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用深度对话赋能公益人成长,我们踩过这些坑丨SEED实践研讨

SEED实践研讨 SEED社会创新种子社区
2024-08-24

写在前面

SEED实践研讨

项目背景

近日在由SEED作为主办方之一发起的RE·NEW大会上,有几场活动话题从“公益组织什么时候适合关门”,到“和项飙一起聊公益人的苦恼”,到“对话与公共生活”等探讨,都是采用深度对话的方式在进行。其中一期活动回顾🔗《我们想要的“对话”,可以如何发生?》也是用对话的方式来谈“深度对话”。

这么看来,SEED的2022似乎已与「深度对话」高度绑定?是的,今年3月我们专门成立了一个「SEED 实践研讨」项目小分队,试图开启关于「对话」的探索,项目主要目的是希望促进青年公益人、社创者们彼此之间的有效对话,通过深度对话理解他人,看到彼此的路径,同时打开更多经验。

上半年,项目团队探索过不同的对话展开形式,从“金鱼缸”到“小型论坛”到“两三人深度对谈”。锚定的议题也是层层往下深入,选题角度一方面是试图抓住那些公益人普遍有感、且有需要的话题,二是抽丝剥茧地落到那些有潜力产生“对话”的话题及颗粒度上。

其中一个议题便是“人在公益的成长路径”,而再往下细究,又将单场活动的主题聚焦到了“新小公益机构负责人/全职员工的成长路径”,这一场探索是一次宝贵的经历,我们决定把探索阶段的反思与沉淀呈现出来。

本文是议题执行小组顺(han)手(xin)拈(ru)来(ku)码出来的经验贴,包含我们为什么要探索“公益人的成长”这个议题、我们围绕这个议题做了哪些事、踩过怎样的坑、又沉淀下来哪些方法论,如果你关注公益人成长或深度对话,这篇文章的视角和经验在别处或许比较难遇见。期待能对关注这个议题的你有所助力!


01

 哪支神秘团队在推进议题探讨?

成员为:雪珊、忞青、卓青、宁静、倩媛。成团时,大家发现:“哇!这个组含‘青’量好高呀!”于是我们起了个组合名就叫“四青珊”。


雪珊

参与方式全职在SEED好多年啦,是这个项目的发起人

项目动机:想让“做事儿的人”的经验被看见,让那些揣在心里难眠的问题见见光。

忞青

参与方式公益日活指数爆表,本职工作以外在SEED好多年啦

项目动机:内心的小角落里一直想做个公益社创领域的“十三邀”,深度对话栏目怎能少了我~

卓青

参与方式曾经的全职公益人,这次是志愿者

项目动机:对研讨类项目一直很有热情,这个主题也和我重回公益界继续探索的心理相吻合,正好碰上了今年加入SEED的节点,很幸运进入了项目。

宁静

参与方式一枚新鲜的志愿者

项目动机:这是我在 SEED 的第一个志愿项目。听完项目介绍后很感兴趣,我一直很喜欢“交流”这件事,对别人的故事和想法好奇,很乐意帮助大家听见、看见彼此!

倩媛

参与方式志愿者

项目动机:被误以为失业了,被误以为那个阶段很有空余时间,阴差阳错受到邀请,不过也并不想拒绝。进来一看,“人在公益的成长路径”实在是我很关切的议题,于是就开开心心上车啦!


02

 提问人小安vs团队成员的「对话」

小安:SEED为什么要折腾围绕实践而展开讨论的对话项目?


雪珊 七年前加入SEED做志愿者的时候,我对公益是彻头彻尾的小白。读的专业是数学,那会儿在大厂,对社会的了解基本全部来自于新闻——而新闻看多了都是无力感。SEEDer们是我认识这个世界的一座座桥梁。认识他们后,每出一个热点,都能听到懂行的人在群里多讲讲。“在最一线的地方,有我认识的人,TA找到了一个小小的点来撬动改变。”这让我感到踏实和有希望。

当我逐渐熟悉公益行业后,发现类似这样的鲜活的洞察居然很难在公共场域听到。论坛与大会往往关注宏大议题。如果我想多听听一线伙伴具体而微的“小”经验,对某个话题的“小”看法,或者讨论讨论工作中遇到的“小”问题,似乎只有和三五好友聊天吃酒才能办到。

能不能创造一个时空,让年轻的公益与社创人可以自由地交流问题、交换经验?有太多埋在实践者头脑里的知识,值得被更多人看见。


小安:说说你们在筹备过程中大力出了哪些奇迹?


倩媛 我们把3-5月的这个阶段称为「测试期,或Beta版」。项目进程中经历了这些——



小安:几个月以来从0-1的阶梯上,有没有踏空过0.1步?


忞青 我们尝试想把线下深度对话的形式(如流动金鱼缸)搬到线上来做实验,却发现线上vs线下的区别比我们想象得要大。最初对对话效果的设想过于乐观,少了些对现场实际情况的预判和预案:如不稳定的网络信号、时间不足以让深度对话展开、人数过多分散了对话点等。

宁静 在项目早期团队就明确不希望研讨是一两个嘉宾围绕个人经验各自分享的效果,也试图在方案设计上避免这一点,但测试场还是呈现了这样的趋势。说明我们可能并没有解决本质问题,或者忽略了一些关键细节。  


小安:请给项目亮灯打个分?你觉得尝试至今的这“一小步”迈得有多大、价值是什么?


卓青 6分。整个beta期(3-5月)的尝试是对本项目是否有必要持续做的一次元评估,如果能达到“我们认为此项目有必要做,行业中的大家有这个需要且继续进行下去”的共识,就成功一半了。另外对“什么样的对话形式更好”、“一次讨论多少问题为宜?切入点多小为宜”等问题的经验积累,是实际的成果。项目初期将问题从“人在公益的成长路径”缩小到“初小机构负责人的成长路径”,是很好的探索,并且这也预示了项目的长期性、系列性——以后还有很多的分主题、分人群值得做啊。

少去的4分在于项目目标里列的“问题所在”、“经验所在”、“构建公益人成长的思考框架”等方面,并没有十分可以广而告之的实质性产出(以报告、推文、贴士或一场非常激烈的讨论、沙龙等形式存在),但值得期待。


宁静 6分。项目探索至今虽然还没有给出一个符合目标的示例答案,但已经排除了一个长得很像理想示例的缺陷答案,也找到了下一步探索的方向(先做小研讨)。项目值得肯定的地方是验证了工作方法以及形成了对行业研讨项目的话题规划(是的我们已经在展望第N期了),并且通过测试场和最后一次三人小研讨测试找到了大家比较关注的话题和一些影响研讨效果的因素,这些成果可以直接运用到下一步的探索中。

画外音-雪珊 上面讲的许多想要尝试的地方,都被我们带到了RE·NEW的活动中去进一步尝试。想听大家从“对话”角度的反馈呀!


小安:你们觉得这个项目怎样能长得更高,迈得更远?


忞青 用小对话引出比较个人化的、走心走体验的观点是不难的,每个人有一个相对圆满的个人叙述也是不难的,提出个人在实践和成长层面的困惑依旧是不难的。难的是,每个人各自的叙述并不是能与他人的叙述天然进行有意义的衔接或交锋,每个人的观点和困惑是松散的,把它们有机整合在一起是非常讲究的,需要精心设计的工序。就好比做一道菜,对好话如烹小鲜,看似一个大杂烩的炒菜,但你没法把它们一锅炒,而是要根据不同菜品对油温的要求、与调味的适配性、最佳口感所需的烹饪时间,进行灵活调整、分层分批炒,待它们合到一起的时候,再有个通盘的考虑,出锅的效果才能实现1+1+1>3,这才是一道合格的炒菜。多人对话亦是如此。


小安:【干货提问】说话谁不会啊,给大家解释解释怎样才能深度对话?还要引导实践的那种(道理大家都知道,就是过不好这一生啊~)


忞青 在聚焦收敛的基础上进行有主题的发散。目前若干研讨测试场的结果表明,2-3人是深度对话比较理想的人数,4人以上的参与会需要更多的机制设计,与对话者提前沟通对话目标和期待的产出。有条件的话,可以先进行一些迷你场来进行对话者间小范围的熟悉、联动、话题引出。

卓青 小型、在相互了解基础上能够深入、多次、半开放或半封闭(营造一个安全、放松的环境);需要一些准备,在对话前需要有一些共识;有相对明确的目标,同时实际对话过程又有一定开放、自由度,这样比较好;参与者选择上可以将一个资深点儿的从业者和一个正应对问题或挑战的从业者搭配。

宁静 在正式对话前要做足够的功课——项目组要结合经验、性格、表达方式等维度对对话者的构成进行设计,对话者也应当建立起一个深度对话和共创的共识。

对话的切入点建议小一些,并且能够跟一两个具体真实的情境结合起来,这样大家的对话会比较聚焦在共同的情境上,即使不能直接分享解决方案,也能提出比较切实的思考路径。


小安:【干货提问】截止目前有沉淀哪些值得分享的tips?


忞青 从0到1做项目的过程中,有个MVP(最简化可实行产品)测试非常关键,它能帮助项目执行方快速地检验出设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获得反馈,锚定并反思问题所在,然后迅速调整迭代,尝试优化原有方案或探索新的可能性。

倩媛 每一次的讨论都要文本记录,这有利于回馈分析。当阶段性的内容完成后,我们可以根据结果再去思考,为什么当初是这样想的/没这么想,为什么这种想法能/不能实际落地等等。在事后对照思考之前的处理方式,会很真切地提升对议题的认知。

有些“大议题”的可为空间在于不断拆解到“做小事”。“人在公益的成长路径”是个很大的命题,而我们最后探索出的合适的方向是做小型的深度对话,场域小、人数少、聚焦的子议题也小。这种“小”事,我想是不同于其他探索的,于参与者的价值所在。

宁静 我觉得“收敛——发散——收敛”的创造方式非常有帮助这个过程反复出现在我们的方案设计工作和会议当中。一方面,不管进行到什么阶段,都要明确目标方向,确保现在的努力还是在服务大家已经认可的目标。即使遇到障碍,也可以再回到上一阶段或者最初的目标,继续找思路。另一方面,有时候,暂停一下,让个体独立地思考,再进行交流和决策,很可能会收获更完整的信息。

鼓励你的同伴说出下半句。(我很喜欢雪珊在会议当中的追问)当你的同伴说出了一个不一样的观点,如果并不能直接得出结论,那么可以尝试追问提出这个观点的原因,或者下一步应该给出什么答案或者结论。这样的追问可以把隐藏的经验或者视角挖掘出来,带领团队更加有效和深入地推进讨论。


小安:项目执行过程中,有收获到什么意外之喜嘛?


卓青 除了那些知识点、干货方面的收获(如“项目筹款的规模与项目规模直接相关而这决定了人员待遇”等等),我很感谢这个团队。一起做事的感觉很好,大家带着各自的热情和专业性投入做一件事,中间有曲折、困难和问题,但过程中总充满希望,我也不曾动摇过对项目和团队的信心。起初我惊讶于很多小伙伴有着自己的全职还投入地做志愿工作,后来我又被大家认真的态度、高强的工作能力与效率、十足的投入精神及靠谱、守时的习惯打动,做这件事的感觉真好哇。加上时时能通过嘉宾的分享和各次对话学到一些干货,感觉不虚此行。

因为同时还在做别的兼职,两相比较下这份没有物质报酬的工作竟让我感觉很好。我当然不会用“用爱发电”去概括它,因为让我参与这份工作的不是爱或不全是情怀一类的东西,我是带着问题和好奇来的,另外我收获颇丰,还十分投入,这些是单纯地“用爱发电”概括不了的。


倩媛 团队求真求实的理念。这在访谈的时候体现得尤为明显。对于受访者,我们关切TA在其他平台上呈现出的内容,关切TA在集体中呈现的状态,但这并不作为访谈的重点。访谈的目标向着让受访者表达、思考、探寻更真实的自我而去。

当测试场的结果不尽人意时,大家也会认为,不能为完成项目而完成项目,我们要好好思索最开始真实的初心,果然后来就做出了很好的调整。不要担心失败,往往是失败的经验在回应和促成真实的发生。


宁静 最有趣/最惊喜的是过程中和团队以及其他参与者的化学反应。跟团队在一起工作的时候,高效、默契的配合令人感觉世界非常美好。几年前当我问另一位在 SEED 当志愿者很久了的小伙伴在 SEED 的感受,她的回答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工作很高效,配合很流畅”。我想说这个项目真的一直在给我这样的体验。项目的进程和组会流程都是有条理的,主持人用心把握节奏,大家也会自觉遵守。而且团队都乐于表达和倾听,因此,不同的视角都会被照顾到,大家一起在让项目变好。在分工协作方面,也是全程丝滑衔接。

我们也有想法不同的时候,回顾这些情形下,大家都比较愿意把不同的想法表达出来,和其他人沟通,最后再一起做一个团队的决定。这种相互信任和依赖的工作氛围,对我而言是很珍贵的。

另外,在访谈和测试场研讨里,嘉宾们也很真诚地分享了他们的故事和观点,有许多让人眼前一亮或者备受触动的想法,如沐春风。


03

 写在最后

最开始启动这个项目,是因为“想多听听一线伙伴具体而微的'小'经验,对某个话题的'小'看法,以及工作中遇到的'小'问题”。同样,当我们作为这个项目的实践者,梳理沉淀出了许多执行过程中发现的小问题、积累的小经验,也希望保留下来让更多人知道。如果这些内容对你有所助益,我们会很开心你“榨取”了这个项目的“剩余价值”哈哈。

而正在阅读本文的伙伴们,我们很期待与你们了解:

- 你们对「公益人成长」和「深度对话」有什么问题和困惑呢?

- 你希望在这个项目里看到针对什么主题的讨论?

- 你们心水的对话形式又是什么样的呢?


欢迎留言呀!或许你的一个小点子就成为了我们的小实践;我们的小实践,或许就促进了这个议题的一小步。

最后,感谢用各种形式为这次小尝试贡献时间与力量的你们,感谢资助方的伙伴们愿意支持这样一个探索性的项目,和我们共同走在青年人赋能的路上。

(排名不分先后)

项目组成员

雪珊、忞青、卓青、宁静、倩媛

参与访谈和内测场的伙伴们

朱子沐、欧阳晨曦、何雪娇

王博、何流、罗宝珊、阴斌斌、张静宁

文案支持

小安/季怡雯

资金支持

千百计划|百个项目资助计划

(由腾讯基金会、腾讯公益和南都公益基金会支持)


 往期相关阅读 


我们想要的“对话”, 可以如何发生?丨RE·NEW活动回顾

2022-08-30

与项飙对谈,如何解扣「已知无解」的问题丨RE·NEW 活动回顾

2022-08-16

认真问一问,公益组织到底什么时候适合关门?丨RE·NEW 活动回顾

2022-07-30



SEED社会创新种子社区(SEED for Social Innovation,简称“SEED”),创始团队于2012年相识于哈佛大学,以志愿者方式运营,2017年在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下设立“真爱梦想-SEED 种子伙伴专项基金”,是由中国青年自己创办并运营的社会创新社群。旗舰项目社会创新种子培养计划(SEED Fellowship)最初在哈佛大学举办,后拓展至全球其他城市,并逐步以社区为依托陆续探索开展一系列促进社群交流、跨界合作、实践与赋能的多元化创新型项目。「 🔗一文带你Get SEED所有知识点

支持「月捐」

🌱 扫描右侧二维码,加入SEED月捐,成为【SEED社创共耕人】

与这一群敢想、敢为、

敢创、敢变的青年人们

一起并肩同行

使命

发掘和培养社会创新青年领袖,支持社会创新实践,构筑一个全球性的学习互助型社会创新网络


愿景

激发中国青年关心公共事务,参与社会创新,建设性地解决社会问题


价值观

十年影响力

版权声明 | 文章版权归 作者团队 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或其他版权相关问题请联系后台或邮件至:communication@seedabetterchina.org


图片来源丨视觉中国

编辑丨SEED实践研讨项目组-四青珊小分队

排版及审核丨圆圆、希瑞


↓ 点击阅读原文支持SEED月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SEED社会创新种子社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