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搞国内大循环,户籍取消?房价会降?| 20200920《新闻联播》解读

新华三弄 新华三弄 2022-04-24

20200920《新闻联播》解读:


第一弄

<海峡论坛>

最近台海还是有一些事情的,比如美国副国务卿窜访台湾、比如人民解放军战斗机、轰炸机、反潜机机队在海峡航空溜达,并越过并不存在的“海峡中线”。但联播对此类新闻一直是没有报道的,不报道本身就是一种信息,一是说明我们对此没有特别的反应,是处于预案之中,你要搞那我做相应的对等升级就好了;二则说明在当前我们没有主动推进非和平统一的意愿,不然肯定要借此渲染舆论的。

今天倒是有一条新闻和台海相关,是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第十二届海峡论坛发表视频致辞,从致辞中我们也能窥探出一些官方态度。

首先是讲两岸关系发展的根基在民间,动力在人民,今年虽然有岛内人为阻挠的不利影响,但仍有大批台胞赴会。话都容易说,道理也对,直接走群众路线而不借助岛内党派、资本力量是香港留给我们的教训,但这也非常难,现在真的决定舍易求难了吗?然后讲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妄图与大陆经济“脱钩”、文化“断链”,对台湾有百害而无一利。这说明现在台湾在对大陆搞封闭,防陆甚于防川,这固然割裂了两岸,但同时也说明台湾面对大陆已经不具备经济、文化上的优势了,往前推个十几二十年,那时的台湾经济和台湾娱乐文化在大陆是怎样的存在?那时候大陆要搞台湾自由行都是从全国选最发达的城市才可以的。最后汪洋谈到“台独”是绝路,挟洋自重、铤而走险只会给台湾带来不可承受的风险,我们不会容忍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受到任何损害。在今天这条描述是放到了最后讲,大家留意啥时候把它提前吧


第二弄

<房价和户籍>

针对如何理解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联播特意推出了系列权威访谈,今天首个专访是对林毅夫教授的专访。

今天的专访就讲了两个事情,第一个是论证了这种新发展格局是必须之举和必然选择,这个就不多说了;第二个则是指出了当前国民经济循环中存在哪些淤点、堵点,这个就很要说道说道了,因为打通淤点、堵点的举措很有可能要进十四五规划,很有可能牵扯到我们每一个人。

林毅夫提到了三个点,第一个是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向小微企业、农户等的循环还不够畅通;第二个是人才流动仍然受限于户籍制度和房价等多重因素;第三个是农村土地市场尚待完善。

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搞农村土地流转,资本下乡等我们之前就多次解读了,今天的第一、三点又是一次强化。大家注意下第二点,在人才流动限制中除了老生常谈的户籍制度外,这一次还提到了房价。限制人才流动的因素其另一种说法叫做控制人口流动的措施,在这一点上今天国家承认了户籍和房价是同样的作用。那就有弄友要问了,落户限制是不是要取消了,房价是不是要降了?房价国家不好明说,但既然房价和户籍是同样的作用,我们就可以通过户籍制度来反推国家对房价的态度,国家对落户可是出台了《意见》的。

早在20191225的联播里就讲了落户限制的改革(按城市人口有不同的政策,可以点链接查看),当时三弄特意给大家划出来说“取消限制、放宽条件和完善政策是三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果户籍政策和房价在控制人才流动上是相似的因素,那么不同地区的房价一定与当地的户籍政策改革是同频的


第三弄

<定远舰考古>

联播报道了山东威海的定远舰遗址水下考古接近尾声,不但陆续出水文物上千件,而且取得了重要发现——一块重达18.7吨的铁甲,这是目前国内出水的唯一一块北洋海军铁甲舰装备的护防装甲(日本有作为战利品的北洋海军装甲)

三弄一直觉得这个考古活动不算真正的考古,也就是一百多年的事情,史料记载也非常详尽,船沉在哪里一清二楚,三弄觉得这个考古更重要的不是考古本身,而是其他事情。

甲午海战是我们战败,在当时是举世哗然相当耻辱的,战舰被俘、被击沉就是耻辱的代表,之前它是沉在海底的,但现在我们把它捞起来了,让它重见天日,这个举动本身就不平凡。

大家想,如果是日本搞被俘镇远舰铁锚陈列于公园我们认为是羞辱,我们搞定远舰的考古出水是要干什么呢?三弄觉得有一个意思是:先烈们,你们出水看着,看我们现在为你报仇雪耻!


最新解读回顾:

历时六年!抗美援朝纪念馆新馆落成!| 20200919《新闻联播》解读

农业、美元债和货币政策!| 20200309《新闻联播》解读

揭秘中欧大动作!重塑二战后经济格局!| 20200917《新闻联播》解读


原创不易,请点右下在看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