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看西方阵营中最大的反美国家

老马杂谈 老马杂谈 2022-01-23


在深奥迷离的国际关系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十分诡异难测更让人惊讶的现象,法国与美国这两个国家之间的恩怨情仇无疑就应当列入到这类典型事例之中。


在两百多年前的美国独立战争中,法国人给美国人提供了从物质到精神甚至军事等多方面的积极支持(之后还给新生的美国送了大名鼎鼎的自由女神像以为祝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重建期间,美国人又向法国人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包括把法国人从纳粹德国的铁蹄下解放出来。但出乎世人意料之外的是,二战后的法国却成了西方阵营中最大的反美大国。身为一介草民的笔者无意对此怪异现象做任何是非对错的评论,只想罗列出法美两国长期恩怨关系中的如下主要大事记,供各位看官自作定论:


·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后,曾经的欧洲甚至世界霸主法国在安排德国支付战争赔偿问题上,坚持要加大德国对受害国家的战争赔偿,大幅削弱其经济能力,以防止德国好战势力可能的死灰复燃,此议遭到了盟友美国的强烈反对。

· 1940年5月,法国素有固若金汤之称的“马奇诺防线”被纳粹德国由装甲与飞机组合而成的机械化军团迅速突破,法国政府停止抵抗并在南部地区的维希组成了由贝当元帅为首的亲德国伪政府。流亡至英国的法国陆军准将夏尔·戴高乐在丘吉尔首相及英国政府的支持下,随即组成了以戴高乐为首的“自由法国”抵抗组织,再借助英国的广播电台及报纸通告了全世界;随后抵抗组织在法国南部地区招募人员、组建地下游击反抗武装、鼓动宣传民众、破坏骚扰德国侵略军。“自由法国”(后升级为“法国临时政府”)在抗德军事活动期间,受到了英美两国军方的大量支持与援助,在反攻作战期间也参与配合了盟军的许多军事行动。但美国政府(包括英国与苏联)鉴于戴高乐担任总理的“临时政府”非民主选举所产生,故直到1944年10月巴黎解放后才正式予以承认。


· 二战胜利后,继续担任临时政府总理的戴高乐不久后因与制宪议会发生了政治分歧而辞职,组建了“法兰西人民联盟”继续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1951年因其联盟在竞选中没有获得多数而无缘执掌国家政权,随后退出了政坛,云游四方,或在家撰写自己《战争回忆录》,构思法兰西帝国的复兴,直到1958年。


· 鉴于二战后法国政坛连续的动荡多变、以多列士为首的法共一度占据了数个内阁部长职位的特殊政治局面,美国政府除了为法国战后重建提供必要的援助外,也无意再多关心法国的事务了。


· 1958年12月,在通过了“新宪法”公投后的总统选举中,戴高乐成功当选了改行总统内阁制后的第一任“法兰西共和国、非洲及马达加斯加法国属地”总统,随后即隆重推出了核心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反对美国霸权”的戴高乐主义,并在其当选第二年宣布法国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后来他又创造出了“欧盟一体化”政治构思。


· 1958年,刚当选总统的戴高乐随即提出了改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要求,希望重新确立由美英法三国共同领导公约组织的新体制,要求参加公约组织的法国军队只能由法国政府指挥,否则法国会陆续撤出自己的海空军部队。


· 1960年,法国成功完成了第一颗原子弹的试验,戴高乐在庆贺讲话中公开表示,美苏两国同为洪水猛兽、超级大国(此政治流行语系戴高乐将军首创),法国的原子弹正是让美国看的。随后,戴高乐总统庄重宣布:法国的核武器将不加入美国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一体化核武系统。

· 1964年,法国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西方国家阵营中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


· 1966至1968三年中,再次担任法国总统的戴高乐先后访问了前苏联、波兰及罗马尼亚。


· 1966年2月,戴高乐总统宣布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仅保留大西洋联盟会员国地位),并以法国领土上不允许驻扎外国军队为由,将设在巴黎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总部赶去了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 1969年4月,在处理法国“红五月学生运动”事后进行的改组国民议会全民公投中,其政治主张遭到了否决,戴高乐总统信守诺言辞去了总统职务,再次回到家乡科龙贝双的小村庄继续写自己的《希望回忆录》,陪伴他心爱的小女儿,直到1970年11月9日他终于抱着“没能看到法国重新成为欧洲中心、没能见到他仰慕多年的毛泽东”的巨大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


· 中国最高领导人毛泽东主席获悉戴高乐将军离世的噩耗后,第一时间给将军亲属发去了唁电。


由于二战结束以来法美两国之间出现的矛盾、对立和冲突实在太多,很难列举齐全,本文就只能以目录形式大致介绍如下了:


洲际贸易、关税、钢铁及农产品交易、核武系统管理、防导系统管理、伊拉克战争、国际贸易规则(法国坚持在规则中实行“文化例外”原则,坚决抵制美国的的饮食文化及大众文化,坚决维护法语的纯洁性);法国还多次公开批评美国的越南战争及关塔那摩美国军事监狱不人道对待基地组织战俘。


1995和2002年连续两次担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公开表示,自己是“戴高乐主义的传人”。

 

西方一评论家曾发表过如此的评论:法美冲突几乎是每年一次;还有人称法国的行为是“持二等车票却想坐头等车”;法国左翼的大报《世界报》则被美国人称之为“批评美国最多的欧洲报纸”;还有西方人讥讽“法国反美有传统,也有市场”。


1997年,法国与中国建立了“全面伙伴关系”,并陆续与中国90个城市结成了友好城市,目前在华法资企业已多达1400家。

2009年3月,崇尚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后因涉嫌受贿罪吃官司的法国总统萨科齐宣布法国将重新返回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戴高乐主义暂时退居二线。2018年8月,法国最年轻的总统、“全球化”大粉丝、曾力挺中国收购法国图卢兹机场交易、戴高乐主义的疑似“第三代传人”马克龙信心十足地向欧盟的兄弟们发出了“建立欧洲军”的战略性倡议,准备用最新的战略政策与其祖师爷眼中的头号“超级大国”继续斗下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