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建“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教材中的精读课文,一般从理解内容、运用词句、拓展实践等维度进行练习设计,通盘考虑课文的教育价值,兼顾实现几方面的目标:是体现本单元重点目标,落实单元语文要素;二是体现本课特点的个性化学习目标,基于文本的特殊性,挖掘有教学价值的学习内容;三是落实学段的基础性目标,完成本学段的基本任务。课后练习具体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学段目标和内容,体现年段特点,着力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与思维发展,是教师确定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有的课文根据需要安排了“阅读链接”,提供与课文内容相似或语言形式相近的短小篇章或片段,由课文自然延伸,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对比阅读,扩大阅读视野。如,《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混道》一课呈现了上学路上的美最,课后安排“读能接”汪曾棋的作品片段,呈现的是放学路上的场景,不同的观察视角,不同的情感体验,以及截然不同的语言风格,可以给学生多角度的启示。有的课后安排了“资料袋”,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补充资料,如《花的学校》课后的“资料袋”,提供了关于作家秦戈尔的相关信息,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另外,还在某些课后安排了“选做”活动,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更大的弹性空间。如,《带刺的朋友》课后,引导感兴趣的学生进一步阅读原文,了解小刺猬一家更多的故事,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得更丰富的阅读体验。本套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安排略读课文,指向“粗知文章大意”的教学目标。略读课文的呈现方式与精读课文有所不同、不安排写字不设课后练习,而是在文前安排“阅读提示”提出要求学生思考的问题,或提出相关的学习建议。在全套教材的第一篇略读课文《不懂就要问》中,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定位,提出了关于略读的具体建议:“可以读得粗略一些,了解课文大意就行。”“如果有个别的字不认、个别的词语不理解,也没有关系。”使学生明确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的不同,初步了解略读这一阅读方法。略读课文还承担着另一个功能问,就是迁移运用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如《不懂就要问》的阅读提示:“把有新鲜感的词句画下来和同学交流。”体现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引导学生自主交流阅读体验,交流自己感到新鲜的、陌生化的词句。延续第一学段的编排体例,以“快乐读书吧”带动学生课外阅读。三年级上册的“快乐读书吧”结合“童话世界”单元,推荐学生阅读童话快乐读书吧”设计了两个内容板块:“你读过这本书吗”“相信你可以读更多”,分别采用不同的形式为学生推荐不同的书目,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在“快乐读书吧”中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阅读方法提示:“只有发挥想象,才能真正领略童话的魅力。”“把自己想象成童话中的主人公,和故事中的人物一起欢笑,一起悲伤。”通过这样的方法指引,使学生在阅读童话时读得更深入、更投入,体验到更多的阅读乐趣。教材中的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和“快乐读书吧”,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精读课文学习方法;略读课文运用方法;“快乐读书吧”使课外阅读课程化,引导学生进行大量阅读实践。通过这样三位一体的设计,使得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有机整合,共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这套教材中安排了一系列阅读策略单元,集中学习某些阅读策略。这类单元的编排体例不同于普通单元,不是以双线结构的方式来编排的,而是完全以阅读策略为主线进行编排。三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是以“预测”为主线编排的阅读策略单元。预测是一种重要的阅读策略,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使学生更加关注文章的细节,使学生在熟练识别汉字的前提下,实现“自上而下”的阅读。在阅读时使用这一策略,根据文中的各种线索预测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的结局,可以充分激发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阅读过程成为积极思考、主动与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长此以往,促使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阅读者。这个单元先安排一篇精读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预测方法,接下来安排两篇略读课文《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和《不会叫的狗》,引导学生运用预测策略进行阅读。在精读课文《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中旁批和课后练习相结合,展现预测的基本方法。其中,旁批呈现某位成熟的阅读者的思考过程,给学生作示范,提示学生可以在哪里预测(如题目、图画),可以预测什么(如故事的情节、故事的结局)。课后练习引导学生交流阅读过程中想到了什么,回顾、交流自己的阅读思维过程,提示学生不能毫无根据地预测,而是要结合生活经验和故事情节进行预测。这样的设计外化了个体阅读的思维过程,启发学生在读书的时候不只关注“文章是什么意思,故事有哪些情节”,还引导学生反思阅读过程,回溯思考“我是怎么读的,阅读过程中我想到了什么,我是怎样获得这些阅读经验的”,并且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启发借鉴,不断丰富阅读经验,更好地迁移运用于今后的阅读生活。本单元的两篇略读课文,主要体现预测策略的实践和运用。这两篇课文都没有在教材中呈现完整的内容,对学生提出了两方面的要求:是在阅读的时候要主动思考,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情节;二是预测教科书中未呈现的故事结尾。通过实践运用,学生提高运用预测策略的能力,使一边读书一边主动预测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在整个单元中,还穿插安排了一系列阅读活动,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尝试运用阅读策略。如,给出文章题目让学生预测文章内容;又如,一个同学大声朗读故事,其他同学预测文章内容故事情节,学生在兴趣盎然的阅读活动中使用预测策略,感受阅读带来的乐趣。在交流平台中,从不同角度强调预测策略的好处,引导学生通过交流,体会到预测策略可以运用于生活中的多个场景,使学生进步感受预测策略的巨大实用价值。全套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安排文言文。将《司马光》作为全套教科书的第一篇文言文,以学生熟悉的故事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对小学阶段文言文的学习,教材作了准确定位,并通过课后练习体现三年级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初步接触文言文,着眼于兴趣激发。如,课后练习中“跟着老师朗读”的要求,让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正确流利地朗读文言文,初步获得语感;说说“和其他课文在语言有什么不同”,旨在引导学生自由交流初次接触文言文的感性认识,在交流中感受学习乐趣;另外,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借助注释学习古诗的方法,让学生借助注释讲故事,而不是要求逐字逐句翻译,或全文翻译文言文。
本号为学术研究和传播,不涉及商业,如有侵权请告知
文章整理自《小学语文》杂志。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检索
关注“我在小学教语文”
在公众号底部对话框输入
下面的关键词
查找你可能需要的信息
I要素梳理I语文要素I电子教材I一年级I 二年级I三年级上册I三年级上册1I四上第一单元I五年级I六年级I新教师I 听读课I听读课案例I听读课实录I作文指导I 作文指导1I班主任I情绪管理I读书I电影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