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象辑科技:寻找气象预测不确定下的“确定性春天”|未来乡村

左键 36氪浙江 2022-08-24

 预报够准,发展够稳。


文 | 左键

 

河南特大暴雨、沿海台风突袭、内蒙古黄沙漫天......近段时间,我国局地性、突发性气象灾害呈现多地频发状态。

气象灾害并非“无解”,事实上,随着智慧气象深入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已有效解决气象预报预警难等问题,并催生出了集智能感知、精准泛在、情景互动、普惠共享于一体的新型商业气象发展生态。

作为国内先行的商业气象服务公司,象辑科技以天气和气候为入口,为客户提供行业应用产品、气象应用软件开发、气象数据采集与分析、专家咨询等气象服务整体解决方案。

象辑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天气官林忠

近日,36氪与象辑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天气官林忠深入探讨商业气象的发展前景与商业路径。

 

找准市场缺口,打好技术底座

2014年,三个电力、能源领域的年轻人决定出来创业,其中就包含林忠。

创业的理由也很简单,他们在新能源发电企业磨砺了5年左右时间,发现国内市场上鲜有第三方供应商能提供商业气象服务,但在海外,产业服务日臻成熟。

“新能源发电具有强地域性,比如造风发电场一般在风力资源丰富的海边、西北等。某地的气候资源充沛,是新能源公司建厂盈利的首要条件。”林忠告诉36氪,因为缺少市场供给,新能源公司只能自己组建数据分析团队,这笔支出明显是“不划算”的。

再对比美国,其气象服务体制是由公众服务和商业化气象服务两部分组成,两者泾渭分明。国家气象部门只提供公益无偿服务,私人气象公司其核心力在于满足客户需求的商业化增值服务 。美国拥有 350 家以上商业气象服务公司,市场超过 70 亿 美元,并以每年15%的速度不断增长。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政策利好。2014年,中国气象局连续发布多份文件,承诺逐步向公众和商业部门开放气象数据。到了2015年,中国气象局颁布27号令,开放中国气象信息,并于2020年完全放开,鼓励民营资本和气象局合作。也就是说,2015年,商业气象迎来了发展元年。”林忠说道。

创业前三年,象辑科技将精力主要放在技术研发与基础设施建设上:广纳图像识别、深度学习、大数据等技术背景人才,提升底层数据的算法能力;多地区自建观测站点、气象雷达,并利用气象小卫星丰富数据源。

2018年,象辑科技推出了集数据存储、产品输出、运算处理于一体的“Gavial云气象”,这也是国内首个结构化商业气象大数据平台。此后,象辑科技逐步完善产品线,开发了QuickEarth可视化引擎、QuickMap三维数字地球可视化平台、AI Weather智能预报系统等多款智能气象产品,帮助客户提升天气气候管理能力。

智能网络预报NAFP-HIGF

目前,象辑科技员工人数已突破200人,其中研发团队人员主要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气象专业强校,以及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IT优势高校。在大数据、人工智能预报、三维数字可视化、气象业务和产业业务四大纬度夯实技术底座。

 

提升服务业务占比,布局更大市场

技术为里,业务为面。

七年多的技术积累之下,象辑科技逐步构建了气象数据服务、核心算法和技术、解决方案、服务决策四大业务矩阵。其中,定制化解决方案占总收入的70%。

“象辑服务的客户以大B为主,他们的付费能力强,定制化需求高,但数量也很有限。中小B客户,甚至是长尾客户数量巨大,其潜力不可忽视。接下来,象辑将逐步提升复制性强、性价比高的服务类业务占比,将这块市场拿下。”林忠表示,象辑科技重点围绕风电、环保、水利、农业、施工、保险、航空、电网八大气象高影响领域,制定标准化服务产品。

农业,是林忠十分看好的市场。今年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对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数字乡村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气象和农业,是会被天然联系起来的两个词。事实上,商业气象想要切入农业,并不容易。我国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这些中小型农户即使提前预知了自然灾害,也很难实现防御,农户对气象服务的付费意愿偏低。”

不能打直球,可以换道超车,从农业保险和智慧农业切入。

一方面,象辑科技通过提供气象风险服务,为保险公司提供定价依据,为农户提供风险保障依据,服务客户包括中国人保、平安保险等。

防灾减灾预警预报系统

另一方面,象辑科技通过建立物联网结合精准气象预报的服务模式,为智慧农业企业提供专业气象服务和贯穿农业生产、管理全链条的优质解决方案。中联智慧农业、中化map、拜耳、雷沃重工、爱科农、京蓝科技等国内农业头部企业均在其合作名单之中。

地域布局上,象辑向外多区域延伸,在北京、南京、西安、重庆等地设立公司,将业务网不断放大、织密。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拥有相当数量的气象监测点,是我们重点布局的区域。西北部等地区地广人稀,监测点较少,主要依靠的是卫星数据。如果客户对该区域、线路有气象服务需求,我们也将针对性地设置微气象站,最大程度满足客户需求。”林忠说道。

 

“精准”加持之下,跑步式融资

国内商业气象行业发展,虽不足10年,却已经历了两个峰谷。与象辑一同崛起的友商们,不少已折戟沉沙,被时代淘汰。林忠分析,商业气象企业能否被市场认可,最核心的指标就是准确率。

早在七八十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针对天气、气候预报建立定制化区域模型。如今,在AI、大数据等技术加持下,天气、气候预报变得数字化、网格化,其全球空间精度可达3公里,时间精度提升至15天左右。

但这样的精度,对于商业气象来说,还远远不够。大气运动发展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极小的偏差,随着时间的变化,可能会演变出大相径庭的状态。想要提升精度,就得增加观测并快速同化进数值预报模式。

同时,人为地将多个细微差别的初始场进行计算,在一系列预测结果“集合”中寻找发生概率最大的情况。作为商业气象企业,象辑科技一直致力于解读和应对气候的不确定性,在现有平均预报准确率上,提升了10%。特别是风力领域,其准确率可达85%。

也正因为如此,象辑的融资历程显得特别顺遂。成立当年,象辑就获得千万级天使轮融资;今年上半年,连迈两步,实现C轮、C+轮两轮融资,其估值突破10亿元。

按照林忠的话说:“投资方很看好也很热情,我们在4月结束的C轮基础上,追加C+轮融资,并于6月完成。”

有别于以往的财务投资,最新C+轮引进的中南资本、正奇金融属于战略融资,将对象辑科技的业务规划和发展路径产生深远影响。如果一切按照计划进行,到2022年,象辑科技的IPO之路也将正式开启。

未来乡村,不仅是中国电商、零售的未来主战场,更是数据服务赛道的新市场。乡村振兴下的乡村数字化,蕴含了产业数字化的庞大需求,从智慧农业、智慧农村、智慧文旅,走向乡村数字化的过程中,农业农村农产品的诸多核心痛点如何解决?36氪浙江紧跟痛点,寻找优秀的商业模式和数字化方案,梳理未来乡村的产业数字化方向,推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未来乡村”系列报道。本文是其中一篇。
「未来乡村」系列专题报道
项目征集报名中
欢迎添加「氪代表」微信沟通

↓↓↓

发现未来独角兽,项目BP发过来!

如果你的项目足够优秀,希望得到36氪浙江的报道,参加36氪浙江的“未来独角兽活动”,请将你的需求和BP发至36氪浙江项目征集邮箱:zhejiang@36kr.com,我们会及时回复。 

36氪浙江——让浙江创业者先看到未来 !




了解更多


浙氪观察:隐私保护法 | 10亿网民 | 浙江外卖在线深氪对话:36氪HRVP | 深深科技 | 黑岩网络生命线: 医准智能 | Sawan教授 | 奕真生物未来乡村:天演维真 | 拓普云农 | 大气候农业

 来个“分享、点赞、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