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年10万女性死于乳腺癌!郑莹教授带来超全筛查预防攻略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医学界癌友会 Author 玉酱



本文包含22个精彩问答,分为入门篇、预防篇、筛查篇和五花八门小问答。超全乳腺癌预防攻略,快学起来,值得收藏!




乳腺癌对全球女性来说都是一大恶魔,也是中国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国内现有110万名乳腺癌患者,每年新增36.8万例,10万名女性会死于乳腺癌。如何早期发现和预防这一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疾病呢?

时值肿瘤防治宣传周,在由中国癌症基金会和医学界传媒主办的“2020癌症防治在行动”大型公益活动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预防部主任郑莹教授为我们做出了精彩分享。


入门篇

1. 从世界范围来看,乳腺癌在男性和女性中是怎样的发病情况,我国有什么特点?

答:乳腺癌在全球和中国都是女性中发病第一位的恶性肿瘤,在男性当中则相对罕见。资料显示,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100。中国女性发病特征是高发年龄为45~55岁,诊断时平均年龄比欧美国家更小,更可能涉及生育问题,绝经前患者较多。

2. 我患乳腺癌的风险有多大?

答:平均而言,女性一生患乳腺癌的风险接近4%。

郑莹教授详解:中国女性一生中不同年龄段患病风险不同,20岁前发病风险极低,随后逐渐上升,50岁左右达到高峰,再逐年下降。我国人群中乳腺癌患病率为1.6/1000人。对一名女性来说,一生中患乳腺癌的累积风险高达3.84%,死亡风险约1.0%。

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生风险

3. 有办法估算自己的乳腺癌风险吗?

答:有相应的评估工具。

郑莹教授详解:美国的乳腺癌风险评估主要包括年龄、初潮年龄、首次活产年龄、一级亲属(母亲、姐妹、女儿)乳腺癌患病情况、乳腺活检次数、活检诊断有无不典型增生等要素。我们中国也有自己的癌症风险评估工具,十分专业,请读者朋友在“医学界肿瘤频道”微信公众号后台发送“癌症风险评估”来获取!

4. 妇科肿瘤家族史是否与乳腺癌发病相关?

答:有点关系。

郑莹教授详解:目前发现卵巢癌和乳腺癌有一定关联,与易感基因相关,部分易感基因携带者卵巢癌和乳腺癌风险均升高。如果家族中有患有这两种癌症的直系亲属,且发病年龄较轻,就提示可能存在易感基因,这些人群建议进行基因易感性检测。

预防篇


1. 女性乳腺癌有哪些致病因素?

答:总体来说分为不可预防因素和可预防因素两大类。

郑莹教授详解:女性乳腺癌的致病因素主要包括两类:

1)非个人选择因素(不可预防因素)
  • 乳腺密度(与欧美女性相比,中国女性乳腺密度相对较大);

  • 遗传和家族史;

  • 年龄、种族、经济状况;


2)生活方式因素(可预防因素)
  • 生育行为、母乳喂养;

  • 外源性雌激素;

  • 吸烟、饮酒;

  • 饮食、肥胖、体力活动。


2. 乳腺癌会遗传吗?

答:有遗传的可能。

郑莹教授详解:乳腺癌的易感基因主要有BRCA1/2、p53变异、CYP19等。如果有一级亲属(母亲、姐妹、女儿)患乳腺癌,特别是发病年龄较轻(45~50岁前)者,或有男性乳腺癌家族史者,提示家族中可能存在易感基因,可在医生指导下决定是否进行基因检测。

家族史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相关性

3. 乳腺癌的发生和雌激素有关系吗?

答:当然有关系。

郑莹教授详解:体内的雌孕激素是乳腺细胞生长繁殖的基础。初潮早、绝经晚、生育晚和不哺乳,都会增加乳腺癌风险!

  • 初潮:月经来潮每推迟一年,乳腺癌危险度下降约15%;

  • 绝经:停经每推迟一年,乳腺癌危险度增高3%;

  • 生育:初产年龄小于20岁的女性乳腺癌风险是初产年龄晚于35岁女性的一半;

  • 哺乳:每哺乳一年,降低4.3%的乳腺癌发生风险。


4. 这么说来,补充外源性雌激素也会增加乳腺癌风险吧?

答:有可能,但需要权衡利弊。

郑莹教授详解:口服避孕药、雌激素替代疗法(HRT)等会升高雌激素水平、增加乳腺癌风险,其使用讲究的是权衡利弊的原则。例如HRT,过去确实会增加一定乳腺癌风险,但如今的HRT药物成分及比例已经过科学调整,风险大为降低。一定要在妇科医生的指导和风险评估下进行HRT,具体怎么用听医生的,不能自己下结论。

5. 接触射线有风险吗?

答:有的。年轻时接受过放疗的女性乳腺癌风险较高,需要提高警惕、定期筛查。

6. 得了良性乳腺疾病会增加风险吗?

答:是的。一些良性乳腺疾病也会增加乳腺癌风险,特别是非典型增生和导管原位癌等,后者发展为侵袭性癌症的几率达30%。

7. 吸烟与患乳腺癌有关吗?

答:关系很大,特别要警惕被动吸烟。

郑莹教授详解:烟草摄入与100多种恶性肿瘤有关,也是乳腺癌及其他女性特有癌症如子宫体癌、卵巢癌的致癌物。中国女性吸烟率很低,但女性被动吸烟的现象非常普遍,54%的女性常处于被动吸烟状态,需要尽量避免。妹子们,找对象要找个不吸烟的!

8. 听说酒喝多了也危险,我只偶尔喝一点点没事吧?

答:不能有这种侥幸心理。

郑莹教授详解:酗酒会升高乳腺癌风险,这是肯定的。但不仅如此,纳入10.5万名女性、随访28年的美国护士健康研究显示,即使少量饮酒(每天5~10g酒精)或偶尔一次过量饮酒,均会升高乳腺癌风险。女性朋友们,滴酒不沾才最安全!

9. 除了上面介绍的这些,乳腺癌还有其他危险因素吗?

答:还应特别重视饮食、运动和体重等因素。

郑莹教授详解:运动,大豆、叶酸、水果蔬菜的摄入属于保护因素,可降低乳腺癌风险;超重、肥胖、静坐及环境雌激素则会增加风险。特别是肥胖,对女性危害甚于男性,会明显提高乳腺癌(尤其是绝经期后的乳腺癌)风险。所以减肥不只是为了美,还是为了健康!

10. 看起来乳腺癌应该是可以预防的,具体该怎么做呢?

答:根据上面介绍的危险因素可以得知,乳腺癌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预防的。建议从这些方面入手,如健康饮食、控制体重、戒烟酒等。

郑莹教授详解:以下建议有助于你降低乳腺癌风险:

  • 保持健康体重,规律体育运动,健康膳食;

  • 尽量避免吸烟、雌激素暴露和酒精等;

  • 坚持母乳喂养。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记住16字诀:

  • 能坐不躺;

  • 能站不坐;

  • 能走就走;

  • 快走最佳。


别忘了避免肥胖、监测体重:

  • 至少每半年称量一次体重;

  • 关注腰围和臀围变化;

  •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最好小于23);

  • 简易算法:适宜体重(kg)=身高(cm)-100。


合理饮食可以参考下面这个餐盘:


关于预防乳腺癌,一定要记住这3句话:

  • 健康生活勤锻炼;

  • 远离烟酒保健品;

  • 每年筛查别忘记!


筛查篇


1. 为什么要做乳腺癌筛查?

答:坚持做好乳腺癌筛查,就是挽救自己的生命!要知道,早期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几乎在95%以上,而晚期只有不到30%。乳腺癌筛查方法简单、有效、花费少,鼓励每一位女性每年都要参加筛查。少买一件衣服,就足够参加筛查啦!

2. 如何进行乳腺癌筛查呢?

答:不同年龄段或不同乳腺癌风险的女性都有相应的筛查策略。

郑莹教授详解:对于普通人群,建议根据年龄采取不同筛查策略。

  • 20~35岁:每月一次乳腺自查,每年一次乳腺外科检查;

  • 35-39岁:每1~2年乳腺B超检查,最好接受一次乳腺X线钼靶检查;

  • 40岁以上:每1~2年接受一次乳腺X线钼靶检查+乳腺B超检查。


以下高危人群请记住这句话:提早开始,每年一次,钼靶+B超,遵医嘱。

  • 患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

  • 30岁前接受过胸部放疗;

  • 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 家族中有BRCA1/BRCA2基因突变的携带者;

  • 家族中有乳腺癌者,发病年龄在45岁前

  • 家族中有2个乳腺癌患者(1人双侧或2个单侧),发病年龄在45~50岁;

  • 家族中有2个或以上乳腺癌、卵巢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患者;

  • 家族中有男性乳腺癌患者

  • 曾患有乳腺癌、卵巢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者。


(家族包含一级、二级亲属;一级亲属指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同父母);二级亲属指叔、伯、姑、舅、姨、祖父母、外祖父母。)

3. 女性在家应如何进行乳腺癌自查,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答:建议养成自查习惯的同时坚持到医院筛查。

郑莹教授详解:35岁以下女性每个月都应做一次自查,有助于及早发现症状。但不能认为坚持自查就可以替代医院的筛查,年轻女性在自查的同时,还是每年去医院做一次专业乳腺检查比较好。

乳腺随着月经周期会发生细微改变,月经来潮后第9~11天时,乳腺较为松软,若有异常更容易被发现,这时是自查的好时机。建议大家上网查找标准教学视频,系统学习一下自查手法。

4. 关于检查方式,钼靶和B超应如何选择?

答:需要根据年龄和危险分层来选择。

郑莹教授详解:对于40岁以内女性主要推荐B超,40岁以上每12~18个月查一次B超+钼靶。钼靶属于放射性检查,略有风险,不建议40岁以内女性多做。但对于高危女性,B超和钼靶一个都不能少,且不能以40岁为年龄界限,要提早筛查。

五花八门小问答


1. 饮食中的雌激素摄入是否会增加乳腺癌风险?例如牛奶、豆浆等饮品和含雌激素的保健品?鸡肉等肉类中是否也有较高雌激素,吃了有风险吗?

答:豆类食物中的植物雌激素,并不会增加乳腺癌风险;关于牛奶目前并无定论;鸡肉是相对安全的。

郑莹教授详解:关于膳食中摄入的雌激素与乳腺癌是否相关这一问题,很多研究得出了基本一致的结论。不少人认为豆类含植物雌激素,会增加乳腺癌风险,研究显示恰恰相反,豆类摄入多的人群乳腺癌发病率更低。对乳腺癌患者进行的研究证实,豆类吃得越多预后会越好,复发和死亡风险均会降低。因此可以放心食用豆类和豆制品。

关于牛奶与乳腺癌风险的研究并无定论,目前一般认为牛奶含动物脂肪较多,可能增加乳腺癌风险。建议选择低脂或无脂奶。

至于鸡肉,建议大家选择市场上经过认证的合格鸡肉产品。鸡瘦肉是相对安全的,但鸡皮含脂肪高,且可能残留脂溶性的污染物质,因此建议去皮吃鸡肉。鸡肉蛋白优于牛羊肉和猪肉等红肉,可以适当多吃。

2. 生育子女数量与乳腺癌发病风险有怎样的关联?

答:生育越多,乳腺癌风险越低。

郑莹教授详解:生育过程中孕激素上升、雌激素下降,多次生育会让女性处于较低雌激素暴露水平,起到保护作用。不过考虑到养娃成本和国家政策,还是最多生两个就好啦~切记,生育后一定要坚持母乳喂养,不但省钱还能防癌!

3. 穿着不合适的内衣或每天穿着内衣时间过久会导致乳腺疾病甚至乳腺癌吗?

答:查阅过很多资料后都没有发现确切结论,个人认为内衣对女性生活质量很重要,既然穿,就要穿得舒服、合适。如果感觉不影响日常生活,不穿也OK。

4. 几年前,美国明星安吉丽娜·朱莉曾因自己有明确乳腺癌家族史,接受过预防性乳腺切除手术,轰动一时。这种做法是否可取?

答:这对朱莉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并不适合大多数女性。

郑莹教授详解:预防性切除乳腺这种相对激进的手段,一定要经过专业医生对家族乳腺癌遗传倾向和本人乳腺癌风险做过科学评估并权衡利弊之后才可以选择。报道称朱莉的乳腺癌患病风险超过85%,因此选择做预防性乳腺切除是比较合理的。但人群中绝大多数女性并没有这么高的遗传风险,也就没必要提前挨这一刀啦~

专家简介


郑莹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预防部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导。上海市抗癌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抗癌协会癌症预防与筛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康复学组组长,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多原发和不明原因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科普专委会、肿瘤流行病学专委会、筛查和早诊早治专委会委员,中国控制吸烟协会控烟与肺癌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癌症基金会+医学界】联合主办“2020癌症防治在行动”大型公益活动,19位大咖在线传授防癌抗癌必修课,扫码进入活动专区↓↓↓



来源:医学界癌友会
作者:玉酱
责编:Sharon

亲爱的医生读者,为了优化阅读体验,进一步提升内容质量,我们准备了5个小问题,请您动动手指进行勾选哦!


重点提示:以下调研仅医生可参与。

↓↓↓


更多肿瘤资讯,看这里!


关注医学界医生站APP“肿瘤一周资讯”专栏,了解更多肿瘤最新前沿进展!


今日资讯要点提示


  • Lancet Oncol:New EPOC研究的长期结果显示,在可切除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中,相比单纯化疗,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的总生存竟然缩短2年。可见,这种情况下不宜使用西妥昔单抗。


  • Nat Med:探索性NICHE研究显示,早期结肠癌患者接受纳武利尤单抗联合Ipilimumab新辅助治疗,其中dMMR(错配修复缺陷)肿瘤亚组的病理学缓解率达100%,pMMR(错配修复功能正常)肿瘤亚组达27%。这与之前的发现即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pMMR转移性结直肠癌缺乏疗效,显然不同。

  • Ann Oncol:前瞻性IDEA法国队列研究证明,免疫评分测试具可行性和可重复性,并在接受基于奥沙利铂化疗的Ⅲ期结肠癌患者中,证实了免疫评分对无进展生存的预后价值。同时,在中高免疫评分患者中发现,免疫评分对较长时间FOLFOX6m治疗的DFS获益有预测价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