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闲谈文本解读之一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

李竹平 我在小学教语文 2021-10-30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

文本,或者说“课文”,是语文教学最主要的凭依。

识字就能读书,就基本能读懂比较浅显的文本,或者文本中比较浅显的内容和意义。例如,一个小学未读完的人,能基本读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能基本读懂《射雕英雄传》,但所懂的仅仅是其中浅显的内容和意义,即能从字面上知道大致讲了什么内容,有最直接的情感体验。至于“课文”或小说字面背后的意思,作者如何构思,还有语言形式的奥妙,这样的读者往往是能力不逮的——当然,他们也没有探究这些的心理需要。如果请这样的读者做阅读理解题,最大的可能是几乎无从下手,因为阅读理解与“粗知大意”不可同日而语。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可能遇到过类似的事实。学习《青海湖,梦幻般的湖》,学生自主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说青海湖是梦幻般的的湖?有的学生能够读懂文章正是围绕“青海湖是梦幻般的湖”来构思和组织材料的,有的学生只是盲目地从文章的某个段落提取一个不完整的信息。可以说,学生这种理解能力的差异,就是文本解读能力的差异。

就阅读教学而言,语文教师缺乏文本解读的能力,就像指挥官在战场上,只分得清敌我,却弄不明白战场上的情势一样,只能瞎指挥,浪费了不少炮弹,牺牲了不少士兵,最后只落得个一败涂地。笔者曾经听过一个教师上课,课文是《乡下人家》,整节课老师提了无数次问题,却只有一个问题:这一段写了什么啊?学生每读完一段,教师就问一次,学生实在学得聊无趣味,面对教师如此提问,与其说是不会回答,不如说是懒得回答。结果,教师便在课堂上重复唠叨每段每句写到的事物……一节课听下来,叫人怀疑教师自己是否读懂了课文写了什么;接着可以想象,这位教师教学任何一篇文章,大概都是此般模样。这,就是缺乏文本解读能力的可怕表现。比这种稍强一点的,是用教参来代替自己的解读,课堂上牵着学生印证教参上的结论。

其实,很多教师刚刚走上教学岗位,面对一篇课文都会有过这样的疑惑:这么简单的文章,有什么可教的嘛!正是因为缺乏文本解读的意识和能力,才会有这样的疑惑。如果教学多年后,还有这样的感觉,那就让人不得不为你的学生担忧了。

误尽苍生是语文,根本就是教师缺乏文本解读的能力和自觉。照本宣科,依赖教参,甚至自欺欺人,皆因不知文本解读为何与何为。

毫无疑问,文本解读的能力,是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

什么是文本解读?就是运用一定的策略、方法,从不同维度理解具体文本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作者为什么这么写。解读就是发现文本意义的过程。教师的文本解读,是在发现文本意义的基础上,进而提炼出文本的学习价值。文本解读是确定学习目标的基础,是选择学习内容的前提,是设计和组织学习活动的依据,是评价学习成果的重要参照。可以说,没有文本解读,就没有语文学习。

文本为什么需要解读?任何一个文本,对于读者来说,都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对象,都是外在于读者的;甚至,对于作者来说,已经被书写定型的文本,也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外在于我们的客观存在物,都需要一个理解的过程,才能发现它的意义和价值。从这一点来说,哪怕再简单的文本,我们都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展开真诚而深入的对话,读懂它,读透它,最终为我所用。

为什么说文本解读是教师的看家本领?我们知道,教材中的文本,或者并非来自教材但为了母语学习的目的拿到课堂上使用的文本,都是为了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存在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此“心”,既指向对文本本身的了解,也指向对文本之于课堂价值的判断,还指向对课堂上如何与文本展开多主体、多维度对话的策略、方法的选择等。若要立此“心”,必得从文本解读始。

举个例子,《秋天》是一年级的第一篇课文,这么一个简简单单的文本,有什么值得解读的吗?先来看看这篇课文——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排成“人”字,一会排成“一”字。

啊!秋天来了。

这篇简短的文字,计标点62字,5句话,3个自然段。如果没有经历文本解读,课堂上教师可能会怎么组织教学呢?无外乎会提这样几个问题:天气凉了,树叶怎么样了?天空是什么样的?知道大雁为什么往南飞吗?怎么知道秋天来了呢?边提问,边让学生到文中找答案。这样的学习,连纸上谈兵也算不上,就不要说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和语言的体验了。

我们现在来试着细致、深入地度解读一下这个简短的文本。

先从整体上看这三个自然段的关系,也就是文本内部构造的逻辑。当我们读到第三自然段时,就会恍然发现,一二自然段几种事物的选择和描写是有目的性的,树叶、天空、大雁此时此刻呈现出的样子,是秋天来了的典型景象。

作者为什么要选择树叶、天空、大雁这几种事物,而不是选择别的事物来说明秋天来了呢?仅仅是这几种事物具有典型性吗?树叶是眼前的事物,身边的事物,近处的事物,一走到户外,迎面就能看见;当目光由落叶望向树梢,树梢上面是天空,天空是高处的、远处的事物,大雁飞在高高的天空中,也是远处的事物。又树叶到大雁,正好是一个目光由近到远的自自然然的观察、发现的动作和过程。同时,树叶、天空、大雁是三种不同类的事物,不同的事物都发生了变化,才能让人真切地感受到秋天来了。

再来看看几个句子的长短和节奏。写树叶,写天空,写大雁,整齐中有变化,长短句错落有致,读起来朗朗上口,简洁明了的节奏感强化了画面感。这样的语言,非常适合小学生朗读和感受,文字即画面,语言形象了,语言体验就真切自然了。最后一个自然段,一句简单的“啊!”,就将情感的抒发自自然然地表达了出来。这声“啊!”,是突然发现新事物时的感叹、赞叹,读者在这一声赞叹中身临就文本之情境,“真实地”感觉到“秋天来了”。

试想,如果有了这样的文本解读,教师还会无趣地提问“这句话写了什么”吗?当然不会!教师一定会将朗读、理解文本的过程,设计成发现、感受秋天来了过程,一定会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言语实践活动,走入文本情境,得言亦得意。这样学习教材中的第一篇课文,学生就会觉得阅读学习是一件充满情趣和魅力的事情了。

如果,如果语文教师缺乏文本解读的能力,缺乏这项看家本领,阅读教学一定举步维艰了吧。

既然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那就要练好这项本领。如何练呢?后面我们再谈。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