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奥斯卡影后凯莉“智斗”总统戴高乐

老马杂谈 老马杂谈 2022-01-23


上世纪美国女演员格蕾丝·凯莉因1955年成功主演的电影《乡下姑娘》荣获第27届“奥斯卡奖”后,迅速成了驰名全球的著名影星,其出演的多部作品均深受世界各国民众的热捧热赞。1956年凯莉又被年轻豪富且家世显赫的欧洲著名贵族后裔、世界国土面积排名第二的袖珍小国摩纳哥大公国(亲王国)国家元首雷尼尔三世迎娶为贤妻,成了全球万人瞩目的摩纳哥王妃殿下。年轻帅气的亲王与奥斯卡影后的跨国恋情、隆重奢华的婚礼、温馨家庭生活及悲剧结局都成了当时世界的头条新闻,更被欧美文学和电影界据此创作了大量的风行文化作品(知名者如美国影星切瑞·拉德主演的《格蕾丝·凯莉》和妮可·基德曼主演的《摩纳哥王妃》)。但鲜为人知的是,格蕾丝·凯莉王妃殿下当年还有一段“智斗法国总统戴高乐及法国政府”的大致真实历史故事。


1961年底,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戴高乐将军为缓解因镇压延续15年之久的法国北非洲“海外省”阿尔及利亚的独立解放战争所导致的严重财政危机(法国驻阿尔及利亚的驻军1955年就已陆续增加到了20万之众,而由军方及强硬政客们长期主导的“军事解决”黑猫政策还屡屡将“海外省居民要求同等国民权利变成抗议民族歧视再激化成武装起义”,最后还引发了美、英、意大利及国际社会的干预与谴责),因此决定要求被其国土三面包围的“被保护国”、境内连个人所得税也全免的小国摩纳哥在6个月内开征个人所得税并向法国缴税以解决其燃眉之急,并涉嫌“以武力吞并”该国的阴谋。因摩纳哥王室、议会、政府及“过惯好日子”的摩纳哥百姓对此均深表异议甚至强烈抗议,“法摩缴税谈判”进展缓慢且冲突不断,法国政府为此封锁了小国摩纳哥经由法国国土通向欧洲大陆的所有陆地关口,此举随即引起了摩纳哥大公国朝野上下的一片恐慌愤怒;持续6个月之久的“法国—摩纳哥政治危机”也因此而揭开了沉重的帷幕。

作为摩纳哥国王妃、3位王子及公主的母亲、美国人及奥斯卡影后多重身份的格蕾丝·凯莉也正在此重要时刻遇到了一个“选择与放弃”的人生关键十字路口。1962年初,对奥斯卡影后凯莉的演出水平及独特表演风格极其看好的美国著名电影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看中了一个名为《艳贼记》的电影文学剧本,并殷切希望影后凯莉能出演此片的女主角,为此还专门奔赴摩纳哥国“晋见”了王妃殿下并送交了剧本及《演出合同》稿,希望她能借此影片重返歇演6年的好莱坞影坛。


在“摩纳哥国”已亲身体验了好几年“王室宫廷贵族礼仪与严格规则”和“再也不能像在美国那样爱说啥就说啥”特殊现实的格蕾丝·凯莉“王妃”,其实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是非常希望接受这项演出合同的,但摩纳哥国从王室贵族到平民百姓却绝对无法接受自己国家的“王妃”、“形象代言人”和“国家名片”去拍什么好莱坞大片、去与其他男性“热情搂抱甚至接吻”的“有辱国格行为”,最后雷尼尔亲王也改变了最初的支持出演态度。


在自己的夫君及人民遭遇“摩纳哥—法国政治危机”的关键时刻,凯莉王妃没有使出“美国女汉子”的叛逆精神一怒而起反击上下左右的反对者,而是借鉴美国人的另类特性——“纵横捭阖、妥协求同”去影响说服他们。为此,她主动参加由贵族妇女掌控的摩纳哥红十字会会议,并提出了扩建摩纳哥医院和改善孤儿院生活条件的建议。建议虽没能被“只对舞会感兴趣”的贵夫人们立即接受,但凯莉王妃则因参与红十字会活动的行为拉近了与她们之间的距离。


在“摩法政治危机”逐步升级,边界封锁困扰加剧,“法国准备用坦克解决摩纳哥问题”传闻四起之际,摩纳哥王妃兼奥斯卡影后凯莉先是带着贵族夫人和大批记者赴边境封锁线线向正在执行任务的法国军警献花送食品外,随后又邀请了摩纳哥红十字会的一群贵族夫人及新闻记者,利用王室特权驾车去巴黎,十分高调地举办了“红十字募捐发布会”并经媒体将摩纳哥的困境迅速传播到了全世界,巧妙地将“摩法危机”国际化了;凯莉还在记者招待会上公开宣布了自己已放弃出演好莱坞新片《艳贼记》的爆炸性新闻。

随后,凯莉王妃又在夫君雷尼尔亲王的支持下,决定以摩纳哥红十字会名义举办一场盛大的国际晚宴,并向包括梵蒂冈教皇在内的美英意德等多国政要发出了请柬,其中还包括“向摩纳哥征税”的始作俑者、法国总统夏尔·戴高乐,政治险球被凯莉王妃温柔地踢回到了法国半场,进退两难的戴高乐总统接受邀请并出席了招待会(此段剧情应属于《摩纳哥王妃》“基于事实的虚构”部分)。


在10月9日的摩纳哥红十字会晚宴上,雷尼尔亲王、美国国防部长麦克拉马拉及意大利、英国、西班牙及希腊等多位国家政要出席;格蕾丝好友美籍希腊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玛丽亚·卡拉斯现场演唱了普契尼著名歌剧中的歌曲《我亲爱的爸爸》;此时已担任摩纳哥红十字会主席的凯莉王妃则发表了自己声情并茂的致辞,公开表示“摩纳哥是我的国家,善良的摩纳哥人我的人民,我愿意与他们永远相处相爱”;也明确表达了可以用和平友爱方式处理一切形式冲突和对抗的美好愿望。


1963年,法国政府采用妥协变通方法撤销了逼“摩纳哥国开征个人所得税并向法国缴税”的训令(改为仅对非摩纳哥国籍人士征税,以打击法国及其他国家的偷逃税富人),摩法两国关系终于出现了缓和新局面;2002年,法摩两国经过外交谈判,修改了1918年有欠平等的《法摩条约》并重签新约,给予摩纳哥国包括“王位继承方式”在内的更大政治、外交及领土主权。


以凯莉王妃1962年应对摩法危机故事为题材的好莱坞传记大片《摩纳哥王妃》在杀青后公演前,法国方面首先质疑了影片的历史真实性,并对片中影射“法国对摩纳哥曾经实施过法西斯行为”深表不满;摩纳哥王室方面又批评影片存在“贬低雷尼尔国王软弱无能”的不合适情节;而美国方面的电影发行商恩斯坦则明确表示,若采用法国导演达昂执导的不伦不类欧洲版《玫瑰人生》,此片绝对无法在美国上演。针对此类各执一词的批评话语,美国《时代周刊》随后即根据查证出的历史资料,回溯了当年法国政府下令向摩纳哥征税以补贴“法-阿战争”期间的相关历史资料,生动信息如下:


“随着危机的加剧,格蕾丝王妃匆匆结束了她的巴黎采购之旅,带着2个孩子、1条狮子狗和30个战地记者,迅速回到了摩纳哥。”


而美国大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女儿帕特里夏则在其评论文章中回顾了格蕾丝·凯莉当年对放弃出演新片事的表述:“格蕾丝认为这个时机不是她回归影坛的时机。”笔者认为,身为凯莉同时代人的帕特里夏女士应该不具有在几十年后为格蕾丝·凯莉提供伪证的任何动机。


作为一部“基于事实的虚构”电影艺术作品,能够基本遵循历史事件的真实主线,加入些许的罗曼蒂克或童话幻想情节但绝不违背人类社会必须共同遵守的价值观未尝不可,相比于“关公战秦琼”、“皇帝爱民如子”和“华盛顿将军痛击东条英机”之类的“戏说历史”,以及那些荒诞不经的历史神剧,无疑应该强了很多很多。


美国费城贫二代女孩、27届奥斯卡影后、最美“绝世王妃”、称职的人妻、慈爱的母亲及心地善良的摩纳哥慈善家“国母”格蕾丝·凯莉,于1982年9月14日驾车途中不慎坠下悬崖而不幸身亡,全世界除信奉“阴谋论”或“斗争教”国家地区外的民众,都在第一时间对真正的普通人凯莉女士表达了自己诚挚的哀悼与深切缅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