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的解读(二):整体与细节
古诗词的解读,仅仅聚焦意象,有可能会迷失于意象的丛林中。
读诗,首先要一个字一个字、一个句子一个句子地细读,读懂到底在讲什么。既要读懂整体上要表达什么,也要关注用字用词的细节。
见一位教师执教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在课堂上不断补充荷花的知识和写荷花美景的诗句,甚至还补充其他写景的诗句,极力引导学生读出这是一首了不起的写景诗。显然,这位教师并没有从整体上来读懂这首诗。从整体上来读,先从诗题开始。“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晓”点名了时间,“出净慈寺”点名了地点,“送林子方”指名了这首诗是为送别林子方而写的。显然,这不是一首简简单单的写景诗,而是一首送别诗。从诗题就可以整体感知了,但不进入诗歌,不读每一句诗,还不能算整体把握。感知是大概的印象,把握才是真正的理解。由题入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我们会诧异,怎么没有一句写送别意抒离别情,都是在写西湖的荷叶荷花呢?这不就是一首写景诗吗?我们知道,景是为情服务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从根本上来讲,没有纯粹的写景诗写景词。辛弃疾写《清平乐·村居》,没有一个字写到主观情感,纯用白描写眼前之景象,但没有一个读者会否认他是在表达特定的内心情感。
回到《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谈整体把握。从题目入手,已经知道这应是一首送别诗。诗里写了什么呢?写了眼前西湖中的莲叶与荷花,莲叶“接天无穷碧”,荷花“映日别样红”。这是胜景,是美景,我们避开一种象征性的臆测,以为“天”指天子,“日”只朝廷,立足物象本身,以整体意识来判断,杨万里为什么要写眼前的胜景美景以送别林子方。送别之际,眼前胜景如斯,请友人记住这西湖美景,因为这美景是我们一起欣赏的,是你我都值得留恋的。这分明是舍不得友人离去,分明是叮嘱林子方,这里有美景等着你,有友人惦记着你。景愈美,情愈浓,送别时的不舍之情就“无穷”,就“别样”了。
当然,如果作为教师,能够在解读古诗词时,不局限于此一首诗词本身,还能了解作者更丰富的创作背景,对诗词所表达的情意就会理解得更充分。还以这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例,其实这是一首组诗,前面还有一首:“出得西湖月尚残, 荷花荡里柳行间。红香世界清凉国, 行了南山却北山。”读了这第一首,送别之意就清楚明白了。林子方很早就上路,早到几乎是天还没亮,诗人当然也是早早就起来相送,从净慈寺出来,一路来到西湖边,月亮还挂在空中。诗人一路相送,“行了南山却北山”,依依不舍之情跃然纸上。这两首诗是一个更完整的整体,联系起来读,整体把握就到位了,就不会自以为是地将“毕竟西湖六月中”解读成写景诗了。
解读古诗词,离不开细节的品味。杜甫《春望》,一句“城春草木深”,乍一看还以为是写草木茂盛的欣欣向荣景象,但从细节上把握,注意“城春”二字,就不是这么回事了。毕竟,城里的春天不应该是“草木深”的,只有人烟稀少或荒芜之地才会“草木深”,此城一定是劫后之城。
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显然,写了一个专心致志垂钓的可爱稚子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稚子那份纯真、童趣的羡慕和欣赏。很多参考书都会将“蓬头”解释为“头发蓬乱”,很多老师也毫不犹豫地接受这种解释,因为“蓬头”的是“稚子”嘛。我读这首诗,也关注了这一细节,对将“蓬头”解释为头发蓬乱产生了怀疑。显然,这是一个十分专注于垂钓的稚子,照理说如此认真专注的儿童,不应该是头发蓬乱的样子,再说“侧坐”是一种很闲适的姿势,与头发蓬乱也不协调,头发蓬乱与整首诗的境界也不协调。所以,我觉得这“蓬头”,理解为一种发型,可能更加合适,它其实就是指小孩子。一定要解释为“头发蓬乱”,那是拿现代人的经验强加于古人的诗句了。
高鼎的《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要关注的细节,在“醉”在“早”在“忙”。“醉”字这里不谈,重点聊聊“早”和“忙”。欣赏这首诗人闲居乡村的即景之作,几乎每一个字里都能让人感受到诗人的闲适之情,尤其是对儿童的描写。“早”和“忙”要联系起来读,才能读出两个字其实是有诗人自己的猜想在里面——“忙”是急切之意,儿童散学一回来,就急急忙忙趁着东风放纸鸢。那么,“归来早”是散学时间早吗?不是,而是因为急着回来放纸鸢,一散学就奔跑着回来了,没有像平时那样在路上玩耍,所以才显得早。“早”,也是急切之意。
我们说,无论解读什么样的文本,都要关注语义之间的联系。解读古诗词,关注整体也好,分析细节也好,都是关注语义之间的联系,力求更加精准地把握诗词的意思、意义和意蕴,读出诗词的炼字美、情感美和意境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