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待人之道(音频)

点击右边关注☞ 凝听 2020-10-11


导读

无论在任何时候,以崇高道德标准作为为人处世的原则,坚守心灵的一方净土,善化他人,珍爱生命,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使其意志屈服,此为正人君子之所为。







🔺点击上方音频,听源明讲故事




孔子认为,“仁”既是一种社会政治理想,也是一种伦理道德原则,“仁”的首要内容是对他人的关爱。从“仁爱”的理念出发,孔子提倡“忠恕”的待人之道。孔子的忠恕思想,对中华民族诚实不欺、宽以待人、与人为善的传统美德的形成,影响深远,至今仍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01

以诚为本


一次,孔子与他的学生们在一起谈论待人之道。

子路说:“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不善之。就是说,别人以善意待我,我也用善意待他;别人用不善待我,我也用不善待他。

孔子评价道:“由之所持,蛮貊之言也。” 这是没有道德礼义的夷狄之间的做法。

子贡说:“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则引之进退而已耳。”意思是,别人用善意待我,我也用善意待他;别人用不善待我,我就引导他向善。


孔子评价道:“赐之所言,朋友之言也。” 这是朋友之间应该有的做法。

颜回说:“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他表达的是,别人以善意待我,我也用善意待他;别人用不善待我,我也以善意待他,并引导他向善。

孔子评价道:“回之所言,亲属之言也。” 这是亲人之间应该有的做法。如果能够把它扩开去,以诚心对待天下人才是真正的与人为善啊!



02

仁义待人


还有一次,颜子去问孔子说:“我想以仁待人,怎么样才能做到呢?我希望自己能做到的是,贫贱时与富贵时一样,不有意表现多么勇敢却有威严,与有志之士交往,终身没有患难。这样可以吗?

孔子说:“要做到以仁待人,首先得通过自己修身才能做到,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你说的也非常好,贫穷时和富有时一样,便能知足而不受欲望的左右;卑贱时与高贵时一样,就能始终谦让有礼;不有意表现多么勇敢却有威严,就能恭敬待人而对他们没有过失;与有志之士交往,终身没有患难,就能谨慎的选择朋友、选择要说的话和要做的事。这个志向非常宏大!




03

为政之道


《说苑·杂言》中齐高廷问于孔子曰:"廷不旷山,不直地,衣蓑,提执,精气以问事君之道,愿夫子告之。"孔子曰:"贞以干之,敬以辅之,待人无倦,见君子则举之,见小人则退之,去尔恶心,而忠与之,敏其行,修其礼,千里之外,亲如兄弟。若行不敏,礼不合,对门不通矣。"


这段话是说,齐高廷问孔子:“我不怕高山远阻,身穿蓑衣,提着拜见之礼物,真心诚意的来询问事君之道,希望您能够给以教导。

孔子说:“坚持正道原则,即使对国君有所冒犯,也不能放弃正道原则;臣子事君,其实不是为了给君做事,而只是在国君之下做事,是为国为民做事,归根结底则是为了行仁义,辅助国君推行仁政;对待任何人都不要有厌倦之心,一律以真诚相待,自己言行首先要遵守并坚持道义;发现君子就加以举荐,发现小人就使他远离国君;去掉你的邪恶之心,而真诚的依据礼义与国君相处。做事需要机敏,谨言慎行,按照礼义修养自己,并且使天下趋于礼义。这样,即使在千里之外,也会象兄弟一样。如果只说不做,或者行为不机敏,又不依据礼义待人,即使是住在对门恐怕也互不往来。



孔子说,待人要从做人讲起。待人不是目的,而是要使其达到提高境界。孔子把义、礼、逊、信作为君子的必备品质,君子可通过自省来认识“仁”,以仁存心,宽以待人,行仁义于人。无论在任何时候,以崇高道德标准作为为人处世的原则,坚守心灵的一方净土,善化他人,珍爱生命,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使其意志屈服,此为正人君子之所为。

感谢“新正述传统文化”提供文章素材




【相关内容】


不同境界中的得失观
强调什么,其实就是失去什么。
悠悠然地行事吧!
是独特?还是异类?


点击图片长按扫码听全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