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本书,这样的感觉,真好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卷卷老师啊 Author 卷卷老师
读一本好书,
从字里行间感受阅读的欢愉
READING
READING
这本书,我是一口气读完的。没有走马观花。
有的是被一个个观点所吸引,被一些落地真实的话语牵引,被一篇篇丰富又有生命力的课程设计震动,和那些直面现实又指向核心的追问所折服。
酣畅淋漓地读了下去。
直到追字逐句,走到这本书的末尾。李老师在最后一篇阅读教学实录和思考的结尾处写:
我觉得就是在感悟故事的同时,师生一起快意地抒写属于自己的故事。这样的感觉,真好。
一本教学研究书籍,竟被我读出了几分浪漫情怀。李竹平老师,无疑已是我心中的偶像。
偶像之光 源于:我所不知道的《乡下人家》
陈醉云的这篇经典文章,现编于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是新学期伊始的第一篇阅读课文教学。
因我最心之所向,就是那诗意的田园风光,再加上新学期新气象的气氛感染,教授此课时,我充满自信与斗志,充盈了所能呈现的所有教学艺术和情怀。就算是执笔的此刻,我也仍然很满意于当时自己的课堂:
在概括梳理中,感受一幅幅乡村的景美人美;在批画品读语段中,体会作者是怎样描绘乡下人家的特点;在入情入境的师生朗读中,深化着文字和语言间的乡村诗意;直至,整个教室里都渲染出一种无声胜有声的赞叹:乡下人家,真美啊!
我以为这就是教学的最大成功了。
但是读完以下文段,那叫一个句句诛心。
文学作品具有时代的烙印......经典的作品由于表达的是人类普遍性的主题和世代相传的、共同的情感,所以拥有不竭的生命力,能跨越时空引起不同时代、地区读者的共鸣。
但这种共鸣不一定是在同一个维度或者同样的生命体验上......阅读是一个再创造的智力和情感活动的过程,伴随情感共鸣体验的同时,还应该伴随批判性思维的发展......“迷信教材”让学生只会仰望的姿势阅读课文,就是盲目地“尽信书”......
仅仅着力于了解文章内容和品读文字的教学《乡下人家》,学生就会以为这就是现实中真实的乡下人家,或者不去思考这到底是何时何地的乡下人家......也写不出自己每天生活中见到的真真切切的乡下人家。至于城里的学生,心目中的乡下人家已固化为课文告诉他的样子。
回想当初,学生在小练笔时描写自己眼中的乡村,比比皆是依葫芦画瓢,写的都是如出一辙的课文中《乡下人家》的乡村。我当时竟以为是学生受限于自己的乡村体验,或是缺少对美的敏感和观察,和不擅长写抒情景物类作文罢了。
而后,我便满足于个别几个孩子的美文之中。现在反思,这之所以没有“全军覆没”的个别美文,可能是我用自己曾经有感而发的一篇回忆乡村之作,在课堂上通过共情,感发而来。
这是幸运,也是不幸啊。
幸运的是因为老师的“下水文”激励了学生的创作动力;不幸的是,仅仅是几颗星便遮蔽了等待被点亮的整片夜空。
那李老师是如何重新解读文本,实现另一种教学思路的呢?
概括起来有以下四步骤:
1. 提供1600年前陶渊明的《归园田居》,800年前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和几十年前的《乡下人家》,进行启发式地比较阅读,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的愿望:先从大体的内容上去对比,接着从描写的具体内容和写法上让学生去发现,最后得出一个共同印象——从一千多年以来的乡村,到《乡下人家》的风景,并无多大变化。
2. 将学习引向新的思考维度:今天的乡下人家是怎样的一幅风景呢?在核心问题的刺激下,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去对比和发现,并且用耐心等待那个“不一样”的声音。得出结论:现在的乡下人家的风景,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3. 出示王丹枫笔下描写的现代乡村之景的文段,“......几口池塘覆满了各色塑料垃圾和水草。田野里的良田,不少都荒着......”引发学生的普遍共鸣。
4.请孩子们也写一写自己眼中的乡下人家时,他们才会从课文中汲取不一样的营养,书写自己真实的见闻,表达自己真切的情感。
这样的语文课堂,谁不喜欢呢?教师活用文本材料,巧妙构建,让思维碰撞自然发生。
而这样的教学思路,并不是李老师偶然发现,巧然而为之,一切都源于背后的理论基础,和深刻清醒的认知。
偶像之光 明于: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
此书的开篇,就追问了两个现实问题:
一、一篇篇课文用来干什么?
千万别回答是用来学习语文的!因为这会被看作正确的废话......
二、假如没有了语文教材怎么办?
首先得明确,教材不是语文课程的全部......
详细文字可见书本第一篇。李老师逻辑清晰,字字见血地在提问、反问和追问中,让读者醍醐灌顶。然后“乘胜追击”在第二篇补充如下观点:
身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总得给“什么是语文教育”一个答案,哪怕只是属于自己的答案。
我们决不能抱定一本薄薄的语文书和一本教学参考书,在课堂里做一下搬运工的工作,确保学生能自如应付一张试卷,就万事大吉,就可以在“语文”的山头上插上胜利的红旗......
我们应当要用这样最基本的认知:语文学习不仅关系到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还关系到学生心灵的发展,它不仅是一张试卷的事,而是一生发展的事,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事。
如此,我们才能保证自己有目标、有逻辑地去开发语文课程,去实践科学的教学理念,去创造师生共同拥有的教室课程生活,从而用行动回答上述的两个现实问题。
因此,基于20多年的语文教育实践和思考,我给出的答案是: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
这不是一个投机取巧的教育新名词。“是作为一个人生活、学习的第一语言来定位的。”
说实话,我对于用何种教育名词是无感的。因为现在确实有太多太多,用层出不穷来形容都不为过。
作为刚入职懵懵懂懂的一线教师,作为芸芸众生的我们,喜欢接近新事物,也很容易被打动,可每次以为遇见了那一方神圣“宗旨”,并义无反顾想要追随,然后信心满满地以为就要抓住的时候,时代的潮流里又涌现了更多的“教义”。
而面对教室里,起色不明显,或毫无变化的学生状态,便遗憾地回望自己:
是不是我的学生不适合这个教学方式?
是不是我仅仅在依葫芦画瓢?
是不是我压根就走错了方向?
是不是就我自己在瞎折腾?
为什么别人老师老老实实教课文,学生考试依然轻松?
而我,又何苦绕一大圈呢?徒留自己一身疲惫、迷茫。
但读完李老师的教育理念和格局,算是让我真正豁然开朗了。同时也得到了无限的慰藉和肯定:
原来我一直以来所想做的,恰是正途。
2021年8月17日
关于母语课程的理论基础
READING
以叶圣陶先生的教育理论为土壤,提出的为“儿童全生活着想”的母语课程。
母语教育带有文化传承的基因,它强调“学习境遇”的作用,强调与学生“全生活”的联系,强调构建一种与学生成长需求一致的课程生活方式。
《我在小学教语文》当当、淘宝、京东均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