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扭转治疗,扭曲的是亲情

你们的镇镇 镇镇的彩虹 2023-01-28


今年5月17日,

微博@在人间_Living 带上话题

#17岁跨性别者曝扭转治疗内幕#,

附上了纪录片《晓迪》的片段,

晓迪的故事再次引起了关注。



纪录片《晓迪》截图
是跨性别,不是同性恋    

晓迪是一名跨性别女性,农民工子弟出身,她在17岁时被父母送去特殊学校进行扭转治疗,期间她冒着生命危险出逃三次,历经坎坷,最终得以进行性别恢复手术,并向媒体讲述她的故事。
与许多跨性别伙伴一样,晓迪自小学起就开始因为自身性别气质与众不同而频繁遭受校园欺凌,最终也因受不了这种压力而在初二时就辍学了。小学时晓迪班上只有一位朋友,为了获得安全感,她会和他牵着手上下学,其他同学会因此对她指指点点,嘲笑她是“同性恋”。
晓迪的父母最开始也以为她是“同性恋”。在送晓迪去第一家学校进行扭转治疗时,晓迪的母亲告诉学校教官:“他喜欢男的,喜欢装女人,你一定要把他改过来, 改造成好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样的恐同言行是充满无知与偏见的,而且深深伤害了晓迪。而且,晓迪并不是他们口中的“同性恋”。晓迪的同学和父母混淆了“性别认同”、“性别表现”和“性取向”的概念。[1]
以晓迪的情况为例。虽然晓迪的指派性别为男性,但她的性别认同为女性,那么晓迪的身份就不是男同性恋。

此外,性别和性取向不是简单二元的,我们每个人的性别和性取向都位于光谱上的某一位置,这一位置存在随时间和情景变动的可能。

性别光谱示意图
在晓迪父母第一次发现晓迪吃激素药并带她去医院检查后,晓迪的父亲提出立马带晓迪去做手术。在他看来,自己的孩子不能不男不女,要么是一个纯粹的男孩,要么是一个干净的女孩。
晓迪面对的抉择没有中间地带。17岁的他迟疑了。
他的迟疑被他的父亲理解为一种“变正常”即“变回正常男孩子”的机会,成为他之后被送去扭转治疗噩梦的开始。
纪录片《晓迪》截图

吃苦、感恩成为暴力借口
晓迪的父母送晓迪去了一所全封闭军事化管理的学校。学校生活和饮食条件都很差,而学生们只要犯一点错,就会遭到教官的毒打。如果试图逃跑,挨的打会更重,甚至可能威胁生命。想要免受惩罚,唯一的方式就是无原则地讨好教官

除了她之外,晓迪发现很多被送进来的孩子是因为有心理障碍、精神障碍,也有孩子像她一样,是因为跨性别身份而被送进来。
教官所谓“矫正”晓迪的方式,是当众叫她“女人”,让她出列、唱歌,让同学们嘲笑她、羞辱她。
班上另一位跨性别男性也遭到了和晓迪类似的对待。
曾任晓迪所在学校心理老师的Lesley回忆,学校教官曾告诉她:“这些学生都是因为父母太溺爱了,吃过苦后就知道父母的好了,就会听话了。他们不懂得感恩,要让他们学会感恩。

然而,“学会吃苦,学会感恩”不应成为暴力的借口。在这样的学校待过的孩子,或许会为了能早点离开学校而在父母面前演戏,假装自己“变好了”,但其实内心深处很难不对父母抱有恨意,最终不仅无法改善家庭关系,反而只会扭曲原本的亲情。
纪录片《晓迪》中,当事人回忆教官暴行
此外,学校采取这种暴力的手段是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根据《未成年保护法》中的规定,学校的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要快乐,还是“正常”?
晓迪父母对晓迪身份的接受态度是反复的,最开始他们把晓迪送去扭转治疗,希望她能“变好”,“变好”的意思就是“变回正常男孩子”。直到晓迪三次出逃,父母不再有精力把她送去扭转治疗,他们才开始慢慢尝试改变自己的想法。
晓迪父亲在得知晓迪将进行手术时,认为晓迪做了手术后“就不是个人”了。而晓迪母亲则反驳他:“怎么不是个人了,男孩女孩有那么重要吗?作为父母不能陪她一辈子,只要她过得快乐,过得幸福就好了。
晓迪母亲还会带晓迪去做头发,对她说“你要当女孩子,就要做个漂亮的女孩子。”尽管有时晓迪母亲还会因为想到晓迪的身份而偷偷掉眼泪,但她也在试图努力改变自己想法,也积极向记者寻求和跨性别有关的知识。

晓迪在这方面或许算是幸运的,尽管历经坎坷,但她的父母愿意学习和了解和跨性别相关的知识,认为自己的孩子快乐要比“正常”重要。
与之相对,许多跨性别伙伴的父母,会更愿意自己的孩子做一个“看起来正常”的人。
纪录片《晓迪》截图
去病理化能解决一切吗?

1990年的5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将“同性恋”从精神病名册中剔除,2001年,我国CCMD-3(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第三版)颁布,将同性恋从精神障碍诊断标准中去除。
尽管如此,直到今天,仍会有青少年因自身性取向而被送去扭转治疗。一些地方的医生、老师知道“这不是病”,但面对着急的家长,出于金钱利益考量,仍会选择接收并进行所谓“扭转治疗”。
跨性别伙伴面临的处境比同性恋还要更为复杂。
根据最新的第11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1),与跨性别相关的“性别认同障碍”(gender identity disorder)不再被列为心理疾病,而是更名为“性别不一致”(Gender Incongruence)并被分在了“与性健康有关的状态”(Conditions related to sexual health)这个归类下。换句话说,“跨性别”被“去病化”了。[2]
然而,至少目前在国内,许多跨性别人士想要通过正规渠道获取药物、进行手术,恰恰需要医院开出的“易性症”证明。而许多跨性别人士往往从小就遭受校园欺凌、家庭暴力,这样的成长环境很容易导致心理出现问题,出现心理问题后得不到正确的治疗,甚至只能被扭转治疗,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纪录片《晓迪》截图
晓迪的逃亡之路,
像是许多跨性别人士成长之路的比喻。
晓迪一次又一次在黑夜中逃亡,逃离父母的误解、学校的暴力、社会的偏见,逃离所有试图扭转她,将她规训成一个能被所有这些人接受的“正常人”的形象。逃亡之路是充满危险甚至血淋淋的。
晓迪说,最危险的一次,她趴在十几米高的悬崖边上,如果当时她的手滑了一下、手里紧握的泥松了一下,可能她就将坠落,无法活下来讲述她的逃亡之路了。许多跨性别人士,或许也都有和晓迪类似的惊险时刻。
晓迪说,十七岁是最美好的年华,那时你将要成人却还未成人,可惜我的十七岁都在监狱里度过了。

晓迪的十七岁本不该如此,没有任何人的十七岁应该如此。
面对跨性别伙伴,
我们不该成为黑夜里追逐ta们的人,而应从学习多元性别知识、消除偏见与误解开始,手拉手搭建一张安全网,让ta们享受每个人都有权利享受的普通生活。


注释:

[1] 性别认同(Gender identity)是一个人对自己性别的个人感觉。性别认同可以与一个人出生时的指定性别相关,也可以与之不同。性别表现(Gender expression;或性别气质),是指特定文化背景下与某种性别相关的人的行为、举止、兴趣和外观方面,特别是与女性气质或男性气质有关的类别,这些分类依赖于对性别的刻板印象。性倾向(sexual orientation)是指一个人认为异性、同性或两性具有浪漫或性吸引力的恒久特定模式。 


[2]《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在2019年5月举行的世界卫生大会上由会员国最终批准,将于2022年1月1日生效。


参考资料:

纪录片《晓迪》,2021年。

“跨性别‘老师’逃离戒网瘾学校”,极昼工作室,2020年8月17日。

“17岁跨性别女孩的三次逃亡”,无所不JI,2020年5月31日。

“跨性别少年逃离“矫治”学校”,凹凸镜DOC,2020年7月25日。

“逃跑与归途:一场关于性别的困局”,北青深一度,2020年7月2日。

“性别认同”、“性别表现”、“性取向”,中文维基词条。

“关于ICD-11中的「性别不一致」,这里有你需要知道的”,链接:https://zhuanlan.zhihu.com/p/38313372


文案:小如编排:Rachel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