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云说大咖-04】中山大学-郑永廷(第2版)

2017-07-22 梁亚婷 思政云说

(云说大咖-第4期“大咖:中山大学-郑永廷”第2版,

经大咖郑永廷教授本人审校修订,特此鸣谢!)

(大咖:郑永廷教授)

(作者:梁亚婷)

【学术简介】

个人简历

郑永廷,1944出生,湖北仙桃人。1969年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武汉大学和中山大学从事教学、研究和行政工作。曾经担任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山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纪委书记等职。现为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导师,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研究领域和方向

研究领域和方向主要有三大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究。

主要学术成果

主持研究课题:主持国家、教育部、省市重大、重点、一般、委托课题,国家重点学科建设课题共计20余项,均按时结项。

撰写研究报告(均向中宣部、教育部提供并有采用通知)6份;出版发行专著20余部;主编出版教育部、省市统编教材15本;主编出版学术丛书三套共22本专著。

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理论版)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在《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近40篇。

代表作主要有:主编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主编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等专著。

招收和培养人才

招收、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博士后、高访学者130余名,其中硕士研究生70余名;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近50名;高级访问学者10余名。

学术荣誉和奖励

1992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94年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开拓奖;

2017年评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优秀学会工作者;

获教育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励)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

获教育部(政府奖励)优秀教材一等奖2项、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学术成果获全国性学会奖励:

研究报告《关于宗教、迷信对高校学生的影响与对策研究》,第一作者,2014年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优秀成果一等奖。

专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并列第一作者,2003年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优秀专著一等奖。

论文《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及特点》,独著,2000年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优秀成果二等奖。

论文《关于高校德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独著,1998年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

论文《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发展研究》,独著,1998年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省统编教材:《思想道德修养教程》,主编,1994年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优秀著作奖。

专著《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独著,1994年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优秀专著三等奖。

开设课程

为本科生开设的课程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道德修养、人生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为说实研究生开设的课程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自然辩证法、政治观概论与教育、高等教育学原理;为博士研究生开设的课程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精神文化彰显与精神价值实现(给全校所有博士生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

学术兼职

先后兼任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二届副主任、第三届顾问;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二、三届主任;

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第一至八届副会长和学术委员会主任;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会长;

兼任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等50余所高校兼职教授;担任复旦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特聘教授;

担任《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思想教育研究》、《现代哲学》等10种学术刊物的编委会主任、顾问、编委。

【学术经历】

郑永廷教授196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专业,留校担任分析化学专业教师。根据工作需要,组织决定调他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担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课程主讲教师,并辅导教师学习《共产党宣言》、《反杜林论》、《国家与革命》等经典著作。他服从分配,克服困难,认真教学,受到师生欢迎。从理科毕业转到文科教学和研究,他所遇到的困难和付出的努力是可想而知的。正因为他全心全意投入教学和科研,取得的成绩比较明显,组织决定他担任武汉大学团委书记并先后兼任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在繁忙的行政工作过程中,他并没有放弃教学和科研,而是给自己立下规矩:每学期必须坚持给学生讲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坚持开展科学研究并取得成果,他的坚持这一规矩一直到65岁退休。他之所以坚持这一规矩,一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避免做“万金油”干部;二是为了保持同学生、教师的联系,避免脱离群众和实际。

1984年他参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创办,带头给该专业的学生开设专业课程。1985年他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其他教师合作,出版发行了该专业第一本教材《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很快成为各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主干教材。由于他教学和研究成果突出,1985年由教育部组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副教授评审,他和其他几位教师通过了评审,成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首批有副高职称的专家。1992年湖北省职称评审委员会通过了他的教授职称评审,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数不多的高级专家,并担任了教育部社会科学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组组长。1984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在上海同济大学成立,他从担任第一届副会长到现在第八届,一直担任副会长;进入21世纪研究会成立了学术委员会,他担任第一届到第三届主任到现在。1985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会刊《思想教育研究》创刊发行,他担任该刊编辑委员会主任。

1995-1996年在教育部社会科学和思想政治工作司领导的组织和支持下,郑永廷教授和清华大学林泰教授、复旦大学陆庆壬教授、南开大学刘廷亚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张耀灿教授,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进行了调查研究,并起草了《关于申请设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学位点的报告》。报告呈报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很快得到批复同意设立。郑永廷参加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点申报,经评审,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于1996年获得第一批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点,郑永廷1997年在武汉大学获批博士生导师。

2004年,高校出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不稳定、教育效果受到影响的倾向,中央决定采取坚强和改进的政策和举措,中宣部、教育部抽调少数教师和两机关的干部一起进行调查研究,为起草中央文件做准备。郑永廷是参加调查研究的成员之一并担任调查研究副组长。调查研究结束后,在向中宣部、教育部领导汇报情况时,郑永廷提出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学术地位,建议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提升为一级学科。这一建议,立即得到领导肯定,决定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并于2004年底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点补报,2005年初进行了评审,共评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授权30多个学校, 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点几百个,有力地推动了学科发展,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的积极性和队伍的稳定性。

1993年,教育部调任郑永廷为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其中也分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当时的中山大学,没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机构,各门课程分散在各个院系,有的课程人员没有像样的办公室,在地下室活动和开会,学科建设和学位点无从谈起。面对这一难题,郑永廷首先要改变的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看法和态度,经过他艰苦、细致的工作,终于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集中起来建立了独立机构,并安排了新建大楼作为办公、开会、活动的用房。1995年、1997年、2004年,郑永廷分别带头申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授权获得批准。2000年郑永廷带头申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2005年带头申报《思想政治教育》国家重点学科获得批准。2007年郑永廷带头申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获得批准。至此,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层次趋于完整。

第一阶段:学术转型期(1969-1987

1969年7月,郑永廷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留校做了化学专业教师和学生辅导员。郑永廷教授任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师、讲师。组织安排他给老师们辅导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并担任学生们的思想理论课教员,郑永廷教授接受组织安排,独自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边学习边备课,讲解《反杜林论》、《共产党宣言》、《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等著作,讲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课程,开始了文科领域的教学工作。

郑永廷教授自己立题,与同事共同合作研究。1983年12月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第一本专著《在人才成长的摇篮里》。1984年主持创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讲授研究生《自然辩证法》,同年4月在《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发表论文《试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和任务》。

1985年3月在《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发表论文《把握学生中新的发展趋势积极作好引导工作》;同年6月在《高校德育研究》上发表论文《理想纪律教育与人才培养》。

郑永廷教授兼顾教学与科研工作,他把教学、行政与科研工作相结合,这一阶段为他走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正是如此,使得郑永廷教授积累了大量第一手的实践实例,从而使得其理论更加立体,受众更广。

第二阶段:学术建立期(1988-1992

郑永廷教授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理论的不断深化,其思想政治理论体系逐步完善。1988年1月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人际关系学》。1989年1月在《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发表论文《人的全面发展与思想工作改革》。

1990年在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大学生人生观概论》;同年,十所院校设立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点。

1991年5月在《湖北社会科学》上发表了《引导青年学生正确对待西方社会思潮》;同年5月还与人合作在《学校思想教育》上发表了《美国犹他大学辅导服务中心》。

1992年郑永廷教授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同年3月在《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了《高校德育改革经验与德育发展趋势》,10月在《学校思想教育》上发表了《德育环境理论比较研究》,12月在《学校思想教育》和《高等教育研究》发表了《德育环境理论比较研究》、《美国、日本的德育环境建设》。

1993年8月在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这些都是郑永廷教授理论学习和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相结合的成果,同时也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培养体系。

第三阶段:学术稳定期(1993-1996

郑永廷教授不忘初心、始终坚持站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第一线,担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授。1994年在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广东高校德育改革与发展》。

1995年2月在《青年探索》上发表了《试论德育在现代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与发展前景》,6月在《思想教育研究》上发表了《论德育环境优化》,10月在《中国高校教育研究》上发表了《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发展研究》。

1996年1月在《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发表了《论高校德育发展趋势》,同年武汉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三所重点高校设立了首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点。

硕士学位点和博士学位点的设立,标志着向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为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完善,伴随着郑永廷教授的持续思考,开始转向从哲学层面系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第四阶段:学术成熟期(1997-2000

这一阶段郑永廷担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副所长、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导师。1997年2月在《思想教育研究》上发表了《高校德育研究的形势与展望》;同年郑永廷教授与人合作发表了四篇学术期刊,分别是6月在《青年探索》上发表了《香港回归对内地和港澳大学生思想的影响》,7月在《青年研究》上发表了《社会动员青年方式的新走向》,8月在《中国高等教育》上发表了《香港回归对内地和港澳大学生思想的影响》,9月在《社会科学》上发表了《现代社会条件下的社会动员与引导对策》。

1998年8月在《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和理论教学》上发表了《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趋势》,12月在《中国高等教育》上发表了《邓小平改革创新思想教育方法的贡献》。

1999年学术论文创作高达10篇,其中6月在《思想理论导刊》上发表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比较研究》下载量达548次,被引19次。

2000年发表学术期刊8篇,其中3月在《中山大学(社会科学版)》上发表的《论现代社会的社会动员》下载量高达2377次,被引163次,在《学术研究》上发表了《论当代西方国家思想道德教育方法》下载量达1325次,被引53次。

第五阶段:学术高峰期(2001至今)

进入新世纪后,郑永廷教授的学术研究也由此进入高峰创作阶段,学术研究硕果累累,他在学科建设的道路上牢牢把握时代特色,紧扣时代主题,发展壮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他从教学与研究入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同时深入到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并结合学习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凝练出思想政治理论原理紧扣时代的创新问题和发展理念。

2001年至今,郑永廷教授平均每年的学术论文发表量达10篇以上。2001年1月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上发表了《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研究——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科学揭示》,2月在《思想理论教育》上发表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发展》,3月在《教学与研究》上发表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其发展》。

2002年6月在《思想教育研究》上发表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兼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础理论的发展》。

2003年7月在《高校理论战线》上发表了《与时俱进推动学科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历程与使命》。

2005年5月在《思想理论教育》上发表了《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需求》。

2006年2月在《思想教育研究》上发表了《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10月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发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定位研究》。

2007年5月在《思想教育研究》上发表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重点与难点辨析》。

2008年2月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上发表了《学习十七大精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发展》,10月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上发表了《改革开放30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丰富与发展》,11月在《思想教育研究》上发表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丰富与发展——改革开放30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成果》。

2009年1月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发表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立与发展——改革开放30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新成果》。

2011年8月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上发表了《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特点与研究前沿》。

2012年2月《在教学与研究》上发表了《试论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主导性与前沿性》。

2013年1月在《思想理论教育》上发表了《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7月在《思想理论教育》上发表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点、规范与建设任务》,12月在《思想教育研究》上发表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前沿课题及应有态度》。

2014年4月在《思想教育研究》上发表了《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进展与综述》,5月在《中国高校社会科学》上发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源探究》,11月在《教学与研究》上发表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外延与规范》。

2016年4月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上发表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5月在《思想教育研究》上发表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体系建构与深化研究》,6月在《思想教育研究》上发表了《学习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

2017年1月在《思想理论教育》上发表了《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若干思考——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重要学术观点】

郑永廷教授的重要学术观点主要有:

第一,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中,社会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内涵上相互融通。他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统治阶级的思想统治与“调节着自己时代的思想的生产和分配”、理论源于群众的实践又必须掌握群众指导实践、阶级政治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克服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的层面,论证社会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内在联系。进而阐述了社会每一阶段,从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其主流意识形态都有与之相贯通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必须认识和把握主流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和学习。

第二,高校思想德育工作研究,坚持高校德育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是德育方向性与丰富性的保证。但是高校德育存在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失衡现象,这些现象有社会客观影响与高校自身的原因,其实质是对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背离。强有力的提出解决德育脱离实际的状况,最根本的是要确立面向社会、面向世界与面向未来的教育观念,进行时代内容、理论内容、环境内容整合,提高德育的影响力,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解决高校德育所面临的问题。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性、综合性、应用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不仅有许多现实的实际与理论问题需要深化研究,而且随着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又有许多新的课题被不断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必须立足于我国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实际,为推进我国社会科学发展服务,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导向和动力。

【新世纪学术论著】   

著作

新世纪以来的论著:郑永廷教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范畴体系、本质、规律、价值、结构、客体、发展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探索。2001年出版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合著)。

200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专著《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2008年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合著)。

2013年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郑永廷文集》,本书是作者40余年研究成果的汇集,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精神价值彰显研究、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现代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研究五大部分共60篇文章。

2014年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30年发展研究报告》(合著)。

论文

在检索到的郑永廷教授的文献中,以作者关键词检索到的文献资料共计227篇,其中期刊213篇,国内和国际重要会议论文5篇,中国重要报纸文献9篇。代表作《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其发展》被引171次,下载量达3155次。《人的本质及其现代发展——对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再认识》下载量达5330次。《论现代社会的社会运动》被引161次,下载量达2326次。《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特点及其原因分析》被引93次,下载量达3062次。《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被引100次,下载量达2762次。

【主要学术贡献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立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始人之一,郑永廷教授作出了突出贡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立至今已经30多年,30多年来,他一直坚持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培养了大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立、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是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建设

1985年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全国第一本教材,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2009年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比较研究》。为了学科的深入研究,2003年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广东省高校统编教材《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廉洁修身》。 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全国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统编教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概论》。

三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课题研究

郑永廷教授主持了国家重点学科研究与重大课题研究,例如中山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课题“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特别委托课题“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五个如何’新课题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这些项目研究的成果,主要是主编了三套丛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丛书》共5本专著、《当代高校德育研究丛书》共5本专著、《高校辅导员专业化丛书》共12本专著。

学术启示

郑永廷教授在学科领域硕果累累,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打基础、铺道路,并为学科发展作出示范。郑永廷教授曾说过我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需要我投入建设”。正是这样的学术担当和学术精神,让郑永廷教授一直站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潮头,在郑永廷教授的身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后继者探寻的方面:

第一,理论研究一定要紧握时代脉搏

郑永廷教授结合当前时代特征,不仅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身的理论进行研究,而且及时把握思想、理论前沿,结合当下的时代热点研究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是我国社会的前沿理论与实践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习近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讲话的一些前沿问题的研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04)、《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若干思考——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思想理论教育》,2017.01)、《学习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思想教育研究》,2016.0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要义》(《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02)等学术论文紧握时代脉搏,体现了理论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因此,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要站在时代前沿,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科学理论的创新发展。

第二,理论研究一定要科学化、系统化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要随着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才能使得学科理论更科学化、系统化。例如,郑永廷教授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研究的拓展与深化》(《思想教育研究》,2016.05)文中提出了面向世界、面向社会、面向网络、面向心理领域的拓展之外,更要注重面向对象、面向新的领域的拓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研究的拓展与深化》(《思想理论教育》,2015年05.15)文中,研究如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界定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问题等。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既面临着对象、领域的拓展研究,更面对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的前沿理论与实践研究。这正体现了郑永廷教授学术研究的科学化、系统化,我们要学习的是用全面的眼光审视问题,多角度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才能更加系统化、科学化。

第三,理论研究一定要建立在架构分析的基础上

郑永廷教授在《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外延与规范》(《教学与研究》,2014年11.15)文中由浅入深,逐层分析、建构丰富理论研究。首先厘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然后从内涵延伸至外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限定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在《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其发展》(《教学与研究》,2001.03)文中,郑永廷教授在概念的基础上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问题,一步步稳扎稳打,层层递进。在《论社会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5.11),文中,首先从内涵上探讨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教育,然后从内涵上寻求二者关系,社会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内涵上相互融通,从而论述了社会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使理论研究建立在架构分析的基础上。因此,理论研究一定要建立在架构分析的基础上,才能条理清楚,内容清楚。

综上所述,郑教授对待学术研究的态度是严谨的,他的科学研究成果与他自身勤奋也是分不开的。郑永廷教授始终坚持教相结合,这样能够更好地适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更能发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更加能够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要求。这一切也归功于他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我们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动摇,时刻关注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重大举措,关注国家领导人的讲话、访谈。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身体力行,把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为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作者:陕西科技大学2016级研究生】

【指导老师:阮云志】


【本公众号同栏历史文章】

【云说大咖-01】中国人民大学-刘建军

【云说大咖-02】华中师范大学-张耀灿

【云说大咖-03】中山大学-郑永廷

【本公众号其它历史文章】

【云说学术-第1期】学科博士点分布与全国重点马院(一)

【云说学术-02A】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立项名单公示

【云说学术-02B】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立项名单公示

【云说学术03】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评审结果公示

【云说话题-第1期】慢慢走,欣赏啊!

【云说话题-第2期】这些年,课堂上的手机党

【知识图表-概论-00】图表式系统教学法与新课导入

【推荐阅读-01】史上最悲壮的阅兵:仪式与意志

【推荐阅读-02】“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助力实现中国梦

【推荐阅读-03】马云美国英文演讲:错过中国,你就错过了未来


【引用来源】

[1] 封面图片:

http://www.16sucai.com/2016/01/75903.html

[2] 学术简介: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WW3-lAH3V6e2GWlUy7j3jUySHB9x59Hv8l_lTzXD5XVhuy_NEHCNEDj1SRiWDgonJPPlZY5zCYrSA26MfOm0VyYfF4gjpz-yPDpDcDoAmBk7-QpVZWj9JBrjNWCQzODM

[3] 大咖照片:大咖本人提供,特此鸣谢!

[4] 论著图片:

《人际关系学》:

http://book.kongfz.com/216745/616110846/

《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

https://www.amazon.cn

《郑永廷文集》:

http://product.dangdang.com/23272115.htm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http://kaoyan.100xuexi.com/SpecItem/index.aspx?id=3d57e426-0bf1-4ca0-aa46-fce51c301bf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http://www.jarhu.com/book.php?id=175462

《廉洁修身》:

http://www.zxhsd.com/kgsm/ts/2014/03/20/2820952.shtml

【特别鸣谢】

特别感谢所引信息知识产权所有权人!

引用如果有不妥之处,敬请联系我们!

【温馨提示】

“云说”如有不妥、不准、错误之处,敬请大咖本人和学界同仁批评指正!


【欢迎关注,欢迎分享;如需转载,联系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