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毅强 | 扩张的摄影——评2017丽水摄影节

开启新的影像生活 风面 2019-11-17
2017丽水摄影节已落幕近十天,但业界对此的关注和热议仍在继续……
「风面」特约摄影与艺术批评家吴毅强博士,撰写展评《扩张的摄影——评2017丽水摄影节》,以飨「风面」读者。
吴博士曾在摄影节期间主持了19场「风面·视频直播」丽水节目(点击查看详情>),通过访谈对话,对各主要展览具有较深入的了解。
接下来,让我们跟着吴博士的展评,再次回顾一个“超炫”的摄影节。


#2017丽水摄影节海报



扩张的摄影

——评2017丽水摄影节

 

文 / 吴毅强

 

在丽水摄影节呆了整整一周,不长,更不短。回来之后,心有挂念,得写出来。


总的来说,可以用一个词概括2017丽水摄影节,那就是:扩张。这个扩张是全方位的,规模、体量、主题、媒介丰富性、先锋性等等。当然,还有抱负或雄心。


首先,今年摄影节在规模体量上实现了空前的扩张。据官方数据,本次展览数量,从上一届的300多个激增到现在的1050个,超过平遥国际摄影展数量最高时期(700多个),而平遥向来被称为中国(当然也是全世界)最大规模摄影节,现在这一记录被刷新了,丽水摄影节将载入史册。

 

2017丽水摄影节15个展区


这么庞大的规模估计让组委会遭遇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这1050个展览分布在油泵厂、丽水博物馆、丽水美术馆、老街小巷等20余个展区,可见展览协调布置的难度,不过整体感觉丽水摄影节在统筹、布展、接待、导览等各个细节方面把控得不错,庞大而不失秩序。当然观众也不容易,走断腿还是没走完的不在少数,包括我。另外,精心准备了这么久的一盘大菜,展览4天就撤了,撤展现场简直惨不忍睹,想想良心有点痛!


当然,最大的扩张来自于本次展览的学术主题“超媒体时代的摄影”。这个主题让我想起雕塑在20世纪70年代所遭遇的境况,现代主义雕塑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之下,面目变得非常模糊,难以定义,类似一种既非风景又非建筑的东西。美国批评家罗萨琳·克劳斯(Rosalind Krauss)把它称为“扩展场域的雕塑”。也就是说,雕塑的边界被大大地拓展了。这次展览全程看下来,我们同样发现了一个面目极其模糊的摄影,“这是摄影吗?”成为一个众人心头不断发起的疑问。这一次“超媒介”的提出则展示出组委会在学术考量上的抱负:摄影还可以是什么?当然,对摄影边界的探讨丽水不是第一个,无论在平遥还是连州,我们都不陌生,但如此大体量的把多种多样的摄影汇聚到一起,密集呈现,让它们彼此碰撞交流,以引发思考乃至争论,这一次丽水干的不错。在人流涌动的现场,传统平面纸质、动态视频、影像装置、甚至行为艺术争奇斗艳,这无疑是一场摄影的大肆扩张,它向我们展示的是摄影的现状和未来。



2017丽水摄影节特邀主题展之一《未来何来》,策展人:詹姆斯·雷默


《未来何来》,策展人:詹姆斯·雷默


这一抱负在本次展览的几个特邀展览中体现的比较明显。丽水美术馆展出的两个国外展览一下将整体规格拉得很高,一个由来自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的策展人詹姆斯·雷默 (James Ramer)策划的《未来何来》(Where Does the Future Get Made? ),另一个是瑞士爱丽舍博物馆特邀展《又一代》( reGeneration³ ),一进展场,感觉气场就不太一样,这或许部分得益于高规格的展场,但往细致处看,又会被他们的认真严谨的态度所打动,每一个作品从布陈到展示,品质和完成度极高,反观我们的展场,马虎凑合着过的不在少数,光这一点就值得大力学习。当然最有说服力的还是他们呈现的思考方式和表达力度。《未来何来》一共有28位来自全球的艺术家,他们共同展示了摄影发展至今所经历的重大变化,也提出了一些面向未来的重要问题(正如展览名称所说),比如网络图像的快速共享和循环、社交媒体时代的身份认同等等;《又一代》呈现的是来自全球的50位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尽管他们年轻(大都在30岁以下),但很少看到他们做一些抒情伤感的表白或吟唱,也没有固执地非要守住摄影本体,而是实实在在地研究具体问题,比如性别种族歧视、身份、民主政治、难民危机、社会文化遗产、浪漫主义等一系列广泛的问题,并就具体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摄影因为它本身的方便快捷,很自然地成为他们表达这一思考过程的手段。


2017丽水摄影节特邀主题展之一《又一代》,策展人:Anne Lacoste(爱丽舍博物馆)


丽水美术馆整个展场走下来,耗时最少三小时以上,很累,时不时还要怀疑一下自己的智商,因为烧脑很严重,但观展的过程实际上是一场智力对话,如果get到他们的点,这种疲累最终会被转化成大脑的快感。比如艺术家Minstrel Kuik的《网格幽灵系列》(The Gridded Ghosts Series),初看图片几乎懵圈,但如果了解到他讨论所针对的公众人物以及大众对他们的评价,那么,他这种在一个绿色刻度板上放置公众人物的设计就显得比较巧妙。国内两大美术学院也推出了两个看上去不那么像摄影的影像艺术展。一个是清华美院邓岩策划的《如果艺术可以从新再来》(If Art Can Start A New Again),邓岩曾在国外求学生活多年,这次挑选的艺术家也是来自世界各地。所以,他这次提出“艺术是否可以重新再来?”这样一个主题,并不是否定艺术的历史,而是讨论在一个新的国际文化融合、科技手段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如何开启一种新的艺术方式。


2017丽水摄影节特邀主题展之一《如果艺术可以从新再来》,策展人:邓岩


这个展览设在油泵厂主展区,拉开宽大的黑色幕布,马上就被各种巨大的屏幕装置和声音所包围,全场只有6幅平面摄影,其他都为录像艺术(video art),这真真是一个影像的立体海洋,每一个毛孔都在被图像和声音360°无死角冲刷。除了入口处悬挂的两个巨幅影像装置特别扎眼外,最吸引我的是默默地呆在一个偏僻角落的一张空凳子,在投影的投射之下,图像和物质实在之间变得变幻莫测,回味无穷。



而中国美院高世强和宋振熙策划的《移山止水》,似乎正好可以跟《如果艺术可以重新再来》构成一个对比。《如果艺术可以重新再来》更强调一个中西方文化越发融合、技术越发接近的背景,大家在一个共同的基础上来思考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它不认为中西方艺术家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而《移山止水》则有着明确地返回传统去重新寻找艺术发展动力的愿望,这种重返传统的努力并不鲜见,一墙之外,获奖作品叶文龙的《山水诗行》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唯美的传统山水意境。或许也缘于现实生活太过卑微操蛋,不是“虐童”就是“清理低端人口”,所以我们迫切需要这样一方净土来让心灵获得稍许歇息。


2017丽水摄影节特邀主题展之一《移山止水》,策展人:高世强,执行策展人:宋振熙


“移山止水”直接来自于“愚公移山”和“心如止水”两个传统典故。这其中的核心在于“山和水”,也就是说,这个展览试图用摄影这样一个来自西方的现代机械装置,去呈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为世界观的山水”,这是对中西方文化逻辑的一次嫁接尝试。高世强认为,中国艺术家在观看世界、处理世界的方式上依然有着东方文化与生俱来的内在基因特征。我感觉,这两个展览的重要性不在于具体的作品如何体现了策展人的策展思路,而在于,他们所代表的这两种看待当下艺术的方式是整个艺术界乃至文化思想界都在讨论的大事件,中国何去何从?中国艺术何去何从?是重返民族传统,还是主动融入大同世界,还是二者兼而有之?又如何做到兼而有之不掐架呢?


推出这么多探索未来摄影可能性、扩张摄影边界的展览,并不意味着传统摄影和直接摄影的没落,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摄影这一媒介的复杂性。从整个摄影节来看,直接摄影依然占据着绝对主体地位。有两个大型的文献式摄影展值得留意,一个是《我的京张铁路》,作者90后王嵬通过田野调查、口述历史、手绘复原等方式,展现了中国第一条自行设计修建的京张铁路100多年的历史变迁;另一个是《显影:无锡电影胶片厂40年影像志(1958-1998年)》,作者王海宝和张争鸣搜集了海量的图片、口述资料,现场通过图片、文献和视频的方式展示了新中国工业化过程中国企发展的一个缩影,它还为中国感光材料的研究提供了大量历史资料。这两个展览朴实无华,但信息量巨大,这种记录是摄影永恒的魅力。其他体量较小的诸如张惠宾的《骑行在田野上》和郑刚的《乡村医疗》等等也可以归入此类。摄影师只需保持持续地记录,它们的价值在将来必定会显示出来。

 

《显影:无锡电影胶片厂40年影像志(1958-1998年)》,策展人:王海宝,摄影师:张争鸣


此次展览上还有两位严肃摄影师值得关注。一位是李颀拯,他持续奋斗在深度纪实摄影第一线,这一次展出的《怒海谋生》是连续两个多月拍摄深海远洋捕鱼行业的结果,他的拍摄特别强调技术细节的完美;另一位是杜子,他的创作涉及采矿业、填海运动等重大环保题材,这一次带来的《填海》历时两年多,自费耗资20多万,一个独立摄影师把自己卷入这么庞大无边的公益项目中,想想让人感动。




近些年在各大艺术展场上,摄影作为艺术这一维度被无限放大,反而掩盖了摄影这一媒介与生俱来的传播属性,我们往往倾心于获取一张张构图色彩影调漂亮完美的照片,而忽略了照片在整个生产、传播和消费接受环节与社会发生的强大卷入和互动。傅拥军和拉黑策划的《让我们从此有关系》在这一方面做了有力的介入。这个展览通过征集摄影师,以工作坊的形式深入到丽水的七条小巷,与当地居民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走访和拍摄,最后把成果展示在小巷里的每一处堂前屋后。可以说,这是让摄影与老百姓发生关系最为紧密的展览。摄影不是拍完挂起来了事,而是一种行为动作,它成为一个激发老百姓文化活力的潜在方式,意义是在这种实实在在地触碰交流中生发出来的。在展览《慢性实验》中,杨莉莉正在研究和展示的社交型摄影,也可以看作是这方面的一个例子。


《让我们从此有关系》,策展人:傅拥军、拉黑


在油泵厂主展区还有两个展览备受关注,也饱受争议。一个是罗大卫策划的张伟的《新生命空间》,这个命题或许来源于艺术家渠岩早期拍摄的《生命空间》,不过张伟这次拍摄的是没有人在现场的冷冰冰的医疗器械。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鲜活的肉体和生命是被这些器械所测量和规定的,在这个现代人隔三差五就得跑一趟人满为患的医院的时代,这一点几乎令所有观者感同身受。有争议的是,在展览现场,除了展示图片,张伟还在展厅中央置入了真实的病床和输液装置,甚至自己身着病号服,卧躺于病床之上,与观众现场交流,犹如真实病房中的探访。有观点认为,这样喧宾夺主的展示,其实是削弱了照片本身的力量。不过,我倒觉得,如果我们跳脱开照片的限制,而着眼于这一行为本身对其主题的揭示,那么这样的展示就不是一种削弱,反而是对照片平面性限制的一种拓展和延伸,将照片不易传达的体验用空间的展示传递出来,从而深化了其观念的表达。我们要警惕的或许是,要避免把这种表达任意发展成一种控诉和说教。

 

《新生命空间》,策展人:罗大卫,摄影师:张伟


另一个是艺术家郭晓军用1万8千张照片拼合而成的巨幅影壁墙《安居乐业》,它悬挂于油泵厂1号馆的外墙上,极其扎眼。不过可惜的是,由于一些不可抗力,展览只允许展出22小时,短暂绽放,又昙花一现,这也算创了摄影节上的一个记录。

 

《安居乐业》,策展人:罗大卫,艺术家:郭晓军


展览体量太大,无法面面俱到。其他给我印象深刻的展览还有李朝晖的《大体:转基因》,他延续了之前《大体:标尺下的人体器官》的科学与艺术结合的创作方法论;谭秋民的《“和谐”》选择在宜家商场内研究监视和被监视的关系,颇有新意;释藤策划的《纸上的温度》展场精致清新,很好地传递了手工书给人的温度;王攀的《当明星“平静”时》给了我们呈现了25位明星光鲜亮丽背后,作为普通人的另一面;杨伟奉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从车间厂房常见的操作规范、标语的角度切入,表现石油工业的安全文化;年轻摄影师杨达的《湄公河》展示的是自己作为个体与湄公河两岸发生的种种关系,也很有趣。


《大体:转基因》,策展人:大门,摄影师:李朝晖


《“和谐”》,摄影师:谭秋民


《纸上的温度》,策展人:释藤,参展艺术家:孙彦初、杜宝尼等


《当明星“平静”时》,策展人:罗大卫,摄影师:王攀


《百分之八十以上》,策展人:罗大卫,摄影师:杨伟奉


《湄公河》,策展人:黎明,摄影师:杨达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个硬货展览:收藏家路万江《古董相机收藏展》,这个展览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完整的照相机器材的发展脉络。非常有助于我们了解18、19世纪以来人类视觉机制的形成以及关键性变化。

 

《古董相机收藏展》,策展人:鲍昆,收藏家:路万江


如果说摄影节是一次大聚会,那么本次丽水摄影节恐怕是摄影界最大规模的聚会了。在这么热闹的聚会上,摄影一如既往地展现出它万花筒般、令人眼花缭乱的身姿。


生活在继续,摄影扩张的步伐恐怕不会停止。



· End ·



编辑@风少




 摄影学习新选择 

猛戳图片 ▲ 点击“打开”进入,立即订阅


+


猛戳图片 ▼ 点击“打开”进入,立即订阅

每天只需5-10分钟

与超过865人一起聆听

22位摄影大咖的真知和见解

少走弯路、稳步前行🏃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订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