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卫平:孟姜女传说起源的时代
孟姜女传说起源的时代
——兼及铜川与此相关的历史背景
文/黄卫平
孟姜女传说作为独立的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它的诞生是有其历史背景和文化原因的。笔者曾著《孟姜女》一书,对同官孟姜女传说的形成、兴衰和对全国孟姜女传说的影响,作过专门的探讨,肯定这个传说是诞生在同官即今天的铜川市。这个论说距今已有二十年了,并且获得了陕西省首届山花奖著述类二等奖。但对传说起源、形成较为确切的年代没有展开叙说,只是依据顾颉刚等专家说和自己发现的唐诗中的贞女诗,定为唐代。而依据新读到到的史料,这个观点值得再思考。孟姜女传说形成的时代和地域,不仅仅应从地理上和传说所在地有密切的联系,而且在孟姜女最初传说的具体细节上,如秦王的出现、征战、戍边、筑城、徭役和滴血认亲、崩山崩城等,都应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是确定孟姜女传说诞生地的重要因素。
顾颉刚近照及其所著有关孟姜女的文献
先说秦王的由来
孟姜女哭长城是因为筑长城的徭役而来。长城始筑于春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即发“三十万众”,将秦、赵、燕三国北方长城修缮,连成了万里长城,其间老百姓劳役沉重,悲苦恸天,哀怨遍地。孟姜女传说没有形成于春秋战国和秦代,但是传说的形成有一个必然的历史条件,那就是和秦代一样,曾筑城发劳役。口头文学的形成往往是由此及彼、借古讽今、有感而发的。公元420年,北魏明元帝重修年久失修的长城,前后绵延十数年,一如史书所记《魏书·太宗纪》:“泰常八年(公元423年)二月戊辰,筑长城于长川之南。起自赤城(北魏属云州,在北京至大同间),西至五原(今包头西北),延袤二千余里,备置戍卫”;“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六月丙戌,发十万人,筑畿上塞围。起上谷(河北易县),西至于河(黄河)”;北齐筑长城,规模是历史最高的。《北史·齐本纪》文宣帝天保三年(公元552年)十月乙未,起长城”;《北齐书·文宣帝纪》“天保六年,发夫一百八十人筑长城”,“又发寡妇以配军士,筑长城”;北周时期也修筑了长城,《周书·静帝纪》大象元年(公元579年)六月,“修长城”。筑城的劳役也一样,公元384年,前秦帝姚苌在今铜川境内称“大单于万年秦王”,筑秦王城;特别是《晋书·赫连勃勃载记》所记,公元406年,大夏天王赫连勃勃建国,为了建统万城作万世之基,“发夏民十万,蒸土筑城为都”,“所蒸之土铁锥刺入一寸”,即“杀作人而并筑之”;同官从北朝起,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一代一代饱受劳役之苦,修城劳役几乎连年不断,而犹以大夏杀作人筑城最为残酷。孟姜女传说中一个最重要的情节就是范郎被筑入长城,无此即无以后的哭城、城崩诸情节,著名历史学家、孟姜女研究的倡导者与专家顾颉刚先生考证,这个情节的由来,就是大夏国的蒸土筑统万城,而同官当时属大夏统治。大夏筑城,同官民的被征劳役是必然的。
再次说征战
南北朝十六国时期是中国战乱最为频繁的时期,史学家谓之“五胡乱华”时期,一个“乱”字说出了战乱的频率。铜川地区(北地郡所辖范围)在这一时期,战争频频:
《晋书·惠帝纪》:“元康六年(公元296年)……匈奴郝散弟、度元,帅冯翊、北地马兰羌、卢水胡攻北地,太守张损死之,都尉张光避戍马兰山,贼围百日不解,梁王遣司马索靖将兵救光,光得还长安”;
《晋书·怀帝纪》:“永嘉三年(公元309年)……刘茫荡自称汉后,诳惑羌、戎,僭帝号于马兰山”,晋南阳王“遣将淳于定破茫荡,并斩之”;
《晋书·孝愍帝》:“建兴三年(公元315年)……刘曜寇北地,领军将军鞠允讨之”;翌年七月,“刘曜攻北地,鞠允帅步骑三万救之,王师不战而溃,北地太守鞠昌奔于京师”;
《晋书·成帝纪》:“咸和八年(公元333年)……长安陈良夫奔于黑羌,招诱北羌四角大王薄句大等扰北地、冯翊,与石斌等相持。石韬等率骑击句之后,败之。句大奔于马兰山。郭敖等悬军追北,为羌所败,死者十七八”;
《晋书·符生载记》:永和十二年(公元356年)……姚襄到关中不久,“招鄜城(今富县)、定阳、北地、芹(秦)川诸胡羌,皆应之,有众二万七千,进居黄洛(堡)”;
《晋书·符坚载记》:“兴宁三年(公元365年)……匈奴右贤王曹彀、左贤王卫辰举兵叛,率众二万攻杏城(今黄陵境内)以南郡县,屯于马兰山(在频阳县境,即同官北关、黄堡一带,北魏建铜官县前,晋在这里设立的的行政建制是频阳县,县城在同官川东岸频阳山下),符坚率军拒战于同川(同官川),大败之”;
《晋书·符坚载记》:“太元九年(公元384年)……姚苌起北地,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万年秦王,大赦境内,年号白雀,称制行事,羌胡降者十余万”。符坚率步骑两万讨之于北地赵氏坞,“又堰同官川水以困之”,“尽获频阳遣军运水及粟”,“姚军二万决堰,战死鹳雀渠万三千”;后天降雨水于姚军营,姚军振而败符军;
《晋书·符登载记》:“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登征虏太守兰犊率众二万,自频阳入于和宁,……将图长安”;
《晋书·姚泓载纪》:后秦永和元年(公元416年),姚泓称后秦帝,朝野多不服,“北地太守毛雍据赵氏坞以叛泓,姚绍讨擒之”。
……
关于滴血出典
滴血认骨出典于滴血认亲,亦来源与南北朝时期滴血入骨认亲的典故。《南史·豫庄王综传》有梁武帝第二子综因其母本齐东昏宫受宠嫔妃,“及得幸于武帝,七月而生综,宫中多疑之”,“闻俗说以生者血沥死者骨渗,即为父子。综乃私发齐东昏墓,出骨,沥血试之”。《梁书·豫庄王综传》中亦说“豫庄王综……闻俗说以生者血,沥死者骨,渗,即为父子。综乃私发齐昏东墓,出其骨,沥臂血试之”。它书也有滴血认亲的记载。二十四史中有《梁书》、《北史》两史称“俗说”,可见在南北朝时期,“滴血入骨认亲”的风俗较为流传。
关于崩山崩城
关于孟姜女名字的出现
孟姜女名字最早的出现,源于敦煌变文和敦煌曲子词。一般研究孟姜女传说,只推论孟姜女名字出现的下限,即唐代晚期。但最早记载有孟姜女故事的《唐钞文选集注》残卷,有李善注本。李善为唐初人,生于约公元630年,逝于689年,一生以讲《文选》为业,著有《文选注》60卷,重于引经据典,荟集资料,故《唐钞文选集注》所引用史料当为李善所辑,年代当在公元689年前的唐高宗时期或更早,研究孟姜女传说的专家定出于初唐,实际上并不排除比这更早的隋及以前;《同贤记》记孟仲姿故事出《雕玉集》,原件国内已轶,现见到的是从日本国传回的唐写钞件,有“……天平十九年岁在丁亥三月写”的文字,天平十九年是唐玄宗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实际上在《雕玉集》的书后,还有一段此书在日本流传的说明,内容如下:
“《雕玉集》临本二卷(旧抄卷子本,尾张真福寺藏),原15卷,见存12、14两卷,每卷首题《雕玉集》卷第几,次行列书篇目,界长七寸一分,幅六分弱。十四卷末记云:“用纸十六张,天平十九年,岁在丁亥三月写”。文字遒劲,似初唐人笔迹,真罕见之宝笈也。但此书未详撰人名氏,其目仅见《见在书目》及《通志·艺文略》,知其佚已久。所引各书,如蔡琰别传、语林、史记晋钞、王智深宋书、帝王世纪,近多不传,亦得此以存其梗概,按天平十九年丁亥,唐玄宗天宝六载也”。
据此,我们可以得知,《雕玉集》是初唐人所抄录,孟姜女的故事此时已经录入文人集中,而该书所收入的内容,除孟姜女故事外,最晚的是《宋书》,修撰于南北朝时的齐永明五六年间(公元487-488),孟姜女的这个最初的本子,“知其佚已久”,故被录入,记录时间最晚也应当是这个时期,所以孟姜女的名字是时还没有定型,名孟仲姿。
敦煌《孟姜女变文》发现后,研究孟姜女的专家主要是顾颉刚先生以敦煌石窟写本下限为宋初,定孟姜女名字出现在宋代初,实际上敦煌文献有署时间为许多来自唐五代,也有更早的,比如伯四五○六的《金光明经》上就有纪年为北魏献文帝拓拔弘皇兴五年471年的,同是敦煌石窟所藏,宋初是其下限,而北魏年间当是上限。实际上,敦煌写本有北魏年间的,和孟姜女变文编号相近的“伯四五○六号”就是北魏写本,孟姜女变文也不排除这样的可能性。
黄卫平,男,1954年生,江苏海门人、中共党员。高级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理事、铜川市文联副主席、铜川市作家协会主席、铜川市政协委员,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铜川市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优秀新闻工作者、陕西省先进工作者、北京奥运会火炬手。陕西省报业发展突出贡献奖。2017年4月9日19时47分,因病逝世,享年63岁。
来源:黄堡书院 孟姜美