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村与“红色资本家”饶国模轶事
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为救亡救国大业国共两党再次携手合作,已成为合法组织的中国共产党表示坚定不移地与国民政府共赴国难,一心抗日,于是原“中国工农红军”先后被改编成了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及新编第四军;随后一个极为奇异的现象也随之出现了,中共代表团、八路军新四军办事处及党报《新华日报》等机构开始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武汉、陪都重庆及西南西北地区多个城市,这些特殊的机构门口有荷枪实弹的八路军士兵站岗警卫,《新华日报》更是四处设立发行及分销处,满大街地推销报纸(报社甚至还以“约稿支付高稿酬”方式巧妙资助被国民政府软禁在歌乐山上赋闲的进步经济学家马寅初教授)。
仅在陪都重庆一地,我党公开的机构就有设在红岩村13号的八路军驻渝办事处(不公开的中共中央南方局秘密驻其内部办公)、设在中山三路263号的中共代表团办公处、设在曾家岩50号的八路军办事处及南方局市区办公处、设在民生路208号的《新华日报》及《群众周刊》营业部,此外还有分设多处的编辑部、印刷厂、发行部、出版社及分销处等。
我党驻重庆规模最大的机构当属红岩村13号的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了。1939年5月,日军飞机空袭炸毁了机房街70号八路军办事处的房屋后,由中共川东特委代为联络到了重庆女知识分子实业家饶国模开办在嘉陵江畔僻静山沟里的水果种植园—“大有农场”。
农场主人饶国模1895年生于重庆大足县农村一个书香门第之家,是被誉为中华民国开国元勋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饶国梁的胞妹。1912年考入成都益州女子师范学校。1915年毕业后并与同学刘国华结婚,此后去川东任小学教员,1922年随夫携子迁到了重庆。其丈夫担任过县长等职,后在刘湘督军处担任经济顾问。饶国模因不愿在家当官太太打麻将消磨光阴就自己创办了“三友实业社”从事商业活动,逐渐发展成了重庆著名的女实业家兼社会活动家,在九·一八事变厚的捐款支援抗战活动中她还创下重庆的最高捐款额。她还把自己的三个孩子早早送上社会,不久后他们都加入了共产党队伍。
1930年代她买下了郊外红岩嘴的约300亩山坡荒地开办了专门种植优质水果的大有农场。1938年,她任重庆妇女慰劳会的委员兼劳动部长。中共川东特委书记廖志高安排她的党员儿子刘圣化回家做母亲的工作,希望她能允许八路军办事处入住其农场。对中共印象极好的“红色资本家”立即一口同意了。董必武夫妇及办事处人员随即就搬进了农场,分住在她自家腾出的住房、农场员工宿舍及存放柴草的仓库中(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的40天里也一直居住于此)。
同年底,饶国模获悉八路军办事处有自己建房解决办公与住宿困难的意思,便垫资3000元购置了建筑材料,由办事处人员自己设计施工建造了一座办公楼。从此就天天与董必武、林伯渠、吴玉章、周恩来、邓颖超、叶剑英、王若飞、秦邦宪、凯丰及孔原等中共大人物朝夕相处了。后来她还出资在农场里建了一所幼儿园,并亲自带着自家的保姆在园里照顾教育学童,解决了办事处人员孩子的入托困难。在八路军办事处存在的7年中,她没有向中共收过一分钱房租。在“皖南事变”后国民政府停发中共军队军饷的困难期间,她还多次动用家中的存款资助办事处渡过难关。为此,邓颖超曾对人说过:“没有饶国模,哪里有红岩?”
“红色资本家”一直就渴望加入共产党组织,但向有关领导提出请求后却始终没有结果,于是她直接找周恩来副主席反映自己的要求。周委婉地对她说,你一直就是我们的人了,但根据目前的情况,你还是留在党外为宜。谈话结束时周副主席亲切地喊了她一声“饶国模同志”,她兴奋地热泪盈眶了。1946年底办事处迁离重庆后,饶国模在农场里办了一所红岩小学。1948年初,一生追求进步的“红色资本家”曾被中共重庆地下党组织批准为秘密党员(后因介绍人被捕与组织失去了联系)。
1949年重庆解放后,她被刘伯承邓小平任命为西南军政委员会监察委员,1950年受董必武周恩来之邀赴北京做客,回重庆后就把自己的农场及全部财产捐献给了政府,坚决与资本家身份一刀两断了。
1954年饶国模“准同志”当选为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并迁居北京,后来就慢慢销声匿迹了,1960年她因脑溢血去世于北京。这位长期被人称为“刘太太”的农场主,平生最大的憾事无疑就是自己去世之前始终没能被党所接受。在1950到1960的十年中,网上能搜索到的资料显示,她始终没有受到过任何政治运动的冲击,笔者只能估计很有可能是伟大领袖前房客在暗暗庇护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