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猫和老鼠》是真科学神作:猫才没那么爱抓老鼠呢!

狂丸 狂丸科学 2019-04-02

最近一批《猫和老鼠》的沙雕手办简直要把狂丸的头笑断,它们出自岛国手工达人TakuInoue之手,作品的主角清一色全是汤姆的各种造型,时而变成方块:


被压成面饼:


被坐成屁沟:


穿过老鼠洞被拉长:


变成螃蟹:


甚至猫脸还被打成了菊花脸:


不得不说,《猫和老鼠》的经典段子配合沙雕网友的脑洞,对于人类的笑点确实杀伤力十足。


不过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一切,都是非常科学的:其实,猫可以是液态的也可以是固体的,这取决于不同的情况。


事实上,法国物理学家Antoine Fardin对这个问题进行过认真研究,甚至还在2017年获得了搞笑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个结论来自于「流变学」,这是一门主要研究在外力作用下,物体的变形和流动的科学。而根据AntoineFardin介绍,想要判断猫是固体还液体,需要抓住两个时间,一个是弛豫时间,另一个是实验时间。


简单的说,在液体的定义中有一个基本理念,那就是需要材料必须能够改变其形状,以适应容器。而这个改变的动作也必须有一个特殊的持续时间,它就被称作「弛豫时间」。而在变形完成后开始流逝的时间,一般称为「实验时间」。要确定某物是否是液体,则取决于它是否能在一个比弛豫时间更短或更长的时间内观察到的,简单说,弛豫时间除去实验时间可以得到一个底波拉数,当这个数字大于1,则材料相对固体;相反如果结果小于1,则材料相对液体。


听起来有点复杂,不过在AntoineFardin的讲解下还是很简单的。进入洗手池的猫一直休息,保持了很久的变形状态,这时猫会表现得像流体一样,填满了所有的空间:


但是,如果你让猫进入一个装满水的空间,它可能为了尽量减少与水的接触,在1秒后就「飞」了出去,这时候表现得就非常像一个固体。


所以结论就是,这一切变形都有着科学依据。


然而,又有一个问题出现了:作为理论上「老鼠的天敌」,汤姆为何总是被杰瑞逼到各种变形?而这个疑点也在最近得到了解释,美国福特汉姆大学教授Michael Parsons是一位生态学家,他在研究中发现,城市中的猫不仅不太擅长捕捉大老鼠,甚至可以说对它们一点食欲都没有。

原本,Michael Parsons的团队准备在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一个垃圾堆站点研究大鼠信息素是如何吸引和排斥其他老鼠,而在他们为实验老鼠植入芯片、贴好标签、布置好天罗地网的监控设备后发现,猫来了


团队经过观察发现,猫的数量确定为5只,平均每天会出现3只左右。然而和研究团队的设想不同,面对这60只老鼠,这场实验却并没有变成猫咪的大型野外自助聚餐。于是生态学家们顺水推重更换了研究的方向:猫对老鼠种群的影响到底是怎样的?


当老鼠在地面上遛弯时,猫几乎没有任何反应」,Michael Parsons观察后发现,这些猫似乎更专注于钻入纸箱,而不是猎杀老鼠。故事中的猫鼠追逐场面并没有频繁上演。总的来说,研究人员花了79天观察这对天敌的活动与相互之间的影响,而在306段监控视频中,研究人员发现,猫只做出了20次的尾随、3起有谋杀企图的狩猎行为,其中仅有2起成功致死。

(成功的捕捉到了一只)


不过,在猫出没的地区老鼠确实也很少见,但它们显然不是被吃了,而是选择花费更多的时间躲藏或改变了行进路线,从而规避了猫。似乎也正是这一点,让人类误认为猫对于老鼠有着良好的杀伤作用。

(正在尾随老鼠的猫)


现实给人的感觉比动画更有反转感,起码汤姆和灰太狼一样都为了吃掉自带主角光环的对手锲而不舍,结果真实的猫面对纽约的老鼠竟然连动都懒得动。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纽约的老鼠太大了,猫担心自己搞不定它。


统治这座城市地下世界的,是老鼠家族中的「褐鼠」,通常来说,实验室中的小鼠体型一般在20到35克之间,而褐鼠几乎是其10倍,也就是平均350克左右。它们的生存能力极强,可以从12米的高度坠落然后安然无恙,同时在水中也能存活三天的时间。

(图片素材来源自VICE News )


而在纽约,这种生命力顽强的生物有着惊人的数量。在2014年,研究人员测量出的褐鼠数量约为总人口的24% ,也就是存在超过200万只老鼠,不过也有传说认为其数量已经达到人口总数的5倍。它们穿梭于下水管道、进出各种餐馆,攻击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没有抵抗能力的婴儿,甚至还会在停尸房啃食尸体。更可怕的是在2016年初,老鼠直接爬到了地铁乘客的脸上。


而在众多传说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2015年的一则老鼠携带披萨跑路的视频,堪称《猫和老鼠》现实版。但令人尴尬的是,现实中的猫因为害怕人类而没有出场,但老鼠却无所畏惧。


佛罗里达大学研究猫鼠关系的教授Gregory Glass认为,一旦老鼠达到一定的体型,老鼠和猫就会相互忽略。原因很简单,猫虽然依然有能力猎杀对手,但对于狩猎食物,它们自然要选择成本低、成功率高的选项,猎物的体重最好在30克以下。所以显然,如果不是城市中的猫过于饥饿,超过300克的老鼠根本不是它们的最佳选择。


事实上,猫是一种注重效率与机会的捕食者,相比老鼠,生活在城市中的它们更喜欢吃小鸟。说起来可能很残忍,但据圣劳伦斯大学的热带鸟类生态学家Susan Willson介绍,在迁徙季节,每年可能会有上亿只小鸟因猫而死。而澳大利亚在去年也对鸟类被捕食的情况进行了评估,每天会有近百万只本地鸟类成为猫的食物。这是因为鸟类对于猫的捕杀毫无反抗能力,反观部分老鼠,不仅个头大、力量强,甚至还有可能会给猫造成伤害:该选什么做食物,猫已经给自己安排的明明白白。


而且,城市中的猫不捕食老鼠,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教育」的影响。心理学教授Kuo Zing Yang曾经在20世纪20年代进行了一项长达十年的实验,来验证猫的狩猎行为到底是先天行为还是学习行为。根据他在1930年发表的研究结果,由猫妈妈抚养长大的小猫会成为猎人,反之由根本不捕猎的人类抚养的小猫,并不会把老鼠当做猎物。


综合下来我们不难看出,猫是在人类的不断影响下,逐渐开始失去对老鼠的捕食欲望。城市中的垃圾、浪费的食物不仅滋养了老鼠,同时也让猫更容易获取食物,再加上固定的投喂,就导致猫对于狩猎老鼠的欲望更低了。即使有狩猎的需求,小鸟等较小的动物是更优质的捕食对象,同时这种习惯很有可能一代代的传下去。


总之在Michael Parsons看来,「老鼠和人类似乎都高估了城市中猫的能力」。老鼠会主动避开猫,保持低调生活,同时猫也不希望浪费体力捕捉300克以上的大老鼠。结果就是,猫的存在确实让人们觉得老鼠变少了,但实际上真相是老鼠改变了自己生活方式,让人更加难以发现,但数量上不会有明显改观。


所以说现在事实很清楚了,表面上喵星人连熊都敢揍,背地里却连老鼠都搞不定。现在再看动画片里杰瑞这只机智的老鼠吊打蠢猫汤姆,确实是一点毛病都没有——《猫和老鼠》,你以为只是逗小孩玩的?其实它是科学神作。

参考资料: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evo.2018.00146/full

https://theconversation.com/answering-the-question-that-won-me-the-ig-nobel-prize-are-cats-liquid-86589

https://www.drgoulu.com/wp-content/uploads/2017/09/Rheology-of-cats.pdf

https://en.wikipedia.org/wiki/Rats_in_New_York_City

https://cosmosmagazine.com/biology/in-new-york-s-war-between-cats-and-rats-the-rats-win-hands-down

http://www.psych.utoronto.ca/users/shannonian/Kuo/Kuo%20(1930).pdf


动物界的挖掘机是谁?

黑寡妇蜘蛛会家暴?

▼▼▼

点击领免费资源

▼▼▼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点击下列标题,get更多好玩知识

细胞和病毒被做成毛绒玩具 | 浮出海面就融化的鱼 | 连续100个小时不睡觉会死吗? | 我去年买了个日本表 | 日本马云要去月球了 | 骚扰电话可能不是人打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