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备革命与装甲兵之父—徐庭瑶
徐庭瑶,原名其瑶,字月祥,1892~1974,出生于安徽省无为县书香巨族家庭,早年就读于安徽省芜湖中学,1912年考入湖北省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1914年考入保定军校第三期步科,与张治中、白崇禧及蔡廷锴同期同科。毕业后曾任排连长,因不满皖系军阀倪嗣冲军队的黑暗,一度还辞职回乡做了中学教员。1924年他南下投粤军许崇智部任连长,后转为蒋介石总司令麾下,在东征陈炯明、平滇桂军阀叛乱、两阶段北伐战争、平唐生智兵乱、中原大战、平石友三兵乱、长城抗战及桂南会战中均立下了赫赫战功。
由最基层指挥官通过身经百战而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徐庭瑶将军,以后历任国民革命军第3师副团长团长、独立第4师副师长、第1师师长兼杭州警备司令、保定行营主任兼第17军军长、第8军团总指挥、训练总监部交通兵/辎重兵/通讯兵三校教育长、机械化学校教育长、新编第11军(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第5军之前身)军长、第38集团军总司令、国防部科学委员会主任委员、东南军政副长官及总统府战略顾问等多项重要职务。
但鲜为人知的是,在二十俞年指挥作战中绝对胜多败少的徐庭瑶将军还享有“中国军备现代化革命及装甲兵部队之父”的特殊美誉,在蒋委员长及国民政府积极有力的支持下,他亲自播种和培育出了中国第一支现代机械化军队。
1933年,在长城抗战中指挥第2师、第25师和第83师与日寇奋勇厮杀的第17军军长徐庭瑶将军亲自目睹了中国军人以落后武器装备加血肉之躯与装备精良的日本侵略军苦苦鏖战的状况后,战争结束后随即上书蒋委员长提出了自己的五大建言:
“一、中日战争今后无法避免,中国应当把日本当成最凶恶的头号敌人;二、弱国无外交,这是中国多年来饱受列强欺凌的一个惨痛教训;三、要想在今后对日作战中打败日本,我军军备革命刻不容缓;四、建立新的国军,应走现代化、机械化道路;五、培养专业军官,要先走一步”。他还对中日战力作出了如下感伤交集的精辟总结:“日军训练有素,在空军、炮兵、坦克、步兵诸兵种的协同作战中,对我军发动猛烈攻势。我军是以劣势装备,凭高昂的爱国热诚与敌人拼杀,故每战伤亡极大,甚至十分惨重,而第17军的装备还远较其他部队优良。第17军如此,其他部队可想而知。因而我军的军备革命实迫在眉睫,不容稍缓。”。
蒋委员长对徐将军的建议极为重视,并于1934年5月委派徐庭瑶和俞飞鹏将军担任正副团长,率领由军事及交通电讯专家22人组成的考察团,在11个月中考察了意大利、瑞士、德国、捷克、苏联、瑞典、法国、丹麦、比利时、英国及美国等多个国家的军事指挥机关、军事院校、特种兵部队、通讯中枢及兵工厂;考察团归国后徐庭瑶将考察心得与收获整理汇编成60万字的报告书呈交蒋委员长亲阅,深得其赞许。此外,徐将军还亲自撰写了《军备革命》一书,并自费印刷了两千册分送给国军将领及相关人士参阅。在徐将军亲力亲为的推动督促下,从1933年起,财政非常拮据的国民政府分期分批从英国、德国及意大利购置了数量有限的各型战车、战防炮、高射炮及专供搜索兵通讯兵使用的两轮三轮摩托车;先后组建了中国第一个战车营(1934年底成立初驻城内马标)、第一所交通辎重军校(简称交辎学校)、第一所辎重兵军校、第一所机械化军校及1937年5月在南京方山定林寺组建的中国第一个作战功能及配备相对齐全的装甲兵部队—陆军装甲兵团(团长为徐将军的爱将杜聿明)。
1937年12月中旬,经历了淞沪及南京保卫战的腥风血雨早已伤痕累累的装甲兵团残余部队抵达湖南省湘潭浏阳地区集中驻防。为了在其后的抗日战争中迅速缩小与日本侵略军的战力差距,并继续发挥装甲兵团机械化部队摇篮的积极作用,军政部下令以该团为基础扩建直接隶属军政部(由机械化学校督训)的陆军第200师,并参照当时德国陆军装甲师的配备模式,为该师及时补充了刚由意大利、德国、美国及苏联购进的六百余辆坦克、装甲车、卡车、摩托车及不足官兵员额。新组建的陆军200师由徐庭瑶将军保荐的抗日猛将、黄埔一期生及装甲兵团原团长杜聿明任师长,黄埔二期生、机械化作战超级粉丝及原教导总队参谋长邱清泉任副师长,原教导总队中校作战参谋廖耀湘任参谋长,原装甲兵团历经战火磨砺的团营连长及基层官佐均留任原职。
1938年10月,为将第200师的机械化突击纵队的功能提升到机械化突击军的战略高度,军事委员会决定以该师为基础,扩编成陆军新编第11军(军长徐庭瑶兼,副军长杜聿明;次年2月改番号为陆军第5军,杜聿明将军被徐庭瑶军长力荐为军长;军下辖戴安澜将军的第200师、邱清泉将军的新编第22师和郑洞国将军的荣誉第1师及装甲、汽车、炮兵、骑兵(搜索)、辎重、工兵、通信、特务、野战补充、野战医院和修理工厂等军直单位),并于11月移防广西全县(今全州)附近的界首,参加了国军第一期整训及校阅并在校阅后的步(兵)战(车)炮(兵)联合对抗攻防实弹演习中荣获全军第一的成绩;第5军也成了当时世界上的第四支成规模成建制的现代化装甲兵部队。
1939年12月31日,全程作为主攻部队参与桂南会战的第5军,通过一个多月的浴血奋战和巨大牺牲,其麾下新22师邓军林团指挥的忠勇官兵终于新年即将到来的前一天,全歼了负隅顽抗的日寇守敌,将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高高插在了昆仑关上,以重创强寇、震惊中外的昆仑关大捷鼓舞激励了全国亿万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