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96年前的这所大学,走出了一批学术大师











透过丽娃河畔群贤堂的小窗,我们仿佛依然能够听见群英先贤们深邃旨远的思想,感受到前辈们在三尺讲台上的神采飞扬。九十六年的尘沙风霜,掩盖不了大夏一路走来的风华荣光。





今天,在大夏大学成立96周年的纪念日,在这个属于每一位大夏人的节日里,我们溯归寻初,回顾大夏艰险荣耀之历史,重拾当年崇高之理想。



1924年的6月1日,一群师生怀揣着“光大华夏”的理想,在上海建立了华东师范大学的前身之一——“大夏大学”,正如校歌所唱“大夏大夏,革命先锋,使命何崇隆;唤起民众,复兴民族,禹域之洪钟。”

大夏大学成立伊始即以救亡启蒙为己任,谱写了数不尽的浪漫与辉煌。从国民革命中流血牺牲的学生到“九一八事变”后冒雨请愿、誓死抗日的众人,再到1947年“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游行行伍,大夏师生始终为着心中理想奋不顾身。

“愿我同仁自强不息,乾健以为神;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进步永无穷。”大夏大学在爱国救亡的同时不忘启蒙之重任,涌现了一批又一批学术泰斗,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人才英杰。大夏大学有着一批学养深厚的师资队伍,教育家如王伯群、欧元怀、王毓祥,戏剧家田汉,社会学家吴泽霖,历史学家吴泽、陈旭麓,地理学家王成组,古典文学家程俊英等等,可谓泰斗云集。

在社会文化领域,大夏学子深受“三苦”精神熏陶,秉承着“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耕耘出了不凡的收获。有被誉为“东方安徒生”的大夏毕业生陈伯吹先生,《没头脑和不高兴》的作者任溶溶译作的《木偶奇遇记》,成为很多人童年的回忆,著名翻译家戈宝权先生、中国话剧与电影的泰斗级导演陈鲤庭先生都是大夏大学的杰出校友。他们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都与大夏大学的辛勤栽培不无关系。

 大夏大学盛产大师。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公布的首批68位“上海社科大师”人选名单中,就包含从大夏大学走出来的王元化、陈旭麓两位大师。今天,值大夏大学成立96年纪念日之际,一同走近这两位大师,感受先贤们的学识与魅力,回望并致意96年前的这所大学!



王元化

(1920—2008)

文艺理论家、学者。祖籍湖北荆州、生于武昌。闻一多、梁实秋等人都曾经是他的学生。自幼生长在一个文化气氛浓厚的新式家庭中,接受东西方文化的共同熏陶。20世纪30年代曾任中共上海地下文委委员、代书记,主编《奔流》文艺丛刊。

1939年,王元化入读大夏大学法学院经济学系,同时修读了国文、英文、政治学概论、伦理学、经济学、中国通史等多个学科,为其往后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抗战胜利后,任国立北平铁道管理学院讲师,50年代初任上海新文艺出版社总编辑。后任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辞海》副主编、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名誉会长。著有《向着真实》、《文学沉思录》、《文心雕龙创作论》、《清园夜读》、《思辨随笔》等。有《王元化集》行世,翻译了《莎剧解读》《文学风格论》等著作,被誉为“时代的思想者”。




中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湖南湘乡人。1943年毕业于大夏大学历史社会学系,历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教授,华东师大中西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近代史研究室主任等职。

他早年就读于私塾,受传统文化熏陶,醉心于“通经致用”,1938年进入大夏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次年转入历史社会学系,深得谢六逸等文史前辈的器识,学生时期就撰著《初中本国史》一书。毕业后受聘于大夏大学,在新中国成立后努力促成了大夏大学的改制,晚年致力于中国近代社会变迁和文化史的研究,论著大多融义理、考据、词章于一体,以思辨和文笔见称学界。他以“新陈代谢”为旨趣,改进了以革命为中心的近代史分析构建和以政治史为经、事件史为纬的近代史体系。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第一次把社会史的内容与通史研究汇融于一炉,并着眼于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社会意识在重大政治事件和外来侵略、东西文化碰撞冲击下的转轨、变异与回应。著有《近代史思辨录》《浮想录》《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主编《中国近代史丛书》《中国近代史词典》等。



大夏书院师生云端唱响大夏大学校歌

致敬大夏大学建校96周年


忆往昔峥嵘岁月,大夏使命何崇隆。

泰斗云集群贤至,明德新民声洪钟。

望未来精神传咏,我辈进步永无穷。


文 | 阚小奇

音频 | 杜源恺

视频 | 曹安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