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微课|测序技术发展史及应用
Editor's Note
与凌波微课合作的第二期内容来了!!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凌波微课 Author Bonnie
学生信,做分析,就上凌波微课!
PART 1
测序技术的发展历史
一代测序技术指的是由1975年Sanger提出的链终止法以及1977年由Gibert所发明的链降解法。目前,基于第一代测序技术的测序仪几乎都是采用Sanger提出的链终止法,核心原理是依据ddNTP的2‘和3’端都不含羟基,在合成核酸链的过程中无法形成磷酸二酯键,从而导致DNA合成反应中断。应用这一技术,科研人员完成了第一个人类线粒体基因组、第一个细菌基因组、第一个真核生物酿酒酵母基因组以及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测序工作。
而且第一代测序技术每个反应可以得到700-1000bp的序列,具有准确性高、运行时间短的优点,适用于低通量的快速研究项目。但是一代测序技术一次反应只能得到一条序列,通量非常低,虽然单个反应价格便宜,要想获得大量的序列成本还是非常的高。因而现在的一代测序技术主要应用于目的基因片段的PCR产物测序以及对二代或三代测序技术得到结果的验证。
由于一代测序高昂的价格和漫长的周期,在21世纪测序技术出现了第一次的里程碑式的发展,以Roche公司的454技术、ABI公司的SOLiD技术和Illumina公司的Solexa技术为标志的二代测序技术(也就是高通量测序技术)应运而生。
图4 二代测序技术原理
在2011年和2014年,PacBio和ONT公司分别发布了新型的单分子测序技术平台,这种突破性的测序技术被成为第三代测序技术。与前两代测序技术相比,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单分子测序,测序过程无需进行PCR扩增,并且理论上可以测定无限长度的核酸序列。
图5 三代测序技术原理
虽然三代测序单条序列读长很长,但是其单条序列准确性较低,需要较大的测序深度对其进行校准,因而增加了测序的成本。
PART 2
测序技术在微生物研究领域的应用
一代测序技术目前在微生物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是对纯培养单菌进行系统发育鉴定,通过PCR扩增得到纯培养菌株的16S rRNA基因全长片段,使用一代测序获得序列,通过相似性比对判断其系统发育位置。
一代测序技术也开发出了几种微生物群落水平的研究方法,比如PCR-DGGE技术,通过对微生物群落样品的PCR扩增,由于不同物种16S rRNA的碱基组成不同,其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迁移速率不同,通过切胶回收后进行一代测序,获得不同物种的16S rRNA序列,进而分析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但是这种技术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普及已经被淘汰了。先前我们提到了二代测序有读长短的缺陷,但是这并不妨碍其成为目前微生物群落研究中最主力的测序技术平台。
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研究微生物群落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扩增子技术和宏基因组技术。
扩增子测序是通过PCR的方法特异性的扩增目标样品微生物群落16S rDNA、18s或ITS的可变区 (一般为一个或两个可变区),应用PCR产物建立测序文库,使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高通量测序,之后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微生物群落的细菌组成及其丰度,进而比较不同样品间微生物群落的差异。该技术测序通量高、实验周期短、价格相对便宜,是目前研究微生物群落最为常用的技术手段,但是该技术只能获得微生物群落的组成结构信息,对于微生物群落的功能研究只能通过一些软件进行预测,结果并不准确。
图6 扩增子研究
图7 宏基因组研究
而三代序列的长读长可以满足16S rRNA全长序列的高通量测序,因而解决了二代测序所面临的问题。在三代测序发展初期,成本相对二代测序依然是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增加,只有少数研究中会应用全长扩增子测序技术,随着技术发展,测序成本逐渐降低,结合三代测序技术注释可信度高、检测灵敏度高、无GC偏好等优点,涌现出了更多全长扩增子研究,还出现了利用三代测序技术进行的宏基因组研究,三代测序长读长Reads能够更为精准地鉴定水体、土壤、肠道等生境中微生物的种类的鉴定,能够更加快捷地获得更多微生物物种的全基因组序列。
往期精彩凌波微课|分子钟学说和现代应用凌波微课|如何消除数据的批次效应?选对工具很重要
凌波微课|微生物组多样性研究新热门——16s rDNA全长扩增子测序
END
扩展阅读
高通量测序基础知识 微生物群落数据分析教程 抗生素抗性基因相关 转录组测序技术和结果解读 红皇后学术文献解读列表 基本分子生物学实验 PAST:最简便易用的统计学分析软件教程目录 每天学习一点R系列 微生物研究相关工具 微生物研究投稿期刊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