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展播 | 武侯望江路街道:探索“公益+商业”模式建设邻里中心
日前,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2022)入选名单正式发布,成都共有7份案例入选。
为破解辖区居民活动空间不足、服务精准化精细化标准不高、群众参与性体验性不强等难题,武侯区望江路街道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构建城市社区15分钟步行生活圈为目标,引入万有集市等城市合伙人,创新“公益+商业”的建设、运营、管理模式,建成“烟火味、人情味、好滋味”的老马路国际化社区“乐邻里”邻里中心社区综合体,从文化、消费、生活、产业等多个方面,营造“丝竹里、诗酒里、乐邻里”国际化生活场景。
武侯区老马路社区面积0.44平方公里,地处成都市音乐坊片区“钻石型”区域,紧邻锦江公园核心段。乐邻里”邻里中心最大的特色是采取了“公益+市场”模式推进项目建设和运营。传统上,社区综合体的设计、建设和运营,以政府财政资金全额投入为主,建成后由街道、社区运营管理。为提升社区服务质量,切实节省财政资金,街道采取“公益+市场”模式推进项目建设。同时,项目由运营方“投资、建设、运营”,满足社区商业“便民、惠民、智能管理、一店多能”等特点及要求,以构建城市社区15分钟步行生活圈为目标,建成集党群服务、政务服务、便民服务、文体教育和生活性商业服务于一体的老马路国际化社区“乐邻里”邻里中心,形成党建聚资源、商业自造血、商业反哺公益的良性发展模式,体现商业服务社区,社区反哺商业的社区商业本质。
坚持党建引领 突出民生导向
坚守公益服务鲜明底色
盘活利用存量空间。针对原老马路社区与临江东路社区合并后党群服务中心空间不足的实际,整合望江华庭1600㎡闲置商业载体资源,围绕音乐坊片区功能定位,从文化、消费、生活、产业等方面着手,以营造“丝竹里、诗酒里、乐邻里”国际化生活场景为路径,着力建好社区邻里中心。
按需定制服务内容。加强邻里中心建设前期规划设计,社区和第三方公司通过“流动茶铺”、院落坝坝会、入户问卷等形式,走访5000余名群众,建立居民需求清单、问题清单,根据清单确定健身、托幼、就餐、家政、文体、艺术培训等15项公益服务和商业内容。
强化党员示范引领。打破传统街区、社区限制,成立音乐坊街区综合党委,以党员为骨干,在邻里中心设置“民情议事会”“老赵拉家常”,突出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广大居民参与小区自治、产业培育、垃圾分类、社区微旅游等活动,切实激发基层治理主体活力。
坚持多元参与 注重双重属性
增强社区发展内生动能
调整优化空间布局。将临街1000㎡载体设定为社区生活性商业载体,贴近居民群众日常需求,街道、社区严把业态入口关,吸引家政服务、便利超市、药房、早餐铺、咖啡馆、花店、音乐培训等商业主体入驻,同时也将社区开展的文明积分兑换,和商户经营内容有机结合,让商户一同参与社区互动与社区公益内容;将背街600㎡空间设定为公共服务载体,布局设置党群共享空间、居务服务中心、儿童成长中心、青年空间、百姓大舞台、社区食堂等功能室。
创新引入城市合伙人。打破传统邻里中心财政全额投入、社区独立运营、服务质量不高的弊端,引入上海万有集市、盛世嘉隆等城市合伙人,投入300余万元参与邻里中心整体运营,营造消费场景、挖掘文化资源、发动邻里关系、培育商业业态,既发挥好邻里中心党群阵地功能,又提升邻里中心商业价值,推动社区可持续发展。
推动公益商业良性互动。克服邻里中心商业化色彩过浓弊端,严把邻里中心商业主体入驻资格,要求既能提供高品质商业服务,又必须附带公益性服务反哺社区,通过流量提升促进商业发展,以商业发展支撑公益服务,实现公益和商业良性互动。通过分时段、分服务人群、分功能空间等不同方式,将商业运营和公益服务有机结合,形成运营模式上的融合与补充,提升社区生活品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优质、优惠、便捷的公共服务和生活服务。
坚持就地取材 开展精准服务
深化幸福社区建设内涵
社区缺什么就补什么,营造服务场景。借助流动茶铺、鲜花扮阳台、院落坝坝会等活动,发挥运营公司商业化优势,在邻里中心引入家政、超市、早餐铺、花店和音乐培训中心等社区生活性商业,建成社区居务服务大厅、党群共享空间、儿童成长中心、百姓大舞台、社区食堂等公共服务空间,以四川大学、四川音乐学院为核心,着力开展校地联建,带动区域整体发展,打造社区音乐综合体,包括音乐培训资源、印音乐展示演出资源、乐器销售资源、音乐演出信息、音乐体验展演信息等核心功能。
居民盼什么就给什么,营造幸福场景。充分发挥小区、院落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等力量,建立40余人小区院落常态走访队伍,开展“双向融合”试点,多渠道、全天候收集居民诉求,汇总形成居民需求清单,再由社区、运营方对表策划服务项目、文化活动等,真正让群众在辖区生活得放心、安心、舒心。其中儿童友好空间既是提供了一个家长交流育儿的场所,也是让家长脱离孩子的束缚,享受短暂的社区时光,参与社区活动。社区食堂作为一个福利性、公益性的运营载体,在充分借鉴国内先进地区社区食堂建设的既有成果,以及对周边社区居民需求的调查基础上,食堂除了提供多层面的用餐福利外,也利用这个公共场地,争取为邻里提供更多的生活服务场景。
资源有什么就挖什么,营造文化场景。结合社区音乐资源和文化脉络,紧扣“乐动望江”主题,挖掘社区文化、美空间、特色餐饮等景点,打造“老马识途”本土IP,研发“爱乐之旅”游线,深化“老马醉音乐”音乐品牌,突出社区音乐场景营造,进一步提升社区文化软实力,在这里可以感受成都市民的新时代生活方式,早上到音乐厅听一场音乐会,然后到社区食堂或者11街的网红苍蝇馆子吃个饭后,下午在锦江岸边喝个盖碗茶,在音乐盒子录一首属于自己的歌,晚上看街头艺人在音乐大道上纵情演出,最后坐上小船,喝喝小酒,听听小曲夜游锦江,看夜里璀璨的廊桥夜色。通过创新“音乐党课”党员教育新形式,以音乐为载体,一改传统党课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采取讲党史、赏红歌、唱红歌、谈体会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提高党员学习热情。
接下来,望江路街道还将结合居民需求,依托“老马路社区食堂”在辖区内的知名度,开展“居家养老智慧助餐”项目试点工程。持续深化红色文化服务,提供长者心理咨询、反诈培训、急救培训等。夯实一刻钟便民服务圈。挖掘音乐坊片区的便民服务资源,打造乐邻里便民服务圈智慧服务内容等。
END
来源:成都社治、武侯区委社治委、望江路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