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光丨名不正言不顺,就做不成事

吴光 凝听 2022-05-14



原文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子路》)


【注释】

正名:端正名分,使名位和实务相符。

迂:迂腐。

野:粗陋,缺乏文化。

言:言语,指表达思想观点。

错:通“措”,放置。


【译文】

子路问:“假若卫国国君期待您去治理国家,您要先做什么?”孔子说:“一定做修正名实关系的工作。”子路说:“有这样的想法,您真是迂腐啊!这哪里需要修正?”孔子说:“子路,你太粗浅了!有修养的人对于他不知道的东西,都不会讲的。名位不正那么言语就不顺当,言语不顺当那么就做不成事,做不成事那么礼乐制度不能兴办起来,礼乐制度不能兴办起来那么刑罚就不得当,刑罚不得当那么老百姓就不知道怎么做。所以君子有名位一定可以表达想法,想法表达出来就一定可以做。君子对其语言表达,是没有一点马虎的。”


新解


在这一节,孔子提出了“名正言顺”的政治观点。


子路是一个率真的人,他开门见山,先假设了被卫国国君所重视这样一个大前提,然后请孔子谈谈治国的首要做法。这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中的“如或知尔,则何以哉”是一样的,带有假设性。但孔子的回答没有纸上谈兵,而是从卫国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必也正名乎”的观点。当时的情景,如经学大师黄式三在《论语后案》中引朱熹的注释:“是时出公不父其父而祢其祖,名实紊矣,故孔子以正名为先。”再从当时整个社会大环境来看,周室式微,古礼不再,君不君、臣不臣的现象时有发生。对此,孔子认为治国的首要任务是“正名”,进行制度化建设,恢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局面,要求各人名实相符,安守自己的名分。同时,也“正百事之名”(东汉经学家马融所言),对国家一切事务如规章、制度、法律等进行矫正。


孔子的思想,历经两千多年的大浪淘沙,依然熠熠发光并逐渐为世界各国所尊崇。孔子看问题很深刻,能一下子就点出问题之关键,发人深省。如本章所讲的事情,历史的发展印证了他的正确。


每个人都担当着一定的社会角色,当然都会有相应的责任,孔子要求人人从其类,守其位,不违规,不僭越,一切事情都要在一定的规范内进行。孔子强调“正名”,要求名实相符,这和《颜渊》篇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同样的道理。


《左传》隐公三年记载石碏谏宠州吁一事,有一段精彩的评论:“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名实不符,就是“逆”,就会产生如孔子所讲的名不正、言不顺、事不成、礼乐不兴、刑罚不中、民无所错手足等一系列连锁反应,这是任何执政者都不愿看到的。只是,说说容易做做难,如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儿》中写到的明武宗朱厚照,不听谢迁、刘健等内阁成员劝谏,宠信宦官,肆意玩乐,终于导致朝野乌烟瘴气。明朝经过孝宗朱佑樘“弘治中兴”辛苦造就的清明政治毁于一旦,可悲可叹!(王晓华)


根据吴光编著2016版《论语治要》改编



吴光

1944年10月生。浙江淳安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本科,198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研究生,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曾任: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全国儒学社团联席会议秘书长等职。

现任:浙江省儒学学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荣誉顾问、全国儒学社团联席会议创会秘书长等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