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古人“传家”的古训——耕读传家(音频)

点击右边关注☞ 凝听 2020-10-11


导读

中国人自古就注重庭训家教,曾子杀猪教子、孟母三迁这些故事至今在老百姓中耳熟能详。历史上的名臣、大儒很多人都留有家训。还有许多形式的家书、 教子诗等等。在这些历朝历代的著名家训家规中,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礼义廉耻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化和美德,被不厌其烦的叮咛后世子孙。







🔺点击上方音频,听源明讲故事




凝听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又到了我们的传统文化时间了。在今天的节目时间里,我们要和大家谈一谈耕读传家。


在许多古旧住宅的匾额上,我们容易看到这样这四个字。耕呢是耕地的“耕”,读呢?是读书的“读”,“耕读传家”在老百姓中可谓流传深广,深入民心。


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所以呢,“耕读传家”既学做人,又学谋生。


这里所说的“读”,当然是指读圣贤书,为的可不是做官,而是学“礼义廉耻”做人的道理。因为在古人看来,做人第一,道德至上。


在耕作之余,或念《四书》,或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或者听听老人讲讲历史演义。人们就在这样平平常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接受着礼教的熏陶和圣哲先贤的教化。所以呢,除了“耕读传家”之外,过去很多文化人家的厅堂里也挂着“诗礼传家”的匾额。


孔子教子学诗学礼,历来传为美谈,被称作“庭训”、“诗礼垂训”等等、那么孔子自己的后代称作此为“祖训”,自称为“诗礼传家”。



孔子教孩子学诗学礼的事,见于《论语•季氏》。书上说啊,有一天,孔子独自站在庭中,他的孩子孔鲤迈着小步恭敬地走过,被孔子叫住,问孔鲤学过《诗经》没有?孔鲤回答说还没有,孔子就对孔鲤说,不学习诗是无法同人交谈的。于是,孔鲤就退回去认真地学习《诗经》。后来又有一天,孔鲤从院里经过时又被孔子叫住,又问孔鲤学习礼仪了没有,孔鲤说还没有。孔子又教育说,不学习礼是很难立身做人的。于是,孔鲤又立身退回去,去学习礼仪。


这件事的经过,是孔鲤对陈亢讲的。


这个故事里所提到的《诗经》,就是孔子删修编订而成。孔子曾经说:大家何不学学诗呢,诗既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志趣,增长一个人的知识,又能与大众的感情交融, 也足以发泄自己委屈的情绪。从近的来说,可以使人懂得如何侍奉父母;远一点来说呢,可以使人懂得如何侍奉君上;另外可以多多认识草木鸟兽的名称。孔子还说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段话出自于(《论语•为政》)可理解为诗经有劝善惩恶的意思,诗经三百篇的作者都是基于无邪纯净的思想来创作这些诗篇,而读了它之后,人可以去除邪恶的思想。


至于礼的重要性,那就更是不言而喻了,那么在以前的节目中我们和大家谈到过“克己复礼”。礼是人人须遵守的行为规范,道德礼仪等等。孔子说过“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段话是出自(《论语•颜渊》)礼既然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一个不学礼,不懂礼的人怎么能够在社会上立身处世呢?这就是“不学礼,无以立”的道理所在。



刚才我们谈到的“耕读传家”和“诗礼传家”都是古人用以“传家”的家训了。


中国人自古就注重庭训家教,曾子杀猪教子、孟母三迁这些故事至今在老百姓中耳熟能详。历史上的名臣、大儒如宋朝的司马光、欧阳修、朱熹;明朝的王夫之及清朝的郑板桥、曾国藩等等,都留有家训。还有许多形式的家书、 教子诗等等。在这些历朝历代的著名家训家规中,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礼义廉耻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化和美德,被不厌其烦的叮咛后世子孙。


从这里呢,我们看到了古人家教的智慧。如果只是把子孙教成“希图前程,指望富贵”的人呢,结果当了官贪赃枉法,弄到家破身亡,遗累父祖,这可出了不肖子孙的罪过,可都得怪父母当初教养不对了。


儒家文化是使人立于不败之地的方法。几千年来,这些传统文化的道德礼仪的承传使我们的社会延续至今。


在今天的社会中,特别在当今的中国社会,大人教育孩子呢,大都希望孩子能够有好的前程,富贵,不要在社会上吃亏。可是,如此以来,很多的孩子都是只重视学业成绩,只知道如何在社会中钻营却不懂得做人的道理了。


好了,朋友们,时间又要到了,在这次的节目中我们谈到了古人“传家”的古训。在当今的社会中,回味古人的智慧当真是让人受益匪浅了。


感谢“新正述传统文化”提供文章素材




【相关内容】


不同境界中的得失观
待人之道
曾参杀猪
被时间改变的历史


长按图片扫码试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