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联社”发文:即使全球疫情致国际贸易”休克”,仍然没有人愿意离开中国……

闻所未闻 凤凰加拿大 2021-11-19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国家的政客或媒体时有鼓噪“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企业界对此并无多少响应。实际上,即使在全球疫情几乎使国际贸易发生休克的时候,也几乎没有人愿意离开中国。


中国“世界工厂”绝非浪得虚名,其熟练劳动力的供应和已经建立的高效供应链,根本没有任何国家可以替代。

中国发展为世界工厂,有利于外国消费者,也有利于外国企业获取更高利润,但也使欧美一些人担心会引发本地的工作流失情形。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2017年上任时曾提出“让制造业回归美国”和“让美国人重获工作机会”,然后在第二年就施以关税手段,想迫使一些美国厂商迁回美国产,但收效甚微。


在日本政府4月份的一揽子疫情救助计划中,也有一项内容是,将为从中国迁回日本生产的日本企业提供2200亿日元(20亿美元)补助,以及为从中国前往其他国家生产的日本企业提供235亿日元(2.2亿美元)补助。


加拿大“环球新闻”援引“美联社”文章中,中国“华南美国商会”会长Harley Seyedin表示还没听说有哪家企业计划撤离中国。


中国制造了全球大部分智能手机和消费类电子产品,在医疗设备、工业机器人和其他高科技产品中的份额也越来越大,也是维生素、抗生素及其他药品原料的主要供应国。


同时,中国20年来用举世罕见的规模的速度建设了世界一流的港口、铁路、电信网络和其他各种基础设施。


美国安迈企业咨询公司Alvarez & Marsal)亚洲部门负责人Jit Lim认为,中国的可面向任何行业的供应链服务仍然不可替代。加拿大“环球新闻”也举了若干例子来说明此事。


一位在中国番禺生产扬声器的企业家也去越南等国做了考察,但他说,虽然其他国家的工资水平可能只有中国的60%,但离开了中国的供应商网络,多出来的成本会比省下来的工资费用还多。


这位已在中国做了22年生意的企业家说:“我们考虑了大约一分钟,得出结论是‘没有意义’”。对于他来说,如果撤离中国去往越南等地,就必须进口扬声器生产所需的零件,要付更多的运费和关税,而在中国只要下订单即可,供养商会一直把货送上门来。



原料药之战


中国是抗生素和维生素药物中活性药物成分即原料药的主要供应国。但由于自2018年起美国挑起的“关税战”,一些人杞人忧天地开始担心原料药的供应问题。


当时,惠誉国际信用评级公司(Fitch Solutions)制药行业高级分析师认为,将会有更多美国药品供应链回流,也会重新建立起更多的关键药品战略生产能力。


5月时,美国政府向弗吉尼亚州药企Phlow签署协议,由政府在10年内向其采购价值高达8.12亿美元的药物。Phlow是生产仿制药的药厂,但其生产主要是在中国和印度,美国政府此举被认为是“美国药物生产和供应链回归美国的历史转折点”。


在欧洲,法国药厂赛诺菲(Sanofi)也在自建原料药供应渠道。赛诺菲会在2022年成为全球第二大药厂,年销售额达到10亿欧元。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和印尼也在宣布计划增加自己的原料药生产。


但惠誉公司高级分析师如今认为,这些举措更多地是受政治因素驱动,将来生产出来的原料药成本不会太低,而中国的原料药供应在全球的主导地位短期内不太可能会被撼动。



熟练工人和供应链保证了合理成本


消费品品牌商在发展中国家生产,为的是降低制造成本。实际上,在这个行业耳熟能详的各家企业数年来一直在从中国向东南亚、非洲和南美洲转移生产能力,以追逐更低的劳动力来源。

有多如牛毛的鞋子、家具、服装和其他低利润消费品世界品牌在中国生产,其中包括耐克。


耐克也因为追逐更低劳动力成本的原因而将很多生产迁出了中国。但是,对于耐克的高端鞋来说,美国还需要继续提高进口关税,才能使其非洲或东南亚工厂有机会和中国竞争。


在中国广大的熟练工人和极其完备的供应商网络前,其他国家和地区根本不能望其项背。


另一位为世界品牌生产鞋类产品的业者说,她的客户要求产地多样化,但在成本核算这一关之后,90%客户都只接受中国作为产地。



不仅是制造大国也是消费大国


同时不可忽略的是,在西方国家消费增长乏力的时候,中国庞大的消费群体对任何发达国家企业都有着难以抵抗的吸引力。


现在,全球汽车和其他高价值商品制造商正在斥巨资在中国扩大生产。随着经济重启,德国大众上月份表示将斥资20亿欧元取得中国电动汽车厂和电池厂的控股权。


这些“外企”过去只是将中国作为产品跳板和出口基地,而现在则把中国同时作为消费其产品的地方,即和过去不同的是,现在已经处于由“在中国生产”转为“为中国生产”的进程。


所以,今年“欧盟中国商会”调查发现,只有11%的企业正在考虑将投资转移到其他国家,比去年的15%还有所减少。该商会表示,会有个别企业因为要降低劳动力成本而撤离中国,但更多企业则全心全意在中国发展。


毕竟,因为某种“断顿”的担忧而跨国迁移工厂或更换非中国供应商,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投资,喊口号的人也不会为此买单。


防护装备生产在疫情中身处高热市场。由于美国疫情仍然深不见底,一直在中国生产手术衣、口罩和其他医疗设备的美国Premier Guard公司表示,正准备返回美国密西西比州生产口罩,原因是为了避免高额运费。

但这家公司还说,一旦疫情结束,价格回归正常,这样的做法就行不通了。


过去十年,很多西方公司在亚洲实行“中国+1”战略,除了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外,也在东南亚等地设厂服务于其他市场,相当于给生意加上双保险。但现在中国已经解除防疫管制,而亚洲其他经济体还在停工,企业又不得不再转移回中国,给中国工厂增加许多压力。



文字编辑:闻所未闻

版面编辑:Shelly


版权声明:【凤凰加拿大内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本文转载自凤凰加拿大,搜索“凤凰加拿大”或者微信号“pcc_168"即可关注。本公众号使用的图片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属于原权利人所有,如有使用不当请与我们及时联系】



往期回顾


加拿大第2波疫情要来?专家预测:并非“板上钉钉”!卑诗省防疫又走到前头了……
大温“后疫情”时代:逛渔人码头要“戴口罩”、Translink开辟“Bus专用走廊”、“噪音”制造100天了……
惊现“过山车”超常病例!加拿大4发建模预测:年轻人比重增加、Rt数已连续8周低于1、”封闭环境”是防疫大忌……
加拿大真“怕”了美国!特朗普重举“铝材加税”大棒、日增病例创历史新高、加美边境敢不敢开?特鲁多”每日直播”告别秀还说了……
撑不下去了!加拿大“国宝级”太阳马戏团申请破产保护!




看完请点“在看” / 欢迎转发朋友圈 / 长按上图二维码关注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