,心中一喜,哈,原来这种奇丽夺目的专在夜空中上下的玩具,还是我们中国製造的呢,不禁纵声大笑。 

           

此时,广场上的各国游客越来越多,人们都在仰头观赏明丽的塔身,也为不住腾空而昇的闪耀蓝星星般光芒的这种飞箭般的新玩具拍手叫好。 

         

是的,埃菲尔铁塔之夜景,真是壮观,欣赏之间,我也在心中讚美与塔身相映成趣的那无数弹射上天的心花____有著蓝蓝星光般的无限诗情。



访莫札特故居   

游欧洲而进入奥地利的音乐爱好者,似乎都爱去千年古城萨尔茨堡一访莫札特故居,这位音乐史上唯一的一位”神童“,就诞生在该古城的粮食大街九号。 

  

萨尔茨堡,其建筑物群体明丽又庄重,我徜徉在富蕴欧洲风味的诸如罗马式的、巴洛克式的和文艺复兴时代式的各种建筑物林立的这座古城中,观赏著天主教教堂的沉沉古意,中世纪古堡的凝重沉毅,有数百年历史的古街上的飘逸旧梦,心思为之変得悠远和深情。 

  

今日来访游萨尔茨堡的各国游客,有很多是莫札特音乐的爱好者和入迷者,就在命名为粮食大街的这条古街上,短短的百米街景所见,拥挤著来自全世界的游客,而街标楼号排为九号的这幢六层楼高的有著米黄色外牆的莫札特故居,更见内外人头攒动,观者云集。我在门内的售票处花了七欧元购到一张参观票后,即随参观者们列队自拱洞型的楼梯进入莫札特居室。 

  

莫札特在此出生和成长,并前后生活了十七年之久。人们静静地参观著,自二楼的莫札特手稿、生前使用过的乐器等陈列物观赏起,直至四楼那三间曾与这位音乐神童的成长和生活密不可分的卧室和书房等,所有的参观者皆屏息静观,满怀敬意。面对著二百多年前莫札特童年时即拉过的小提琴和深情地弹奏过的羽管风琴,参观者更是惊喜嗟叹,一批来自日本的女游客,更是激动得泪光盈盈。 

  

莫札特的音乐成就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永为世世代代的人们所赞美,他的典雅的和庄严的钢琴协奏曲、他的妩媚又深情的小提琴协奏曲、他的前无古人的歌剧作品等,永远是一代代乐迷和音乐界人士的心头瑰宝。 

  

当我重新站在莫札特故居前的街面上时,只见金灿灿的阳光将整幢楼照得更加鲜艳夺目,而那幅自四楼直垂而下的巨大的奥地利国旗,又在此刻显得如此骄傲。 

  

是的,莫札特是不朽的。人们都知道,这位一代音乐天才死后的情景十分悲惨:在傍晚的为其送葬的亲朋友好们,因一路上风雪太大而各自四散,最后只剩下一名掘墓老人独自护送灵柩并坚持到达墓地,以一人之力为莫札特下葬和封墓,乃至后来老人去世后,世人竟不知莫札特的具体的墓葬处了。但,历史告诉我们,莫札特就在我们和世世代代的人们的心中。 

  

此时此刻,我踱步来到附近的莫札特广场上,瞻望著铸有莫札特青铜立像的纪念碑,静立久久,我,一位来自遥远东方的中国人,在心中向他献上了一束永恆的百合花。

             
驯鹰园见闻 

鹰,在德国人民心目中是十分高傲和受人崇敬的动物,乃至在德国许多城市的市政廰铭牌标志上,都有一头立鹰的标记。 

          

在现实生活中,德国人对如今已日见其稀少的驯鹰这一行业的艺人格外尊敬,而在有驯鹰表演的场合中,许多家庭都爱扶老携幼共赴其盛,前来观赏。不久前,笔者在德国巴伐利亚州一个小镇附近叫"玫瑰山谷"的鹰園所在,有眼缘观赏了一场驯鹰表演,至今印象深刻。 

         

那是一个天蓝得特别耀眼的五月的一天,我坐上德国朋友的私家车来到名为"玫瑰山谷"的一处鹰園,他买了二张各为十元欧元的入场券,便领著我进入"玫瑰山谷着”内。此园,为一大片平整的草地构成,草色青青,并无所谓的玫瑰花可见,草地四周建有许多鹰棚,鹰棚中的立石上或树椿上,立著一头头正逼视著人们的鹰隼,其中既有外貌险恶的高大的山鹰或巨鵰,也有身子较小的类似猫头鹰一般的小鹰,更有一种叫声十分嘹亮的白头鹰,有的,我就叫不出它的学名了。 

  

观众中唯有我一个是中国人。前来观看驯鹰的人们,都坐在围著草地而建的一排围栏栏杆上,小孩子们则三五成群跳入草地中央,奔跑着嬉闹着。当人们坐满了围栏上后,园门前的售票处也停止售票了。 

  

随著一声嘹亮的唿哨,小朋友们都回到了家长身边。只见一个身材高大的驯鹰人,含笑进入草地中央,他就是整场驯鹰表演的指挥者。只见他用雄浑的德语向观众问好,接著便是介绍今日所要表演的驯鹰节目。讲完,他向草地远方一处类似城堡一角的方向招了招手,只见那边早就站好的一个驯鹰人,将手一鬆,他手臂上一隻巨鹰立时腾空展开巨翅,直向草地中心飞扑而来,当它掠过坐在栏杆上的人们头顶时,那足有二个大人手臂相牵那样长度的翼展,忽喇喇如一大片乌云飘过,人们惊喜地大叫起来,而恰在此刻,巨鹰便直落在原先就站在草地中央的这位高大的驯鹰人手臂的皮套上,乖乖地等著主人自口袋中掏出一块小肉,塞入它的尖喙中。接著,这位驯鹰人又是一挥手,从另一方向远处便又飞来一隻身影略小于第一隻的巨鹰,落在他另一隻手臂的皮套上。驯鹰人也照样喂了它一口肉,随后拍拍它的秃顶,这第二隻巨鹰立刻腾空而起,旋转著向上空直飞而去,不上五分钟,蓝天上便出现了一个小黑点,它已远飞至青霄深处了。人们都在抬头寻找它的影子,相信有不少人会想,为了自由自在的不为人所拘的天空,它会再回来吗?

          

在我身后的鹰棚有了燥动,另一位驯鹰人前来解开数隻老鹰的铁鍊,将它们向上托昇放飞,当然,这批老鹰早就训练有素,很快齐齐地飞至草地中央,各自表演起自己的节目来了。其中有扮成绅士一般的老鹰,绕著观众所坐的栏杆抬爪款款行来,居然神气十足,俨然如绅士散步呢。而早先第一隻山鹰,则在场中的驯鹰人手臂上表演叨鱼特技。只见驯鹰人向空中抛出一条小鱼,而此鹰一见,立即扑翅而上,十分精确地吞下了小鱼,一遍又一遍,吞下了前后各条抛近或抛远的小鱼,如此灵敏和准确的捕食本事,令观众为之叫绝。 

         

当表演到群鹰在现场穿梭往来飞行的节目时,可谓进入了驯鹰技巧表演的高潮,只见六七头从各棚中飞出的巨鹰,各以自己的飞行轨迹来来回回在草地上低迴盘旋,但见鹰影互错互换,切割著人们的空中视线,那种扑朔迷离又令人眼花撩乱的场面,引来了满场惊叫声和欢呼声。 

        

大约已用去了三十分钟的表演时间后,驯鹰人便宣告要召唤刚才放飞青霄深处的那头巨鹰了。 

       

人们屏息,静观天上,并不见原先的那头老鹰身影化成的黑点子了。当场中这位高大的驯鹰人,向天空发出一声宏喨深远的口哨后,人们便静静地等待著。我也在心中想,自由的天空,对老鹰本身来讲就是生命呀,它会回来吗?

不上五分钟,人们都叫喊起来,啊,已然远去青霄的那头巨鹰,竟然悠悠地慢慢地出现在蓝空下_____它回来了!它盤旋着,它又稳稳地落在主人的手臂上了! 

        

德国朋友告诉我,園中所有的鹰,都是从小驯大的,它们仍是鹰,但它们早已失了野性而同人类成了好朋友。 

         

是的,驯鹰园所见,相信会在今夜给所有的观众一个瑰奇又宏远的梦



慕尼黑皇家啤酒屋见闻         

游德国名城慕尼黑而不去该市的皇家啤酒屋一游,那会是失去一种人生美缘和欢情的遗憾。 

       

我也是第一次踏进这座有四百馀年历史的著名啤酒屋内观赏并畅情一饮。    

         

刚进入啤酒屋内,便被眼前的饮酒者们此起彼伏的乾杯声逗欢了,而位在中间乐池的铜管乐队所奏出的德国民谣,快乐得如阵阵春风般扑向每一张长长的木桌。坐满了本地客人和各国游客的前后大廰,眼所见者皆是人们高举在手的可装半升啤酒的玻璃大酒杯,无论饮的是黑啤或黄啤抑或是独具柠檬清香的汽啤「拉特拉特」,一个个皆如逢喜庆节日一般,在此畅饮高谈,笑声阵阵如浪而起。 

          

所有的座上客皆春风满脸,我与朋友各叫了一客薯块加红烧猪蹄,另加一大杯黑啤,便赶快挤坐在靠乐池的那一排长桌一侧,也成了观赏眼前沉醉天地的身列其境者了。 

         

这裡飨客的啤酒品种,皆由此皇家啤酒屋所自产,声闻百年,无怪乎饮者流连不捨,所有的长桌竟难得见有空位。我品嚐了一口黑啤,又香又甜的啤酒味,直入咽喉,回味不尽,且有一种田野般的清香迴荡舌下而久久不散。 

       

乐池内的乐队有六个人组成,此时乐曲一变,一曲<欢乐颂>,以特有的欢情令整个现场人人闻之拍手,有的德国男女索性在酒桌傍站起并扭动舞姿,快乐得忘乎有此身了。

        

我知道今日之德国人民,珍惜和平和自由,而上世纪二十年代就发生在此皇家啤酒屋的希特勒一伙搞的” 啤酒屋政变”,其人其事,早就被人们唾弃,并不屑与谈。那首当年的<德意志高于一切>的纳粹党反动歌曲,今日之年青一代及其父辈,早就忘得乾乾淨淨了。     

        

在此名闻天下的啤酒屋内,人们互相祝酒和祝贺,人们尽情品酒和欢笑,连我这个远从东方而来的中国人,也情不自禁地与身边那对德国夫妇碰杯并高呼”普鲁士特” (即德语”乾杯”的意思)。 

   

据说此有名的啤酒屋内,曾坐过莫札特、李斯特和歌德等大音乐家和大作家,他们都在此畅怀大饮,讚不绝口。而如今每天来自于全世界的游客们,更在此日夜流连不捨,连位在门口的纪念品售卖部都见拥挤不堪呢。我费了好大劲才挤入内中买到一些相关纪念品。在告别此赫赫有名的啤酒屋前,我也特意叫我的朋友为我多拍几张照,俾在心中留下更多珍贵的影痕。 

        

天色很晚了,当我们走出皇家啤酒屋后,踏在那条舖有石卵子的街道上时,适逢不远处的大教堂的钟声敲响了,聴著这悠长又深沉的钟声,我忽然又闻到了一阵沁心的啤酒花香味,心,又为之醉洌呢。 

  

慕尼黑,你好! 


夏智定,香港作家、诗人,原大公报文学版主编,香港诗评家协会会长,世界名人会副总编。出版作品有诗集《彩叶草》、《蝶语》、《仲夏夜》、《绿孔雀》、《一叶兰》、《心影香港》、《诗屏画影》共七种。散文集《红唇》、《紫星星》、《遥远的书房》、《一肩红尘》、《鲜花还在开放》、《文海掬贝录》、《文革灵异录》、《大公报小故事》共八种

※作者授权刊发,世界名人会2021年8月17日出品


名家特刊作品集锦

更多精彩(请点击名字阅读):

吉狄马加/黄亚洲/高洪波/叶延滨/李少君/李自国/胡弦/李发模/车延高/萨仁图娅/桑恒昌/顾偕/绿岛/陈果卿/安娟英//于国华/李少君/李自国/峭岩/ 夏智定/张继征/高洪波/桑恒昌/雪野/民冰/老区山鹰 /笑虹/洪三泰 //萨仁图娅/笑虹/姜良纲/祁人/叶延滨/宋学镰/马汉跃/吉狄马加/夏智定/笑虹/桂清扬 /张继征/王芳闻/高伟/俞律/夏智定/笑虹/冯亦同/马汉跃/桑恒昌/郑道远/笑虹/胡弦/顾艳//夏智定/桂清扬/高洪波|/夏智定/车延高/李发模/叶延滨/刘晓平/夏智定/黄亚洲/非马的画,笑虹的诗/桂清扬/夏智定/非马的画,笑虹的诗/黄亚洲/非马非马的画,笑虹的诗/雪野/陈墨黄东成陆萍民冰夏智定黄玲君/于国华/叶庆瑞/李志高/马汉跃/李子良/薛玉林/李少君/桂清扬/(唱和篇)俞律&冯亦同&胡剑明/邱华栋/李少君/夏智定/李少君/刘川/吴翼民/李少君/刘川/班琳丽/叶延滨/张继征/民冰/田放/晨晖/萨仁图娅/浦学坤/陈墨/林汉筠/王芳闻/于国华/叶延滨/李少君/龚璇/安娟英/张继征/高洪波/张继征/于国华/凌晓晨/李发模/张富祥/何鹰/桂清扬/李发模/叶延滨&安娟英/李建华/王有辉/祁荣祥/叶延滨/安娟英/周所同/彭惊宇/蒋德明



感恩遇见






公益性诗会

世界名人会

诗人群体,诗意情怀,诗写生活。世界名人会携手当代诗坛顶级精英,倡导思想回归,拒绝庸俗诗风,点赞时代精神,践行有益之探索,不作无病之呻吟,纵情讴歌真善美,铁笔怒指假丑恶。借我平台,扬你美名,诗歌不死,诗魂永在。你把人生经历成诗行,平台把你的诗作升华成刊物,释放世界,愉悦生命,品读感悟,奉献社会。世界名人会欢迎诗人入驻,与名家同台,展时代风采


平台声明:文责自负,保护原创






世界名人会

邮箱:1332581459@qq.com

微信:vv18889977000


诗路同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