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天,一个路人甲采访了拍摄《我是路人甲》的路人甲孙旻焱 | 风面·对话No.8

风面 2021-02-13


 第08期 


那一天

  摄影新媒体「风面」

编导陈衍勋

  化身“路人甲”

做了一期视频对话

...


对话嘉宾


孙旻焱 | 摄影师

获第19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优秀摄影师奖


朱炯 | 策展人


编导/拍摄/剪辑 | 陈衍勋

志愿者 | 邵泽钰

统筹 | 风少


#视频时长:05′42″

全屏观看,效果更佳



展览海报




展览前言

文 | 朱 炯


电影片场实在是一个双重舞台,剧组是最会演间离效果的主角。中国的影视剧片场,简直就是中国社会的缩影。所有的现实和所有的故事,都在一种可控的操作方式下进行着不可控的、充满张力的表达。


作为剧照摄影师的孙旻焱,不给我们看他的职务照片,而是将剧组、影视剧片场作为一个饱满的社会空间,以独特的视点切入,作品看似信手拈来,实则有着明确的拍摄诉求和反复的寻找。


片场就是社会场域,孙悟空和怪兽,都是我们自己。



《我是路人甲》作品选登

摄影 | 孙旻焱
























孙旻焱说


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我走入了影视剧的片场,成为了一名剧照师。虽然在我的镜头中出现的不乏一线明星、导演,但对我来说,那就是一份工作,并不能从中找到属于摄影的快乐。幸好,片场更多是和我一样的普通工作人员和群众演员,从他们身上,我找到了主动举起相机的理由。


对大部分工作人员和不知名的小演员、群演而言,这就是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和艺术无关,和创作也无关,大家忍受平均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时间,没有节假日,远离亲人首先是生活的需要。大家被片场无休无止的等待和一遍遍的重复折磨的筋疲力尽,却不得不继续咬牙坚持。


片场并不仅仅是纪录片所呈现的样子,主创们为了艺术殚精竭虑,不畏困难,最终创作出令自己无比感动的精品。而作为沉默大多数的“路人甲”们被有意或无意的选择性忽略。


片场就像这个社会的一个缩影,“路人甲”就是我们自己。



往期「风面·报道/直播/对话/速览/图文」(部分)

郭广林:透过古典相机和影像,反思历史

▶ 17岁的曾鳌和他的《流动之城》

朱炯:聊聊2019平遥·女摄影师群展《进与退》

▶ 不落幕的大地影像艺术节,不闭馆的乡村摄影博物馆

▶ 王培权:2019丽水,一个国际范儿的摄影节

 李志良:湾区影像,从这里出发——第六届长安摄影周

《照见未来的灵光——致敬摄影术诞生180周年摄影展》

《顿——广东摄影群体展》全面抢鲜看

▶ UCCA新展:人间指南(上)

▶ 7场展览,齐聚成都当代影像馆133P

▶ 一场展览,回望40年前的北京和摄影

「映·PHOTO」一个买得起的摄影画廊博览会

▶ 德国 · 2019年杜塞尔多夫摄影周

▶ 澎湃新闻首届「眼光:湃客年度视觉大赛」

▶ UCCA「文明:当代生活启示录」

▶ 2019年三影堂摄影奖作品展

▶ 连州 | 一个让眼睛都「无处安放」的展览

▶ 摄影新媒体,再出发 | 风面·两周年


· END ·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风面微信号

不错过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