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课文教语文◎《荷花》教学解读与课堂操作设计
◎用课文教语文◎
《荷花》教学解读与课堂操作设计
文本内容的教学解读:
《荷花》虽然是一篇改编文,仍然算得上耐读的美文。叶圣陶先生的原文,题目是《诗的材料》,写了自己清晨欣赏荷花时的所见所想,荷花的样子写得栩栩如生,更精彩的是作者由眼前的荷花产生的一系列联想。叶圣陶先生写那篇文章的目的,为的是告诉读者,如何在生活中发现“诗的材料”。编入教材的改编文,已经看不出叶圣陶先生原文的写作意图,完全就是表达对眼前一池荷花的欣赏和赞美了。
这样的改编,很契合三年级学生的阅读和认知水平。为什么说很契合三年级学生的阅读和认知水平,先看看对文章内容的简单梳理——
上面的图解已经梳理了文章的表达思路和逻辑,也解读了每个自然段描写的重点和写法特点,再深入到具体的词句中,文本的学习价值就慢慢清晰起来了。
阅读这篇文章,通过文字和作者一起去感受、欣赏荷花的美,就要做到边读边想象画面。对于成熟的读者而言,文字就是画面,文字转换成画面的过程是自动化的;对于三年级学生,让文字在头脑中转换成画面,可能要经历一个有意识地想象的过程。例如,品读第二自然段,先要慢慢地读,静静地想象,当文字的画面感清晰了,再美美地读,有滋有味地欣赏。
第三自然段承接第二自然段,表达了面对一池美丽荷花的感受和对荷花之美的赞赏。语言很活泼,留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如果让学生读这些文字的同时想象画面,就不仅仅是一个将文章转换为画面的思维行动了,而是进行创造的思维活动。
四五自然段,陶醉之情,也令读者陶醉。只有欣赏、喜爱某种事物,人们才会不知不觉将自己想象成这种事物。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作者的陶醉之情,通过前面内容的阅读、想象、品味,学生是容易感受并产生同感的,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作者,自然亦如身临其境了。
所以,整篇文字,都是练习边读边想象画面的好材料。
之所以这篇文章易于读出画面来,还因为通篇文字的确很优美。“花瓣儿”“花骨朵儿”,读起来是那么亲切;“挨挨挤挤”“冒出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翩翩起舞”,这些活泼泼的姿态,是那么富有情趣;再加上句式参差错落,富有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诗意盎然,几乎通篇都是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好素材。
以上两点,指向了单元读的重点目标,也为单元写的重点目标——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提供了思路和形式上的“好榜样”。如果教师有心创造条件让学生观察、欣赏身边的某种植物,最好是鲜花,以读促写,就成了很自然的事情了。
“学语文”的目标解读:
常规学习目标:运用已经学过和掌握的方法自主学习生字新词,其中,重点理解“挨挨挤挤”“花骨朵儿”“翩翩起舞”等词,写好“瓣”“蹈”等字。在扫清字词障碍的基础上,主动练习将课文读通读顺,初步感受作者看见的一池荷花之美。注意朗读的速度和节奏,读出文字的画面感,读出作者对荷花的欣赏、赞美之情以及自己沉醉其中的美好体验。
本文重点学习目标:
1、阅读方法学习和运用:继续学习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读出文字的画面感,体会作者笔下荷花的优美姿态,感受文字的形象美。
2、语言理解和迁移运用:在读懂“挨挨挤挤”“翩翩起舞”等词语的基础上,借助边读边想象的方法,感受文章语句的优美,丰富语言积累。以读促写,借鉴思路和语言表达形式仿写一种自己喜欢的鲜花。
课堂学习内容的选择:
1、生字新词(课文后生字条和田字格中的字,前者会认,后者会写会用),理解、积累新学到的词语和优美的语句。
2、作者的表达思路和逻辑;作者怎样写出一池荷花的美和自己的欣赏、赞美之情的。
课堂学习活动设计:
学习活动的设想——
荷花是自然之花,也是精神之花,更是文化之花,有很多描写荷花的诗文都成为了经典,如《江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爱莲说》等等。学习这篇文章,尤其是用这篇课文来教语文,最好回到自然中,回到生活中,同时走进荷之文化中,在广阔的生活境遇和文化背景下来创生教室课程生活。
在文化背景下学习,可以在晨诵时安排诵读一些有关荷花的古诗文,如《江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采莲曲》,甚至可以诵读《爱莲说》。有了这些诗文文化背景,学习《荷花》,学生可能就会想到,叶圣陶喜欢荷花,并不仅仅是荷花的样子“很美”。
在广阔的生活境遇下学习,为的是让学生带着有联系的、丰富的生活经验展开学习活动。可以布置学生周末欣赏身边的,如公园里的某种正在盛开的鲜花,拍下自己与鲜花的合影。这也是为读写结合奠定基础,避免让仿写成为负担。
我觉得,不同的地域,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学习三下的第一单元,尤其是北方,三月底四月初学习,更合适。春暖花开时节,自然的馈赠更加丰富,这个单元的学习也更有生活的气息和情趣。
主要学习环节的安排——
环节一:初读课文,自主学习字词,读通读顺。
1、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畅,鼓励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分自然段检查朗读情况,相机学习生字新词,在语言环境中读懂“挨挨挤挤”“翩翩起舞”,并尝试读出有关句子的画面感和情趣,练习写“瓣、蹈”两个字。
3、交流初读课文后的感受,了解学生的兴趣点。
环节二:细读课文,运用边读边想象的方法读出文字的画面感,体会语句的优美。
1、品读第一自然段,感受文章开头的故事感。
(1)叶圣陶先生是怎样通过自己的活动写到荷花的?引导学生体会简洁的开头,给读者带来了故事感,对后面的内容产生了期待。
(2)抓住“赶紧”“跑”体会作者的急切心情,再次练习读出作者的好奇和急切。
2、品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写法背后的生活感。
(1)自读,边读边想象作者眼中的画面,想一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眼前荷花的。
(2)讨论:作者为什么要按先总写后分写的顺序描写眼前的荷花?联系生活经验,理解作者“跑”到荷花池边,首先看到的就是荷花池的总体景象,然后才会静下心来细致欣赏。
(3)练习朗读,通过朗读表现出作者笔下荷花的美,体会作者语言的表现力。重点读出“挨挨挤挤”“冒”的生机勃勃,“马上要破裂似的”的形象感。
3、品读第三自然段,感受作者对荷花的赞美。
(1)自读,想一想作者在这一段表达了什么?
(2)练习读出对荷花的赞美之情。
(3)联系第二自然段,体会欣赏荷花之美和赞叹荷花之美间的逻辑联系。
4、品读第四、五自然段,感悟作者如何表达陶醉之情。
(1)读思:作者为什么会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
(2)作者是怎样写自己陶醉的感觉的?从这些描写中你想到了那首诗?诵读《江南》,猜想叶圣陶先生在写这段文字时也有可能想到了这首诗。
(3)“过了好一会儿”能让我们体会出什么?在朗读中感悟陶醉之情。
环节三:梳理结构,体会写法。
1、对照ppt,体会文章的结构,说说自己的发现。
2、理清作者的思路:直奔荷花——细致描写——表达赞赏——陶醉其中。
3、谈话小结:这篇文章写的荷花,也是作者与荷花的故事。像讲故事一样写自己欣赏的一件事物,就会给读者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
环节四:联系生活,以读促写。
1、分享每个人周末欣赏鲜花的照片,说说照片中花的样子和自己当时欣赏的感受。
2、仿照第二自然段练笔,写一写自己观察、欣赏的鲜花。
3、尝试模仿《荷花》的思路以自己欣赏的花为题,写一篇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