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她说:相比作品,父亲留下的精神财富更让我们终身受用

杨之光
2024-09-21
点击上方“杨之光”,马上关注杨之光美术

真爱,请置顶





杨红



中国少年儿童艺术造型学会会长

广东省杨之光艺术教育基金会理事长

广东省美协少儿美术艺委会副主任

杨之光美术品牌创始人


(原文刊载《新快报•收藏周刊》,杨之光长女杨红口述,记者梁志钦整理)


我对自己父亲有新的认识,是在五年前的杨之光先生告别会。记得那天上千人前来送行,除了众多学生、亲朋好友、社会各界人士及各级相关领导,还有不少拄着拐杖行动不便的老同事,最让我感动与意外的是,就连之前为父亲提供过服务的水电工、送煤气工、木工、装裱工……也都来现场默默为父亲送行。我终于明白,除了父亲一生不平凡的艺术贡献与人生历程之外,最为人称颂的,是他的为人。


广州殡仪馆白云厅铺满白色鲜花及挽联,上千人一起送别杨之光先生


父亲一直有一种回报国家的情怀,他一直很重视自己的所有作品,乃至草稿,总感觉他早就预想着有一天,国家是需要这些的。他一直把自己所有产出的作品,视为“公有”。在他看来,他能有这些作品,都是国家和人民赋予的。一旦国家和人民对他的作品认可,要提出收藏的时候,他会认为这才是最好的归宿。


1963年杨红与父亲杨之光合影

1970年杨之光与女儿杨红在英德五七干校下放

1990年,杨之光与女儿杨红在美国旧金山渔人码头


因此,早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末期,陆续将他的毕生心血逾1200幅作品,捐献给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军事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学院等。


1998年,杨之光教授和各界嘉宾在广州美术馆(现为广州艺术博物院)捐赠作品展开幕仪式上。

1996年,中国美术馆举办[杨之光捐赠作品陈列]


作为老师,他最爱护自己的学生,最重视教学系统与质量,最强调中西贯通的开放学术态度。他从不为自己谋利益,却常常为美术学院的青年老师奔走,为年轻人解决各种困难。至今,广州美院还留着一栋上世纪80年代初建造的小楼,是当年由我父亲找来他在香港的企业家好友,专门为无法解决住房问题的年轻教师建造的,取名为“得艺楼”,牌匾由父亲亲笔题字,悬挂至今。


杨之光先生在广美执教与任副院长期间,为无处创作的青年教师们筹资建造了“德艺楼”鼓励青年人在从事艺术的同时更应注重品德修行,如今在“德艺楼”中走出来的老师们都已成为中国艺术教育界的中流砥柱。


作为父亲,他从未想过要把作品留给子女,他的理由很简单:我这些作品来自于人民,应归还于人民。


2010年,杨之光获“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

杨红陪同父亲出席颁奖典礼

女传父业,2003年杨之光在他从教五十年庆典上表示自己的晚年事业是和女儿一起办美术中心。

2015年父亲节,病中的杨之光在女儿杨红陪伴下,在医院渡过他最后一个父亲节。


他经常以言传身教来影响子孙后代。他总说,一个人不要太计较,要舍得付出;不要怕困难,困境可以锻炼人。因此,当有人问我“你父亲捐出的作品,现市价近两个亿了,你不感到很亏么?”这类问题时,我是很坦然的。因为我仍觉得自己很富有:父亲留给我的,是一笔无法估量的精神财富,我和我的孩子都将终身受用。


美神音容笑貌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天人永隔,父女情深


德艺双馨,垂范后世。

杨之光艺术纪念碑,由杨之光的小外孙何亦暄设计。



杨之光美术祝全世界的父亲们

节日快乐!



杨之光美术由徐悲鸿学生、中国国家画院院士、中国美术最高奖“中国美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杨之光教授和女儿杨红于2002年共同创办。父女俩将在美国历时13年潜心研究的创新理念带回祖国,致力于中国儿童与青少年创造力培养,并研发出针对儿童与青少年的创意思维训练系统——《少儿TCT美术课程》,弥补了中国创意基础教育的不足,让无数中国儿童与青少年受益。



往期经典回顾


| 画学传薪火明灯照耀南北,椽笔谱英雄彩墨贯通中西 || 六种艺术类高考录取捡漏方法!原来这些院校普通分数都能上,美术实力挺强,千万不可错过! || 万“粽”一心,健康中国 || 暑假研学 | “基因密码”荣耀之旅,7月 北京见! || 硕果 · 新芽 | 杨之光美术 · 光大花园校区盛大开业! || 快来看,党史视觉盛宴“红日照征途——经典名画中的党史暨岭南美术精神艺术展” ||【众说杨之光】向仕杰 | 杨之光——中国艺术品鉴证备案第一人 || 杨红:父亲留下来的东西,依然发着光,就像他的名字一样! |
| 一缕“美神之光”,照进“非遗所思”。  || 一场国际范儿的创意双年展!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杨之光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