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杰 | 刺入时代的眼睛,关于14位青年的影像作品
编辑者按:
第二届未名青年摄影提名展于2018年6月28日正式启动,面向全国公开征集作品。经过初选、精选、终评三个阶段,鲍昆、林路、罗大卫三位评委,从120位摄影师作品中,最终甄选出14组摄影和视频作品入围获奖。11月11日,在无锡·运河外滩美术馆隆重举办了展览开幕、颁奖仪式及摄影公开课。
△ 入围获奖者(部分)/无锡影友/评委及组织者合影
在唐浩武摄影群体的组织、推动下,无锡及周边地区摄影在近些年获得了长足发展。自2015年在无锡市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支持下,唐浩武以邀请名家举办工作坊的形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招募、发现、培养青年摄影才俊,获得了不错的业界口碑。2017年11月,将工作坊升级为展览+大咖公开课形式,正式以“未名青年摄影提名展”为名,进一步践行青年摄影才俊培训计划。
从第二届未名青年摄影提名展获奖的14位作者看,作品话题指向社会现实生活、反映时代以及时代背景下的人性状态等等,丰富、有趣、深入。呈现媒介也不再局限于静态影像,视频短片、微电影优秀作品已初现端倪,值得期待。为更好的呈现这些作品,以期产生互动和启发,「风面」特邀无锡摄影评论家徐杰对这些作品进行评论,与14组作品一起展示。
刺入时代的眼睛
——第二届无锡未名青年摄影展入选作品点评
徐杰 / 文 编辑 / 风少
李白杜甫那个年代唯有诗画,现代社会则变成照片。摄影自诞生以来就有自己的“诗与远方”,作为现代旅游的伴生品,将一般人从未见过的美景拍下来——“远方”和“诗” 的自我投影——构成了摄影的原始冲动。手机时代到来,摄影陷入全民语境:唯美而琐碎,炫耀又自娱,摄影似乎被推上代言丰富人生的超级话语神坛。
无锡未名摄影展并不想因袭这样的观念,它更在乎深度切入社会生活的存在式思考,从天涯海角或穷山僻壤采集回来的纪实影像,那些独特的人类文化形态,生存冲突,历史意识,佐以严肃而哲学的摄影态度,影像价值非一般风景照片所能相提并论。《布朗山纪事》、《十一家——以扶贫搬迁为中心的苗寨影像考察》等作品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对民族文化多样性消逝的隐忧,揭示出文明驯化与改造力量之后所要警惕的溢出效应。
△ 《十一家》,摄影©吴浩
思想性已经植入并正在改写摄影史,它超越了照片摹写现实的经典本质,进而成为纪实摄影的重要方向。可以认为没有观点的纪实摄影几乎就是摄影批判功能的缺席。从宏大叙事回到日常生活是这次未名展的另一个特点。以作者的生活半径为基点,于寻常事物中发现隐藏的美,或者荒谬,或者沉默。摄影离生活更近,摄影对日常世界的干预赋予摄影师更接地气的话语权力。无论是早出晚归人们的背影(《生活的背影》),还是家里备战高考的集体煎熬(《家有高考儿》),或者闲置开发土地上的种菜的“城里人”(《都市临时菜地》),“流光溢彩”的公园装置(《造境》)等,这些照片都折射出作者记录表象背后的问题意识。当阶级斗争年代远去,生活里尽是一地鸡毛,日常领域里的文化机制隐形运作凸现。向现实生活抵近探微,无意识中峥嵘乍现,宏大叙事终将难掩其踪。
△ 《生活的背景》系列,摄影©贾军松
△ 《家有高考儿》系列,摄影©许刚
△ 《都市临时菜地》系列,摄影©姜荣法
△ 《造境》系列,摄影©周伟
现实聒噪,影像多元。摄影以无所不在的刺探之眼,尝试对时代发言,成为个体解读复杂社会的工具。家乡巨变,文明更替,乡愁集体性找不到出口。摄影关注乡村异化与新生给敏感的心灵带来的冲击。《小城碎戏》、《悄然的相逢》将惆怅而有深度的怀念献给正在转折阵痛中的故乡。人们活在一种永远不可能回去的情绪之中,这种情绪曾经那么美好地封存了故乡的鲜活记忆。
△ 《小城碎戏》系列,摄影©王攀
△ 《悄然的相逢》系列,摄影©淘喜
△ 《食肉植物》系列,摄影©钱儒雅
自由也带来琐碎,每个自由的表达都在游离。游离是对文化整合的抗拒,是有机社会幸存下来的艺术之熵。《食肉植物》、《生活的碎影》(视频作品)等将纯粹私人观念及小众体验揉进画面,试图给世界一个更自我宽容的拥抱。世界需要他们的解释,年轻的摄影师开启了这个自由的通道,将自己对世界和生活的态度用镜头语言无拘无束地表达,多方位多角度拼贴出一幅摄影师眼中的时代生活画面。
《生活的背面》贾军松
可以想象前面都有一张奋力生活的脸孔。镜头里隐匿不见,恰似我们自我的内心镜像。隐忍、淡定、自洽,带着荒诞上场。简易交通工具为现实罩上魔幻光影。车屁股上诸种“奇巧淫技”之下,是对天然生活压力的抗争意志。
作者自述/贾军松(节选)
从自行车王国到电动车大国,当今消费者的消费特征和需求正随着时代前进的脚步而发生着变化。作为一种的民生交通工具,每天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一辆辆电动自行车穿行其间,他们作为交通参与者的同时,也构成了这座城市的一道独特风景。
作品节选
以下作品均为2018年拍摄于无锡
▼
《都市临时菜地》姜荣法
不动声色地反讽,为城市的急躁症画像。圈起又闲置的土地在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滞后效应里回归了本来的模样,市场经济的见缝插针意识,自留地式占用行为叫人忍俊不禁。
作者自述/姜荣法(节选)
由于种种原因,拆迁打“持久战”也屡见不鲜,有的拆迁已长达十年之久,依然有不少原住民在恶劣的环境中坚守着;有的已经完成拆迁的地块,也成了闲置地或临时建筑垃圾场。于是,一些勤劳的居民,便开始在这寸土寸金的地块上垦种,逐渐成为“都市种菜族”,临时的“都市农场”应运而生,“都市菜园”更是遍地开花,“都市人当农夫,旮旯里种蔬菜”,成为一种城市现象。
作品节选
▼
《布朗山纪事》罗怀学
拍摄手法具有人类学调查某些特征。对地域文化高度还原,一如寻找原始生活证据。美学上的极简主义,以纯粹黑白锁住流逝时间。素朴中蕴含发现之美。
作者自述/罗怀学
布朗山,在云南西双版纳境内,与缅甸接壤,炎热潮湿,山中聚居着近两万布朗族人。是云南独有的跨国土著山地民族,至今还保存着“刀耕火种、轮息抛荒”的原始耕作方式,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部落式生活。
布朗族喜居深山,大多在山顶或山腰依山建寨,择水而居。住竹木结构的“干栏”式竹楼,楼上住人,楼下放养家禽牲畜、堆放杂物,通风透气,冬暖夏凉,还能抵御野兽的侵袭。
旱谷,是布朗族耐以生存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布朗族一年四季重要到农事:“冬烧一片荒,春种一箩籽,夏薅几道草,秋收一筐粮。”烧一片荒,一般耕种一年便抛荒轮息,第二年再烧一片,周而复始。
布朗族信奉小乘佛教和原始宗教。村村有缅寺,寨寨有寨神,家家有火塘,事事要占卦。
每年,各寨都要举行“开门节”、“关门节”、“赕佛节”、“升和尚”等大大小小的祭祀活动,驱神避鬼。男孩子十二岁后要进缅寺当和尚,学傣文,念经书,也可还俗,结婚生子。男女婚姻自由,双方满意,结“小婚”(试婚从妻居),三年后,能生儿育女,结“大婚”(从夫居),至今还保留着浓郁而独特的民俗民风。
作品节选
▼
△ 布朗族喜欢聚居,住的“干栏”式竹楼。
△ 捡地备耕时,在自家地里搭地棚,看护庄稼不被野兽糟蹋。
△ 劳作
△ 太阳落山,村民们挂上银幕,等人出钱包电影给他们看。
△ 20布朗族自古以渔猎为生,枪是男人的命根子,宁愿终生无女人,不能一天没猎枪。收枪,好比收命。
△ 课间,孩子们用自已做的“鸡公车”去山上推车柴禾回家,再继续上课。
△ 赕佛节期间,从缅甸请来的大佛爷出行念经赐福。要从“人毯”上踩过,谁要是被佛爷踩过,一生吉祥平安。
《墙根下》孟祥明
符号化的城墙,依然显现着远去生活的踪迹。他们杂糅着,流动着,对应一个传统与更新的场域。
作者自述/孟祥明(节选)
从最初关羽大意失荆州这个典故作为这个项目的拍摄缘由算起,现已进行了7年,我会找时间沿着不同地方的城墙,以此为主线,追寻历史的足迹,记录墙根下演绎的人生故事。
时至今日,国泰民安,城墙最初的防御功能已不复存在,变成了文物而倍受呵护。城墙作为一个载体,传承着文明,连接着历史、现在和未来。
作品节选
▼
《食肉植物》钱儒雅
对性的命名权争夺,由一位双性恋者来消解,更加扑朔迷离。疆界日益模糊,至少是性在时代性上的表症。由蹁跹起舞的蝴蝶所寓意的错置,背后是关于选择与自由的哲学命题。
作者自述/钱儒雅
(2013-2017)
作为⼀个双性恋,对于性和性别⽅⾯的困惑总是让我充满好奇。尝试使⽤更中性化⼀些的⼈物被摄体,因为我相信在每⼀个⾝体⾥,都住着两个性别,温柔如⽔的⼥⼈有时候会坚毅的让⼈难以想象,⽽再伟岸的男性的内⼼也总会有那么很柔软的⼀块地⽅。蝴蝶这⾥象征着吸引,可能是精神上的也可能是⾁体上的,⾝体呢就像是散发⾹甜⽓味的⾷⾁植物,美丽的陷阱来吸引这些昆⾍,和普通花卉不太⼀点的⼀点是,这种吸引有可能是致命的。
现在有很多男摄影师会拍⼥性的裸体,很物化的⾓度,看着有点⽣⽓,所以我想反过来试试。
作品节选
▼
《悄然的相逢》淘喜
两地书式的怀乡梦。乡愁并不遥远,年轻人心里,在离家的那一刻就会发生。背景如此陌生,然心境何其相似。带着泥土味的矫情,却给时代时时刻刻的提醒。
作者自述/淘喜
重返多雨傍河的出生之地。
伴我长大的天光水光,河面的雾,青灰色寂静的土地重新接纳了我。
借此我试着寻找对故乡和自己一种新的理解。
幸存的、此刻的,遗失的、记忆的;事物开始隐现、汇聚、扑面而来。就像浮于时间之海。
与这些人物景致悄然相逢,它们既是日常琐碎的轻,又是来自风声水声,遥远过去的神秘低语。
我想在照片中展示这种不同时间的并行和无处安放的私人震颤。
一如乔治·贝纳诺斯所言,山花虽小,聚在一起却清香弥漫。
作品节选
▼
《小城碎戏》王攀
乡土概念化遗存,荒诞感会陪伴我们很久。文明进程并非总是齐头并进,那些落在后面的东西叫人不忍丢弃又不得不放弃,于是镜头里布满怪异与紧张。
作者自述/王攀
“平淡”是贯穿始终的关键词。 没有重大突发事件,也没有曲折感人的故事情节,都是些日常片段和偶遇碎戏,人物普通,场景司空见惯,来自中国秦岭山脉下的小城——临潼,我的家乡。当试图用童年中的一些人和事串起对它的记忆时才发现,它早已不是原来的模样。它像大多数样膨胀的城市一样,急切的想要扩张,人也不再是我认识的那些人,而我只是一厢情愿的预料它未曾有过的改变。站在家乡的故土上,我却成了一个陌生人。
作品节选
▼
《十一家》吴浩
悬崖绝壁与平原聚居哪个更好?文化适应从来没有如此强烈地困惑山寨人们。它所产生的喜剧效应让人对一种生活方式的终结陷入沉思。正如全球化的弊端之一就是文化的多样性遭到威胁。
作者自述/吴浩
《十一家--以扶贫搬迁为中心的苗寨影像考察》创作阐释
乌蒙山区是全国“连片特困山区”,也是贵州省贫困程度最深、贫困人口最集中的地区。结合当地治贫的实际情况,贵州省委决定,要把基础设施落后、不通公路、土地贫瘠、住户五十户以下的村寨进行整体搬迁,就在今年七月份黔西县把一万多人从乌蒙山区搬到条件较好的县城里,至此贵州省最大的集中连片贫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走出了关键一步。
喀斯特地貌让这里难得有一块平整的土地,哈冲苗寨就是挂在山崖上的窄窄一小条,只有十一户人家常住于此。寨子的一边是悬崖绝壁,一边紧贴着乌江支流六冲河。乌江天险这里最美,而美景背后是当地人的艰难求生,不通公路、没有学校和医院、土地支离破碎。当地党委政府经过研究决定通过整寨搬迁来彻底改变村民的生存状态。
“移民迁徙,既是情感跌宕的瞬间,又是命运趋向的拐点。纪实摄影关注的焦点是人,就是人的情感和命运。”关注移民离别故土时的情感,正是纪实摄影属性的必然。此份影像样本就是记录哈冲苗寨搬迁前后的影像片段,其中不仅记录了当地自然环境、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生存状态、精神面貌,为迁移出原居地的村民留下他们关于村寨的最后记忆;还记录了搬迁过程中的诸多矛盾、紧张、不安、犹豫、纠结等复杂情绪,揭示搬迁过程中的现实问题;搬迁后,村民对外界文化冲击、价值观转变、生活方式转变等问题的应对,记录人们对新环境、新生活的“适”与“不适”。用纪实摄影直面现实的理念去表现扶贫搬迁背景下,一个西南边陲的苗族村寨“从有到无”的过程以及人们面对新环境所建立起来的“从无到有”的适应。
“时代给了我创作的条件,我的职责就是记录下这伟大的时代。” 在大规模的扶贫搬迁背景下“一切都在变,都在消失。在变化与消失的过程中,有一个瞬间被相机记录下来,就变成了不变的永恒。”
作品节选
▼
▼▲
▼▲
▼▲
▼▲
《二手的诗与远方》吴均
“诗与远方”如今成为国人旅游的代名词,庸俗的生活态度也会在世界各地滥觞。关于提升自我素养不知何时能够取得国民共识,尽管它是走向现代化的中国所必须付出的精神代价。
作者自述/吴均
昨夜,在睡梦中醒来,恍恍惚惚不知自己身在何处,窗外的灯光闪过,让我迷茫自己究竟是在旅途中,还是在自己的家里。
这些年工作的缘故,看到了很多远方的景观和人们,而他们仿佛也同样试图逃离眼前,奔向远方。
那些梦一样的远方的景观,和那些在景观中梦游一样的人们,总让我想起小时候那片空旷的土地,我试图去记录这一个个场景,仿佛在潜意识里寻找曾经的梦想,或者那些想一探究竟却还未曾找到的答案。
然而,手里的相机,一方面把场景事无巨细地复制下来,一方面又把现实生生地演变成一处荒诞剧——或者一个迷梦。
作品节选
▼
《艺术青年》肖雄
十年前为艺术青年拍的肖像,他们的窘迫与迷茫,这个未完成的计划只有等到命运降临的今天,谜底才会解开。但人生就是这样的开始,永远地混沌、亢奋、起跳,然后各自领会到存在的真实意义。
作者自述/肖雄
他们是我的朋友,一群生活在小洲艺术村的青年艺术家,有绘画的、做雕塑的、拍电影的、搞当代艺术的等等。美院毕业后,他们没有像普遍大学生那样找份稳定工作,而是蜗在工作室静下心来搞创作,顶着家人和亲友的反对,毅然决然追求着自己的理想。几年后,有些人在圈内小有名气进京北漂,有些人展览不断、作品大卖,有些则仍旧默默无闻继续坚守,我用镜头将他们最初那种精神状态记录下来。
作品节选
▼
《家有高考儿》许刚
家庭竞争集体课,纠结着幻想与现实,是教育与社会撕扯给人生第一道中国式暗影。高考或是魔咒。打破的那一刻是放弃,还是另一个被动人生的开启?国人大多没有答案
作者自述/许刚
高考,一向被形容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特别是考试难度全国排名第一的江苏高考,其竞争激烈程度,只有经历过了,才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我们无力改变什么,只能无奈地主动适应。儿子今年参加高考,他的一举一动,时刻牵动着整个家庭的心。从具有江苏特色的小高考,到三次模拟高考,再到正式高考,随着每次考试成绩的公布,有担心、有迷茫、有失落,也有高兴和自豪。儿子很要好,也很努力,虽然最终高考成绩与预期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我看到了儿子的拼搏和努力,真的不容易了。于是,我用手机,随手记录下了儿子高考前后的点点滴滴,也算是儿子这一段时期的成长印记吧。
作品节选
▼
△ 晚上10点钟的高三教学楼
△ 出去吃饭也不忘带本书看
△ 天太热,在家复习赤膊上阵
△ 深夜12点,还在学习中
△ 生病在家,躺着复习
△ 一家三口参加18周岁成人仪式
△ 大学开学,QQ空间截图
《造境》周伟
公园里的人造景观,例如彩灯造型之类,其实展示着社会最大公约数的审美情趣。艳丽效果使这一景观具有了空间的超现实意蕴。它既迎合又疏离,是另一次美学上的农村包围城市。
作者自述/周伟
第一次拍到一张这样的人造景观,只是觉得好玩。当这个场景越拍越多后,发现她们组成了一个与我们社会平行的一个世界。从古代的神话传说到当今世事,到我们的远景,甚至外来文化等等。不管她们是一种民俗活动的灯会或宣传需要,这些人造景观无不映射出我们人类对这个世界种种希望,同时也是对我们的一种规劝和驯化···
作品节选
▼
《生活的碎影》高翔
作者自述/高翔
简单、方便、快捷的创作方式让我可以在碎片化的时间里运用手机表达我当时的心境,让我通过影像来记忆过往。我喜欢去观察我身边的人,我始终认为人的出现会给画面带来更多生机
手机已经成了我们身体另一个器官,遇到有趣的一刻,如果可以,就用手机多拍点,若干年后
当你翻开相册,你依旧可以听到那时的音乐
闻到那时的芬芳,感受到那时阳光的温暖
▼
#视频时长:1′18″
《二维码》李成蹊
作者自述/李成蹊(节选)
导演、编剧:李成蹊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影视传播方向)大三学生,依据生活经验结合现实反思创造出反映当今社会佛系心态与二维码科技改变生活的奇幻哲理故事——《二维码》。
制片人、出品人:俞敏武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影视传播方向讲师,为作品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指导。
领衔主演:钟伊伦
江南大学北美学院金融专业大四学生,以真实精湛的演技赋予了主人公阿宽新的灵魂。
▼
#视频时长:15′49″
生活打动你的可能是碎片,轻盈的欢乐和痛楚,一首流动的永不枯竭的诗。作者以王家卫式的影调蒙太奇,让庸碌乏味的世界有了流行歌一样的韵律感动。
· End ·
编辑©风少
▼▼▼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风面微信号
不错过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