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未富先老”离我们有多远?

白雾 凝听 2022-05-14

欢迎点击上方蓝色“凝听”关注我们

再点击右上角“...”,将凝听设为星标★





导读

看病、养老都需要他们大量的花费。能存下钱的,未来可能一场大病就又家徒四壁,而如果没有存下钱,生病了就需要借钱,欠了钱就需要还债。无论如何,最后他们还是需要托着年迈甚至病重的身体干活还债。





一、老龄的体力劳动者


今年52岁的韦军(化名),在疫情肆虐的背景下,再度选择前往广东打工。

 

“在广西农村,我有盖房子的手艺,如果被人请过去干活,一天也有300元,但就是不稳定。”他告诉记者,还是打工的收入多一些。

 

像韦军一样,有越来越多大龄农民工活跃在城市的工地之中。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50岁以上农民工在农民工整体占比中快速提升。中国面临的人口拐点问题,在老龄化这方面,农民工也不会幸免。从公布的数据来看,高龄农民工的人数在大幅增加,而80后、90后在整体上却是在萎缩。

 

在农民工群体中,最早的一批农民工是60、70年代生的农民,在改革开放时,他们最早离开自己生长的土地外出打工,为下一顿饭抬钢筋、活水泥,在午夜梦回的时候想想自己大半年没见的孩子,醒来再为各个城市的建设付出自己的青春与汗水。




至于回报呢?看看几十年后的现在就知道了。

 

几十年后,农民工的中坚力量依然是70后,占据了很大一部分。他们年轻时为社会主义建设做着最底层最辛苦的贡献,而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没有什么部门为他们提供其它的职业技能培训或者文化教育,于是在多年后他们也依然在为了下一顿饭而抬钢筋、活水泥。区别就是从一个工地到另一个工地,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午夜梦回的时候想到已经长大了的孩子问他要的房子首付,又带着满面愁容睡去。

 

至于更早的60后农民工,已经渐渐变少了,为啥?无非是年龄大了,身体差了,工地上、煤矿上都不要了,只能一个一个消失在城市,至于以后怎么生活,对于他们来说仍旧是个未知数。


 


二、干不动了该怎么办?


这些日渐衰老的农民工,当老的没人要了、干不动了,以后的生活该怎么办?

 

在工地上,工资基本上都是按日计算,干一天才有一天的钱。没有什么稳定的劳动关系,没有什么稳定的劳动合同。

 

所以对于农民工来说,没有养老保险、没有医疗保险,他们只能依靠自己来维持生活,看病、养老都需要他们大量的花费。能存下钱的,未来可能一场大病就又家徒四壁,而如果没有存下钱,生病了就需要借钱,欠了钱就需要还债。无论如何,最后他们还是需要托着年迈甚至病重的身体干活还债。

 

至于返乡?返乡种田反而更无法养活自己。无论乡亲们怎么折腾,一家人风里来雨里去忙活了一年,算算还不如到城市去做一个农民工。如果哪个种植户没种好管好,又赶上市场行情差,这几年折腾下来,与打工相比,反而成了贫困户。

 



看起来国家对农村建设很重视,毕竟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是三农问题。可对与三农的各种优惠与补贴,有多少能到农民手里?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王召老师的描述:

 

他们的运作模式是:每年的下半年接近年末,当各部门开始陆续制定出台和申报来年的支农项目时,他们也会一个接一个召集各类“龙头企业”在度假村开“闭门会”。按要求,“量体定做”申报方案。随后照章办事,把来年的资金“一网打尽”!本人曾在某地调研时,市长也为了证明其对涉农策略贯彻落实的到位和地方政府的扶持力度,指着在座的一位市级“龙头企业”老总说,像他们每年只需要开机一次,就能拿到上千万的项目资金。……

 

而在这个热闹红火的“农业的机会来了”热议过程中,农民在哪里?

 

——他们什么都不知道,还在城里打工呢!

 

是的,我们大概明白了。

 

那么我们新闻上经常报道的那些特色农业示范县,特色农产品示范村,各种名目的合作社能模仿吗?他们不都是红红火火吗?这个你到实地做一个调查,这些红火的背后一是特殊的地理位置,二是背后的政绩工程导向下的各种扶持,并不能推广到全部行政村去,没有什么意义。

 

所以对于一个身体还没有崩溃,还可以在城里打工的农民工来说,返乡,基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那他们的孩子在哪?在他们老时,能让他们的孩子帮忙养老吗?

 

也几乎不可能。




首先这群老龄农民工在为人父母的年纪刚好赶上了计划生育,每家每户都只能生一个,一但多生,面临的是整个家庭负担不起的罚款与其它种种风险,所以这些人大多都只有一个孩子。

 

而这一个孩子,没考上大学的,大多更倾向于在城里的服务业,服务员、快递员等等,一少部分人和自己的父辈一样在城里当民工,无法停下自己的脚步来赡养老人。


考上了大学的,大多也都在城市里定居,当一个白领,干着996的工作,领着比自己当民工的父亲还要少的工资,背着几十年的房贷或赚着下个月要付的房租。如果一不小心生了娃,为自己娃的托儿所学费而苦恼,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重蹈自己的覆辙而花重金“鸡娃”……


经营自己的小家尚且吃力,更别说头上的父母和自己的老丈人、丈母娘了……

 

所以现在很多年老的农民工他们都没有休息回家的打算,只能干一天算一天,到干不动了就回家,凑合着种种地来维持自己的生活。至于再老一些的时候,将来如何养老?等到干不动了怎么办?这些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三、每个人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老年农民工面对的问题,并不是这个群体孤立的困扰。

 

随着我国人口拐点的到来,“未富先老”的老龄化状况正在不断威胁着每一个人。

 

这个问题太大了,在这里粗浅地描述两个我们每个人即将面临的状况。

 

第一个就是劳动年龄人口减少。

 

其带来的后果是单位劳动成本增加,也就是用人成本增加,而在用人成本增加的同时,我们的科技水平与人口素质又没有达到可以顺畅转型科技型产业的能力,老百姓口袋里也没有什么钱,但是物价会不断上涨,超过了我们工资、退休工资的增长,生活下去变得越来越吃力,一些以前可以随时购买的物品渐渐变成了改善生活的奢侈品。




年轻人也因为用人成本增加,不断地陷入内卷之中,一个人顶十个人用,干着996乃至更长时间的工作,准时下班变成了一种罪过,加班变得理所应当,不论是甲方还是乙方,都身不由己的陷入时代的乱流中,在深夜里不停敲打键盘,透支着身体为企业节省成本。

 

第二个就是政府不堪重负的养老金了。

 

长期以来,我国养老金年均收益率很低,甚至不及通货膨胀,这意味着既有的养老金实际上还在缩水,永远追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更别提由于人口老龄化及人均寿命的延长,政府的养老保险支出也在不断增长,喊出的口号也从多年前的“计划生育好,政府来养老”变成了现在的“养儿为防老,子女要尽孝,甩给政府管,真是脸不要”......

 

劳动人口的减少,会让养老金更加无法保证,就会不断延迟退休、延迟退休……




为什么我们会面临如今人口拐点的窘境?一个原因无非就是计划生育,粗暴的让人口结构变得畸形,在这里不再赘述。

 

那未来呢?劳动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占比什么时候能重新正常起来?

 

根据资料显示,这些年中国人的生育率都很低,就算有一系列政策去开放二孩、三孩之类,生育意愿也远远低于正常水平。

 

根据KGSS(韩国综合社会调查)、JGSS(日本综合社会调查)和世界银行的调查数据,2006年至2014年,韩国人平均的理想子女数为2.45—2.55个;2000年至2012年,日本人平均的理想子女数为2.41—2.60个。而根据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的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2006年至2016年,中国育龄妇女平均理想子女数为1.96个,而育龄妇女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为1.75个。

 

要知道,韩国与日本已经是著名的低生育率国家了,我们的生育意愿竟然比他们还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梁建章也表示,2021年的生育率,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为什么大家现在都不愿意生孩子了?

 

根据梁教授的研究表明,有四个原因:

 

一是房价高。年轻人买不起房,不吃不喝几十年都买不起,更别提什么生孩子了。


二是育儿成本高。在一个典型的中产家庭,从孩子出生到18岁,需要花费50多万元,而在大型城市,需要的花费更多。再加上现在的人们普遍焦虑,在教育上也焦虑的“鸡娃”,每个“鸡娃”的背后,除了娃的难,还有背后数不清的雪花银。


三是中国女性参加工作的比例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许多女性都要在生孩子和工作中做出两难的选择题。但是我想,抛开女性自己的工作意愿,如果自己老公一个人的工资能养活全家、能还上房贷、能养好老人,可能愿意生孩子的女性会多很多。


四是中国流动人口多。农村年轻人在城里的人多,生育意愿更接近城里人。

 

梁教授最后的解决方案是要尽快开放限制,并大力鼓励生育。

 

但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像我们文中的老年农民工一样,都面对着很多即将遇到或者已经遇到的基本问题。在一些基本问题没有办法得到解决的时候,养活自己都难,实在不敢结婚也不敢生娃,说出花来娃也难生。

 

就像网友说的那样:我自己正在经历内卷,养不起孩子,买不起房,没有资源,实在不用让孩子也遭这一趟罪了。


欢迎在文末留言区留言讨论


参考资料:1.梁建章.2021年预测:生育率没有最低,只有更低2.王召.农业正像文化一样,青黄不接3.家奴.农民工老龄化是现在过度城市化的弊端,中国的城市需要大量低端劳动力4.小莫.北方农村现状,农民工村干部老龄化,宅基地空心化,怎么办?5.农小蜂.农业老龄化之后,明天的地谁来种?6.农爱邦.60后的农民工已经面临老龄化问题,将来如何养老?
7.点匠.聚焦高龄农民工,老龄化背景下,年轻人该如何作为?8.易学派.中国经济面临人口拐点:老龄化带来的三大影响9.21世纪经济报道.中小企农民工老龄化调查:90后不愿进工厂 50岁以上工人占比显著扩大




【本周精读】


韩星丨上帝归来——段正元的上帝观及其现代意义

人类真的有灵魂吗?——唐山大地震幸存者研究实录

关于死亡,这可能是一篇颠覆你认知的文章

杭州正在拒绝一部分年青人

人们应该小心,不要向青年人灌输下面的思想

中国正在催生一批高学历穷人

林安梧丨关于中国哲学研究的反思

总离不开自我英雄主义,我可以如何,我要如何……

真正的村里人,绝大多数时候,都是沉默而被无视的大多数。

昏庸草包,加速王朝灭亡

那些万恶的军阀是怎样办教育的

为何乡绅维护了乡村的稳定?

郭齐勇丨中国古代哲人的生存智慧

一定不要错过这段音频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由于微信改变了推送规则

可能导致您看不到凝听的文章

希望您可以点击下方的分享、点赞、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