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又一起投毒!大学室友为何成为致命杀手?

小冠 风车读书
2024-09-08

湘潭大学两个风华正茂的学子,也是同一个寝室的室友,大好前途付之东流:

一个死于投毒,多器官衰竭而亡;一个作为重大嫌疑人被刑拘。

网上盛传投毒原因,是怀疑自己的外卖被室友偷走,以如此手段进行报复。

如果属实,令人细思极恐:

这点鸡毛蒜皮,就足以让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学子,突然变成“毒手夜叉”,对朝夕相处的同窗“拔刀相向”,同时,也不惜毁掉自己的一切……

即使“偷外卖”的猜测,完全与事实不符,目前的案件调查表明,遇害的学生性格温和,该宿舍之前也并未发生严重冲突——换言之,杀人动机依然是某些琐事。

大学舍友之间“一言不合就要命”的惨案,之前发生过多起。

例如医学高材生林森浩,将室友投毒杀害,自己也被判死刑;

还有朱令,在校内宿舍离奇地中毒,从此致残,前不久悲惨地去世。

同在近日,陕西能源化工学院的一个男生,被临近宿舍的几个舍友,反锁在室内“往死里”殴打,打人者还给他发死亡威胁信息……

——这些堪称恐怖的“要命鬼”们,之前大都没有不良记录,甚至在“下毒手”之前,在其他人看来,也毫无征兆,就像平静之处突然大爆炸。

平时既明事理又懂分寸的成年学子,究竟为何会突然变得这般“青面獠牙”?

难怪有网友充满后怕地说:“感谢当年的大学舍友,对我的不杀之恩!”

其实此类情况,在世界各地都不少见,资深律师出身的犯罪学家德克斯特·迪亚斯,写过一本《十种人性:谁在决定我们的善恶选择》,值得我们一读。

33人死亡:沉默男孩为何成为“高校屠夫”

2007年春,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突然成为“屠场”:

一个名叫赵承熙的23岁韩裔男生,突然掏出随身携带的枪支,对身边众多毫无防范的同学们扫射,子弹打完了,他继续填充,然后再对着人群开枪。

“和超音速的子弹相比,秒速最多不过百米的F1赛车,慢得像蜗牛。而开枪不需要什么体力,甚至不需要瞄准,打在墙上反弹出去的子弹,依然足以置人于死地。”

霎时间,数十人倒在血泊中。

凶手赵承熙狞笑着,将最后一颗子弹,打穿了自己身体,当场死亡。

除了他本人,抢救无效的遇害者,高达32人——这是美国有史以来,死者最多的大学凶杀案。

此后,警方和犯罪学家,针对凶手赵承熙生前的种种迹象,做了大量的追溯研究,希望从中找到其行凶动机。

赵承熙确实有几个“显著特点”,后来在网上广为流传。

例如,他的性格一向比较沉默,平时独来独往,说话轻声细语。

大家都不了解他的内心世界,谁也想不到他居然会做出这种事。

再如,赵承熙曾选修文学课,创作过充满凶杀、暴力情节的小说和剧本。

连同他的纹身,也被进行各种分析……

——然而,书中指出,上述“蛛丝马迹”,都远远不足以说明他为何突然变成“屠夫”。

“性格沉默、内向的人非常多,尤其是其他族裔的美国移民,由于语言的困难、生活习惯的差异,导致和当地人不易融入,这是非常普遍的。”

“至于写凶杀小说,从柯南道尔,到阿婆和东野圭吾,都以此为业,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都是与暴力犯罪无缘的好人。”

为此,作者强烈反对“针对凶手的生活细节,找出貌似与众不同之处,将其视为犯罪动机”。

因为这样做,不但太过武断、偏颇,而且容易造成社会歧视:

例如将性格沉默的同学,都视为潜在的校园杀手,对其刻意排斥。

书中给出的替代方案,是“将凶手还原为普通人,从人类的共性中,寻找突发极端行为的深层因素”。

十种人格,包括“心魔”

书中谈到了形形色色的暴力罪行——从国际战争,到同学、同事之间的谋杀——并认为其中的重要根源在于:

“不同的人,由于各自的‘人格成分’,比例大不相同,因此对同一件事,内心感受也大不相同。”

“于是,你眼中的琐事,可能对身边的某个人,就意味着严重的冒犯和伤害;而你的生命,在某些人看来,也可能突然变得无足轻重。”

作者认为,大部分普遍的人性,既包括能够和别人共情的“痛苦感知者”,和利他导向的“养育者”、“施救者”,也包括既热情待人又期待正向回馈的“求爱者”、“亲缘主义者”

同时,也包含“驱逐者”——刻意与某些人为敌,和“侵略者”——以攻击他人为目的,不惜自我毁灭。

此外还有假装温顺的“恐惧驯服者”,置身事外的“观看者”,和既抱团又排外的“部落主义者”。

这些人性元素,固然在很大程度上,有后天建构、后天教育的因素,但不得不承认,也有一定的“天生”因素。

以很多校园杀手为例,他们大都比较聪明,学习能力突出,但这是智力因素,而非更深层的人性。

大学高材生往往比较乖巧、温顺,看上去没什么攻击性,但这是后天培养的。

与此同时,也善于把先天的不足,乃至“魔鬼的一面”,隐藏起来。

然而,除非充分的自知、自省,和主动的自我化解;

否则,诸如“侵略者”、“驱逐者”的人性暗角,或亦正亦邪的“部落主义者”,都可能在某些人内心深处,悄然滋长。

一些貌似“都很正常”的人,也许内心的“侵略者”等心魔,已经蠢蠢欲动。

于是,一点看似微不足道的“琐事”,或者一段时间的琐事积怨,就足以成为“导火索”。

书中特别提醒道:

刚刚步入成年不久,例如大学生,对“心魔”的自知能力,和自我化解能力,可能依然处于“未成年状态”;

有些人一旦“心魔”爆发,行为极端,不计后果(例如校园枪杀案),或者自作聪明(例如投毒谋杀)。

而且这股“邪火”,往往指向身边的人,亲近的人:

“例如同窗室友,甚至之前的‘铁哥们’之间,可能因为一些小摩擦,就在某些人的内心,结下了难以化解的仇恨,甚至动了杀心……”

上述这些,并非只限于“少数变态者”,而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这种可能。

“已经犯下重罪的,只是冰山一角;更重要的是:如何让众多同样有此倾向的人,绝不要也走上这条路。”

“校园杀手”的惨剧如何避免?

书中专门拿出一部分篇幅,探讨高校同学之间的校园惨案,并将其分为两类:

诸如枪杀或者殴打的暴力型;和诸如投毒的阴谋型。

“明确最为常见的类型,就意味着可以做出针对性的防范,事实上,大部分‘校园杀手’都包含着校园管理的漏洞,惨案也是可以避免的。”

高校除了知识传授,持续的德育,更是必不可少的。

“主动对他人施以暴力,不是任何意义上的英雄行为,而是懦夫和野蛮人的丑恶行径。”

几乎所有高校,都需要通过各种渠道的再三强调,在校园中树立这一底线共识。

这看似“老生常谈”,但事实上,很多高校往往觉得学生都已是成年人,便忽视了德育,或者将德育搞成不接地气的空口号。

而对投毒谋杀之类,高校首先要做好的,是针对各种有毒物质的严格管理。

大学生得到有毒物质,通常都和专业实验有关。

“以现在的安检技术,完全能够做到,让诸如金属铊之类的剧毒药品,任何人也无法带出实验室。”

这种针对毒物的特殊安检,不是“不信任学生”,而是对所有人的生命安全保障。

此外,宿舍管理也需要包含对安全观念的普及。

任何有毒物质——例如鼠药——原则上都不该出现在大学宿舍;

其他同学看到了,应当立刻“吹哨”举报,而不能让事不关己的“观看者”人格,活着替好友隐瞒的“部落主义者”人格,一时占据上风:

否则也是对自己生命安全的不负责任。

最重要的一点,是作者希望更多人,尤其是年轻的学子,能把极端案件的凶手,作为反思自己的镜子,从他人的血色教训中,及时觉察、化解自己的“心魔”,不要让它爆发。

但愿室友之间相互残害的惨剧,不要再次重演,让大学高校,真正成为一方净土。



推 荐 阅 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请在右下角“点赞” “在看”

第一时间阅读文章

好看的人都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风车读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