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抖抖“改革皇帝”王莽的真面目

老马杂谈 老马杂谈 2022-01-23


西汉末年篡夺汉室政权、自立“新”朝并称帝的王莽,在多年来的历史评价中几乎都是一位富有改革思想及理想的“正面人物”,百度搜索目前的人物评价原文照录如下如下:


王莽(公元前45年-23年10月6日),字巨君,魏郡元城县(今河北省大名县)人,西汉权臣、政治家、改革家,新显王王曼第二子、孝元皇后王政君侄儿,“新朝”开国皇帝(公元9年1月10日—23年10月6日)。

 

王莽原为西汉外戚世家魏郡王氏的重要成员。在朝野素有威名。初始元年十二月癸酉朔(公元9年1月15日),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建丑正月(改汉历十二月为正月),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


王莽统治期间,天下大乱。地皇四年(公元23年)秋9月23日,绿林军攻入常安(王莽称帝后改长安为“常安”,笔者注),10月3日庚戌(公元23年10月6日),王莽死于乱军之中,新朝灭亡。王莽在位15年,享年67周岁(对死去的坏人通常是不会使用“享年”的,笔者注)。

汉成帝阳朔三年(公元前22年),24岁的王莽入中枢开始做官。年青的他办事认真,待人恭敬,对其身居大司马之位的伯父王凤极为恭顺,王凤临死前嘱咐其妹王政君照顾王莽。同年大官二代王莽被任命为黄门郎,后再升任射声校尉。后其叔父王商上书表示愿把其封地的一部分让给王莽,当时朝中的诸多名士都力挺知书达理的王莽,汉成帝也视王莽同学为有贤有能之接班人。 


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王莽30岁,被封为新都侯、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皇帝侍卫近臣)。而王莽的伯叔父王凤王商王根相继担任大司马辅政。汉成帝刘骜)一朝,王氏家族为侯者9人,为大司马者5人。王莽身居高位,却从不以自己为尊,总能礼贤下士、清廉俭朴,常把自己的俸禄分给门客和平民,甚至卖掉自家的马车接济穷人,因此深受民间人士的爱戴。此外他还“大义灭亲”地杀了自己滥杀家奴的二公子。一些公卿王侯平时高官还为其母“穿着朴素寒碜如同仆人”而对其赞不绝口。


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汉哀帝去世。太后王政君在皇帝驾崩后当天就亲驾未央宫了传国玉玺。再召朝中公卿推举大司马人选,群臣会意后纷纷举荐王莽,唯前将军何武与左将军公孙禄表示反对。不久,王太后诏命王莽接任大司马,录尚书事,兼管军事令及禁军。其后王莽拥立九岁的汉平帝登基,由王莽代摄政务,满朝文武朝野一致拥戴。何将军与公孙将军不久即被贬外放(之前,为争权夺利王莽已设计捕杀了太后姑妈的外甥淳于长)。


自此,王莽的政治野心及毒辣手腕开始逐渐暴露无遗。他开始不择手段地排斥异己,先是逼迫太后 王政君赶走自己的叔父王立,又安排自己的堂弟王舜及王邑、亲信甄丰、平晏及孔光女婿甄邯等“五大金刚”组成核心权力班子,掌控了军事、机要及御史情治等重要部门,再借助三朝大儒孔光的影响,罢免流放了2000余朝臣、太守及刘氏王候公卿。王莽平时表情严肃无比,每当有什么利益诉求时,只须略微示意,其党羽就会立即按他的意思纷纷上奏,而王莽则磕头作揖哭泣以表坚决推辞,对上以迷惑太后,对下则向老百姓掩盖自己的狼子野心。


元始元年(公元1年),大臣们又向王太后提出,王莽“定策安宗庙”的功绩与汉初功臣霍光一样,应该享受与霍光相等的封赏。王莽得知后,上书表示,他是与孔光王舜甄丰甄邯等人共同定策的,希望只奖励他们四人,他甚至不顾太后的多次诏令,坚决推辞受封。经大臣们不断向太后建议后,王莽才勉强接受了“安汉公”封号,但却始终拒绝接受封给他的2.8万户食邑俸禄。之后,王莽与其三大亲信升任“四辅”高位:王莽为太傅,领四辅之事;孔光为太师、王舜为太保、甄丰为少傅,位居三公上。“四辅”大权独揽,除封爵之事外,其余政事皆由“安汉公、四辅平决”;不久后,王莽又被臣僚戴上了“圣人”桂冠。

元始3年(公元3年),王莽还授意亲信将其“大义灭亲,公而忘私”个人事迹编印成学习材料,发放全国各地,让所有官民人等学习背诵;此外还以其事迹为题材,编印了《诫书》与《孝经》共8篇,作为官员选拔的学习材料。


元始4年(公元4年),在满朝文武大臣三公九卿的强烈要求下,安汉公及大司马王莽又勉强接受了位于诸侯王公之首的“宰衡”之封号。


元始6年(公元6年),汉平帝去世,在外戚首领王太后及王莽领导团队的精心操控下,立2岁的刘婴为皇太子,王太后升级为太皇太后,由大司马王莽兼代摄朝政,时称“假皇帝”,王莽决定改年号为“居摄元年”。3年后,满朝公卿大臣及全国子民又采取“献符命”新措施,强烈建议王太皇太后顺应形势,交出传国玉玺,强烈建议“假皇帝”安汉公王莽改朝换代,奉天之命担任“新”朝的真皇帝。随后即在太庙上演了隆重的“刘婴皇太子禅让典礼”。王莽勉强接受万民之求登基成为“新朝始祖”后,立即改京城长安为“常安”,并定年号为“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


登基不久后,始祖皇帝王莽就紧锣密鼓地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其主要内容大致如下:大规模改革官制及行政区划(在重要岗位安排了自己的亲信多达395人) ;改革币制;废黜刘氏诸侯王32人及王子侯181人、改匈奴、高句丽、西域诸国及西南诸夷国王为“侯”(这一四面树敌的行为从此导致军费剧增,财政入不敷出)。


而王莽改制中最激进的内容当属“经济全面国有化”是所谓经济改革,他明令“改天下田为王田”,将全国的一切土地及山川林泽,甚至包括婢女等一起收归国有,改为“私属”(地主只拥有使用权)不得买卖交易;盐铁酒及铸币一律由官府经营,土地制度基本恢复到了王莽心目中最理想的西周时代“井田制”。面对如此伤筋动骨的“改革”,王公贵族及地主阶层不高兴了,农民兄弟开心了一段时间后也因物价飞涨及“改革”实施中的严刑峻法开始失望了,蝗涝虫旱灾害一到就携家带口四处流浪,或饿毙于途或沦为盗贼;大地主豪绅们也纷纷揭竿起事,南方的“绿林军”和北方的“赤眉军”大量搜罗各地小股乱军,最终发展成了推翻“新朝”的两大主力军。


地皇4年(公元23年),早于焦头烂额的王莽皇帝在常安南郊举行了隆重的“哭天大典”。也就在这一年,绿林军武装攻入常安,“改革”皇帝率两千余部下逃入山中,兵败后被愤怒的乱军立即斩首,首级被高悬常安城楼上示众,身体则被乱军当场千刀万剐了。


“文革”结束,雨过天晴之后,史学界对王莽的评价终于有了各抒己见、百家争鸣的新气象,其中还出现老一辈子史学家对早年对他的客观评语,最客观全面的如史学家李鼎芳先生的评论:王莽是一个政治投机家,是以改良主义、复古主义做掩护来进行其政治投机勾当的。他绝不能算是一个改良主义着,王莽曾经实施过一系列违反历史发展的所谓改制,这是想把历史拉回头的复古行径;而史学家李晴先生说的就更一针见血了:王莽是一个手段毒辣的伪君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