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还原”方法和技术的运用
“还原”是文本解读的一种方法,一种技术。孙绍振教授在《文学文本解读学》《解读语文》等书中,对“还原”理论和方法的运用讲得很透彻。但是,有些小学语文教师对这一文本解读的技术和方法缺乏认知,尤其是缺乏理性思考和有意识地运用,所以很难成为文本解读的一种自觉。
有一种课堂场景大概是很多语文教师很熟悉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常常这样引导学生:“假如你就是当时的×××,你心里会怎么想呢?”“这时候他应该是感到委屈才对,为什么还感到开心呢?”其实,教师在这样追问学生时,就是在实践文本解读中的“还原”技术和方法。
“还原”是最真切的体验,包括情感体验、言语体验和思辨体验。下面就从几个文本解读的例子,来看看还原技术和方法的运用极其效果。
还原原生状态,发现差异和矛盾。这种方法最适用于古诗词的解读。文学作品,尤其是古诗词,之所以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就在于作者将自己特定的情感体验附着在文本形象(意象)上,使原生态的事理物象发生了变异。例如“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些出人常理之外的感觉、感受,给读者最大的冲击、最深的印象,就是事实与文本表达之间巨大的差异和矛盾。李白乘舟所经之途,乃三峡迂回曲折,相当险恶之江段,按理说应该是战战兢兢才对,他却在诗中说“轻舟已过万重山”。其抒发之感觉与事实间的矛盾是如此明显,到底是为什么呢?发现了这个矛盾,也就找到了进入文本解读程序的切入点。
还原人物的活动情境。文本中的人物是在特定的背景下活动的,这种特定的背景对于人物来说是独一无二的,是其行动和心理的基础。正如李白的“轻舟已过万重山”,还原到她当时的活动情境中,就自恰了,表面是不合理的,是与事实矛盾的,在情感层面上却是合逻辑的。当时,李白因为站错了队,参加了永王李璘的政治集团,永王兵败,李白就成了罪犯,而且是大逆不道的罪犯。李白被判了个流放夜郎,声名狼藉,可能万念俱灰了,却不成想在到达白帝城时,赦书到了,政治压力没了,还可以和家人团聚了。此时此刻,李白虽年近花甲,却有了青春焕发的体验,也就不把三峡的凶险放在心上了,也就“轻舟已过万重山”了。舟轻,原本就是心情轻松、轻快的投射。
再来看看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小女孩冻死在大年夜——合家欢庆的大年夜,死的时候还是嘴角带着微笑的。这种对比,已经让人为小女孩的命运感到悲愤了,而文本中还有另外的背景交代,即小女孩就算回到家里,家里跟街上一样冷,家里也不会有食物,不会有火炉,更不会有圣诞树和奶奶的怀抱,这就将小女孩还原到了逃不过的悲剧命运之中。
还原作者的创作心理。阅读一篇文章,必须要追问,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是另一种思路和内容选择。追问的目的,就是还原作者的创作心理,让读者的心理体验与作者的意图最大限度地遇合——虽然人们认为,文本已经形成,就是独立的客体,这正是其需要解读和可以解读的缘由,但解读这一客体,将其尽量还原到诞生的原初情境中去,才能发掘其丰富的意涵。《永生的眼睛》讲述的是作者琳达·里弗斯自己的亲身经历——一家三口捐献眼角膜的感人故事。很多教师都跟着教师用书,将文章的主题解读为表现作者一家人高尚的奉献精神和对遗体捐献行为的赞美与呼吁。的确,我们能够从文本中感受到这一家人的奉献精神,也能体会到作者在文中表露的对遗体捐献的积极态度,但细读文本,还原作者的行文思路,就会发现,作者的写作目的不在这里。作者14岁的时候,父亲决定将去世的母亲眼角膜捐献出去,作者是极不理解和强烈反对的,即使父亲给“我”上了人生重要的一课,作者也没有因此在文中表露出她态度的完全转变。当父亲患重病决定捐出自己的眼角膜时,作者将这事告诉了14岁的女儿温迪,温迪为外公骄傲的表现,再一次深深触动了作者,因为这时候的女儿和当年的作者一样14岁,对这件事的态度却完全不同。父亲去世后,作者遵从了他的遗愿,捐赠了他的眼角膜,女儿温迪为作者感到骄傲。两周后,温迪在车祸中丧生,作者毫不犹豫地捐出了温迪的眼睛……作者这样细致地讲述自己的经历,目的到底是什么?她是要用自己的经历来改变读者在捐献遗体这件事上的世俗观念——她也曾经有过不理解,但自己经历了这些,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分享切身的体验,才能让读者共情,一味地站在道德制高点宣扬和呼吁,往往是无力的。
还原作品原貌。选入教材中的文本,很多为了“编者意图”都进行了改写,有些改写最大限度尊重了原文,有些看似不多的改动或删减,却与原文要表达的意图相差甚远。这就给语文教师带来了困惑:到底是忠于原文还是忠于编者忠于教材?我觉得,更好的选择是为学生负责,如果改动与原文意图相差甚远,教师仍然在课堂上带着学生一本正经地解读署有作者名的改写文,等学生某一天读到了原文,会是什么感觉呢?《草虫的村落》(统编版六上)选入教材时删去了原文的一二自然段,大概编者觉得小学生读不懂,但这两段开篇就表达了作者写这篇文字的真实想法——
你生长在城市里的人们,忘却了田野的妩媚了么?当你还是孩子的时候,当春秋佳日大自然把乡村盛装起来的时候,你也曾有过愉快的郊游吧?请闭一下眼睛,记不记得那时你是如何地伸开手臂,用喜悦的姿态,奔向田野的?
我总爱怀着一份稚气,把城市遗在身后跑到田野里来,来呼吸一下弥漫着草香和泥土香的空气,来听一听森林和小草的密语,甚至,我有时候,放纵得像孩子一样,在旷野脱了衣服躺下来,躺在阳光里,躺在上帝制作的绿茵上……
正如学生就能读明白的,这两个自然段,作者是以一个城里人的心理来表达自己对田野的喜欢,他希望自己的文字能引起城里人的共鸣,如果没有了这两个段落,那就读不出作者为何如此醉心于草虫的村落了。
再如托尔斯泰的《跳水》(统编版五下),删去了原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船长一看到这儿,突然间,像嗓子被什么东西捅了一下似的,呜咽起来。为了不让人看到自己的这副模样,他赶忙一头钻到船长室里去了。),删去的却是一个真实而丰满的父亲形象,让文本意义减损了大半,仅仅留下一个果敢的、英雄式的船长形象,人物就标签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