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裹挟在经济中的我们,正在闯黄金12宫

Jason不跪 新西兰漫游记 2023-09-03

  

昨天在B站/YouTube/小红书(同名:南半球聊财经)都po了最新的视频,讨论了KK2010年的神贴——

如果你也认同KK2010年的逻辑,大家都把“心思放在砖头上”,那么可以一起看一下在房地产“霸占”经济的十年后,国内正面临挑战的黄金十二宫。

 

第一宫:老龄化-养老金&社保

根据社科院2019年的测算,养老金累计结余将在2035年耗尽——

而我们离2035,只剩下12年。(不知道疫情有没有加速这个时间的到来)

从2012年起,社保基金的自然收入和支出之间的赤字越来越大(财政早就在补贴社保)——

我们可以想一下,如果每个新增退休老人都领取3000元的退休金,那么一年2700万增量退休规模就要近1万亿开支——

而去年全国的财政收入也才20万亿。(财政支出26万亿)

如果每年都是2000万+的增量退休规模,可想而知对宏观现金流的压力有多大。

老龄化除了养老金,还同时会带来医保支出的压力。

本来“现金收付模式”可以靠年轻人进入社会来填补一些社保缺口。

但目前高达20%+的青年失业率和躺平文化又让这个“算盘”有点失策(没工作怎么交社保?)。

 

第二宫:青年失业率持续上行

青年失业率的主要问题并不在于毕业供给端。

而是在于岗位需求端。

上行趋势不是指一年中间的淡旺季。而是连续几年的上行趋势——

上升趋势会引起很多连锁反应,比如,教育会更卷,家长要面临的不是小朋友选什么工作的问题,还是有没有工作的问题。小朋友如果躺平文化加深,那么毕业失业后,家长还要继续抚养TA。

这个教育更卷的思考路径,必然会导致大部分家长更务实的思考“不育”或“优育”。什么是优育呢?

就是即使有养两个的钱,但依然会选择生一个,并把资源集中投入在这一个娃身上,以期待TA有更好的前程。

同时,青年找工作找不到的这种危机感,会伴随TA中期的职业生涯,会不断提醒TA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或边际增加储蓄的意愿。

 

第三宫:少子化带来的房地产萎缩

房价长期看人口已是共识,在老龄化既定的情况下,出生人口多寡将直接影响20年后的房地产需求——

也就是说在这两年买入房产的投资者要考虑,还完20年房贷后届时的接盘群体可能大不如现在,更大不如前。

土地是一级市场,新房是二级市场,二手房是三级市场

作为一个长期投资品,20年的投资终值,如果预期已然形成,那么就会不断贴现到现在的决策中——

正如KK所言,过去10年基本验证了他看多房地产的路径,以至于房地产的转折会对经济产生重大不可测影响。

所以宏观只能采取托而不举的方式,不断评估其造成系统性风险的可能。

以使得这个转折不要闪着腰。

 

第四宫——民营数据的不断弱化

在总蛋糕边际缩水的情况下,如果要保住非民营企业的利润,那么就会对民企数据有挤出效应。

机构研究了2018-至今的王氏和李氏的分化,导致了民企投资的负增长——

这两天宏观重新“转身”给民企鼓劲。

但就如我在王氏、李氏故事里所说的道理,要让李氏焕发活力(增加就业岗位),必须消除“歧视”,缩窄“双轨制”

还记得我说老虎看见小动物的故事吗?

民营数据的弱化,会恶化就业市场的质量和数量供给。

所以即使我们看到了合并报表(王氏、李氏)的总数居还过得去,但依然要警觉李氏的“退步”或将严重拖累经济下行。

投射到居民和企业部门,出现了日本当年资产负债表收缩的影子。

 

第五宫:居民债务率维持在高位

这两天在吹风存量房贷降息,可能会边际缓解一点房贷者的压力,但对经济的提振作用并不会太大。

原因是间接融资模式里,这部分压力会被转移给存款部门。

于是存款部门会承担更多的压力(更少的收益)。

所以如同当年4万亿基建导致的供给过剩一样,现在这种居民部门的“缩”来自于2015-2017年的涨价去库存(定向QE)。

在这几年居民收入增速不快的情况下,存量房贷依然占据可支配收入较大的比重——

代表本来应该属于民营企业的收入,被金融机构转移去了,被广义财政转移去了。

这就造成了这幅图——

当分配“反向”的时候,被转移方失去“获得感”。

2022年底居民部门的债务收入比为140%,软着陆意味着这个比例的下降时间很长(对应房价阴跌),最终应落到90%附近可以稳定。

下降幅度越大,下降周期越短。

 

第六宫:就业人口下滑

就业人口的多寡,会影响两个宏观数据,一个是纳税基数,一个是长期经济的供给。

纳税基数如图——

卷=人均债务(纳税)压力变大。

这个时候宏观只能同时推出“减税”来缓解,不然,即使目前看起来已经很惨的生育率,会更加惨。

GDP的影响——

目前就业市场其实有两个主要问题。

第一个是就业质量下滑(总体),另一个是部分行业招工荒(结构)。

前者对应失业率或网约车饱和率,后者对应GDP增速(比如出口产业)。

由于常年来,这个“部分行业”的员工收入,一直被各种转移和压制,所以当下很少人愿意再去从事这种工作。

这靠舆论宣传“找个厂上班去吧年轻人”,是没用的。

除了就业人口的下滑之外,还要注意农民工的平均年龄已经上升到42岁了,这与FDI的实质减少是有关联的。

 

第七宫:地方债务限速

随着土地财政的消解,地方部门的偿债压力一直在增大——

我在之前的讨论中提及过过去经济重要的两个引擎都因为债务拐点而陆续受限——

所以这两年总的是以“政策性工具+专项债”在尽量填补新增GDP的空隙。

而大部分地方债务(包括隐性债)又分布在不同的金融机构中,甚至有些非银是以杠杆在参与,实际吹大了系统性风险。

这也是之前高盛出报告看贬国内银行的主要原因。

面对如山高的债务总量,居民部门可以选择缩表,但显然地方部门不能。

那么该如何化债,如何扩表,将成为未来几年的重点。

 

第八宫:外部压制的常态化

这点不赘述了。美元体系需要对外压制,和提供流动性,来保持全球利润的控制力——

而人民币国际化和芯片等核心产业的研发,都是明棋。

意味着摩擦会持续多年。

在劳动力减少的情况下,美国希望用这种摩擦来降低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

延缓产业升级和中产群体的扩大。

以此来延续美元周期的寿命。

不赘述。

 

第九宫:财税偏颇的纠正

财税重置一直是我文章的核心叙事。

因为过去的财税收支两端都有可商榷的地方。

间接税其实影响了居民的收入——

但大部分人可能还是无法理解,重置对于他们的好处。

贴一篇机构的研报吧——

 

第十宫:股市需转变功能

长期以来,国内股市的机制更倾向于服务“IPO”,即企业融资。

而忽视了对股民投资习惯的养成和长期化的培育。

至于为什么这样,很多人都认为是历史遗留。

但当你看过了蚂蚁今服的股东表格后,就知道IPO市场巨大的利润诱惑——

我搬砖时每年都要跑不少的上市公司去调研,这一块我只能说里面赚“无风险”的规模太大了,

IPO又要赚钱,无风险套利又要赚钱,那你说,谁在赔钱?

可以找两份机构的散户报告看看大数据。

 

第十一宫:贫富差距的扩大

这个不说原因了。

说说结果吧,货币端看起来,就是资金沉淀,不论再怎么刺激,经济都像陷入了流动性陷阱一样。

为什么?

因为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上,边际效用递减。

而没钱的人们,选择预防性储蓄。

个体的行为影响到企业,企业活力下降。

这点宏观已经意识到,但说实话,挺不好弄的。

参见王安石。

 

第十二宫:塔西佗陷阱的修复

要使得经济效率提高,关键就是一个“信”字。

这个“信”,我在之前的文章解释过,就是“获得感”和“安全感”。

只要这两个能量值提升上来,人们的预期就会改善,经济活动就会增加,货币效率就会提升,广义税负压力就能缓解。

那如何修复这个塔西佗陷阱呢?

其实把上面这11宫攻破后,第12宫自然水到渠成。

尽量不要捂,不要再采取“刺激、红利”这种词眼。



以上就是“经济”这个圣斗士,要闯过的黄金十二宫。

每次圣斗士倒地,总会有“小宇宙”唤醒和支撑他,然后变得更强。

核心价值观,就是这个“小宇宙”。

但这个小宇宙是内在的,而不是对外的。

先叫它“初心”吧。


不让某大破产?

G大往事(哇哦)


欢迎加入星球(超百本有意思+不能能买到的书;日更资讯/数据/研报)

每天只要1块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