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诸子百家,儒家凭什么屹立两千年?

拿破仑小炒 小炒说 2020-12-06

小炒注:“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一个社会,终究还是要有点信仰的,毕竟,这是文明的火种啊。


据统计,诸子百家一共189家,形成学派的有12家。但能一直影响中国社会2000年之久的,只有儒家。这是因为儒家完成了以道德为终极关怀的超越现实,使人能够独自寻找不依赖于社会组织的终极人生意义。


文明延续的秘诀


人生在世,都会思考人生的终极意义:什么是对的?我应该怎么做?什么才是生命的意义?人总是要死的,如何面对死亡?当这种意义脱离于社会组织,超越了社会现实时,就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明思想。当现实世界出现问题,社会崩溃、作为文明载体的人消失时,由于文明思想与社会行动脱离,它不会崩溃,依然能指导社会行动,传承于世。

所以,一个文明能长久延续,必须有一种能让人从社会中走出来、独自寻找不依赖于社会组织的终极人生意义,从而建立起一个高于现实世界的价值、一个理想国的模型。

所谓终极价值,是指个体走出社会面对生死的拷问时,依然能找到超越个体生命的永恒意志,在正确的道路上坚强地走下去。即使身陷囹圄,得了重病,社会腐败透顶,道德沦丧,他也能坚持“此心光明,夫复何求”,只有这样文化才能一代代传承下去。

这也能说明,一个彻底的世俗社会,把金钱和生存当成人生目标,是不可能延续长久的。因为财富属于现实世界,依赖于社会组织,当社会崩溃,财富还能有什么用?此时人们找不到活下去的意义,财富观念无法重构社会,文明随之灭绝。比如古埃及的神,游牧民族的消失,也是如此。

那么,这种终极人生价值如何寻找呢?有四种可能。在终极价值的取向(Where)上只有两种选择:在此世、在彼世;在追求价值的方式(How)上也只有两种选择:靠自己、靠外力

希伯来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是依靠外部神秘力量,追求在彼世的目标。依靠上帝的力量离开此世,获得永生。所以他们经常说“救赎”。

印度宗教是依靠自身修炼,离开这个苦难世界。所以他们经常说“解脱”。

古希腊是依靠理性追求知识(逻各斯,Logos),认识自然规律,以认知为终极人生目标。所以他们经常说“求知”。

而中国儒家是依靠自身修养,以道德为终极关怀,以追求此世的道德完人为终极人生意义。所以我们经常说“道德”。


儒家的超越现实


孔子开创了以道德为终极关怀的超越,奠定了儒学框架;孟子强化道德来源的形而上论述,指出道德是向善的意志,与社会无关;荀子认为向善需要外在规范的约束,论述教化理论。


1

家庭伦理为核心的社会秩序

”黄河流域特有的生存环境造就了中国先民崇拜祖先,重视繁衍,族聚而居,安土重迁的特征,由此衍生出以血缘为核心的宗法制度。“——黄仁宇和何炳棣

这一制度在西周定型,但这时的周礼局限于贵族的特定族群,庶民没有资格。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孔子希望回到周代的大同社会。

在理想国的社会秩序上,家是社会组织基本单位,国是家的同构放大,这一点很重要,儒家本质就是家庭伦理的泛化

儒家伦理是等级制的,家庭内部长幼有序,以父权为核心,把父子关系和血缘亲疏视为道德关系,家庭内部每个人各守其分,遵守符合等级秩序的行为规范。把家庭伦理推广到社会,由家庭关系推演出与他人关系国以君权为核心,按照周礼制定尊卑有别的等级礼仪规范,保障社会秩序的稳定。孔子著《周礼》,四万多字,全是各种礼仪规范的流水账

在经济分配上,身份是有尊卑贵贱的,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均”不是平均,而是各得其分,每个人只拿自己应得的一份。

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指的就是家和国的伦理体系,同时也强调家的核心地位,即“为父绝君,不为君绝父”。


2

道德的终极关怀

孔子讲“克己复礼为仁”,是说一个人自觉遵守周礼,他就是有道德追求的人。孔子又讲“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强调自觉将道德视为生命意义的追求,将社会外在规范化为个体内在自觉,脱离了社会组织和外在神秘力量。孔子又说“求仁得仁,又何怨?”、“朝闻道,夕死可矣”,强调百折不挠地追求道德,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自此,周礼作为道德的投射物,仁作为道德的核心,人的生命意义在于追求超越周礼具体条文的道德理想

另一方面,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追求道德不再是贵族专利,而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每个人都可以从道德出发,思考人生意义。

自孔子以后,道德脱离了社会现实,成为每个个体追求的终极人生意义。人人自觉追求做君子,就形成了社会的共同道德和稳定秩序。

孔子解决了道德的两个基本属性:1、道德的可欲性,只要你想去做就可以做到;2、道德的普遍化,即具有规范性,周礼是道德之源,但每个人只要凭内心感知,就可以判断什么是合乎道德(周礼)的行为,超越客观的条文。 

后世对儒家的发展和改造,都集中在道德规范性层面,为道德来源寻找形而上的坚实基础。家庭伦理为核心的社会秩序,这一点从没变过。


3

孟子的心性论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道德是人向善的意志,任何一个人凭内心就可以知道什么是善,这与他的能力和出身都没有关系。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通过不断修身,强化向善的意志,人人都能成为君子。所谓“养浩然正气”、“人皆可以为尧舜”。

什么是善对应着的制度规范呢?孟子没有明确提出,他认为凭个人本能的向善意志、心之四端,就知道什么是善、何为道德规范,可以去实践道德了。也就是说,他认为道德规范是主观性的,连《周礼》都不需要。这是孟荀的关键区别所在。

孟子发展了儒的修身学说。孟子提出存养、养心、养气等修养概念,尽性养心,强调独立人格的自我修炼,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使自己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万物皆备于我”的圣人境界。一直到现在共产主义修养,孟子的修身论述从未中断过

在理想国的社会秩序上,孟子推崇仁政的道德统治,“天子不仁,不保四海”,仁政是政权合法性的基础,推翻不行仁政的君主是符合道义的。何为仁政?民贵君轻,轻徭薄赋,但也不是越轻越好,1/10比较合适。

孟子认为道德来源是就是人心本身(这点很重要,后来成为了儒家对抗佛家的武器),并以此形成修身、理想国一整套理论。这些都与外在的社会本身没有任何关系,一切求诸己。

孟子学说在汉代并不受重视,因为汉代儒生认为道德来源是天,直到唐宋的儒学复兴,孟子才进入圣人之列。


4

荀子,性恶论的殊途同归

孟子认为向善的意志能推出道德规范,但荀子不这么认为。荀子提出性恶论,要通过外部确立的道德规范来约束恶的意志(修身),使人向善。孟子重“内功”而荀子重“外力”。

那么为什么这个外在的道德规范是正确的、人人该遵守的呢?荀子说礼是圣人根据自己内心对道德的体会而制定的,人们必须接受圣人明君制定的礼法的教化,通过后天不断学习,改变自身本性之恶,达到人为的善。

“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

荀子认为道德来源是外在规范和人心向善的结合。这一点在儒学的政治实践中相当重要,奠定了国君教化天下的理论基础。但其本质依然是追求超越现实的道德境界。


道家,儒家的反面存在


道家与儒家一样,依靠个人自觉,在此世实现人生的超越价值。但在实现目标和如何实现上,道家与儒家完全相反

儒家的基本精神是人应该遵守一些礼仪规范,去追求向善的道德目标。

道家首先反对任何确定的规范。“道可道,非常道”“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这世上根本就没有固定的规则,好坏不断相互转换,变化无常才是永恒的。

紧接着否定善的价值判断。道家认为根本不存在有确定内容的善,并以水为比喻,“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要做到善,就应该像水那样顺其自然,不争却能容天下。也就是说,向善的价值不是人施于对象的主观评判,而是听任自然,它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不肯定也不否定。

最后否定对道德的理解。“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家的德行没有确定指向,没有任何内容,主张“无为”。“物无非彼,物无非是”,万事万物,通通一样。“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连生死都看破,破除对任何事物和言论的执着,更彻底的否定道德指向于任何目标。

儒道两家更深层次的联系是,二者共生。否定儒家一定是回到道家,古人从此进退有余,林语堂说:“道家及儒家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中华文明有了更强大的生命力。

东汉末年的儒学式微、玄学兴起,实际上是儒生回到道家寻找新道德价值。宋明理学后,儒家完整而庞大的体系得以建立,道家逐渐退出思想大舞台。


诸子百家的消失


孟子曾说“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可见当时杨朱和墨家的强大影响力,甚至盖过儒家。但为什么销声匿迹了?因为他们的思想都没有超越现实的终极关怀

先说墨家。墨家也讲知和仁,但它的知和仁更加强调社会效果,看人的行为后果对社会有没有利,“求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没有跳出社会圈子。在理想国上,主张“兼爱”“非攻”,但却依靠“天志”“明鬼”等外在约束来保证实现,没有落实到个体性的精神关怀。墨家没有脱离社会组织的终极关怀,随着社会的大变革,很快就消失了。

汉代的“天人感应”学说就遇到了墨家的问题:理想国秩序依赖“天”这个外在约束,没有脱离现实社会。东汉末年社会崩溃后,“天人感应”被抛弃。

杨朱与墨家相反,重个人,觉得社会没有意义,“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也”,提倡及时行乐,“丰屋美服,厚味姣色。由此四者,何求于外”。脱离了社会,但没有找到超越现实的不死价。人总是要死的,死后还怎么行乐?死后的意义在哪?

法家结合了道家对儒家的价值否定和荀子的外在规范,提出维护君权权威,以法术势统治天下(法家与现在提倡的法治完全是两码事)。但是,法家只是统治工具,没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也没有合理性的依据。

名家所谓“白马非马”“坚白石离”,把名与实剥离,是为了否定儒家以“名”指称道德,背后没有更高的理想逻辑追求。名家同样没能超越现实。

兵家的思维方式源于军事经验,其目的也是用于军事政治生活,与社会行动联系紧密,并非形而上的思辨。

阴阳家思想将自古以来的数术思想与阴阳五行学说相结合,并进一步发展,建构了规模宏大的宇宙图式,尝试解说自然现象的成因及其变化法则,具体化了自然世界对于人事的影响。目的依然是服务于社会与人事,没有高于现实的精神追求



小结

儒家和作为儒家反面存在的道家,都承认存在超越个体生命的非功利价值,都强调只有依靠个体觉醒才能去认识永恒的价值。相比之下,诸子百家其他学派,均没有提出超越个体生命的终极意义,汉以后或是消亡,或是被儒道两家部分吸收。

END
▼往期精彩回顾▼财政眼中的帝国兴衰(一)——春秋战国财政眼中的帝国兴衰(二)——秦汉财政眼中的帝国兴衰(三)——隋唐
古代中国是如何走向专制与集权的?
罗马帝国崩溃后,西欧再次掉入深渊


您的转发,是小炒写下去的动力。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吧▼把时间交给阅读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