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瑞提什·库玛·辛格(Ritesh Kumar Singh) 编者按
印度国内一直存在贸易保护和贸易开放的政策争论。主张贸易开放的一派认为,与其他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可以帮助企业克服相对较小的国内市场的限制,还可以促进外国公司对内直接投资。 另一派则担心进口失去国内市场份额,冲击印度国内制造业,从而强烈反对自由贸易协定 。 这种分歧的根源在于,印度缺乏足够的国家竞争能力。 如今在莫迪政府越来越主张“印度制造”的政策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在印度国内越来越强,使得印度国内众多支持贸易开放观点的人愈发感到担忧。自2019年以来,印度国内不断有文章指出关税壁垒的危害,认为印度不应过分维护国内市场贸易利益,而是需要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立场。 本文在这场贸易开放与否的论战中,颇具代表性。南亚研究小组特此编译本文,供各位读者批判参考。对印度这样的国家,自由贸易协定可以帮助企业克服相对较小国内市场规模的限制,进而获得“规模经济”带来的益处。自由贸易协定还能够促进那些寻找新出口平台的公司加强对印直接投资。
在中美关系紧张加剧的情况下,由于多边贸易自由化陷入僵局,印度拥抱双边自由贸易协定顺理成章。与此同时,各国、各跨国企业都正努力降低对中国制造业的依赖,避免过度依赖中国产业链招致风险。
然而,出于对外国进口商品瓜分国内市场份额的担忧,许多印度本土制造商强烈反对签订自由贸易协定。
事实上,印度的三个已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对手——日本、韩国和东盟10国,在自贸协议生效以来的进口增长已超过出口。
据此,许多左翼贸易分析师认为, 印度应该放缓签署新贸易协议的进度。 他们指出,印度的平均进口关税高于其大多数贸易伙伴,尤其是加拿大、欧盟和英国,目前印度正在与这三个国家就贸易协议展开谈判。而进口关税的差距意味着,在最终协议中,印度不得不比缔约国另一方承诺更多关税削减。
另外,还有一些人还对印度费力追求新自由贸易协定持谨慎态度,他们认为, 这些自由贸易协定将降低国内政策制定的灵活性,因为自贸协定的签订常常需要本国在劳工、环境、知识产权或投资保护方面实施更严格的监管标准。
这些经济学家认为, 印度可以结合使用关税壁垒以及与生产挂钩的补贴,通过进口替代政策推动国内制造业发展。 在此过程中,出口将作为副产品自然而然地随之增长;简而言之,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 阻止进口与促进出口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冲突。
然而这一观点流派没有考虑到的是,对于本地生产商而言,进口壁垒增加了国内市场相对于海外市场的相对吸引力。这可能会抑制出口动能,尤其是印度向海外出口的大部分是议价能力低的无差别商品,例如钢铁与纺织品。
此外,进口壁垒也可能使本土公司“自鸣得意”,导致这些公司忽视研发投入,反而阻碍产品质量和成本效率的提高,使出口变得更加困难。
更糟糕的是,印度的大部分出口产品,如精炼石油产品和石化产品,都严重依赖进口成分。 而在服装产业等进口含量占比不高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印度正在落后于越南等国家。得益于《越南与欧盟自由贸易协定》,越南商品更容易进入主要大国消费市场。
直接与间接的进口限制也将助长通货膨胀,给贫苦百姓的生活带来不便。无论如何,这些壁垒对印度消费者来说是不公平的,百姓有限可支配收入的价值应该得到最大化实现。
印度的许多贸易怀疑论者拒不愿承认进口商品对印度的价值。 工业投入和中间产品占据印度从外进口产品的大部分,再经过进一步加工供印度国内消费或转向出口。
例如,来自印度自贸伙伴日本、韩国的廉价钢材被加工成汽车零部件。印度与澳大利亚的新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将允许以较低的到岸价格进口煤炭和原毛(未经过加工的兽毛,如兔毛、羊毛等),这将有利于包括发电厂、纺织公司在内的下游行业,并最终惠及消费者。
自由贸易协定是增加出口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然而,印度政府不应在未与国内所涉行业进行适当协商的情况下就贸然签订新的贸易协定。
如果印政府未能做到这一点,其将导致的结果之一是优惠进口待遇的原产地规则难以被真正遵守。例如,日本严格的采购规定实际上剥夺了印度服装出口商在自由贸易协定下的有利准入。
阻碍出口商的另一个因素,是 “条件反射式”的出口限制,这使印度成为“不可靠的供应商”。 即使对质量和安全规范(尤其是在食品和药品行业)采取临时方案,也无济于事。
无论印度是否签署新的自由贸易协定,该国的进口量都将继续增加,因为在许多情况下,印度国内相较于进口商品具备价格竞争力的替代品供应不足。尽管印度与中国并未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尽管为了限制中国商品进口,印度各界煞费苦心采取了诸多举措,印度从中国进口商品总额仍继续稳步上升。
过度的“原材料保护主义”和“控制狂”官僚机构阻碍了印度竞争优势的提升。印度政府保护卢比的政策有利于少数进口商,但并不利于出口。
虽然批评者担心将印度国内的知识产权标准与欧盟标准进行协调将带来沉重负担,但他们并未认识到,宽松的知识产权标准和执法力度实际上抑制了印度对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的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印度专利、外观设计及商标管理总局(Controller General of Patents, Designs and Trade Marks)的数据,截至2021-2022财年,全印仅提交了66,440件专利申请。 同样,印度在有关劳工、环境标准的双边讨论中的僵化立场与印总理莫迪更新陈旧劳工规则、推广绿色能源的政策努力互相冲突。
不过必须承认的是, 印度的自由贸易协定具备改进的空间。幸运的是,印度政府正在审查已签署的协议,准备采取进一步行动。
对于正在酝酿的新自贸协议,印度不应过分执着于维护国内市场的防御性贸易利益,而应该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立场。
作为采取“积极主动”立场的一部分,印度政府应该更加重视本国拥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业贸易,不应热衷于维护关税壁垒,而应将关税壁垒作为讨价还价的筹码,促使贸易伙伴(尤其是发达国家)取消阻碍印度商品出口的非关税壁垒。
印度的贸易官僚以及“自力更生”的支持者则更希望印度政府能够在成功促进出口的同时阻止外国商品进口。但这忽略了一个问题: 一个国家的出口,总是另一个国家的进口。
贸易是双向的,出口是不容错过的大好机会。在多边贸易自由化尚未实现之际,自由贸易协定可以成为助推印度出口的主要渠道。 译者简介: 瑞提什库玛·辛格(Ritesh KumarSingh),新德里政策研究和咨询公司Indonomics Consulting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本文编译自 日经亚洲 ( Nikkei Asia )网站2022年11月5日文章,原标题为: India's trade skeptics fail to consider the big picture, 原网址为: https://asia.nikkei.com/Opinion/India-s-trade-skeptics-fail-to-consider-the-big-picture
*前往公众号后台发送“编译”,即可查看往期编译合集 往期推荐↓ ▲政报·91期|联合公报流产,算不算印搞砸G20首秀? ▲经报·85期丨阿达尼重现?印巨头韦丹塔恐面临巨大危机… ▲军报·14期 | 印密集推出多款新式武器,掀起国防工业小高潮? ▲重磅 | 影响远超想象!莫迪政府如何将“黑手”伸进美国政坛? ▲ 最新 | 美学者:印度若想震撼世界,得先解决这些工业化短板... 更多内容请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